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公害优质水稻栽培技术研究

2021-12-06李莉莉杨德辉

江西农业 2021年8期
关键词:灌溉优质栽培

李莉莉,杨德辉

(贵州省安龙县农业农村局,贵州 安龙 552400)

当前,我国无公害优质水稻种植技术应用较为广泛,但是在实际的种植过程中,很多农户会受到气候、技术、种植温湿度控制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无公害优质水稻栽培效果不佳。因此,本文针对无公害优质水稻栽培技术进行身体探究,以期不断提升无公害优质水稻栽培技术的应用效果。

1 无公害优质水稻栽培技术概述

无公害优质水稻栽培技术为新型水稻栽培技术,在水稻种植时要综合参考种植区域的气候条件、温湿度情况、土壤土质情况等,并结合种植区域的光照和地理位置等因素,因地制宜地进行水稻栽培和种植。当前,我国的无公害优质水稻栽培技术仍旧处于重要的发展阶段,因此要不断强化水稻栽培技术的研究与探索,在无公害优质水稻栽培实践中积极总结经验,改善栽培技术,切实增加水稻的产量和提高质量水平。

2 无公害优质水稻栽培技术

2.1 种植区块选择

实施无公害优质水稻栽培技术,对于水稻栽培土地的综合要求较多,需要确保种植区域内没有污染物存在,清洁度较高,减少水稻栽培期间吸收过多的有毒、有害物质。在选择种植区块时,尽量选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的地区,且要保障合理的灌溉条件。在进行无公害优质水稻栽培前15天左右,可以在土地中进行补充肥力,每公顷土地可选择450kg尿素、1500kg早秧专用肥等进行施用,确保土壤中的肥力充足。

2.2 种植区域整地备耕

在正式种植栽培无公害优质水稻之前,需要合理开展整地备耕,实施田间管理措施。在进行整地备耕时,可以在稻田周边修建田埂,深翻土地并做好平整地块等准备工作。在开展育苗工作前,可以在冬季将冻土深翻,消杀土壤中残存的越冬害虫,避免来年害虫滋生对水稻产生影响。另一方面,在春天耕作前可将稻田进行翻耕,切实强加土壤中的透气性和渗水性,让水稻种植区域的土壤更加肥沃、蓬松,利于水稻的生长。

2.3 做好栽培前土壤施肥

无公害优质水稻的种植区域完成整地备耕之后,需要对土壤进行施肥,可以选择农家肥、绿肥、草塘泥等进行施加,如有需要可以采用化肥增加土壤中的肥力。在进行土壤施肥时,需要以有机肥为主,钾肥、氮肥等化肥为辅,切实增加种植区块中土壤腐殖质的成分,更快地催生水稻苗。在应用肥料时,需要确保肥料的成分配比,特别是促进水稻生长的相关微量元素要实现平衡配比,要根据栽培区域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促进水稻高产增收[1]。

2.4 选种和育种

在进行水稻栽培之前,需要对水稻进行选种和育种,这也是确保水稻无公害高产的主要步骤之一。首先在稻种选择方面要尽量选择品种好、产量高、质量较好的水稻品种进行栽培,在当前科学技术的发展影响之下,水稻品种的培育要更加精准化,切实提升水稻育种的整体效果,淘汰发芽率低、产量较低、没有良好的抗病虫害效果的品种,提升水稻品种的优质率。另外,要根据水稻种植区域的实际情况,如土壤酸碱度等进行科学合理地选择适合的水稻品种。值得注意的是,在选择水稻品种时要始终坚持纯度达99.9%以上,净度达到98%以上,而发芽率要大于85%,水分含量不超过13%。

2.5 做好种子预处理

完成选种和育种工作之后需要对种子进行预处理,可以在晴朗的天气将种子放在太阳下晾晒2~3天,确保种子中的含水量更加适合发芽和播种。另外可以综合运用盐水或泥水等按一定比例进行混合,将种子浸泡其中,淘汰质量有问题或有虫眼的种子,之后用清水将种子洗净并浸泡6天左右。通过种子处理能够有效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为了进一步提升效果,也可以直接将种子浸泡在可湿性多菌灵粉剂中,增强种子的抗病虫害能力。

2.6 强化稻苗移栽

种子育苗之后需要根据水稻幼苗的实际生长情况,选择播种季节,大多数情况下会在4月上旬开展播种,确保水稻幼苗已经成长到适宜播种的程度,再将其移栽到稻田之中。当水稻生长出六片真叶时,可以开始移栽,要尽量选择生长态势较良好的幼苗,以确保在后续生长过程中水稻能够更好的生长和发育。在进行移栽时需要确保水稻苗之间的合理间距,让每一株稻苗都能充分接受光照,如果水稻间距的密度设置过小,会影响水稻的正常生长,降低水稻产量[2]。除此之外,要根据种植区域的实际情况,科学调整水稻的种植密度,切实实现因地制宜的目的。

2.7 水稻的科学施肥

为了实现水稻的高产和无公害优质水稻栽培,需要对水稻进行合理的施肥。因为水稻生长中需要氮磷钾肥较多,如果不及时施加肥料,则会造成水稻生长受限,生长过程缓慢或总体产量偏低的情况;如果在水稻生长过程中施肥量较多,同样也会出现肥料烧苗的状况。因此在进行水稻施肥的操作时,需要更加科学合理地把握施肥剂量。值得注意的是,在对水稻进行施肥的过程中,要尽可能选择有机肥料,减少化肥的施用,切实提升高质水稻的无公害水平。另外因为水稻生长过程中对于氮等成分的肥料需求量更大,因此可以适当增加氮肥的施用量,在追肥期间可以采用硫酸钾和尿素追肥。结合水稻生长的实际情况和不同发育区间,选择合适的肥料进行施肥,确保水稻生长过程中土壤肥力充足,促进水稻产量的全面提升。

2.8 科学合理水稻灌溉

水稻这一品种的农作物对于水分含量的要求较高,因此需要结合水稻生长的不同阶段对水稻进行合理的灌溉,要采用更加科学有效的灌溉技术,例如采用节水灌溉等模式,既保证水稻生长用水的需要,也能进一步提升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在进行水稻灌溉时,需要确保灌溉的水源安全、水质符合相应标准,在水稻插秧之后的缓苗期可以减少灌溉量,在水稻孕穗的15天左右时间喷洒除草剂,并在水稻田中保留水层,其余时间可以始终坚持“后水不见前水”的灌溉原则进行水稻田的灌溉,确保稻田之中的合理湿度和水分含量。值得注意的是,当水稻秧苗分蘖时,要强化浅水灌溉,当秧苗分蘖到达顶峰时期是可以实施湿浅结合灌溉,而到达分蘖末期则可以减少灌溉,开展晒田,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几率。

2.9 做好除草工作

在农作物的生长过程中除草始终是重要的部分之一,因此农户在进行除草时,可以从水稻栽植完成之后的10天左右开展除草,要避免使用除草剂等化学制剂,以免化学药剂影响水稻的正常生长,无法实现无公害优质水稻的生长目标。通过全方位的除草工作,能够进一步强化土地和土壤中的透气性和透水性,促进秧苗的长度和分蘖,也能够进一步提高水稻的整体产量。通过除草,能够有效减少其他杂草对营养的汲取,让水稻的生长过程营养更加充足,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几率。

2.10 强化病虫害防治

在水稻的病虫害防治工作中,要切实强化无公害优质水稻栽培的目标。在我国传统的水稻种植中,大多数是应用农药进行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但是农药难免会对农作物产生影响,甚至会造成一定含量的农药残留,如果人们长时间食用农药残留量较高的稻米则会对人的健康造成一定影响。因此推行无公害优质水稻的栽培和种植,需要在病虫害防治方面广泛应用效能好、毒性低、低残留的农药,减少稻米中的农药残留,避免农药残留对人体的健康影响和危害。可以在播种之前对水稻种子进行杀菌和灭虫处理,并在水稻的生长过程中强化生物防治或物理防治措施,充分发挥病虫害防治的效能[3]。

3 无公害优质水稻栽培技术推广策略

3.1 建立无公害水稻种植基地

为了进一步实现无公害优质水稻栽培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可以建立推广种植基地。在基地建成之前,需要对该区域的土壤、地质、环境进行全方位的评估和选择,确保土壤不会对水稻的生长产生危害,并且适宜水稻的生长;有针对性地选择水稻种子,以促进无公害优质水稻顺利发展和无公害优质水稻栽培技术全面应用。

3.2 强化专业人才的推广作用

当前我国农业的发展需要进一步充实人才队伍,但是当前我国很多地区仍然存在农业领域的专业人才不足的问题,为了进一步推进无公害水稻栽培技术的全面推广,需要强化专业性农业人才的引进。一方面,可以直接将有丰富水稻种植栽培经验的农户进行专业化培训,让他们在原有种植经验的基础上吸收更加先进科学的种植技术经验;另一方面,可以从农业大学等部门和院校招收引进年轻人才,促进无公害水稻栽培技术的全面化推广,为我国农业发展增添人才动力[4]。

3.3 政府给予帮助和支持

为了实现无公害优质水稻栽培技术的全面推广,国家方面需要进一步增加扶持力度,可以将无公害优质水稻栽培作为特定推广项目给予扶持,并给专业化的种植基地一定的资金拨款或政策保障,也可以在贷款等方面提供一定的帮助与支持,促进无公害水稻栽培的全面深入。

4 结语

总而言之,在无公害优质水稻的栽培中,要强化种植区块选择和整地备耕、做好栽培前土壤施肥、科学选种和育种、做好种子预处理、强化稻苗移栽、科学施肥和灌溉,做好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工作,不断改善无公害优质水稻栽培技术,并全面推进无公害优质水稻栽培技术推广,促进我国水稻高产增收。

猜你喜欢

灌溉优质栽培
果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圣女果高产栽培六步曲
夏秋栽培番茄 要防早衰
夏季管得好 酥梨更优质
油麦菜栽培要点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优质父母”不能靠培训速成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