营林技术对林业病虫害防治措施
2021-12-06赵晓婷
赵晓婷
(陕西省太白林业局,陕西 太白 721600)
0 引言
针对病虫害问题的防治,需要结合当地林业资源保护工作的实际情况。营林技术在具体的防治工作中较为常见,主要是因为该技术的适应性比较强,同时防治周期也比较长,能够达到较为理想的防治效果。林木的生长本身就是一个相对较长的过程,营林技术的应用刚好能够顺应林木的生长周期,促进林木的生长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防治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要从管理层面进行把握,转变防治理念,安排高素质人才推进防治工作。
1 运用营林技术的必要性
营林技术不同于传统的病虫害防治工作,在运用过程中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和资金。此外,还要贯彻落实多项管理措施,从多个环节实现该项技术的有效利用,之所以需要实现对该项技术的有效运用,有以下几项原因:
1.1 促进防治标准化
病虫害的防治在不同的发展时期往往有不同的表现,也有不同的要求,营林技术作为众多防治措施中的代表,防治效果比较好。在以往的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中,只是把害虫的消灭作为主要的防治任务,这种错误的导向会对后期的防治工作造成阻碍。大部分工作人员在防治工作中主要通过物理方法达到防治目的,譬如较为常见的除虫剂,但是这种防治措施也会埋下一些安全隐患,除此之外,生物治理的方式也较为常见,也就是引入一些益虫或鸟类,从而达到抑制病虫害的目的,但是以上两种方法都很难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
营林技术将人作为防治工作中的主体,大部分防治任务都由人力进行推进,在树种阶段,就采取一定的控制措施,这种事先预防的模式,能够降低病虫害的出现频率。譬如在树干的培育过程中,就通过相关措施大幅提高林木抵抗病虫害的能力,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也可以通过混合林的培育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这种混合林一方面营造了一种天然的屏障,另一方面也增加了树种的多样性,不仅达到理想的病虫害防治效果,从长远眼光来看,也有利于维持周边地区的生态稳定性。
1.2 保障林木生长质量
相比其他的病虫害防治措施,营林技术贯穿于林木生长的整个周期,是一种科学的经营模式。在前期的树种培育阶段就对相关技术进行有效利用,从而达到提高树种抵抗病虫害的能力。值得注意的是,为了充分发挥营林技术的优势,在运用的过程中要针对不同地区采取不同的营林规划,因为不同地区的气候和地质条件都存在一定差异,如果无法采取合理的规划,就可能在后期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除此之外,还要对林木之间的种植密度等因素进行合理控制。结合我国的林木培育和种植工作来看,如果无法保障合理的种植密度,就会影响到植物的光合作用,对其后期的生长来说非常不利。
在开展营林工作之前,还要对当地的地质地形进行调研,将土壤因素作为调研工作中的重点。在种植之前,安排专业的林业人员对周边土地进行清理和消毒,尤其是一些杂草,更是处理工作中的重点,避免这些杂草与林木争夺养分。
1.3 提高抵抗病虫害能力
预防工作是营林技术中的核心,也是该技术同其他病虫害防治技术相比的优越之处,在树木的培育工作中就充分考虑到后期可能会出现的一些病虫害问题,主要是通过对相关生物技术的有效利用达到培育目的,对这种营林技术进行有效利用,不仅能够达到防治病虫害的目的,同时对于林木适应性的提高也有很大的益处。
2 应用营林技术存在的问题
对营林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把握,能为后期工作的推进提供导向,可细分为以下几项:
2.1 认识不到位
想要实现对营林技术的有效利用,首先就要对当地的林业发展状况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和了解,这样就能针对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实际问题进行把握。但是在当前的实际工作中,很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对整个林业的发展缺少正确的认识和了解,自然很难为后续护林工作提供导向,在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中没有做到实事求是和因地制宜,导致防治工作的适应性大大降低。
2.2 缺少实践经验
实践经验的缺乏主要是因为营林技术并没有引起林业部门的重视,营林技术在应用和发展的过程中缺乏稳定的外部环境。除此之外,相关工作人员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也没有发挥自身的能动性,对营林工作中的一些先进经验进行总结和整合,这就容易导致后期的相关防治工作很难推进。
2.3 营林周期长
营林技术的应用周期比较长,需要经过很长一段时间才能看到成效,这对相关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也造成一种阻碍,因为营林技术在应用过程中需要动用一些关键技术和大量专业人才。除此之外,还需要相关的林业部门发挥好自身的协调作用,在实现对多项影响因素有把握之后,才能有序推进营林工作,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混交树种和抗性树种的种植难度比较大,很难达到理想的种植面积,这就会在无形中阻碍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3 营林技术在林业病虫害防治中的具体措施
在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地区,营林技术往往有不同的具体内容,对其在防治工作中的具体应用进行把握能为后期工作的推进提供帮助。
3.1 创新核心技术
在当前的大背景下,创新已经逐渐成为诸多行业持续发展的关键和核心,在我国的林业行业中也是如此。为了满足当前时代下林业的病虫害防治需求,需要及时进行防治观念的转变,同时在防治工作中融入当前时代的积极因素,譬如可持续发展和绿色生态理念等,将林业的长期稳定健康发展作为病虫害防治工作的主要目的,同时对嫁接等处理技术进行利用,将传统的林业治理工作转变为防治工作。实际上是一种治理模式的转变,在治理工作中强调预防工作的重要性,从而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
3.2 合理建设混交林
针对混交林的建设,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首先就是在林木间建设一定的阻隔带,这种阻隔带能够在出现病虫害时达到一定的隔绝效果。虽然在短期内会增加防治工作的成本,但是从长远眼光来看,对于营林技术的应用有很大的帮助;其次就是对混交林的分布形式进行合理控制,这时对于培植人员的专业素质就有一定的要求,工作人员要对不同林木的根状形式进行把握;最后就是对不同林木的生长特性进行控制,避免出现不同树种出现养分的抢夺,为其后期生长提供保障。
3.3 优化监控工作
动态的监测能够帮助林业防治人员及时发现病虫害问题,从而及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再加上林木的生长本身就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生长的过程中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同时相关影响因素与经济成本和人力资源之间也有紧密联系,促进监控工作的完善,能够避免负面因素对林木生长的影响,一旦出现病虫害问题,工作人员能够结合监控系统查明原因,从而为后期及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奠基。在监控工作的完善和优化过程中,要对一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进行利用,为林木的保护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封山育林也是防治病虫害问题的一项有效措施,不仅能达到病虫害的防治目的,同时也能保护周边地区的其他生物。林业资源是生物系统中的重要组成,同其他生物之间也有较为紧密的联系,保护生物多样性实际上就是保护林业资源。
3.4 培植抗性树种
抗性树种相较之传统的树种,抵抗病虫害的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因此培植抗性树种也很有必要。在培植过程中,要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特点,同时对一些较为常见的病虫害问题进行把握,为后续工作的推进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结合我国林业行业以往抗性树种的培育工作来看,经过科学合理的培植工作,一些树种能够抵抗白蛾等虫害,同时能够抵抗叶斑病等病害问题。毛白杨就是抗性树种的代表,抗性树种在病虫害防治工作中的重要地位毋庸置疑。
3.5 推进检疫工作
如果出现外来物种的入侵问题,可能也会引起林业的病虫害问题,在传统的林业管理工作中,检疫工作一直存在较大的管理漏洞,及时弥补这些管理漏洞很有必要,针对病虫害的防治,一方面要对病虫害的源头进行把握。在病虫害泛滥区通过点到面的方式进行治理;另一方面要加强日常的检查工作,这就需要广大工作人员在日常的工作过程中,要明确外来物种中的一些入侵物种,避免造成更大规模的病虫害问题。
3.6 推进卫生管理
林木资源虽然有着一定的自净能力,但是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很多地区的林业资源都会出现一系列的卫生问题,再加上杂草等因素的影响,也会埋下病虫害的隐患。因此林业管理人员要安排专业的安全管理人员推进林区的清洁和除草工作,同时做好一些树种的修枝工作,为林木生长创造条件。
4 结语
林业资源的保护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与广大人民的日常生活也息息相关。因此一定要引起林业管理部门的重视,在管理过程中转变管理理念,同时对以往的管理经验进行积极总结,在管理工作中对一些先进的管理技术进行有效利用。国家和相关部门也要利用好相关政策,通过有效的管理措施,为林业病虫害的防治营造有利的外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