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保护传承黄河文化推动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

2021-12-06郭晓玲

内蒙古统计 2021年4期
关键词:巴彦淖尔优惠政策文化产业

○ 文/郭晓玲

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就是保护中华民族的“魂”。河套儿女对黄河文化力量的体会格外深切,从黄河文化形成的脉络中形成特有的文化自信。本文通过对巴彦淖尔市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现状研究,思考和分析产业融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基于税收视角提出推进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几千年积淀的成果,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和制高点。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是我们每个中华儿女的责任,意义重大而深远。巴彦淖尔市是黄河流经的重要区域,地处黄河几字弯,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和浓郁的草原文化特色以及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近年来,全市各族人民坚定文化自信,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涵的时代价值,保护传承黄河文化,讲好“黄河故事”,推动文化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充分依托资源优势,高站位统筹谋划,找准市场定位,在税收助力下逐步实现了文旅产业与“天赋河套”绿色生态区域公共品牌深度融合发展,进而将区域优势转化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一、巴彦淖尔市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现状

近年来,巴彦淖尔市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决策部署,坚持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全市文化旅游产业保持了平稳快速发展,呈现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效益逐年提升,社会效益逐步凸显,产业结构渐趋优化,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良好势头。

(一)文化产业概念

文化产业是指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相关产品的生产活动的集合。文化产业虽然同时跨越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但是其大部分内容都属于服务业的范围,文化产业所涉及的服务业范围很广,从新闻出版服务到文化创意服务,行业的差异性较大。

(二)文旅产业及融合情况

近年来,巴彦淖尔市按照“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全面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思路,不断拓展文化旅游产业跨区域合作空间,加强对特色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使地区的文化旅游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

2019年,全年接待游客771.9万人次,同比增长16.3%;实现旅游收入78.9亿元,同比增长15.3%。成功举办“天赋河套·那山那水那云”2019美术馆之夜小幅作品展、中国巴彦淖尔首届国际向日葵美术作品邀请展、“戈壁天堂”线下文化创意活动、迎新春美术摄影作品展等活动;组织特色文化企业参加深圳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广东国际旅游产业博览会、全区第四届文化产业博览会、“内蒙古味道”内蒙古绿色农畜产品展览交易会。通过一系列活动和会展,进一步提升了巴彦淖尔市的文化旅游影响力。

2020年受疫情影响,全年接待游客524.89万人次,同比减少32%;实现旅游收入52.07亿元,同比减少34%。成功举办了2020巴彦淖尔市首届“天赋河套.巴彦淖尔礼物”优秀文化和旅游商品评选大赛、“天赋河套”2020年第十七届河套文化艺术节暨全市第三届乌兰牧骑艺术节、2020年巴彦淖尔市“国际博物馆日”“中国旅游日”主题活动、2020年巴彦淖尔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展示、乌拉特后旗2020年骆驼文化旅游节等系列活动,推动疫情下的全域旅游和节日旅游复苏发展。

(三)文化旅游产业税收情况及政策效应分析

截止2020年12月31日,全市文化旅游产业纳税人221户。2019年,纳税人有所增加,因产业整体发展活力不够,税收收入有所下降。2020年,受疫情影响,纳税人基本没有新增,因新增产业不足,税收收入与上年持平。文旅产业主要呈现市场比重较小,产业规模不大,税收贡献率相对较低等特点。

近年来,全市落实了文化旅游产业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其中企业所得税优惠幅度很大。企业所得税直接影响文化企业的收益,“呆滞出版物税前扣除”“经营性文化旅游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自转制注册之日起免征企业所得税”等扶持政策给文化旅游企业带来幅度较大的税收减免。此外,文化旅游企业享受所得税优惠的户数和税额也是逐年增长。比如,2020年在新冠疫情防控期间针对旅游业出台了减免税费政策。总之,在国家税收优惠政策的扶持下,全市的文化旅游企业得到长足发展,也带动了当地的其他产业发展,为地方财政收入增加做出了贡献。

二、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势头迅猛,在GDP中的占比逐年增大。但是文化旅游产业还是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企业集约化、规模化程度低,地区发展不平衡,融资难,产业融合及创新能力不足,复合型高端人才相对缺乏等。

(一)企业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低

2020年全市有文化旅游产业法人单位221家。企业规模化、集约化水平较低,企业“小”“散”“弱”现象依然突出,缺乏规模大、效益好、竞争力强的大企业。

(二)文旅产业区域发展不平衡

全市各旗县区文化产业发展不均衡,在文化底蕴丰富的地区聚集程度较高,欠发达地区文化产业发展仍然落后。

(三)部分财税政策有效性需提高

文化旅游产业在一系列财税政策的支持下,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还是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扶持力度不够、支持领域不广、政策稳定性差等方面。一是政策的扶持方式不多,力度不够;二是政策适用范围过窄,影响公平竞争;三是税收政策稳定性差,未形成完整的政策体系。

三、促进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十四五”时期是促进文化旅游产业繁荣发展的关键时期,文化产业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我们应该充分借鉴国内先进地区的经验来完善现有政策,让财税政策惠及文化产业所有行业,同时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进一步发挥其社会经济效益。为此,从财税政策的方面进行建议。

(一)加强财税立法,出台系统完整覆盖广的优惠政策

加快建立健全以《文化产业促进法》为统领,包括各种财税扶持政策在内的文化产业法规体系建设,以法律形式确定国家发展文化产业的基本财税扶持政策。建议享受优惠政策的文化产业范围扩大到所有文化企业,营造公平的税收环境,吸引社会资本投资文化企业,对已纳入优惠范围的文化企业进行重新修订,避免发生歧义,尽可能地让更多的文化企业享受到税收优惠政策。

(二)实行差别性税收优惠政策,加大优惠力度

依据文化产业各行业的不同特征,分类制定相应的差别税收优惠政策,对国家重点扶持、拥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符合相关条件的文化企业实行更低的税率,可比照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对西部欠发达地区,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实行优于一般地区的差别化税收优惠政策,借以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市场竞争力,推动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

(三)完善支持文化体制改革的税收政策

完善鼓励文化体制改革与创新的税收政策,进一步加快与国际市场接轨,加大对新兴文化业态的支持力度,对新办文化企业延长税收优惠期限,尽快出台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中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年限延长,使得实施转制改革较晚的企业公平享受到税收优惠政策,更利于调动转制文化企业的积极性。因此要提高政策的针对性,细化相关税收扶持政策,长远看有利于促进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

(四)实行税收返还政策,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投入

对于需要扶持的文化产业企业,建议将企业上缴的税款(地方分享部分)由财政返还给同级文化主管部门,最终用于对文化企业的再投入。对文化企业有突出贡献的人才颁发的奖金及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给予的奖励,适当考虑免征个人所得税,有效引导人才向文化产业流动。提高对文化产品的研究、开发、高级设计人才的引进、现有专业人员的培训等方面的投入,从而使企业能更好更快发展和进一步升级,全面推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壮大。

(五)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破解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由于文化企业大多数是小企业,甚至是工作室形式的个体户,缺乏信用,缺少抵扣和担保,没有什么金融机构愿为其提供融资服务。地方政府要创新财政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方式,通过项目补贴,贷款贴息、保费补贴以及设立产业投资基金等,积极引导和带动金融资本和其他社会资本投资文化产业。建立健全的文化体制配合文化产业未来的发展,政府也可以考虑建立政府、民间文化基金,解决文化投入长期不足的问题。

(六)贯彻落实扶持政策,营造公平发展环境

要想使税收充分发挥其对文化产业的职能作用,科学构建完善的税收政策体系是必不可少的,但是还需要使各项税收政策简化手续、正确落到实处、加快执行效率,达到预期效果。也就是说,为文化产业的发展营造公平的税收环境十分重要。为此,要完善文化产业税收政策体系,还要落实税收优惠政策的监督管理机制。完善文化产业税收政策体系需要深入了解文化产业的税源、税负和现有的税收环境,完善税收法制,提高税务机关的征管水平。落实税收优惠政策的监督管理机制需要将政务公开,这样就能够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增强税收政策的可操作性和执法透明度,能够有效防止优惠政策的滥用。

猜你喜欢

巴彦淖尔优惠政策文化产业
冬日花开农事忙
税收优惠政策与企业研发投入的实证研究
传承晋绣技艺 做大文化产业
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会计核算的要求
文化产业空心化隐优
各城市具体优惠政策
作品选登
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