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语料库的大学英语词汇教学实例研究

2021-12-06何蔚涵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语料例句语料库

何蔚涵

(泉州信息工程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福建泉州 362000)

一、引言

词汇是语言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习过程中,不能仅仅将词汇看成是单一的词项背诵,而应该是一个更广的语言范畴,例如固定的习语搭配、多词块的结合运用,又或者是作为词汇载体的语境分析等等。然而,在长期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往往把词汇的广度当成衡量标准,以此来判断学生词汇的运用能力,从而容易导致学生死记硬背。若是缺少对词汇深度的探究,单纯依靠大量的单词和语法结构堆砌而成的语言便会缺乏灵活度和自然度。而挖掘词汇的深度,使语言的运用具备本土性,增加并研究本族语者的语料输入是一个重要的途径。

20 世纪 80 年代,语料库语言学被引入中国,自此语料库语言学研究在国内迅速推广开来。所谓语料库语言学,是指“根据篇章材料对语言的研究”(K.Aijmer & B.Aitenberg, 1991)。概念一经提出,许多学者便开始探讨语料库语言学对外语教学的理论指导和方法,尤其在词汇教学方面。周晶晶(2015)建立实验班,推行语料库驱动学习模式,证实了语料库在帮助大学生学习词汇搭配、类联接及词汇语境意义方面产生了明显的效果,培养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1]。李佳(2019)基于语料库的庞大语言素材,将词汇输入和输出有机结合,倡导学生自主学习,挖掘语言规律[2]。英文语料库收集了大量英语使用者口头和书面的语言使用情况,信息量大,来源真实可靠。英语本族语者的语料库,更是给学习者提供了一个类似于本土的外语环境。通过对大量例子的分析,对语用规律进行研究,可以弥补词汇学习的不足之处[3]。

二、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和方法

本文的研究数据,主要来源于两个语料库:一是中国英语学习者语料库 CLEC中的非英语专业大学四、六级写作子库( ST3、ST4 ),另一个是美国大学生议论文集LOCNESS语料库(包括brusr1、brsur2、brsur3、USARG)。两个语料库,总词数分别为416 476(CLEC语料库)和245 321(LOCNESS语料库)。此外,本文选择rather一词为案例中的目标词汇,探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新模式。在英语行文及会话中,rather一词词性不唯一,用法灵活多变。它既可作为程度副词,很好地加强作者的语气,增强表达力度,又可与“would、than、but”等词连用,表达作者的主观意愿与偏好或者客观存在的差异性。

本文以泉州信息工程学院2019级审计学1班为实验班,审计学2班为参照班。参照班使用传统词汇教学法,即由教师在课堂上借用例句,直接对词的意义、结构以及用法进行讲解、分析和归纳,再通过练习加以巩固。实验班则要求学生以语料库为辅助工具,采用合作学习模式,共同探讨,挖掘目标单词在本族语者语料库(LOCNESS)中的使用习惯和语义特征。同时,通过观察学习者语料库(CLEC),分析学习者在使用目标词汇时与本族语者之间存在的差异,并对比自身,发现不足。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自主观察、探讨、假设,获得不同于传统的背诵听写和摘抄例句的词汇学习体验。

(二)教学案例分析

1.教学步骤

(1)教师提前向实验班学生介绍语料库,让学生对语料库的用途、检索方式、数据提取和标准频率(按每百万词计算)的计算方法等有所了解。

(2)教师对语料进行处理。利用AntConc 3.2.1w语料库检索工具,提取了rather在两个语料库中的使用频数,目标词rather在两个语料库中分别出现45次(CLEC)和118次(LOCNESS)。同时,根据学生的水平进行筛选,提取了目标词汇在两个语料库中的151条例句(CLEC中41条,LOCNESS中110条),并将所得的数据作为教学资料发放给学生。

(3)将实验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开展合作学习,对教师提供的语料进行分析统计。要求各小组以本族语者语料库为标准,总结归纳出rather的主要搭配,分析其语义内涵及用法特征。同时,从横向上对比学习者与本族语者对于rather的使用差异,进而对rather的用法进行假设。

(4)教师利用语料库中典型的索引例句,对学生的假设进行验证和评价,并进行知识的补充和扩展。

2.学习成果

课堂上,各小组基于两类语料,对目标词汇的语境展开研究和探讨,得出关于rather一词用法的不同假设,抽取个别小组的典型分析如下。

(1)第三组学生认为,本族语者和学习者在rather一词使用频率上存在显著差异,学习者明显使用不足,呈现少用现象(underuse)。

假设依据:学生分析教师提供的151个例句,首先在本族语者的语料库中,总结归纳出rather的主要搭配,包括“rather than”“rather+adj./adv”“but rather”“would rather”“rather单独使用表示转折”。而后,学生将学习者与本族语者对于这些搭配的使用标准频数进行计算对比,发现学习者的使用频率均远远低于本族语者。第三组同学甚至对数据进行了汇总,见表1。

学生认为,除了would rather这个用法以外,rather的其他搭配在使用频数上,学习者使用频率偏低。例如“but rather”这个用法本族语者的使用标准频率是学习者的26倍;又如“rather单独使用表示转折”这样的用法学习者一次也没有用过。

经教师检验,表1中的数据为真。并将这组数据提供给其他小组,作为接下来分析的依据之一。

(2)第一组学生认为,rather一词作为程度副词修饰形容词时,多与消极词汇搭配。且对比本族语者语料库,中国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基本上掌握了这一特征。

假设依据:学生在分析LOCNESS语料库时发现,rather可作为程度副词,用来修饰形容词、副词。意为“相当、在某种程度上”,实现语气的强化。例如:I find thisratherironic: the christian God is known as the "God of love "。学生分析,LOCNESS语料库中,rather作为副词修饰形容词和副词的用法共出现了23次,在这23个形容词中,消极性词汇16个,中性词2个,积极性词5个,消极词汇占69.57%。而在CLEC语料库中,这样的搭配出现了12次,其中消极词汇7个,中性词汇2个,积极词汇3个,消极词汇占比达58.33%。

第一小组的假设,得到了教师的肯定,假设为真。rather一词,呈现了一种消极的语义韵,即习惯性地与消极意义的词项构成搭配[4]。

(3)第四组学生认为,rather than 主要用于连接对称结构,意为“而不是”,前后形式结构灵活多样。

假设依据:在从LOCNESS提取的61例“rather than”例句中,以“X rather than Y”形式出现,且X、Y在时态、语法及形式上呈现对称的例子共48个,占比多达78.69%。如:

a)One of these is the increasing number of people who prefer todriverather thancatcha train .

b)It is hard to imagine going to seeamedicalcomputerrather thanadoctor.

在此基础上,X、Y形式丰富多样。对比学习者语料库,18例使用了X rather than Y的对称结构,使用频率远远低于本族语者,数据可参考表1,且X、Y的形式远远没有本族语者来得灵活多变。

教师对于第四组学生的假设进行了评价和补充。在本族语者语料库中,rather than是常用的搭配之一,主要用于连接对称结构。研究语料可发现,X、Y使用频数以名词词组、动名词、形容词为最,动词原形、动词不定式、副词次之,介词短语、分句最少。rather than吸附的前后成分语义对立,为前肯定后否定的形式,表达了主语施事者的主观选择和偏爱或客观存在的差异。

(4)第八组同学分析发现,rather than除了连接对称结构,也可用来连接不对称结构,意为“而不愿”。

假设依据:在教师提供的LOCNESS语料库例句中,rather than引导不对称结构的例句有13条,在所有rather than用法中占据了21.31%,如:

a)Rather thanprovidingany justified and reasoned solutions to the meaning and purpose of life, it merelyseeksto pose questions.

b) Individualsactonimpulse and emotion rather thanthinkingout their actions.

a句中的providing与seeks,b句中act与thinking形式均不对称。对比CLEC语料库,rather than相关的18个例句中,使用的均是对称结构,说明学习者对rather than的基本用法掌握不够全面。

在学生假设的基础上,教师对这一知识点进行了补充。此用法中,rather作为连词使用,吸附在rather than后面的动词通常为动名词形式,而另一部分的动词则根据实际情况和语境而定。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在国内不少对rather than用法总结的阐述中,认为rather than在连接不对称结构时应放句首,这样的解读也十分片面,具体可参考上述例句b。

(5)第五组同学认为,作为副词,rather可独立使用,或与but连用,译为“而是”。

假设依据:在LOCNESS语料库中,存在相关用法的例句。如:

a)These laws will no longer vary from state to state,rather, they will be uniformly set.

b)Cultural differences arenolonger being ignoredbutratherthey are being integrated gradually.

教师分析,正如例句所示,rather作为副词,表示前后语篇之间逻辑或语义关系的转折。除了像例句中,连接分句外,还可用于连接动词、形容词、介词短语等。 这两种用法,与“rather than”刚好相反,为前否定后肯定的形式。

3.学习效果评价

从课堂效果来看。结合典型例句的讲解,教师对学生所给出的关于rather一词的假设进行了一一验证,结果显示上述假设均为真。在此基础上,教师对目标单词的用法分析进行了补充和完善。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对这种新型的学习方式表现出极大的积极性,通过教师引导和小组合作学习,每个学生都融入了课堂教学中,对真实的语料进行分析,大胆假设,最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掌握了目标单词的用法。

从学习效果来看。在完成rather一词的学习一周之后,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分别进行造句练习。教师批改作业之后发现,参照班使用的搭配,主要集中在“rather than的对称结构”和“would rather”上,而且,在使用对称结构时,往往只连接名词词组和动词原形。可见,参照班学生对教师课堂上讲授的内容并没有内化成自己的知识,或者知识保存效果并不理想,学生宁愿选择保险的、自己熟悉的用法。反观实验班,学生所造的句子形式丰富得多,例如:

a)Ratherthanleaving the fruit to go bad, he sold them at low price.

b)It was not the final victory,rather, it was just the beginning.

可见,语料库词汇教学法对学生知识的内化和保存,相较于讲解举例练习这种传统的教学法更有效果和优势。

从学生学习体验来看,在之后的学生访谈中,多数学生对语料库词汇教学法持肯定态度。他们表示,地道的语料素材,能避免中式英语的尴尬,也使他们清楚地认识到传统的词汇学习在挖掘词汇深度上的欠缺:中国学生往往只满足于一两种常用的类联接。

学生A表示:对于rather一词,我们的认知多只停留在rather than和would rather的搭配上,语料库的语料,给我们提供了外语学习的环境,本族语者的很多用法和搭配都是值得借鉴的。

学生B表示:相比教师课堂知识的单向灌输,我们自己对语料进行自主分析,所学习的知识能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学生C表示:我试着用语料库去检索其他的词汇,发现明明是很常见的单词,但平时使用时,在语义理解和用法搭配上仍存在很多局限性。

学生D表示:听老师说,通过语料库的赋码功能,能够实现更精确的查找和检索。今后有机会,还是愿意进一步了解和学习语料库,这对我们学习英语肯定是有帮助的。

由此可见,语料库在总结观察、分析语块等英语教学方面,起到了切实可行的作用,也不失为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学生可以避免死记硬背的词汇背诵,更直观地获取词汇的搭配、归纳用法形式、辨析语境特征,使学习者能够接触地道的英语,加深他们对于英语知识的认知水平。

三、研究启示

(一)利用语料库的检索,明确词汇教学的重点

1.检索高频词汇

教师可整合学生在语言运用中常用的语义,例如表示限定的形容词“重要的”“极好的”,表示逻辑关系的“然而”“而且”,又如表示文章层次的“首先”“其次”等等。利用语料分析,检索出本族语者在表达这些含义时更多地选择哪些单词词组。鼓励学生更多地使用出现频率高的词汇,力求在使用频数上与本族语者趋同。这样,能避免学生过多地使用低级词汇或者高级词汇使用不足的现象,提高文章的层次。

2.近义词辨析

中国学生对于同组近义词的辨析往往是通过字典解释和老师讲解获得了解,对于近义词之间的差别未能全面认知,因此在学习中仍有不少困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使用语料库进行同义词辨析,通过大量的语言实例进行观察分析,总结近义词在语义韵、类联接、搭配上的特征和偏好等。如上文所述,rather作为副词修饰形容词,表示程度时,呈现一种消极的语义韵,而它的近义词quite则多用于积极的语义韵中[5]。因此,借助语料库,能够使学生透过表面相近的含义辨析内在的差异,进一步加深对词汇的理解。

3.词义的全面归纳

多数英文单词一词多义,用法多样,一词一义的现象并不多见。因此,明明背过的单词,出现在另一个语境中便无法理解。比如,学生能较好地掌握rather作为连词的用法,能将它与than连用,连接对称结构,却少有人知道rather也能作为副词独立使用。教师可借助语料库检索,让学习者通过大量例句去观察其使用语境,推测词义,这样比起直接被告知单词的多重语义而不求甚解要有效得多。

(二)利用语料库的教学,促进课堂上师生角色的变化

1.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教师在词汇教学过程中,不能忽视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应鼓励学生利用语料库,开启探索式自学模式。教师可将语料库中这些数量丰富、语境真实的素材呈现在学生面前,鼓励学生在课后积极探索和分析,逐步发现语言规律。例如,可将即将讲授的单词先发放给学生,让他们通过语料库检索,总结用法结构,并在课堂上进行分析交流,这样既节省了课堂时间,又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再作为中间的转述者,而是一个引导者;学生亦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一个积极的探索者。他们依托语料库,通过分析、研究、反思完成整个学习任务,改变了词汇单向灌输的学习模式,更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教师也同样需要慢慢引导学生自己利用检索工具进行查找收集,使学生摆脱对教师的依赖,真正发挥语料库的作用。

2.促进教师思想的转变,改变单向输入式的词汇教学模式

传统的词汇教学中,教师在上课时,仅仅将词汇作为学习阅读、翻译、写作的辅助工具。词汇往往以孤立的形式出现在课后的单词表上,缺少对应的语境和语体意识。课时的局限性与英文词汇的交错性和复杂性,一方面使得教师无法对每一个单词进行拓展和归纳,另一方面又担心学生自学时找的例句不够典型甚至不够准确。而语料库的运用,极大程度上弥补了这一不足。在本次词汇教学中,教师只提供了学习材料,并在最后对学生的词汇用法假设进行了验证,而最终的学习效果却超出了预期目标。学生对于rather一词用法假设真实性高,学生的积极性、参与度也得到了提高。引导学生学会细心观察、有效归纳、通力合作,实现词汇教学从课堂上延伸到课堂外,由被动输入到主动学习,由死记硬背向结合语境理解转变[6]。

(三)加强语料库的建设与推广

对于语料库的运用,不应仅仅局限在词汇教学上,大量的语篇素材、准确的语法环境,都能给语言教学和知识积累提供极大的帮助。因此,教师应试着将语料库融入英语教学的其他领域中。然而,语料库的语料虽然真实可信且与时俱进,但缺乏针对性,多数语料库只适用于不同人群的无差别使用。这些语料句子长短不一,难易程度也存在差异,只能通过检索工具被查找出来,却无法按照词语类别、难易被分门别类。有些学生在分析语料的过程中,发现某些例句中的生词偏多,用语结构较为复杂,不利于理解和掌握。因此教师在准备材料时,应尽量选取适合学生水平、体现教学目标的语料。在此基础上,围绕课程目标,教师可从日常生活和教学中收集和筛选语料素材,建立与课程目标和教学大纲相配套的语料库,作为有效的教学资源,方能将语料库真正运用到英语教学中。

四、结语

从对rather一词的学习效果来看,学生具备对于材料的自主分析和整合能力,然而传统的词汇学习方法使得这些能力被掩藏起来。基于语料库的词汇学习模式大大减少了传统学习带来的弊端,也给学生自主和合作学习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增加了学习的内驱力,弥补了词汇学习的不足之处。

猜你喜欢

语料例句语料库
基于语料库的清末民初日源外来词汉化研究
面向低资源神经机器翻译的回译方法
可比语料库构建与可比度计算研究综述
运用语料库辅助高中英语写作
好词好句
好词好句
好词好句
好词好句
国内外语用学实证研究比较:语料类型与收集方法
语篇元功能的语料库支撑范式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