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延庆地区天然山杨林的经营改造技术研究

2021-12-06闫金华

江西农业 2021年8期
关键词:间伐油松林木

闫金华

(北京市延庆区园林绿化局,北京 102100)

《延庆地区天然山杨林的经营改造技术研究》一文,介绍了天然山杨林生长的气候条件、立地状况、林地、林木概况,着重阐述了天然山杨林经营管理现状和经营管理、改造山杨林的技术研究。根据国家、市有关天然林保护条例、管护政策、技术要求、管护措施等相关文件精神,天然山杨林改造经营技术研究遵循天然林生长发展规律,以建立生物多样性,“创新意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为经营管理理念,以保护天然林自然生态环境为中心,改善天然山杨林地、林木生长环境,促进山杨林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利用。以人工促进天然更新的方法,促进天然山杨林演替更新,使其改造成为生物多样、林分结构复杂、复层异龄、多树种混交与纯林并存的天然生态森林林分。通过对我区的天然山杨次生林的现状,经营管理现状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分析,针对天然山杨林经营改造深入研究,提出了如何经营改造保护利用天然山杨林。为提升天然山杨林经营改造技术水平,提供了一些可借鉴的技术知识与技术措施,把我区的天然林经营管理好,使天然山杨林成为健康稳定、生态自然、高效、可持续的森林生态系统的一部分。文章还对天然山杨林生长现状,经营管理存在的问题与有待解决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1 延庆地区天然山杨林概况:

1.1 山杨林生长自然条件情况

延庆区天然林总面积为58630.4公顷,山杨林面积为2270.2公顷,占天然林面积的3.9%,生长在海拔720~950米的中低山地区,年均温度4.7℃,平均无霜期165~185天,生长在阴坡半阴坡沟谷地带,土壤较肥厚。

1.2 山杨林生长现状

延庆区山杨林是延庆区村民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农民建房椽材的主要木材,山杨林被大量逐年进行片伐。现在的山杨林都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封山育林、禁止采伐后形成的,林龄已达到四、五十年,已经成为过熟林。有的林木已停止生长,有的已干枯死亡。林内密度大、林相乱、林分质量差,需要人工进行更新改造,使其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2 山杨林经营管理存在的问题

(1)山杨是天然林演替过程中的先锋树种,寿命短,成熟林龄在40~50年,轮伐期一般在15~20年较为合理,经营管理达不到山杨经营技术与时限要求。

(2)山杨处于自然生长状态,没有进行间株、定株、间伐、皆伐、人工促进天然更新等经营管理技术;没有保留长寿,林质好,高大乔木树种,如:蒙古栎、椴树、核桃楸等经营改造措施;没有通过人工抚育促进好的树种生长。

3 山杨林经营管理技术与方法

(1)抚育间伐。

(2)皆伐人工促进天然更新。

(3)片伐更新树种造林。

(4)山杨与其它乔灌木树种混交的改造。

4 延庆区山杨林经营改造技术措施

山杨为天然次生林中的先锋树种,多生长在阴坡、半阴坡,以纯林或蒙古栎、椴树等混交形式存在,林内大多数林木寿命短、成熟早、易衰老、易形成残次林;林地内林分密度大,每公顷3300~4500株,灌木稀疏。根据山杨林林分状况采取以下经营改造技术措施。

4.1 抚育间伐

对生长状况良好的没有成熟的山杨进行间伐、疏伐,每亩保留74~110株,保留生长健康、无病害的林木;保留生长良好的蒙古栎、椴、核桃楸等稀有树种。间伐下的林木主干在直径8厘米以上的进行集材加以利用,树枝粉碎还林,增加土壤有机质,促进林分生长,间伐后郁闭度不得低于0.7。

(1)本井通过雷特堵漏钻井液技术将地层承压能力由全井密度1.52g·cm-3提高至当量密度1.92g·cm-3,提高了0.4 g·cm-3,增强了地层承压能力,满足低承压地层提高地层承压能力的应用要求。

4.2 皆伐促进天然更新

(1)对林分已经成熟、出现树梢干枯的山杨林,进行成片皆伐,利用山杨天然萌生能力促进更新,保留林内生长健壮长寿的蒙古栎、椴等稀有树种。皆伐面积20~30亩为一个更新单元,皆伐区要留缓冲区,皆伐区间隔50~100米,成带状或品字型,每个山杨林班分2~3次皆伐,皆伐区与缓冲区皆伐间隔时间在2~3年以上,伐桩高度在5厘米以下。皆伐在冬季进行,皆伐后清理林地内伐除的山杨和杂灌木,将皆伐下的林木直径在8厘米以上的进行造林利用,其它枝干、杂灌木进行粉碎还林,增加林地有机质以促进林木生长。皆伐区在皆伐后一年的5~7月份,将萌生的幼树苗进行除檗、间苗、定苗,每亩保留220~330株,保留生长健壮的幼苗。

(2)皆伐区皆伐后第二年以后的经营管理,利用3~10年经过定株、间株、割灌、间伐等3~5次人工抚育措施,每苗保留74~110株,直到林分成熟至下一轮间伐为主。经过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抚育管理,使天然山杨林生长健康稳定,达到发挥多重效益,可持续利用的天然森林系统。

4.3 更新树种造林

天然山杨林已经过熟,成片干枯死亡,没有自然更新能力的林地,进行皆伐并栽植其它乡土长寿、生长稳定的树种,更新与造林地相近的、立地条件相似的、物候期相同的地块培育、驯化、采集的种苗进行造林,造林的树种有:蒙古栎、椴树、核桃楸、油松、樟子松、落叶松等。

4.3.1 林地清理

将以成片死亡的树木、杂灌木清理干净,直径8厘米以上的树干进行造林利用,枝条粉碎还林或码放在造林地行间。

4.3.2 造林整地

采用水平条或鱼鳞坑的整地方式,株行距为3米×3米或2米×3米,造林密度为74株/亩(或110株/亩)。水平条整地:行间距为3米,条间距为1.5米或2.5米,条长为2.5米或3.5米,条宽为40~20厘米,整地深度为35~40厘米,土层厚度外沿高20厘米以上;鱼鳞坑整地:行距为3米,株距为2米或3米,坑大小为40厘米×50厘米×60厘米,外沿高20厘米以上;整地时间为:造林前一个季节。

4.3.3 造林方式和时间

播种造林:适宜的树种:蒙古栎、核桃楸、油松、樟子松;造林时间:蒙古桃、核桃楸10~11月播种,油松、樟子松6~7月播种面积(雨季)。植苗造林:适宜的树种:蒙古栎、核桃楸、椴树、油松、樟子松、落叶松,为提高造林成活率,采用黑杯育苗造林。蒙古栎、核桃楸采用2~3年生苗,椴树苗高在40~50厘米;油松、樟子松、落叶松采用2~3年生,苗高20~40厘米;造林时间:4~7月。

4.4 山杨与其它乔木树种混交林经营改造

天然山杨林中,常与天然萌生落种的栎类、椴树、桦类、油松和人工种植的油松、落叶松形成的混交林。此类天然混交林以天然山杨为主,有部分生长良好,占有一定比例的其它乔木树种。通过人工抚育能够形成健康、稳定、搭配合理高质量的天然混交林。

4.5 山杨与其它乔木树种混交林经营改造措施

4.5.1 山杨与栎类、椴树树种混交的林分

将栎类、椴树周边影响其生长的山杨伐除,杂灌木割除为栎类、椴树创造良好的生长空间。①在生长良好健康已结果实的栎类,在树周边15~20米割除灌木,保留少量乔木树种,每亩保留15~20株。杂灌木清理后进行粗放整地(或片或穴状),然后采取人工种植或天然落种的自然生长的方式,促进栎类树种的更新繁育。②对生长环境不好、弯曲、虫蛀的栎树进行伐除,促进萌生新的幼树,进行人工抚育,使其生长成为健壮的幼苗、幼树。栎类自然更新演替有天然落种与萌生两种方式,对其采取杂乔灌木清除,林地整理为其更新创造生长条件。③生长良好的椴树类树木,将周围影响其生长的山杨及杂灌木清除,促进其生长发育,并对过密的、成丛状的椴树群落进行间株、间伐。椴树自然更新的方式,有天然落种与萌生两种繁衍更新方式,要对其生长群落进行割除杂乔灌木,为其更新创造生长条件。

4.5.2 山杨与油松、落叶松树种混交的林分

山杨与油松、落叶松树种混交的林分,大多是通过飞播、人工播种油松、人工栽植的落叶松,因其保存的较少,与天然山杨树林木形成的以天然山杨为主的林分。其改造技术措施有。①对有油松、落叶松树木或幼苗分布的,将其影响油松、落叶松生长发育的山杨与杂灌木割除 ,保证油松、落叶松生长环境。②对已成熟有结实能力的油松母树清除其周边15~20米范围内的杂灌木,只保留少量乔木,每亩15~20株,并进行林地整理,促进油松落种后幼苗的生长发育,使其成为新的植物群落。山杨与栎类、椴树、桦类等天然阔叶树种及油松、落叶松,混交林的经营改造:通过人工抚育更新管理,使其树种搭配合理,林木结构合理,达到生长稳定、长寿、健康的林分。要优先保留长寿、稳定、健康能长成高大乔木的树种,如栎类、椴树、油松。同时山杨也是其它天然树演替更新的先锋树种,是改善林地环境,为其它树种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立地条件的树种,也需科学的保护利用。

4.5.3 造林后林地管理

(1)播种造林后要进行间苗、定苗、割灌等抚育措施,等到林木生长稳定、郁闭后,再按林木生长阶段、林龄等进行抚育间伐、修枝,依据树种的生长特性保留合理的密度。

(2)植苗造林后进行割灌抚育等措施促进林木生长,等到林木生长稳定、郁闭后,按林木生长阶段、林龄等进行抚育间伐、修枝、依据树种生长特性,保留合理密度。

以上三种天然山杨林经营改造技术措施,可在同一山杨林,分不同生长情况,分类同时进行,以增加树种多样性,形成针阔或不同阔叶乔木树种的混交林, 使改造后的林分生长健康、稳定、永续利用。

4.6 林地保护

做好经营改造后山杨林的病虫害防治及林地保护,防止病虫害及火灾的发生。

5 结论

总之,在延庆区天然山杨林经营改造过程中,以提高天然山杨林质量,促进天然林的健康、稳定发展,提升天然林的景观效果为目标,通过经营、保护、利用好天然林,促进发挥森林的多功能效益,为人类提高良好的生态服务。

猜你喜欢

间伐油松林木
试析油松的繁育技术和栽培技术
间伐对杉木人工林林下植物多样性及其水源涵养能力研究
油松松梢螟防治技术
国家林草局发布2020年度林木良种名录
什么是碳中和?
一次间伐对速生桉树大径材增长影响及经济效益分析
山西临猗苹果园间伐技术应用效果调查与评价
辽西地区混交林土壤理化性质变化研究
油松繁育技术和栽培技术
林木移植的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