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环境污染成因及解决对策

2021-12-06郑立琨

江西农业 2021年8期
关键词: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畜禽

郑立琨

(北京农学院,北京 102200)

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农民可支配收入的不断提高,污染来源和污染物的种类愈发多样,农村环境问题也愈发严重,农村环境污染问题越发引起关注,合理有效地治理农村环境,不仅能够保护农村的生态环境,同时可以提高农民的经济收益,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的生活幸福指数。

1 农村环境污染的成因

1.1 化肥农药的过度使用

随着反季节农产品的不断兴起,以及大众对农产品品质追求的不断提高,农业生产者为了提高农产品的产量,误认为多施化肥,多用农药就会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从而提高经济收益。然而,这种方式不仅给农产品的安全和人体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农村环境也造成了一定的威胁。研究表明,大量的农药残留物并没有起到增产的效果,多余的农药残留物质附着在农作物的表面,在降水的过程中,随着水循环侵入到土壤之中,从而导致土壤板结、酸化,破坏了农田土壤的内部结构,渗入到地下水的有毒水体,使地下水富营养化,造成严重的面源污染。

1.2 繁多的生活垃圾造成的污染

虽然在大部分农村已经开始进行垃圾分类工作了,但是部分农村的垃圾问题依然严重。随着城市化进展的加速,农村青年人外出打工、上学,而村里留守的中老年人受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和观念的影响较重,环保意识薄弱,依然普遍存在污水乱流、柴草乱堆、粪土乱丢以及畜禽满街跑、杂物和垃圾乱倒等突出问题。随着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物质需求种类也不断增多,因此农村垃圾的成分日益复杂化,塑料制品、电子废弃物、遗弃的保健药品等越来越多,这些有毒有害的垃圾不仅含有大量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物质,而且垃圾中的难降解物质很难分解,不仅占用有限的土地资源,还会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严重的污染。此外,农村基础设施比较落后,垃圾分类普及的范围有限,加上对环境治理管理缺失,回收处理不到位,也致使垃圾问题依然严峻。

1.3 畜禽养殖业产生的污染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种养结合已经成为比较普及的发展模式,再加上养殖业的经济效益比较高,越来越多的农户大力发展家畜家禽养殖、水产养殖等。但在养殖过程中,由于环保意识欠缺,带来很多的环境污染问题。畜禽粪便中含有大量污染物,在发酵后可以形成各种有毒有害或刺激性气体,不仅会使动物出现应激反应,同时还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由于农村养殖能够形成规模的很少,大部分都是农户散养,缺少标准化的粪便污染处理设施,养殖场粪便产生的污水直接排放,导致农村河流以及地下水形成污染。另外,农村养殖户对于病死的畜禽往往是采用直接扔掉的处理方式,并没有进行无害化处理,而病死的畜禽会不断腐烂,严重影响农村的空气、水体及土壤。

1.4 农村水资源受到的污染

引起农村的水环境污染的原因也有很多。首先,生活污水问题一直普遍存在,厨余用水、洗衣用水、洗浴用水等随意排放,这些污水流入到河流中,造成河流富集营养化,形成严重的面源污染,一旦河流被污染,就不可再用于灌溉农田,从而影响农业生产,给农民造成经济损失;渗透到地下水的污水,造成地下水污染,对农村居民生产生活的产生影响。随着乡村企业的振兴,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忽视对环境的保护,由于技术有限,往往排污的专有化设备不太完善,从而造成当地的水资源受到污染。此外,化肥农药等化学药品、农村的生活垃圾、畜禽养殖产生的污水都是农村水资源污染的原因。

2 农村环境污染的解决对策

2.1 加大宣传力度 增强环保意识

农村的环境污染之所以存在,最主要的是生活在村中的居民对污染问题认识不足,对环保意识重视不够。所以要想整治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就需要加大环境保护和治理的宣传力度,可以通过宣传演讲、发放环境保护手册、电视、 报纸、网络宣传等措施,来增强农民的环保意识,让广大的村民深刻地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自觉培养良好的环保意识,积极地参与环境卫生的整治,共同营建一个人人关心生态环境、时时注意保护环境的良好社会氛围。

2.2 完善环保法制 有效监督保障

为了实现农村环境保护有效治理的目标,有赖于法律的完善与内外监督机制的建立。需要结合农村环境污染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农村环境环保制度及法规,为农村环境污染的治理工作提供制度和法律保障。建立环境保护执法机构,要求乡镇企业和个人整改违法行为,并对其中存在违规的企业或者个人进行查处、惩罚,加强环境监督机制。为了提高农民环保的积极性,可以适当的进行奖励,增强农民的参与度。也可以把环境治理绩效作为政府考核的项目,从而达到督促各级政府为农村环境治理投入更多的资源与精力。

2.3 增加环境投入 加强污染治理

要想农村环境治理有效必须要有一定的资金支持,所以国家和政府应该为农村环境污染治理提供更多的资金保证,各级政府部门应该将环境保护资金作为专项资金,不断加强对农村环境的投入力度,做好监督管理工作。此外,还可以联系其他基础农业部门,共同为改善农村环境献出一份力量。加强对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如:村内配备分类垃圾桶,垃圾收集车专人定点收集垃圾;在村内可以修建小型的污水处理系统,满足村民和村中企业污水排放的需求。最后,还可以通过社会资源,对环境进行改造,组建环境保护公益组织,引导村民和村企积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发挥其社会效能。

2.4 引进新型科技 高效改善环境

随着社会与科技的进步,有效治理环境的技术以及方式更加丰富多样及合理高效。针对治理乡村环境问题,有关部门就可以采用一些新型先进的环境治理手段。如:可以推进垃圾分类的相关工作,加大投入力度,合理有效地处理各类垃圾;推进农村绿色农业的发展进程,减少有毒有害气体的排放;改建传统农村厕所,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工程;改进先前灌溉方式,降低农业生产成本的同时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加强研究畜禽养殖综合治理技术,减少养殖业带来的污染。

3 结束语

环境污染的治理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是改善农村环境不可或缺的重要举措。在新时代农村建设中,要时时关注农村污染的影响,不断加强农村环境的有效治理,使用有效的手段治理农村环境污染,从而更好地改善农村环境,给农村居民创造一片清洁美好的人居环境。

猜你喜欢

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畜禽
EPC模式水环境治理项目施工噪声环境管理分析
国家乡村环境治理科技创新联盟
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对策研究
畜禽夏季喂野菜 防病快长真不赖
菌株出马让畜禽污染物变废为宝
夏季养畜禽 驱蚊有妙招
大气环境污染因素及其治理措施分析
上海祥欣畜禽有限公司
陕西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显现“叠加”效应
黄明表示:对环境污染犯罪,绝不能以罚代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