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农业物联网管理服务平台建设成效及应用潜力分析
2021-12-06彭汉艮王宝佳魏祥帅尚芬芬姜舒文
彭汉艮 王宝佳 魏祥帅 尚芬芬 姜舒文
0 引言
随着现代农业的不断发展,我国越来越重视物联网技术在农业信息化领域的应用。目前,物联网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在精准灌溉、精准施肥、病虫害防治、环境智能调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几年江苏省不断推进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农业物联网技术在大田种植、设施栽培、畜禽养殖及水产养殖领域应用势头良好。为进一步推动江苏数字农业快速健康发展,提升全省数字农业管理服务水平,江苏在全国率先谋划建设了省级农业物联网管理服务平台。本文结合平台应用现状,介绍了江苏省农业物联网管理服务平台建设所取得的成效,分析了平台应用潜力,并提出平台发展的相关建议。
1 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现状
目前,物联网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实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美国、日本和欧盟诸多国家,极为关注物联网的应用,建立了非常完整的农业物联网技术体系,在技术应用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国内的农业物联网技术研究和应用起步较晚。近年来,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的信息化浪潮蓬勃兴起,物联网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得到高度重视,并取得较快发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19 年5 月印发的《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指出,要加快推广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中的运用,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种植业、种业、畜牧业、渔业、农产品加工业全面深度融合应用,打造科技农业、智慧农业、品牌农业。许多科研机构、政府农业主管部门已经开始推进物联网发展规划与建设,农业物联网得到了蓬勃发展,在农情信息感知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1]。但目前我国农业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尚处于初期探索阶段,还存在着建设资金相对不足、“农业+信息化”复合型人才较为匮乏、基础设施发展不平衡、核心技术有效应用不足、组织管理体系不够完善等方面的问题[2]。
2 江苏省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概况
《江苏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规划(2018-2022 年)》中指出,要大力推进农业物联网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和示范应用,加强农业物联网标准体系建设与数据采集应用。省农业农村厅发布的《2019 年全省数字农业农村工作要点》指出,要构建智慧农业管理服务平台,拓展物联网数据采集渠道,支持科研机构和科技企业,加强物联网技术、产品及服务平台创新研究。伴随着农业物联网相关政策的实施,江苏省近几年大力推进数字农业建设,切实加强政策扶持,强化示范引领,农业物联网技术装备推广应用不断加快,农业生产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加速提升。随着窄带物联网覆盖面的扩大[3],物联网数据采集标准不统一、传感器设备及系统接口不兼容、物联网企业售后服务跟不上等问题日益凸显。
2020 年11 月,江苏省委办公厅印发《关于高质量推进数字乡村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推广应用省农业物联网管理服务平台,强化数据采集监测、数据挖掘分析和智能决策调控”。建设平台的主要目的是:面向全省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社会化服务组织、科学研究机构等提供物联网开放数据共享服务、物联网知识普及和技术培训在线服务,畅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业物联网技术供给方在线交流对接渠道,并有效拓展农业农村大数据采集渠道,提升全省数字农业管理服务水平,推进江苏数字农业快速健康发展。
3 平台建设与应用现状
3.1 平台建设现状
江苏省农业物联网管理服务平台主要面向以下几类用户:省、市、县三级农业农村部门工作人员;农业物联网应用主体及农业园区工作人员;农业物联网企业、科研院所、社会化服务组织等工作人员;普通游客。目前平台的核心功能主要有:
1)分级可视化管理。为各级农业农村部门构建属地化管理界面,设置省、市、县三级管理用户权限,提供风格统一、功能完备、一目了然的管理界面,可实现辖区内农业物联网应用主体的集中管理。在平台首页,实时展示全省已接入的农业物联网应用主体数量、物联网设备数量以及采集的数据条数。
2)数据集成管理。通过平台制定的数据标准,兼容不同物联网设备的适配协议、通讯协议、感知数据描述与流转格式,实现全省水产养殖、畜禽养殖、设施园艺、大田种植等生产领域多源异构农业物联网数据的汇聚集成、标准化存储与数据共享,为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应用主体和IT企业等提供物联网设备及数据统一集成管理功能。
3)数据决策分析。平台采用电子地图、图表、图形、视频等可视化技术,实现应用基地分布、时空数据分析、优质应用推介与特色供应链数据分析展示等功能,为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应用主体和IT 企业等提供直观丰富、多维度的数据决策分析服务。
4)技术支持服务。对全省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社会化服务组织、科学研究机构等提供物联网开放数据共享服务;汇聚农业物联网相关技术科普知识,提供物联网知识普及和技术培训在线服务;为各类应用主体、IT 企业等提供在线对接渠道和农业物联网相关在线咨询服务。
5)新闻资讯发布。平台运行于互联网上,面向所有访客提供统一门户,可及时发布数字农业与智慧农业相关政策、新闻动态、科技前沿、行业标准等信息,为农业农村部门、农业物联网应用主体、IT 企业及其他用户提供农业物联网相关信息服务。
6)数据共享开放。平台通过统一的数据服务向各类农业应用系统提供农业物联网应用主体信息、设备信息、运行情况和物联网数据,有利于相关农业管理部门、生产主体和企业对不同的农业物联网设备集成、数据调用和数据互通,加快农业生产大数据应用和数字化建设。
3.2 平台应用成效
平台上线运行以来,在促进农业物联网技术推广应用、提升数字农业管理能力、提高农业物联网专业化服务水平等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
1)促进了农业物联网技术推广应用。平台主页设有《新闻动态》《政策标准》《资讯案例》等条目,发布数字农业相关工作动态、政策标准、典型案例等信息,有利于农业物联网技术的宣传推介和知识普及,为全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应用物联网技术提升农业生产智能化水平提供可参考、可借鉴的经验样板,促进了数字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了设施农业和大田种植物联网技术应用覆盖率。
2)提升了农业部门数字化管理能力。平台主页还设有《管理统计》条目,实时统计平台服务应用主体数量、接入设备组数、接入数据总量,根据权限实时调用各基地物联网应用视频和监测数据,方便省市县农业农村部门及时有效地掌握本辖区内主要的数字农业应用点分布、类别以及运营情况,为各应用主体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和服务。
3)提高了农业物联网专业化服务水平。平台吸引了物联网相关的农业科研院所、高校、IT 企业、农技推广等单位的入驻,搭建了一个政产学研企多方交流的平台,形成多方协作、协同推进的农业物联网技术装备创新研发、示范推广及技能培训的良好氛围,提升了专业化服务水平,为江苏省数字农业建设探索了一条新路。
4)丰富了农业农村大数据资源。平台运行以来,已接入各类应用主体1 400 多家,集成物联网设备5 200 多组,采集物联网数据2 000 万余条,为省农业农村大数据建设和应用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来源。
5)规范了农业物联网设备建设和集成。平台在集成全省农业物联网设备及数据过程中,不断探索和研究关键共性技术,完成了统一的物联网平台设备接入、数据采集、数据共享等相关标准规范制订,使接入的不同物联网设备及应用系统实现互联互通,有利于促成规模化、标准化设备生产和集成,降低物联网厂商业务成本,从而促进农业物联网产业的发展。
4 平台应用潜力
4.1 农业全产业链监测预警功能
农业全产业链是以消费者的需求为导向,将农作物种植、加工、运输及销售等多种产业环节组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系统[4]。平台下一步应充分利用网络爬虫技术或对接第三方信息服务平台,整合农业全产业链数据资源,实现全产业链数据资源采集、治理、共享,最终为用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监测预警服务。
4.2 基于区块链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功能
当前,区块链技术在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农业溯源系统、农业物联网、大数据、质量安全追溯、农村金融、农业保险、供应链等场景有着广泛应用[5]。平台作为政府公益性管理服务平台,有着良好的信用背书,且采集的物联网信息正是作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的关键信息。因此平台应利用区块链相关技术,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功能,促进省内农产品品牌化发展。
4.3 基于用户画像的精准推送功能
农业信息类型多样,涉及的范围也比较广泛,一直以来,如何从海量的信息中为用户提供符合需求的指导性和实用性信息是农业平台面对的一大难题。除了常用的文本分类方法之外[6],平台将针对不同用户类型构建用户画像,充分考虑不同用户的信息需求,实现平台信息精准推送功能,从而减少用户检索信息所耗费的时间。
4.4 移动端适配功能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农业信息平台移动端的发展已经成为趋势。2018 年,全国农民手机应用技能培训平台上线运行[7],农业农村部组织编写了《手机助农营销实用手册》,推出文化教育类、资讯传播类、生活服务类等易于操作的惠农App。截至2020 年底,农民手机应用技能培训累计超过1亿人次[8]。鉴于手机使用的便捷性,平台下一步应打造移动端适配功能,视情况增加App、微信公众号、微信小程序等应用,切实满足广大用户的多样化使用需求,更好地促进平台推广。
5 平台发展建议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将数据作为一种新型生产要素[9]写入文件,凸显了数据的价值和重要性。平台作为全省农业物联网技术推广应用和数据汇集、分析利用的重要载体,要为全省数字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5.1 加快应用主体数据对接
当前,全省农业物联网应用主体众多,涵盖领域广泛,技术应用深度、广度各有不同,新技术新模式不断涌现。但平台接入的应用主体数量还远远不够,需进一步加强宣传发动,鼓励引导更多的应用主体接入平台,为平台提供更为广泛的数据来源。
5.2 强化物联网技术模式发布及推广
目前平台上数字农业[10]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还不多,省内许多水平高、实力强的农业物联网企业、科研机构、创新中心等还未在平台上展现,迫切需要广泛发动、广泛征集,多渠道吸引相关主体加入平台,发布推广高水平的物联网技术模式及产品,提升平台资源集聚能力。
5.3 加强数据分析利用
平台上线运行以来,累积数据已突破两千万条,如何挖掘这些数据中蕴含的价值意义重大。应利用平台提供的分析统计功能,支持鼓励相关机构对全省或特定市县农业物联网应用领域、范围分布、关键环节及痛点难点等信息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研究,探索构建符合江苏省实际的农作物(动物)生产管控模型[11-12],促进农业生产迈向智能化。
5.4 探索建立长效服务机制
平台定位于公益性服务[13-14],建设运行在全国属于首创,建立长效服务机制任重道远。要围绕推动全省数字农业发展走在全国前列这一目标,协调各方资源,建立健全主体接入、企业入驻、服务管理、运行保障等规章制度,督促相关企业(单位)做好数字农业建设技术支持服务,切实保障江苏省数字农业快速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