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临床医学专业生理学课程思政体系的构建
2021-12-06闫长虹吕昆吴林刘慧霞陈文陈宝琅
闫长虹,吕昆,吴林,刘慧霞,陈文,陈宝琅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山东 菏泽 274000)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0〕34 号)中明确指出,各地要结合实际为村卫生室和边远贫困地区乡镇卫生院培养一批高职定向医学生。2021 年2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国务院公报2021年第7号)中提出,鼓励免费定向培养一批源于本乡本土的大学生乡村医生,多途径培养培训乡村卫生健康工作队伍,改善乡村卫生服务和治理水平。国家已经明确了高职临床医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就是为基层培养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并重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生理学作为临床医学专业的基础课,我们针对基层医疗工作岗位需求构建了生理学课程思政教学体系。
1 生理学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建设思路
生理学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1],结合我校突出全科医学,聚焦健康服务的办学定位,贯彻落实国家教学标准,以培养基本医疗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并重的高素质技能人才为目标,对接基层医疗岗位工作需求,对生理学内容进行调整序化,重组成更适合基层医疗工作岗位的生理学内容。
本课程以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为核心,以“坚定学生理想信念,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为主线,着力培养学生“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医者精神[2]。将生理学课程思政总结归纳为7 个主题,家国情怀、科学素养、辩证唯物主义、医者仁心、精湛医术、四个自信、扎根基层的服务意识,梳理出各知识点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形成生理学课程思政教学体系。
对接基层医疗岗位需求,将生理学课程内容分为基础篇和拓展篇。基础篇主要讲授生理学的基本知识,课程思政教学目标以培养家国情怀、科学素养、辩证唯物主义、医者仁心、精湛医术为主;拓展篇结合基层医生日常工作任务,用生理学知识指导学生建立基层常见疾病的诊疗思路,课程思政教学目标以培养四个自信、扎根基层的服务意识为主,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劳动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现价值塑造与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有机融合,为培养一批“小病善治、大病善识、重病善转、慢病善管”的防治结合全科医学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织牢基层医疗网底,守护一方百姓健康[3]。
2 生理学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建设的具体举措
2.1 深挖思政元素,优化内容供给,制定生理学课程标准 为了解乡村医生的工作任务,专业教师深入基层,仔细阅读乡村医生工作日志,跟随乡村医生随访,访谈基层百姓健康需求,总结归纳出基层医疗工作岗位应该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优化课程内容供给,针对基层岗位确定每个章节的知识目标和能力传授,深挖每个章节中的思政元素,形成价值塑造与教学目标有机融合的生理学课程标准,在同类院校中得到了推广和应用[4]。例如:绪论这一章节确定3 个育人主题:扎根基层、辩证唯物主义和四个自信。(1)结合高职临床医学专业为农村培养助理全科医生的就业导向,乡村医生守护百姓健康的感人事迹,引导学生守护百姓健康,建立扎根基层的服务意识。(2)从兴奋和抑制的关系理解唯物辩证法辩证统一的思想;从反馈调节的机制看待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3)通过人体与环境的介绍让学生理解内环境稳态在医学中处于中心地位,只有内环境稳态才能保证身体健康,引申到维护全民健康是每一位基层医务工作者的责任和担当,通过总书记的关怀,了解国家对基层医务工作者的关心和帮助,建立四个自信。
2.2 对接基层岗位,序化教学内容,上线生理学课程思政示范包 分析基层医生岗位胜任力,针对岗位需求将生理学课程内容分为基础篇和拓展篇。基础篇以生理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生命活动规律为框架,着力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科学素养。例如:通过哈维发现血液循环的小故事阐述生理学的起源,通过美国生理学家坎农的研究确定稳态的概念,借助这些科学家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生命机理的阐释和分析促进知识融合和内容,提升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着力培养学生的医者仁心、精湛医术、家国情怀。例如:讲述神经-肌肉接头信息传递过程中,引入我国生理学家冯德培院士在神经肌肉接头生理学研究方面取得的开创性成果,在培养中国生理学人才做出的重要贡献以及放弃国外优厚条件,致力于中国生理学研究的开拓精神和家国情怀。
拓展篇用生理学知识解释基层医疗工作岗位常见疾病,着力培养四个自信、扎根基层的服务意识。序化后的生理学课程更加符合基层工作岗位需求,使得学生能更早的意识到将来作为村民健康守门人的责任。例如:讲述呼吸生理时,引入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爆发时,我国采取的一系列防疫措施,使得疫情及时得到控制,让同学建立制度自信;与此同时,钟南山院士逆行武汉、基层医生坚守疫情防护岗位,守护村民健康的资料,让学生意识到虽然工作岗位不同,但都能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针对这些序化后的教学内容,教师精心设计教学案例,录制了微课教学视频110条,搜集课程思政元素素材视频200多条,文档300多篇。
2.3 精选思政案例,精心教学设计,编写生理学课程思政案例集 结合学习强国、灯塔党建在线等多个平台,精心挑选对接教学内容的思政案例,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形成包含设计方案、实施过程、实施效果的思政育人典型教学案例,编写生理学课程思政示范案例集。例如:《视科学如生命殚精竭虑终成伟业的中国生理学家—冯德培》,在这一案例中将冯德培院士专心致志要把神经肌肉生理学在中国建立和发展起来的精神以及成功地开辟了神经肌肉接头的新研究领域的故事融入到骨骼肌的收缩过程这几项教学内容中,使得学生能够学习冯德培院士的甘于奉献和家国情怀的精神。
2.4 优选临床案例,巧设课堂情景,构建三阶递进式教学模式 按照基层医疗工作岗位任务要求,遴选了糖尿病、高血压、缺氧等相关临床案例,构建“三三递进式”三阶教学模式,使基础知识和临床应用结合起来,使基础知识融合、内化、活化,兼之医德教育和岗位责任教育。体现了现代教学递进式提升的教学理念:基础-强化-综合。将综合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以及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的教育适时适才地融入各个教学阶段。针对基层医疗工作岗位需求,整合出高血压、糖尿病、缺氧等相关拓展模块,重组课程内容,指导学生建立基层医疗工作思路。用生理学知识解释基层常见疾病的症状和体征,挖掘疾病诊疗和慢性病管理过程中基层医生应该具备的素质要求,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更加贴近岗位需求。例如,糖尿病是基层医疗机构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糖尿病患者的社区管理对于学生来说尤为重要,在讲授过程中以糖尿病的表现、预防、社区管理为基础,从生理学的角度来进行分析,每个过程都融入基层医务工作者应该具备精湛医术、医者仁心、关爱患者的育人要素。整合的缺氧知识模块讲授,肺换气过程出现问题引发缺氧,引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表现,介绍新冠肺炎爆发后,基层医务工作者的工作职责和感人事迹,让学生明白自己将来岗位的工作职责,理解“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医者精神。
3 生理学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建设成效
3.1 以成果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扎根基层服务一方百姓 面对农村医疗卫生机构人员流失、服务能力弱化、后续力量不足,高职临床医学专业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毕业生怎样才能沉到基层。本课程深入分析基层医疗工作岗位的素质要求,挖掘课程思政元素,课堂中潜移默化,逐步引导学生建立扎根基层、服务基层的意识,争做一名居民健康守门人。例如:讲述内环境稳态,维持稳态才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是健康的前提条件,维护全民健康是每一位医生的职责,引出多名乡村医生数十年如一日守护一方百姓健康的感人事迹,引导学生扎根基层、服务基层。课程思政体系构建以来,学生基层医疗机构的就业率明显增加。
3.2 深耕课堂教学,潜心教学研究,促进教师快速成长 在育人同时不断提升自身素养,在课程思政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教学能力不断提升,我校生理学教学团队,1人被评为学校教学名师,1 人获得课程思政教学名师,2 人被评为学校教学新星;获得山东省课程思政教学案例比赛一等奖1 项、二等奖1项,校级课程思政微课比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立项省级以上思政课题5项;发表课程思政相关论文5篇。
3.3 育人成效显著,课程思政示范辐射范围广 生理学课程思政教学资源体系,自建设以来受到了校内外教师和学生的一致好评,学生学习气氛越来越浓厚,毕业生深入基层就业逐渐增加。生理学课程被超星集团正式收录为课程思政示范教学包,被106 家学校,146 位老师引用,开设215 个班级,参与学生2265 人。多家院校直接将本课程导入学校网络教学平台进行线上教学,参与教师和学生均表示课程整体设计符合职业教育特点,资源丰富,示范引领作用强。课程思政教学设计被学校课程思政研究中心作为典型案例进行推广,阅读量达1 200余次;获得山东省高等医学院校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并在超星平台和菏泽医学专科学校课程思政研究中心公众号进行展播,阅读量达3 000余次。
4 不足与改进方向
课程教学团队将进一步深入基层,继续挖掘基层医疗岗位工作的素质要求,整合出更多符合基层岗位需求的拓展模块,持续更新课程思政教学资源,紧跟时代步伐,形成更加完备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并在MOOC平台进行上线运行,加大课程推广力度,实现资源共建共享。进一步探索课程思政实施路径,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思政元素更加贴近教学内容,继续改进“三三递进式”三阶教学模式,探索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思政融入教学过程的教学方法,完善课程评价体系,使得育人效果更加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