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课程思政”育人特征、困境与实施策略
2021-12-06辛如彬
辛如彬
(闽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漳州 363000)
据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民规模为9.0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64.5%,网民群体中学生占比高达26.9%,10—19岁、20—29岁网民占比分别为19.3%、21.5%[1]。高校青年学生是使用互联网的重要群体,互联网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基本生活的一部分。互联网改变了高校的“教”与“学”,对高校课程思政的育人内涵和模式都产生了重大影响。2020年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高校推迟入学,教学活动改为线上教学,极大地推动了“互联网+课程思政”育人的实践。高校要主动适应互联网时代的新要求,适应广大学生网上学习的新常态,探讨“互联网+课程思政”育人的特征、现实困境并研究其实施策略,对“三全育人”、高校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实现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互联网+课程思政”的内涵和特征
“课程思政”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以“隐性思政”的功用,与“显性思政”——思想政治理论课一道,共同构建全课程育人格局[2]。“互联网+课程思政”是以课程为载体,“利用互联网技术对课程进行重构和优化,催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深刻变革”[3]。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相比,“互联网+课程思政”在育人主体、育人载体、育人场域等方面都呈现出新的特征。
1.1 育人主体呈现多元化
育人主体主要指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都是单主体的育人模式,第一课堂中的专任教师和具体承办第二课堂活动的团学等部门,是育人的主体。思想政治工作仅仅是辅导员、团学部门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职责,这些偏差认识,根深蒂固。课程思政的提出就是为了解决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两张皮”“两套体系”的问题,共筑协同育人的大思政格局,贯彻落实全员育人的教育理念。互联网为全员育人提供了技术支持,课程思政的育人主体呈现多元化趋势。不仅校内各任课教师、各岗位工作人员是育人主体,校外专家学者、企业家、政府官员、创业者、各行各业的模范典型,也能通过互联网走进校园,参与到育人工作中,成为育人主体。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给同学们晒被子的高校宿管阿姨、在家每天坚持负重训练的体育生、最美教师、优秀党员、社区工作者、志愿者等在网络走红,他们用真实行动,让学生感受到了“爱岗敬业”“努力奋斗”的时代感召。这些都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政治教育。由此可见,互联网背景下,课程思政育人主体不断扩充,不仅是高校专职教师,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党政领导干部、后勤工作人员和运用到课程中的故事主人公也都能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主体,在课堂教学或在实际生活中发挥育人作用。
1.2 育人载体呈现多样化
育人载体是指教育者作用于受教育者的中介、工具。借助5G技术的应用,网络传播及时性将大大增强,社交与视频融合,慕课、微博、微信等成为师生互动的重要媒介。互联网不但拓展了课堂教学、课外实践、校园文化等传统课程思政育人载体的内涵和外延,而且丰富了育人载体的选择,育人载体呈现出多样化趋势。在课堂管理中,通过刷脸、位置签到、图形签到、互动打卡等形式多样的课堂管理载体,大量节约了教师课堂管理的时间,使课堂管理更加高效和精准。在课堂教学中,互联网平台上聚集了大量优质课程资源,打破了地域和校际壁垒,成为教师和学生的课程共享载体。在课堂评估载体中,通过传统的试卷考试考核学生的学习成果,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互联网技术下的无纸化考核新模式,通过建立试题库,随机抽取试题,采用线上答题的方式,既可以有效防止考试作弊,又可以节约资源,减轻了教师阅卷评分的负担。2020年以来,在线教育应用呈现爆发式增长,学生和教师都在不断调整、适应线上教学的节奏,课程育人从传统线下教学转变为线上和线下双向教学。翻转课堂、云课堂等线上交流平台,依托互联网快速进入教师和学生的学习生活,教师以音频、视频、直播等新载体,开启了全新的教学模式。
1.3 育人场域呈现超时空化
教育活动的展开有赖于场域的建立,校园内的教室、办公室、实验室、文化长廊,校园外的博物馆、纪念馆、历史古迹等一切客观存在的场所,只要时间、地点、人物契合教育目的,都能成为育人场域。随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和研究的不断推进,育人场域也在不断拓展,“日常生活世界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隐性育人场域”[4]的认识深入人心,于是“校长早餐会”“教授下午茶”等别具一格的实践,将育人场域从课堂延展到学生日常生活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不断提升。互联网的普及发展,“网络信息资源的共享性、便捷性和及时性使学生和教师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借助移动终端设备进行交流和互动”[5]。育人场域不再局限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而是延展到课下、线上、校园内外,满足了学生在不同时空环境和生活场景中的不同需求,呈现出超时空趋势。例如,志愿服务通过“志愿汇”等网络平台,通过线上召集、线下活动、线上总结等线上线下混合方式完成育人过程。育人场域的超时空趋势,让育人实现了由“面对面”到“手机对手机”“网对网”的转变,打破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间性,教师与学生的身份更加平等,极大地拓宽了课程思政的时间和空间。
2 “互联网+课程思政”育人的现实困境
互联网对高校的“教”与“学”都产生了巨大影响,不仅为课程思政改革和发展带来机遇,也给课程思政育人带来了新的挑战。在互联网背景下,育人主体对课程思政育人的认识、实践等方面还存在偏差,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课程思政育人的实效。
2.1 互联网改变了学生的认知习惯,加大了课程思政育人的难度
青年学生是互联网的重要使用群体,“从互联网了解信息、传播信息、建构人际关系、娱乐休闲已成为当代青年的生活方式”[6]。首先,信息文字内容的精简和传播的碎片化,降低了学生接受系统化、理论化知识的能力。新媒体以“热点”“流量”为导向,信息内容更加精简,标题更加鲜明、生动,信息的呈现方式更加注重直观、浅显、多色彩,以适应人群对信息的瞬间选择。而高校课程强调理论的内在逻辑,注重理论知识的系统性与完整性,但理论知识往往比较抽象与枯燥。学生利用互联网能够延展知识的广度,但是长此以往,容易养成碎片化阅读习惯,形成浅层思考模式,弱化思维的整体性和深度。学生回到真实的课堂后往往觉得乏味、枯燥,无法集中注意力进行听讲和学习,课下甚至无法认真读完一本专业书籍,接受系统化、理论化知识的兴趣和能力有所降低,影响了课程思政的育人效果。其次,互联网的开放性,使学生在形成正确价值观的同时也面临着非主流价值观的干扰。一方面,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垂直化运作模式,即由上到下的纵向传播模式,这对主流价值观的传播来说,具有绝对优势。互联网时代,网民既是信息的接受者也是信息的发布者,这种“传播主体的去中心化”[7]削弱了主流价值观的主导性地位。另一方面,在探寻知识与价值的过程中,学生对教师的解读不再盲从,而是试图从网络中自主寻找答案。但是,通过互联网搜索到的信息,不能保证其来源的准确性,各种非主流思想也广泛存在于网络空间,学生在自主获取信息的过程中,容易受非主流意识的影响,影响其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2.2 教师“互联网+课程思政”育人的意识和能力有待提高
自教育部2017年发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提出“要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到2020年发布《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要“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课程思政”引起了高校和教师的普遍重视,高校纷纷出台课程思政改革措施。但是受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惯性的影响,部分专业课教师对“三全育人”、思想政治教育理解不深、重视不够,认为育人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辅导员的工作,专业课教师、通识课教师只要做好知识、技能等的传授就可以了,忽视了对学生进行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培养,协同育人意识淡薄。线下教学转为线上教学,一些教师只是把教学内容 “移步”至互联网,通过网络平台布置作业、发布通知等,师生互动少,对学生的价值引领不够。
一方面是缺乏具体的课程思政育人的评价、激励和保障机制,教师参与协同育人的动力不强、热情不高。另一方面缺乏相关课题的研究和实践,教师利用互联网推进课程思政改革的意识相对缺乏,运用各种新媒体、在线教育平台实施网络育人的能力有所欠缺。另外,部分教师缺乏对学生、社会的深入了解,不能有效回应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惑,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也有待提升。
2.3 互联网为课程思政育人资源整合提供了平台,但引领示范作用还有待增强
近年来,国内多款教育应用平台迅速崛起,以学习强国、学习通、中国大学MOOC(慕课)、网易云课堂为代表的教育平台,为师生提供了数千门国内外各学科在线课程和海量的图文信息。例如,中国大学MOOC(慕课)汇集了964所合作高校的优质课程,单国家精品课程就有近千门,极大地提高了师生在线学习的便捷性。互联网为课程资源整合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空间,未来互联网对课程的渗透将更加全面和深入,在线课程数量将会持续增加。
通过观察,笔者发现,各平台的在线课程更加注重课程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课程的“教学质量控制方面多集中在可以量化的指标上,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和科学文化素养、人文情怀等难以量化但对全面育人必不可少的工作多没有建立明确考核标准”[8],线上课程能否达到预期的育人效果无法考量。线上线下课程的育人资源均存在着挖掘不够,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开发、设计不足,重智育、轻德育等问题。目前,各高校都在推进与课程思政相关的教改、科研项目,就是为了增强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实效。但是,很多教师都是单兵作战,缺乏相应的指导,缺乏校际同类专业、相同课程之间的协作,短期内各高校树立的课程思政育人典范,仍需进一步研究和充实,才能起到真正的示范引领作用。
3 “互联网+课程思政”育人的实施策略
课程思政基础在“课程”,重点在“思政”,关键在教师。适应互联网背景下课程思政育人的新常态,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要抓住教师队伍“主力军”,强化“互联网+课程思政”思维,提升线上线下协同育人意识;创新课堂教学“主渠道”,实现互联网与课程教育深度融合,增强课程思政育人实效;聚力课程建设“主战场”,搭建课程思政育人资源和工作对话网络平台,促进课程思政育人交流与互鉴。
3.1 抓住教师队伍“主力军”,强化“互联网+课程思政”思维
教师是实施“互联网+课程思政”的主体,是教学的第一责任人。“互联网+教育”是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教师需要从全局视野强化“互联网+课程思政”思维。全面认识并推进“互联网+课程思政”育人,能够提升线上线下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意识,既是应对“互联网+”新形势的必然之举,也是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必然要求。
3.1.1 实施“互联网+课程思政”是现实要求
习近平强调:“要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9]建设“课程思政”就是为了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通过挖掘各个学科、各门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教书与育人的有机结合,实现知识传播与价值引领相统一的教育教学目标。传统的“课程思政”是在固定的时空中,师生面对面授课,提出问题、引发思考、解答问题,用板书、多媒体课件等辅助教学。互联网突破了课堂、高校、求知的传统边界,渗透到教育的方方面面。“互联网+”是“课程思政”改革面临的大环境,不学网、不懂网、不用网,教师不仅会拉开与学生的距离,还会错失与学生对话的机会,网络的这把“双刃剑”就只会成为“单刃剑”。因此,在建设“课程思政”的同时,必须把其置于互联网的大环境中,教育的对象是“无时不网、无处不网”的青年学生,为了更好引领学生成长成才,让教育教学更加符合学生发展需求,必须积极主动适应互联网时代的要求,虚实结合,协同育人。
3.1.2 实施“互联网+课程思政”有育人优势
教师对“互联网+课程思政”育人价值的认识程度,直接关系到教师对课程改革的投入时间和精力,因此,要提高教师对 “课程思政”的认识。从教育功能上分析,课程思政能够“培养学生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政治思想、法律意识、生活态度、审美能力,发挥着价值观导向、民族精神培育、思想道德修养、综合素质提升等不同功能”[10]。同时,“课程思政”是完善“三全育人”格局的关键载体,“三全育人”是发挥教育合力、提升育人质量的重要举措[11]。从教育方法上分析,专业课教师的思政教育更具有隐蔽性和渗透性,在某种程度上有着显性教育无以比拟的优势,可以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知识讲授、社会实践活动、日常生活中,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借助互联网技术,可以实现网络空间和现实思想政治教育二元阵地的连接,实现线上线下、课堂内外全方位育人。
3.2 创新课堂教学“主渠道”,实现互联网与课程教育深度融合
课程育人,课堂教学是主渠道。“互联网+课程思政”要真正实现知识传授、价值引导、能力培养的同步提升,就要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创新课堂教学“主渠道”,在教学内容和模式上积极探索,实现互联网与课程教育的深度融合,让互联网用户(学生)体验到优质的产品(课程),增强课程思政育人实效。
3.2.1 坚持内容为王,实现课程与思政的有机融合
挖掘课程中的育人元素,在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课程思政的难点也是重点。知识的学习和运用,不仅仅是学习自然知识的过程,更是人的思想行为和思维观念塑造的过程[12]。从这一层面上理解,专业知识内含着价值观念、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思政元素内嵌于教学内容中。要实现思政与课程的有机融合,必须提高教师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一是依托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等机构建立常态化培训机制,通过专家解读相关政策、组织研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等专著、组织参观考察红色文化基地等方式,加强对教师的培训与教育,坚定其理想信念。二是通过专业课教研室与思政课教研室共建、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结对子等举措,帮助专业课教师提高思想政治素养、提升专业知识和思政元素融合的意识和能力。三是在日常教研活动中,通过集体备课、示范课教学、专题研讨等途径,汇集专业知识中的思政亮点元素,引导教师自觉思考如何把“思政之盐”在恰当的环节加入,做到无缝对接的“基因式”融合。四是加强各级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指导,在人才培养方案、具体课程目标、教学环节、评价标准等方面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鼓励教师深入思考、勇于尝试。
3.2.2 创新教学模式,善用现代技术手段激发学生主体参与
互联网是课堂教育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要适应互联网时代学生的认知特征和学习习惯,教师必须“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课程思政教学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13],实现“教”与“学”的良好互动。一是运用互联网技术实现授课内容的有效供给。在课堂教学和日常交流中,善于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实时掌握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学习状况,如设计课前问卷,针对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特点设计课程内容和形式,创设学习情境,优化学习环境,实现课程知识和思政内容的精准供给,等等。二是运用互联网技术增强师生的有效互动。传统的课堂授课,师生互动主要是“师问生答”“一问一答”,互动有限,教师无法充分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智慧教室”“云课堂”等可以更好实现“师生互问互答”,师生可以通过弹幕、交流区,表达看法、提出疑问、解答问题,不仅可以关照互联网时代学生热衷表达自我的习惯,还可以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三是教师要熟练掌握至少一款在线教育平台的运用,如App签到、分享、聊天、在线测评等,熟练掌握至少一款即时通信软件如微信、微博等,熟练掌握多媒体课件的制作。除了学校相关部门组织教师参加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教师也要加强自我学习,如PPT实操技术等,以提高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增强课程育人实效的能力。
3.3 聚力课程建设“主战场”,搭建课程思政育人资源和工作对话网络平台
课程思政不是某个教师、某个教学职能部门的政治任务,它需要加强顶层设计,调动各院校、各学科、各专业团队等力量,聚力课程建设“主战场”,搭建共建、共享、共惠的课程思政育人资源网络平台,促进校际课程建设、育人经验交流互鉴,增强优质课程、优质师资的示范引领作用。
3.3.1 搭建课程思政育人资源网络平台
互联网“开放共享”的特质,让课程思政打破了原有的时空局限,通过平台集成和资料要素的有机整合,不仅可以实现大量优质课程、优质师资的共享,而且有利于弥补区域、校际的资源不均,增强优质课程、优质师资的示范引领作用。各院校可以结合“双一流”建设,通过教改项目、教学比赛、优秀教案评比等活动,评选打造出一批高水平的课程思政示范课,借助各大在线教育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对网络平台的选择,东方大学的刘淑慧团队认为,易班平台融合了轻应用、论坛、社交、博客、微博等主流功能的Web2.0的应用[3],更具优势。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各地也积极探索各种“云课堂”“云直播”,在微信公众号、学习强国、中国MOOC等应用平台上,推广课程思政建设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取得了一定成效,值得借鉴。
3.3.2 构建协同育人工作对话交流平台
育人主体的多元化,可能会出现职能不清、重复工作等问题,因此需要廓清专业课教师、思政课教师、通识课教师等不同主体的分工、协作问题。“互联网+课程思政”正处于起步阶段,各方还在摸索当中,亟须把各方经验共享互鉴。一是以课程体系为载体的纵向交流平台。高校可以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将目标和要求细化到具体的课程中,由任课教师制定目标达成方案。以此为基础,构建协同育人平台,鼓励不同专业类教师对话、交流、合作,避免重复性工作或者遗漏部分培养目标。二是搭建以相同专业、学科教学骨干、教研室主任为主要参与者的校际横向交流平台,及时沟通各校的不同做法和经验,互通有无,相互启发。三是要注重发挥名师课程思政的引航作用,发挥国家、省级“双一流”学科和专业的示范和引领作用。通过老带新、帮传带等方式,帮助专业课教师在教学方法和理论研究上取得进步,特别是名师、“金课”主讲教师的指导和点拨,能够帮助专任教师快速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