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林业生态修复实现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021-12-06丁文强
丁文强
(包头智茂元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内蒙古 包头 014030)
0 引言
发展林业的核心目的是保护生态环境,维护人与自然的平衡。在此基础上继续培育林业新品种,收获其他林业产品不仅能达到保护原始森林的目的,还可以为社会现代化发展源源不断地提供木材。综合而言,人类通过科学技术进行先进管理、培育、保护、利用森林资源,使与林业有关的多种效益最大化,可促进人口、经济、社会、环境、资源的协调,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公益事业的发展。
1 研究意义
①在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全面加强林业生态资源的保护,可以最大限度节约能源,同时保护环境。在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今天,生产生活对于林业资源的需求比较大,容易出现资源消耗以及过度开发等现实问题。为更好地保护林业资源,全方位推动林业经济发展,有必要做好科学全面的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依托林业生态环境保护,有效节约资源;②加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可以促进林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进而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各行各业的发展离不开林业资源。在多元化发展的过程中,林业经济能够为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提供关键力量与支撑。依托林业生态环境保护,能够让林业资源真正满足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更好地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林业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不仅会直接破坏生态平衡,也会影响林业资源的输出,需要花费较高的成本进行改善以及治理,会在很大程度上占用社会资本;③夯实林业生态资源保护,能更好地防治大气污染、水污染。在林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依托高效的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充分利用森林资源的光合作用、净化作用等,能在很大程度上防治大气污染,有效防范水土流失。
2 林业生态修复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管理体系不全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差异较大,导致森林种植和经营方式的实施存在一定差异,因此林业资源保护具体工作的开展,需要结合地区差异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但是具体发展现状是,目前林业资源管理还没有找到切合实际的管理制度,管理措施和手段也不够科学,如考察、策划、管制和开采砍伐等制度缺失,造成管理内容混乱,管理体系缺失,难以满足林业资源管理要求。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高科技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升林业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但是目前大多数林业资源的管理部门对于信息化发展与技术应用的认知程度不足,导致各项信息化技术的应用程度和效率相对较低,难以满足目前林业管理工作的相关要求。
2.2 科学技术先进性应用不足
林业生态恢复与保护需要科学技术的支持。在林业发展过程中,先进科学技术的利用还不到位。实际上,加强科学技术的应用可以更好地对林业生态环境进行修复和保护,并提高林业经济效益。目前林业技术队伍的专业知识技能比较薄弱,通常只会利用传统的方式方法和技术设备对林业资源进行开发,开发效率较低,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效果甚微。林业生态修复工程缺乏技术支持,进度也比较缓慢。
2.3 林业经济与生态效益关系不太协调
林业资源价值的体现和林业经济效益的发挥,必须建立在保护好林区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尤其是已经遭到生态破坏的林区,环境保护任务重、生态恢复工作难度大,如果在修复过程中没有协调好经济价值与生态效益之间的关系,始终将经济利润摆在优先位置,将会导致生态恢复进程缓慢、质量不高。调查发现,部分基层林业部门虽然制定了生态修复计划,但是没有落地执行,当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之间产生矛盾时,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短期内的经济利润。这种情况下,林业生态不仅没有得到修复,反而遭到了二次破坏,以至于林区内出现大面积地表裸露、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环境保护工作的压力也进一步增加。
3 通过林业生态修复实现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3.1 完善林业资源管理体系
林业资源作为国家资源的主要内容,一直是我国资源开发和保护的重点。在具体管理过程中,目前林业归属权的问题还不够清晰。一般林场所有者都在短期高利益的驱使下做出一些违法行为,如乱砍滥伐。要想保障与提升林业资源的管理效果,首先要完善相关的管理体系,杜绝乱砍滥伐等违法行为,明确林场的归属权,区分商业林和公益林的建设区别,如在商业林管理中,不影响林业发展与管理效果的情况下可以有效地进行采伐,结合相关的市场需求和人们对于林业资源的需求,促进林业资源管理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快速实现。制定合适的管理措施和管理计划,在一定期间改善林业管理与经济发展的运行形式,提升林业资源保护的质量和效率,保障林业资源更加合理的利用。除此之外,要加大对森林资源管护资金的投入力度。中央政府要提高生态护林员补助标准,地方政府要将森林资源管护费用列入财政预算。
3.2 加强先进科学技术的应用
修复森林生态系统是改善生态环境、减少水土流失、防治洪水和荒漠化的重要途径。一方面,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森林生态系统本身具有的自愈能力。只要控制伐木和践踏,为森林保留足够的时间进行自我修复,就能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可以在一些林业经济区域设置林区封闭保护期,开放时间和封闭时间间隔开来,促进林业生态系统自我修复。另一方面,要发挥技术优势,加强对先进科学技术的应用,修复和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生态系统实现可持续发展。林业生态修复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可以结合计算机信息技术,打造生态系统智慧平台,按照“一林一档、一林一策、一林一技、一林一员、一林一警”的基本原则,明确林业生态区域的责任归属,构建长效管理机制,并且可以利用高科技技术对林业生态环境进行实时监测,随时关注林区的发展情况,一旦发现任何危害林区环境的行为,及时进行制止。此外,要对林业生产技术进行深入研究,提高林业抚育管理水平,培育更多新的林木品种,缩短林木资源的生长周期,促进林业资源迅速生长,达到保护林业修复的目的。
3.3 统筹兼顾林业生态修复及相关效益
林业生态恢复不仅可以及时弥补过去的历史遗留问题,而且可以创造新的价值和多重效益。其中,经济利益、生态价值、社会效益之间,既相互关联、密切影响,又存在冲突。如何协调好相互之间的关系,最终实现兼顾效益,是林业工作人员在组织开展生态恢复时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必须要明确的是,将生态效益摆在首位,这是实现其他一切价值的必要前提。这就要求在林业生态恢复中,绝对不能急功近利,要因地制宜、统筹谋划、有序推进。以此为前提,不断调整当地的经济结构以及经济发展方式,一定要尽可能减轻经济增长给自然生态环境带来的破坏。唯有如此,才能让林业产业的价值得到永续利用,继而支持地方林业工作更好开展,以及推动林业事业改革发展。
3.4 优化调整林业经济结构
当前,我国林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实现林业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在新常态发展的背景下,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强林业资源的供给能力。未来想要让林业资源保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得到解决,主要的方向就是要林业产业能够实现更加健康的发展和进步,唯一的方式就是优化林业经济结构,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对林业资源进行保护,尽可能地调动群众的力量,做好林业资源保护工作。首先,要尽快提升林业配套产业的水平,将林业发展的链条尽量延长,优化林业资源结构,只有这样才能够让林业产品的附加值和经济价值得到展现。其次,要重视林业未来的发展,避免出现林业与加工之间的脱节问题,在这一过程中还要全方面完善林业原材料的供应机制。最后,注意有效提高林业市场未来发展过程中的竞争力,主要针对于各个区域的实际创新情况来进行加强对林业项目进行积极开发和引导,让林业实现更好的创新提升。
3.5 构建科学林业资源监测体系
在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核心的新时期,建立完善的森林资源监测体系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和责任。建立林业资源监测体系事关林业资源管理和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工程。将建立林业资源监测体系融入林业建设大局,建立以林业资源连续清查为主体,与各项专项调查相结合的林业资源监测体系。及时采集林业动植物资源现状、生长条件因素、人工造林进度、退化林分更新、征占林地面积等信息,并综合分析和评价,为各级政府制定林业政策、编制林业经营管理规划、有针对性地选择治理方式以及公众了解林业生态健康状况提供科学依据,为绘制林业资源分布图、林地所有权分布图、木材产量分布图等多种空间数据产品提供数据支撑。
4 结语
综上所述,从保护林业生态环境的科学角度出发,进一步促进林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全面提高林业经济的发展效益,应该明确林业经济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内在关联,积极采用高效的管理举措,最大程度提高林业经济发展水平。另外,一定要非常明确林业经济管理方向,积极整改各项管理机制,积极引进各项先进的科学技术,及时给予各种优惠政策扶持等,进一步地加强林业经济管理水平以及质量的提升,确保我国林业得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