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墨天牛的生活习性与防控措施
2021-12-06焦建春
焦建春
(甘肃省小陇山林业保护中心观音林场 甘肃 天水 741038)
松墨天牛对森林的健康成长有很大的威胁,其幼虫可对生长势弱的树木以及新伐木的韧皮部和木质部产生很大的危害,威胁树木的生长发育,使松林成片枯死。其成虫是外来引进有害生物松材线虫的主要传播媒介,可引起松材线虫大面积的流行蔓延。松墨天牛危害的树种广泛,主要有马尾松、油松、华山松、黑松、雪松、赤松、落叶松、云杉等。
1 松墨天牛的生活习性
我国大部分地区,松墨天牛1年发生1代,气候温暖的广东、广西等南方地区1年可以发生2代,或者2年发生3代。松墨天牛的生长经过卵、幼虫、蛹、成虫4个阶段。1年发生1代的情况下,常以3~4龄的幼虫在蛀道或者蛹室内越冬,等翌年3月上旬天气转暖开始采食,4月中旬化蛹,5月中上旬羽化为成虫,6月上旬成虫开始产卵,6月下旬孵化为幼虫,幼虫一直为害到11月下旬停止采食开始越冬。
1.1 成虫。成虫羽化出孔多在晴天的早晨或者傍晚,成虫羽化的高峰期和温度有关,当气温在23℃~26℃时出现羽化盛期。刚羽化的成虫比较喜食当年生的嫩枝,随着成长逐渐转移到多年生的枝条或者树干上采食。雌虫羽化后20d左右开始交尾,交尾5~6d后在新伐木、衰弱木上产卵。雌虫有群集刻槽产卵的特点,每次产卵1~3粒,每只的产卵量为40~180粒。
1.2 卵。松墨天牛的卵呈镰刀状,乳白色。卵的孵化期一般为6~12d,孵化率高达63%。幼虫咬破卵壳,然后爬出。
1.3 幼虫。在受害的林区,几乎一年四季都可以观察到幼虫,刚孵化出来的幼虫主要在树干的韧皮部取食,随着幼虫的发育逐渐侵入木质部取食。幼虫蛀食树干的时候会排出大量的木屑。当侵入树干的幼虫较多时,就会使树木的输导组织受到破坏,导致养分不能输送,引起松树死亡。幼虫为害期为3~11月,持续时间长,此阶段对森林的危害最严重。
1.4 蛹。老熟幼虫筑蛹室,于蛹室内不采食进行化蛹。蛹期持续10~20d,最后蜕变为成虫。
2 防控措施
2.1 强化营林措施。①在松墨天牛羽化之前,彻底清除林区内的枯死树木或者受虫害严重的树木,对于高于10cm的伐桩进行剥皮、集中焚烧或者土埋,破坏松墨天牛的繁殖场所,不利于其产卵繁育后代。林区内死亡的有利用价值的树木,可以进行有效处理后再送往加工企业进行灭虫处理,然后再利用。②积极调整林分结构,营建混交林,这是预防病虫害的长远措施。将林区内的纯林、同龄林逐渐改造成混交林、复层林,这样既有利于林分稳定性的提升,也有利于生物物种多样性的发展,增加松墨天牛的天敌种类,抑制松墨天牛进一步流行蔓延。加强营林抚育工作,提高树种对害虫的抵抗力。
2.2 利用化学药物进行防治。防治松墨天牛一般利用渗透性强,具有触杀、胃毒和内吸作用的化学药物进行防治。在成虫羽化期,利用苦烟制剂、绿色威雷(氯氰菊酯)等药物进行杀虫,如400倍苦烟制剂对松墨天牛成虫的击倒率高达100%;在受害林区采用飞机喷洒5%噻虫啉微胶囊悬浮剂可以有效的将天牛成虫杀死。对于松墨天牛的幼虫、蛹,可以采用打孔注射化学药物的方法,如用1∶3(体积比)甲胺磷溶液打孔注射于受害的树木,每株9ml,可以将幼虫杀死。16%虫线清乳油150倍液对于防治木质部松墨天牛的有效率高达100%。
2.3 生物防治
2.3.1 天敌防治。松墨天牛的天敌种类很多,目前研究的多达97种,其中有17种病原微生物、47种天敌昆虫、33种捕食性鸟类[1]。其中应用较广的为白僵菌属致病真菌、寄生蜂(肿腿蜂)等。
2.3.2 引诱剂防治。利用引诱剂对松墨天牛进行诱杀和进行种群动态监测也是防治松墨天牛、松材线虫病的有效措施。利用引诱剂可以干扰松墨天牛的生物行为,控制其种群数量,达到治虫的效果[2]。利用引诱剂进行防治,和其他的防治方法不会产生冲突,还可以和化学防治、天敌防治相结合,增强治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