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伤寒沙门氏菌病的病因与防控
2021-12-06洪伟新
洪伟新
(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硇洲镇畜牧兽医站 广东 湛江 524074)
鸡伤寒是全球性流行传染病,诱发此病的病原菌为鸡伤寒沙门氏菌,鸡、鸭、鹌鹑、火鸡、野禽和野鸟等动物都可以感染发病,尤其鸡和火鸡最易感。鸡感染后的发病症状以及发病率、死亡率和感染的毒株毒力、鸡场的环境卫生情况、鸡群的健康水平有很大的关系。鸡群发病后,多采用抗菌素进行治疗,但是此菌很容易产生抗药性,给防控带来一定的难度。
1 病原
鸡伤寒沙门氏菌是引起鸡伤寒的病原菌,其寄居在人或者动物的肠道中,没有芽孢、荚膜,不能运动,为革兰氏阴性杆菌。该病菌在适宜的环境中可以生存数年,但是其对化学药物、热等的抵抗力较弱,阳光直射、一般的消毒药都可以将其杀死。长期以来人们用抗菌药物防治鸡伤寒,因用药不规范、滥用药物等因素造成病菌出现耐药性,甚至出现了耐药菌株,提高了疾病的治疗成本和难度。
2 病因
2.1 鸡群的自身免疫力低。鸡伤寒的发生与外界的环境有很大的关系,此病为条件性疫病,尤其是随着饲养规模的扩大,鸡群过于拥挤,通风状况不良,温湿度不适宜,饲料营养不全面,缺乏维生素、微量元素,还有管理不当导致饲料霉变等,都会对鸡群生长发育产生影响,降低鸡群的抵抗力,增加易感性。
2.2 没有规范使用抗菌药物。鸡群很容易感染呼吸道、消化道疾病,诱发的病原多为病菌,养鸡场多应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由于鸡场条件有限,应用药物前很少进行药敏实验,就很可能造成没有应用敏感药物进行治疗,导致治疗效果不佳甚至没有效果,因而就随意加大剂量或者延长用药时间。还有的养鸡场用药途径不当,没有轮换用药,导致肠道菌群失衡,沙门氏菌出现耐药性,并使得其耐药谱扩大。
2.3 养鸡场卫生环境条件差。有的养鸡场饲养管理不到位,设备简单,鸡粪不能及时清理和处理,疫苗瓶、药瓶等随意乱扔,导致环境污染,病原菌滋生繁殖,很容易引起疫病发生流行。尤其夏季,鸡舍内温度高,湿度大,鸡群很容易出现热应激,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环境中的病原菌容易对鸡群侵袭感染发病。鸡场的消毒设备不完善,卫生条件不达标,也很容易造成伤寒沙门氏菌的感染发病。
2.4 传播途径广。鸡对伤寒沙门氏菌比较敏感,而且鸡伤寒的传播途径多而广,因此造成此病的发生率较高。各个年龄段的鸡都可以感染此病,尤其1~5月龄的鸡最易感。被污染的饲料、饮水、运输车辆、甚至饲养员的衣帽等都可以成为传播媒介,健康鸡通过接触经消化道感染发病,这是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此病还可以通过种蛋传播,已感染母鸡所产的种蛋带菌,种蛋在保存或者孵化过程中,也可以被沙门氏菌侵袭,引起胚胎死亡或者出壳后成为带菌雏鸡。
3 防控措施
3.1 做好种蛋和鸡场的管理。沙门氏菌可以通过种蛋进行传播,因此要加强种鸡场和孵化场的管理,严禁种蛋受到污染。尤其种鸡场要定期对鸡群进行检疫,发现带菌鸡要及时淘汰。孵化场要做好种蛋和孵化机的消毒工作,严禁种蛋感染沙门氏菌。鸡场引进雏鸡要从没有感染沙门氏菌的鸡场引进,饲料原料也要做沙门氏菌检查,严禁购入被污染的饲料。鸡场要做好生物安全措施,严禁外来人员和车辆擅自进入鸡场。还要做好灭鼠灭蝇工作,严禁在鸡场内饲养兔、猫、狗等其他动物,防止沙门氏菌的传播。
3.2 净化鸡群。鸡群一旦感染鸡伤寒,常常会反复发生,因此要净化鸡群,通过定期进行血清学检测,将鸡群中的阳性鸡淘汰,逐渐使鸡群净化,消除鸡伤寒。鸡群进行一次检测并不能将鸡群中全部的阳性鸡检测出来,也不能达到净化的目的,因为环境中沙门氏菌长期存在,会成为长期的感染源,同时有的感染鸡由于某些因素影响不能出现明显的阳性反应。因此,鸡群净化是一个长期的任务。此外,对鸡群进行日常检疫时,不能根据非典型反应、可疑反应而将鸡群确定为感染鸡群,要根据细菌学检查来确诊,因为除了沙门氏菌外,其他病菌感染也会出现可疑症状。
3.3 治疗。生产中常采用磺胺类药物、四环素类药物、氯霉素、氨基糖苷类药物等进行治疗。应用抗菌素治疗,可以有效的缓解症状,但是有的康复鸡体内仍然带菌,成为感染源。沙门氏菌很容易产生抗药性,用药治疗前要进行药敏实验,选择敏感药物,同时一定要给予适宜的剂量并按照疗程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