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靖安县笋材两用毛竹林丰产技术

2021-12-06吴海勇

江西农业 2021年20期
关键词:毛竹林新竹样地

吴海勇

(江西省靖安县林业局,江西 靖安 330600)

靖安县位于赣西北,距江西省会南昌84公里。毛竹林是靖安县林业资源的一大优势,拥有毛竹林23.4万亩,占该县土地总面积的11.3%,活立竹总量3682万株。全县年均气温17℃,1月平均气温4.9℃,7月平均气温28.4℃,年均日照时数1872.8小时,年平均降水量1653.2毫米,年无霜期271天,属中亚热带季风型湿润气候。这样的自然环境条件,十分适合培养毛竹丰产林。毛竹林生长土壤为红壤、黄红壤和山地黄棕壤,这类土壤土层较厚,有机质含量丰富,排水良好。毛竹林常伴生有杉木、樟树、楠木、南方红豆杉、合欢、槠木等树种。引进该科技成果,营建了千亩笋材两用毛竹丰产试验林,并被列为科技重点推广计划项目,进行长期监测试验。该试验以市场为导向,实行毛竹林定向培育,以高产、优质、高效为目标,实施以竹材、竹笋增产为中心,以调整竹林结构、改善竹林生长条件、增加竹林养分技术为重点的丰产培育组装配套技术,走培养示范户、建科技兴竹示范体系之路。

1 技术背景

笋材两用毛竹林丰产模式是浙江省龙游县林业局和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共同创建的,达国内领先水平,曾获林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早在2000年靖安县

2 试验地概况

经实地踏查,先后共选择试验林14块,面积1101亩。其中:875亩为大小年竹林,226亩为花年竹林。试验林多为毛竹纯林,立地条件较好,交通便利。伴生有少量的杉木、南方红豆杉、樟树等。竹林土壤为红壤、黄红壤和山地黄棕壤三种。林下植被少,竹林经营水平达1~2级。试验前后竹林主要技术指标见下表。

3 丰产培育技术设计

3.1 调控丰产竹林结构

3.1.1 丰产林分结构

本项目采用中密度—中径级—轻龄级的林分结构,即亩平均有立竹140~200株,立竹平均胸径10.6 cm,立竹龄级组成:1度竹30%~40%,2度竹30%~40%,3度竹25%~30%,4度竹0%~5%。

3.1.2 科学疏笋

笋是竹之苗,合理留笋养竹是调控竹林丰产结构的重要环节。本项目亩增长新竹1300 kg,相当于10.6 cm竹46株以上,保留健壮竹笋70~90株,疏挖病虫笋、小笋、歪笋、路边笋、过密笋等成竹质量差的笋。疏笋方法:样地内每隔3~5天疏1次;样地外则留养清明至谷雨中期的春笋,挖去清明前与谷雨中期后的春笋。疏笋时尽量做到无损伤地将整只竹笋挖出,避免挖半截笋和挖伤竹笋,以增加竹笋产量,提高竹笋加工品质。

3.1.3 合理采伐

采伐毛竹既是生产性作业,又是调控竹林丰产结构的重要手段,合理采伐的实施,直接影响下个半年的产量和质量,具体的采伐注意事项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采伐数量:在确保林分立竹度为120株/亩的条件下,按采伐量不超过生长量的原则来确定数量。

伐竹年龄:采伐4度以上的老竹,也可采伐部分3度竹。伐竹季节:大小年竹林以笋成竹大年的冬季为主伐季节,夏秋季(7-8月)为次伐季节。

3.2 改善竹林生长条件

通过林地砍杂、林地垦复、林地抚育、病虫害防治与毛竹林管护等措施对竹林生长条件进行改善。

3.3 新技术应用

运用毛竹林平衡施肥技术,在大梓山、东坑村后的棉花蕊设立试验示范点,试验点连续施肥2年,每年施三次,第一次在2月份施促笋肥,占总量的40%;第二次在5-6月份施发鞭肥,占总量的30%;第三次在8-9月份施孕笋肥,占总量的30%,按设计的施肥量进行株穴施和伐蔸施。对12个推广点,则按江西农业大学室内试验调整的最佳配比N1P1K1(1∶0.69∶0.49)即每年每亩施尿素13.3 kg、钙镁磷肥30 kg、氯化钾5 kg的肥料,将施肥量除以立竹和竹伐蔸总数得出单株施肥量。在立竹上方开深10~15 cm的浅沟,用标准竹筒量取肥料,再将肥料均匀地撒入沟内,施后复土;或用钢钎打通竹伐蔸内的竹隔,将肥料施入伐蔸内,施后用土封住竹伐蔸口。

4 毛竹林生产力调查与计算

4.1 调查方法

样地调查法:即根据技术要求设置了20 m×20 m和15 m×14 m两种样地,进行样地调查,开挖样地周边沟。每年或每季度进行一次竹林生产力调查,按要求观察记载出笋量、退笋量、成竹规律,及时疏笋,称每只笋鲜重。统计新竹产量,记载新技术的应用、投工、投劳、投肥等情况。

4.2 计算方法

(1)新竹数:先用样地新竹数计算出亩均新竹数,后按N=s·n(N代表试验林新竹总数,s代表试验林面积,n代表亩均新竹数)公式计算试验林新竹数。

(2)新竹重量:先用平均胸径查《毛竹单株鲜重表》得到样株重量,后按W=n·w(W代表新竹总重量,n代表新竹数量,w代表样株重量)公式计算试验林新竹重量。

(3)冬笋产量:以试验林挖笋数为准。

(4)春笋产量:按竹林类型、施肥等对照设置4个春笋数据收集点,笋期定点观察,记载出笋、退笋、成竹数;每5天疏1次笋,逐只笋称重,编写登记。基地春笋产量按W=新竹数÷成竹率×退笋率×0.9×单笋平均重公式推算。(5)新竹枝桠重量=新竹重量×0.1979。(6)新竹壳重量=新竹数×0.35 kg/株。(7)新竹梢数量=新竹数×0.9。

4.3 产量、产值和投入计算(以2020年度市场参考价为依据,下同)

4.3.1 产量

计算依据:以样地调查数据计算出试验林单产,见下表。

试验林产量:2020年度共长新竹137871株,亩均125.2株;折合重量4048024 kg,亩均3676.7 kg。鲜笋总重量120894 kg,其中:冬笋6972 kg,春笋113922 kg。新竹枝桠总重801206 kg,新竹壳重48255 kg,新竹梢总数104085个。

4.3.2 产值

计算依据:新竹0.45元/kg、枝桠0.15元/kg、竹壳0.12元/kg、冬笋10元/kg、春笋4元/kg、竹梢1.2元/株。

试验林产值:2020年产值259.9万元,其中:新竹182.2万元,鲜笋52.6万元,竹梢12.5万元,竹桠12.0万元,竹壳0.6 万元。平均每亩产值2360元。

5 技术与评价

5.1 林分质量提高,竹林结构改善

2020年秋,1101亩试验基地亩均立竹度165.4株,比2016年秋亩均立竹度120.7株增加44.7株,增长37%。平均胸径11.3 cm,比2001年秋的平均胸径10.5 cm增粗0.8 cm,增长7.6%。

2020年秋基地竹林结构:大小年竹林1∶2∶3∶4(度)=34∶39∶25∶2;花年竹1∶2∶3∶4∶5(年)=25∶13∶29∶14∶19,单年份竹∶双年份竹=7∶3。基本上建立了竹林丰产结构,具体数据见上表。

5.2 新竹平均胸径明显增大

实施前新竹D1=10 cm<2017年-2018年新竹D2=10.4 cm<2019年-2020年新竹D3=11.3 cm。新竹平均胸径一年比一年粗。数据见下表。

单位:cm、亩

单位:株、cm、支、%

5.3 毛竹林平衡施肥技术效果明显

施肥后第1度处理比对照:新竹数增长26.2%~53.2%,新竹重量增长52.4%~72.0%,出笋数增长52%~90.6%,成竹率下降6.6%~9.1%,平衡施肥效果显著,见上表。

6 三大效益分析

6.1 经济效益

2020年试验林总产值259.9万元,试验前产值158.4( 万元,累计增加产值101.5万元,增长64.1%,经济效益明显。

6.2 社会效益

项目实施以来,在当地推广了笋材两用毛竹林丰产技术,营建了试验示范林14块,面积1101亩,建立科技兴竹示范林场3个,培养示范户22户,举办竹林丰产培育技术培训班10期,培训竹农200多人次,印发资料300余份,培养技术能手50多人,为竹业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

项目实施的效果,更新了竹农经营竹林的观念。一是由“竹山有主,笋无主”观念逐渐转变为保护笋和竹。有的林农在竹林内搭棚,每逢笋期就住到山上护笋;还有的林农在笋前、笋后打药,防止山鼠、病虫危害竹笋,并科学留笋养竹等。二是由“乱伐毛竹”观念转变为采取抚育观点伐竹。有位林农经营17亩大小年竹林,严格按照毛竹砍伐原则伐竹,不仅竹林林相好,整齐度高,而且达到了高产稳产、永续利用的目的。

6.3 生态效益

项目的实施,使基地立竹度提高了37.0%,立竹平均胸径增大了0.8 cm,从而使叶面指数增加了,竹鞭和竹根系的体积增大了,竹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的功能增强了,改善和维护生态环境的作用增大了。

试验示范林中有300亩生态旅游观光林,通过4年的技术改造,笋竹产量不仅超过了丰产竹林的标准,还优化了竹林生态环境,营建了一个个天然氧吧,成为森林旅游一大热门景点。

7 结束语

综上所述,采取分类经营,综合应用笋材两用毛竹林丰产技术,实施砍杂、垦复和施肥等措施,改善竹林生长条件;采取抚育竹林的观点进行疏笋育竹和合理砍伐,建立竹林丰产结构。这些有效的技术措施的实行的效果投入产出比为1:3.5,生产投入与主产品产值比为1∶3.9。另外,毛竹林平衡施肥技术效果显著,出笋数增长50%以上,新竹数增长26%以上。

猜你喜欢

毛竹林新竹样地
四川省林草湿调查监测工作进展
桉树培育间伐技术与间伐效果分析
仁怀市二茬红缨子高粱的生物量及载畜量调查
额尔古纳市兴安落叶松中龄林植被碳储量研究
长不大的调皮蛋
长不大的调皮蛋
不同施肥方法对毛竹出笋成竹及生长量的影响
解析毛竹刚竹毒蛾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毛竹林火灾预防与灾后复壮技术
找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