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优质月季切花的标准化种植技术
2021-12-06郭宴
郭宴
(昆明市官渡区六甲街道办事处,云南 昆明 650228)
0 前言
月季属蔷薇科植物,素有花中皇后之称。切花月季是现代月季中适宜作切花栽培的一些品种的总称,包括杂种香水月季、聚花月季、壮花月季等,其花形优美、花色丰富,具有较强的观赏性。在月季切花种植过程中,其对生长温度、土壤环境、光照等均有一定的要求,因此需要注意定植阶段的处理和肥水管理以及修剪,调整温度等,并注意采收期间的入库等,严格按照标准化种植技术,从而保证月季切花质量,提高经济效益。基于此,本文将对月季切花的标准化种植技术进行探讨。报告如下:
1 月季切花种植基础设备
1.1 地区特点及设备
昆明官渡区属北纬低纬度亚热带-高原山地季风气候,由于受印度洋西南暖湿气流的影响,日照长、霜期短、年平均气温15℃,年均日照2200h 左右,无霜期240d 以上。气候温和,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四季如春,气候宜人,年降水量1035mm。根据官渡区特点,采用新型智能温室大棚,配套设施有肥水灌溉系统,内、外电动拉幕遮阳系统,防虫网、诱虫灯等。
1.2 遮阳网
夏季覆盖遮阳网,防止烈日直射和高温的危害,还可以防止病虫害传播,阻止虫害迁移。起到挡光、挡雨、保湿、降温的作用。遮阳网一般是采用聚乙烯、PVC、PE等为原材料,经紫外线稳定剂和防氧化处理,具有抗拉力强、耐腐蚀、耐辐射等特点[1]。
1.3 肥水灌溉系统
可使用肥水一体化滴灌系统,便于对水肥的控制,实现实时监测滴灌系统水源状况,及时发布缺水信息。
1.4 防虫网
防虫网遮光较少,无须日盖夜揭或前盖后揭,应全程覆盖。防虫网孔径选择50目。正确使用防虫网,有利于减少虫害,降低植株损失。
2 月季切花标准化种植技术
2.1 切花月季种植基质
我国主要适合有机基质种植,如农作物秸秆、草炭、畜禽粪便、锯末等,切花月季对基质要求有含有机质丰富,具有团粒结构,土质透气条件好,呈微酸性[2]。在种植前通过熏蒸、高温等方法处理。在配制基质过程中还可将少量化学肥料和生物菌肥加入其中,并进行充分、均匀搅拌。基质可选腐殖土和塘泥、秸秆、蔗渣、炭渣等按6:4 配比。
2.2 切花月季品种选择
切花月季的品种繁多,例如按颜色分类有红色、黄色、粉色、白色、橙色等,在其种植选择上,需要根据地区的气候条件和市场来选择种植品种,例如昆明官渡区为温暖地区,则通常选择不需要受温度条件控制,综合性状较好的品种[3]。而北京等地区比较寒冷,则相对于需要选择能够耐低温的品种。
2.3 切花月季种植床、定植时间和方法
种植床为宽80cm、高40cm,沟宽80cm。3—6 月及9—10 月为大棚种植最佳时间,一年四季都可定植[4]。一亩种植5000~6000株。种植床栽培:株行距15~30cm,株距10cm,与床边距离为5cm。种植深度不易太深或太浅,深则易感病,浅则可影响成活率,通常与扦插深度一般[5]。基质袋栽培:株行距15~30cm,与床边距离为5cm,每袋种3 株。在移栽成功后,进行一次浇透水,让土壤充分吸收水分,株根与土壤紧密相贴。后续每日用滴灌系统浇水1 次或2 次,5~10min/次。采取遮阳网遮阳一周可提高小苗成活率,缓苗后再将遮阳网关闭。在缓苗期应做好小苗的保湿工作,若叶片存在脱水的情况,通常是棚内相对湿度过低,应及时用喷雾补水[6]。及时使用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进行防病处理。小苗成活后,应注意环境温度和湿度的管理,维持在适宜范围内(60%~80%及23~28℃),促进小苗的生长,缩短生长时间。若在空气干燥的时期,应定时对大棚内采取喷雾措施,尤其是大棚过道和畦间等空地,从而保持空气湿度。一般从上午10 点起,每小时需要进行一次,直到下午3 点。
3 植后管理
3.1 环境管理
将环境温度和湿度控制在良好范围内,温度一般在15~25℃,湿度在60%~80%。根据环境温度变化,及时开关侧窗和顶窗进行升温或降温处理。适当的通风,当温度过高时(28℃以上),需要加强通风,顶窗全开,侧窗开40cm 左右[7]。温度降低后将侧窗关闭,开启一半顶窗。
3.2 水肥管理
3.2.1 水分供给
以见干见湿,浇则浇透为定植后给水原则。由于开花期对水分需求高,因此需供应充分,保证种植床潮湿环境。同时浇水量需根据季节增减,夏季对水分需求大,则需多浇,一般每次浇水间隔2~3d,至冬季则需减少浇水量,一般每次间隔10d。从而将种植床水分状况始终控制在合理范围。
3.2.2 施肥管理
掌握少量多次、勤施薄施的原则进行施肥,施肥时将肥料与水相溶。进行全面的人工大肥浇施时间一般在花采收剩余25%左右和现蕾75%左右分别进行一次[8]。当植株接近采花期时,使用叶面喷施高效营养肥料进行营养的补充。
3.3 摘心
摘心应根据植株状态和品种等采取相应的方法,包括浅摘心和深摘心。营养枝部分生芽使用浅摘心,摘除枝条先端,摘心时注意留叶。短枝型品种或定植初期小苗,枝条较短而细,无培养意义等采取深摘心,从枝条顶部或花蕾处向下第三个复叶部摘除。
4 防治切花月季病虫害
4.1 常见切花月季病虫害类型
切花月季病虫害较多,包括白粉病、霜霉病、蚜虫、蓟马、红蜘蛛、灰霉病、叶枯病等。而其中蓟马、霜霉病、红蜘蛛、白粉病、灰霉病等可对月季切花产生较为严重的危害,其不容易防治,发生率较高。
4.2 防治原则与方法
4.2.1 月季白粉病防治
月季白粉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月季受害后,在叶面、嫩梢上出现一层白色粉状物,甚至导致叶片变黄脱落,从而严重影响植株生长和开花。其发病条件与大棚温度、植株密度、通风等有关,当温度在15~25℃之间时为白粉病发病的有利条件,或植株密度过大,未做好通风以及光线照射差等均可导致白粉病发生。白粉病防治需做好棚内温湿度管理,定期进行通风,避免温湿度变化过大,忽高忽低。发病后将病叶剪去,并以托布津可湿性粉剂稀释100 倍后喷洒于植株上,连续喷洒一周。
4.2.2 月季霜霉病防治
霜霉病是一种真菌侵染性病害,月季霜霉病具有发病快、危害严重的特点。月季受害初期,可见植株下部叶片背面退绿病斑,病斑呈无规格状,布满霜状霉层,后期呈暗紫色,似水浸状,直至变成褐色。其防治措施主要有浇水管理、通风管理、闷棚措施及药剂防治。避免在下午、夜间或阴雨天浇水,且浇水后应做好通风排湿,避免形成高湿环境。在闷棚管理时,注意选择闷棚时间段,闷棚过程中需要将棚室密封,保持2h,温度为40℃。在霜霉病发病处,可采取4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与锯末、硝铵混合制成烟剂熏。若发病到中期,则需要将病叶剪去,并喷洒治疗药物,做好通风管理。喷洒药物时间段应避开阴雨天气,以防加重病情。
4.2.3 蓟马防治
蓟马属于昆虫纲缨翅目,一年多代发生,产卵于植株的花器和叶上,其具有锉吸式口器,主要以植物的幼嫩部位的汁液为食,导致被害部位卷曲、皱缩进而枯死。蓟马多发生于温暖干燥环境,有利温度为23~28℃,多发于气温高而雨量少的情况。喜阴怕阳,产卵数量多。防治措施包括清除杂草,在花蕾膨大期使用杀虫剂,采取药物熏蒸。
4.2.4 红蜘蛛防治
红蜘蛛又名叶螨,属蛛形纲前气门目叶螨科,大部分以危害叶片为主,被害叶片初呈黄白色小斑点,后逐渐扩展到全叶,造成叶片卷曲,枯黄脱落。叶螨的防治措施包括调整环境湿度、修剪被害严重的叶片,使用杀虫剂进行灭杀。
5 采后处理
鲜月季切花在采摘后,还需要通过预冷处理和包装。而这部分处理措施尤为关键,若处理不当则很可能对月季切花造成损伤,导致其质量下降。在冷处理过程中,采切后半小时内应将其存入冷库,并调整冷库温度为2~6℃。在放置冷库的时候,注意放置整齐,种类区分,放置6h 后再行包装。包装阶段应注意包装环境,保证环境干净,尤其是包装台。在进行打刺时,注意操作轻柔,避免造成损伤。对于数量较多的品种一般可先打。
6 结语
综上所述,月季切花是昆明市官渡区的重点种植项目,其市场竞争力的强弱与切花月季的质量密切相关,而切花月季的种植技术则是影响切花月季质量的关键,因此只有紧抓种植技术,加强规范性种植,注意种植管理,做好月季切花防治病虫害措施,才能提高月季切花质量和产能,从而保证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