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书院的儿童研学教育设计
——以永春碧溪书院为例

2021-12-06林海燕冯碧瑜

关键词:书院研学社区

林海燕, 冯碧瑜

(集美大学师范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1)

在都市中,一道道门将人们阻隔,即便是在同一栋楼甚至同一层都如同陌生人一般,这样的“门禁”式的生活成为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交流的壁垒。针对正处于成长阶段的儿童而言,校园教育让孩子们积累了大量的书面知识,但很少帮助孩子们建立与自然之间的链接,因此儿童研学势在必行。作为当代校园教育的重要补充,利用多样化的空间以组合的形式创造独特的场景,这些场景将让孩子们体验不同的生活、领悟生命的价值、唤起情感的共鸣,即为知识的具象与活化提供空间载体。在后书院项目的设计中,破除历史建筑单纯在视觉上的差异,从课程和资源两大方面进行再生设计,实现儿童研学功能,塑造一个具有文化认同感的社区。

一 后书院的“逐渐觉醒”

(一)后书院概念

书院之名始见于唐代,兴盛于宋代,延续至清末,是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是私人或官府所设的集藏书、祭祀、讲学于一体的文化场所和教育场所。在古代,书院是最主要的教育机构和教育形式,也代表着私学发展的顶峰。在当今社会,书院仍旧在教学中占据一席之地,尤其是在研究国学、传播国学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形式。正是因为书院有着不可替代的文化价值,业界专家学者才会不断地去探索书院怎样在现代社会生存和发展,全国各地也都纷纷加强了对书院的研究、保护和利用。传统书院重视文化的弘扬和做人之道的教育。据光明网数据新闻工作室2019年5月统计,书院文化与书院精神的传承和发展问题,成为舆论关注的一个热点,一个月内相关话题讨论量近2万条,参与者普遍认为古代书院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促进思想碰撞经验相互借鉴,书院是传承优秀传统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对书院的利用要建立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将书院的传统教学方式与现代教育理念相结合,继续发挥传统书院的社会作用,让文物“活”起来,逐渐形成后书院的新型形式。

后书院,是指保留和沿袭了传统书院文化特征、结合现代技术改造的新型书院,是基于书院传统、乡村文化的不断延伸和丰富所形成的代表性场所;以书院之形,继承传统理念的基础上取其精华,推陈出新,同时与现代教学手段、方式结合,形成后书院的独有特色。与此同时,后书院还具有非精英化、被使用以及对地域文化和社会生活具有构建作用的特征。后书院项目主要将关注焦点放在城镇化进程中,那些与时代并不矛盾、存续于传统村落名录保护之外,包含着文化情感的乡村文化遗产。后书院体现了人对物的情感,人通常对自己过去所拥有的物品或者曾经生活的环境充满感情,即人们常说的“恋旧”,并在看到相关事物时回想起那个阶段的记忆,且这种感情有趋新和恋旧两个面向。趋新是极大多数人的情感趋向,但恋旧也是不可或缺的情感常态。因此,故乡的某个建筑、某处景色都因为承载了人们某阶段的记忆而时常被人怀念,它不仅见证了时代的变迁,也是乡愁的载体,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历史。书院作为载体保存着当地人民过往的记忆,而且它也因其稀缺性和故事性而更显独特,通过新的设计与功能的转变,添加了一丝“陌生化”,形成了历史建筑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差异。这种差异,对于书院以外的居民而言,将成为一种特色和识别性,继而构建人对环境的认同。

(二)开发后书院的意义

历久弥新,延绵不绝。一方面,后书院与“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实施世界遗产公约的操作指南”中一贯倡导的文化遗产评价标准“突出的普遍性价值”是一脉相承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区域文化项目高级官员理查德·恩格哈特在报告中指出,今天在世界遗产运动的推动下,建筑遗产的保护对象正由精英使用的纪念物转向普通人群使用的空间场所。在当下较多关注城市边缘、乡村的建筑遗产文化遗产的情况下,对后书院的关照具有特殊意义。

另一方面,远在现代学制出现的几千年前,最早期社会的教育逐渐出现庠、序、校等教育活动场所,今昔对比相同点是儿童教育处在社群的中心位置。同时随着早期中国社会的发展,学堂往往成为了族群的文化高地、教育的核心,人与人之间有着相当浓烈的社会依赖性。由于中国近几十年的发展,尤其是近十年来被媒体人戏称“水大鱼大”的经济发展态势下,我国的教育面临着独特的挑战。毋庸置疑,城市化给社群带来了巨大的变革。不论是“孔雀东南飞”还是“西部大开发”,不同地区不论城乡都迎来形形色色的“新居民”,也有不少居民成为了他乡的“新居民”,这些“新居民”为所在地做出巨大的贡献,却很难融入当地社群。教育的社会性和社区性往往要求和谐健康的社区环境来调节相互关系的发展。陶行知提倡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即强调了教育的广泛外延、教育的社会性。

随着近年来国家义务教育的迅速全面普及和一日千里的时代发展,儿童之间过度的教育功用化常导致人们对教育的社会性社区性的忽略。实际上,儿童教育并不与社群行为相分离,也并不仅仅是“学校”“教育部门”的责任。相反,我们应该看到社区和社会的对儿童教育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除了必要的政府组织,越来越多的社会力量也愈来愈重视社区儿童教育。国内的不少大城市逐渐将现代学校制度和基层社区密切连结,在社区、博物馆、图书馆等地方我们常常能看到儿童参加社区教育活动的身影。

加强儿童教育与社区之间的联系,培养儿童的乡土意识,增强其对家乡的人文情感是当前发展后书院儿童研学的重要目的所在。后书院儿童研学教育包括在地儿童社区教育中的研学教育和以后书院为基地的外来的城市儿童的研学教育。后书院的儿童研学教育带着社区教育的鲜明特点,通过“后书院”研学教育,帮助教师在实施社区教育课程的同时能尊重儿童的主体性发展,对具有地域差异的儿童因材施教。

(三)作为代表的永春碧溪书院

在城市化与市场化浪潮的不断冲击下,落后的乡村与乡村教育急需寻找新的出路以摆脱“魔咒”。现如今,乡村村民之间的联系处于松散状态,曾经团结一致、亲如一家的景象已经不复存在。乡村的房屋、道路、景点都因为时间的延续而更加厚重,也具备了独特的记忆与体验。凯文·林奇在“城市的印象”中,在描述战士在战场上的场景时,阐述了对家乡的回忆更容易成为战士之间谈论的焦点,更容易产生共鸣,认为环境也具有着社会功能,“环境作为一个特殊的符号,为群体之间建立亲密关系提供一个共同的回忆基础”,进而说明主体在回忆时需要承载过去的具体空间与事件。永春县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从人们现在的需求出发对沉睡的历史建筑进行活化,赋予新的功能,构建特色乡村研学文化的新途径。

在福建泉州永春、南安、安溪三县的交界处,有一个叫“夹漈”(也称“夹际”)的村庄,历史上永春县第一位举人就出现在这个村庄,这里有座240年历史的古老书院——碧溪书院。书院的创立可以追溯到清朝,由进士郑良士的曾孙郑以騧举人建立。郑以騧生于乾隆四年,考中举人后曾任永定县令,他对子女教育十分重视,修建了碧溪堂作为子女学习的场所。之所以名为碧溪书院,是由于书院引溪流的水从后门的天井穿过整个庭院,再从前门流出来,坐在书院可以听见潺潺的流水声,间或传来几声鸟鸣声,仿佛置身于山林间读书一般,学习环境幽静恬适。

碧溪书院为古代皇宫式建筑,有九个正向厅和十八间房,所以又名九厅十八房,实属书院。碧溪书院作为永春夹漈旧时唯一的私塾,培育了一批又一批的夹漈人。正所谓:“满架诗书览古今圣贤事业,一庭花友萃乾坤人物英华。”碧溪书院承载着千百个学子们的理想抱负,见证了百年来千万个夹漈人的诞生与离开。永春爱故乡促进会(筹)的一群新时代知青们怀着对故乡的反哺之情,决定筹资重兴古老的碧溪书院,致力于探索乡村文化、乡村教育的改善,承载村庄文化的延续、传承和发展,提倡“城乡互动”“在地化传承”和“教育与公益先行”的理念。

永春县碧溪书院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碧溪山林闻名省内外,乡村地理风貌起伏多变。教育部在下达的文件中,对儿童研学提出明确指示:开发课程时需结合地域资源,充分发挥地域优势。永春县历史、地理优势可以为儿童研学教育奠定丰富的资源基础,如多样化的自然地貌、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等。书院建设者以碧溪书院作为基础,设计建造了碧溪书院研学中心。中心的建造将满足省会、永春县城及周边城镇适龄儿童的研学教育需求,形成以点带面的圆形放射状研学资源。碧溪书院现有的教学模式借鉴古代书院儒家学派氛围,采用现代教学模式方法,打造出“现代化”的私塾。之所以提出后书院研学教育,主要是为当地儿童与都市儿童搭建沟通交流的桥梁,实现城乡共享研学资源的目标,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政策。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建设,碧溪书院于2018年5月正式完成修缮改造,同年暑假期间,陆续迎来了多所高校百来位大学生在村中开展支教及乡村调研活动,并建立了夹漈村的乡村儿童之家,至今陆续为孩子们带来了一系列有意义的课程互动,给村庄带来了一番新气象。

二 永春碧溪书院的后书院儿童研学教育

(一)碧溪书院的后书院儿童研学课程现状

后书院教育传承传统书院优秀教学方式最典型的是研究性学习,《论语·述而篇》里孔子倡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研学教育是后书院对传统书院教育理念和教育形式继承式发展的典型。启发式教学的谈话、讨论、实践、研究性学习自然而然融汇其中。碧溪书院最早的一批志愿者老师曾说:“教育的本质,是让每一个孩子找到适合他的生命成长方式。”不同于其他地区和教育环境下的自然教育,乡村后书院的自然教育与历史文化有特色地交融在一起。以碧溪书院的自然教育研学课程为例,碧溪书院的自然教育课程,都是各个志愿者教师根据生活经验和儿童需求创造的。

在富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古代建筑中,很容易找到反映社会传统习俗变迁的经典纹样。碧溪书院建筑中纤细迂回曲折的纹样里隐藏着当地的文化特色和人民丰富的想象。纹样课是碧溪书院最早的系列课程之一,因地制宜,最早的一批志愿者瞿莹子老师开发了《中华传统经典纹样》系列课程,从纹样中认识碧溪书院开始,来认识自己生活的环境,了解家乡文化。

为给夹漈孩子们带来完整审美体验,了解更多传统文化和故事,提高孩子们动手能力和美术功底,碧溪书院成立初期,瞿莹子老师每个月都为孩子们带来一场视听盛宴:《中华经典纹样之配色原理》《中华经典纹样之炫彩中华》《中华经典纹样之花样年华》和《中华经典纹样之东方艺术》等。书院的纹样课混龄授课、志愿报名,活动开始前是讲师热场,由在场小朋友做自我介绍,老师了解学生是第几次参加课程、课程衔接度以及学生的美术功底。新授环节以讲授法为主,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并配合身边的直观道具——碧溪书院九厅十八房美轮美奂的装饰雕花和梁木造型,以及国内其他纹样范例等来介绍纹样、对应的朝代和国学经典,等到孩子们听明白纹样的前世今生,教师开始放手尝试着让孩子们用彩铅打底,设计、制作自己喜欢的纹样。为了让孩子们更专注投入画画,维持现场秩序,在场家长自愿担起了志愿者角色,边看孩子画画边给孩子们打水,以方便学生完成水彩部分。

碧溪书院携手志愿者开展微观盆景手作课,反响极佳,孩子们创作作品时发现身边的植物能入画、苔藓大有观赏价值。用沙石、琉璃、木屋等装饰物做点缀,制作苔藓微观盆景,孩子们给自己的作品设计了故事,每一处设计、每一个装饰物、每株植物都有自己的故事,作品融入对家乡的感情、对自然的热爱。

除了开发民歌、饮食、习俗、传统手工艺等传统乡土方面的研学课程以外,碧溪书院的儿童理想立志与人生观的教育相当独特、与众不同。黄晓杰老师一改我们刻板印象中的说教形式,把课程开发成一个桌游!桌游里职业规划选择包罗万象,四人以上的学生人数便可开展一场游戏。同现实世界一样,孩子们不能选择自己的出生,但人生选择是掌握在自己手上的。游戏中,每个人都面对人生艰难处境做出的主观能动性选择,又有可能突发意外使得万贯家财一贫如洗。孩子们既要承担自己选择面临的后果,也担任着相应的社会职责。一场游戏演绎着从出生到死亡的历程,学生既可以在多次游戏中体验不同的人生,又能从游戏中反思并找到现实困惑中的选择应对。唯一的作业就是写下游戏中自己的人生,以及自己如何选择。后书院的社区文化教育,充分顺应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并将游戏转化为教育资源,没有说教、没有赏罚,凝聚着闽南地区人们有情有义、爱拼才会赢的精神力量。

(二)对其他乡村书院或城市社区书院的借鉴

碧溪书院的后书院与其他乡村书院、城市社区书院教育的兴起,是当前城市、乡村对优秀传统文化重新重视的自发体现,是文化自信的水到渠成的行动。它有以下几个值得借鉴的地方:首先,碧溪书院的后书院儿童教育较好地糅合了社区教育和研学教育,形成以研学为教育特色的社区教育课程体系和学习方式,形成了以书院这一社区教育传统基地为研学基地,自如切换在地儿童、外来儿童(包括常住和研学、游学的外来儿童)的研学教育。其次,碧溪书院的后书院儿童教育目前较细致、较充分地体现了“后书院”的教育理念,那就是用时代的教育理念,在蕴含隽永的传统文化软硬件环境中开展针对儿童的个性化教育,在继承中发展。“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教育的自然、文化的传承,都在不言之中。从志愿者等长期耕耘于碧溪书院儿童教育老师们的课程设计、实施以及资源的建设细节中,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教育者对乡土的热爱、对书院的前世今生的尊重和爱护,对后书院的复兴和发展有现代的教育理念,这种由内而外的教育,使得碧溪书院的儿童研学比很多城市、乡村后书院简洁得近乎敷衍、堂皇不好消化的国学主题研学内容更深入人心,不仅浸润了孩童的心灵,也温暖了成人的乡愁和乡恋。针对后书院的儿童研学教育现状,以碧溪书院为例探讨其研学课程的再生和发展。

三 后书院的儿童研学课程“再生设计”

(一)课程框架设计:关注学生主体性发展

碧溪书院的所在地就是孩子们的家乡,有着当地社区独特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底蕴。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碧溪书院的社区儿童教育并非脱离当地水土和儿童成长规律进行。从自然生态环境、社区生活历史研学教育可见一斑。后书院的儿童研学教育中,儿童是教育活动的主体,也是各类课程实施的体验者、实践者。因此,无论是在研学课程开发设计或实施过程中,教育教学者、管理者都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情感与需求,以学生为中心。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是广泛了解往来书院接受教育的儿童学习需求。知己知彼,可以通过定期调查问卷法对研学儿童的兴趣爱好开展充分的调研。从儿童中来,到儿童中去。将孩子们五花八门的意见收集起来,化为一个个小课程开发库,细微分析、比较在地和外来儿童的关注点、研学需求,并在一次又一次的调查中,不断反思,收集研学者的想法,关注其动态发展。

二是根据实际情况,满足书院儿童的研学需求。教师在积极开发在地儿童教育研学课程的过程中,做到细致关注全体研学者的良性发展,满足大多数孩子的需求,同时做到课程设计环节的多样化和多元化,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激发其他孩子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努力更新、创造更加适合孩子的学习课堂。做到熟悉的环境和学习题材在不同教育时机、不同的学习阶段,可以设计出不同的学习目标,保持在地儿童的研学兴趣。

三是引导建立乡村儿童正确的价值观和正面积极的需求,这是后书院当仁不让的教育使命。人心不同,各如其面。由于儿童需求的多样性,后书院教育工作者的工作对象是复杂、特殊的。往往要求他们在课程开发过程中,既要促进发展儿童的共性,又要培养孩子们的个性。教师可以用启发诱导法,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发展不是一味满足学生的要求,必要时候调节实际课程开发与学生需求多样化之间的矛盾,引导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以如何处理孩子情绪和自主学习为例,碧溪书院所在的夹漈村同大多数农村一样,青壮年外出工作,孩子多数是跟爷爷奶奶或父母单方一起生活,村庄落后的教育条件导致孩子们遇到的情绪问题时,家长往往很难找到有效途径解决。这种状况令很多父母头疼,尤其在公共场合,经常因为孩子吵闹大人非常尴尬。如,孩子为了达到目的大发脾气,大多数父母就会妥协;当孩子无理取闹、不肯罢休时,父母难堪、颜面尽失,忍无可忍时甚至大打出手、以暴制闹。碧溪书院针对此现状为父母带来实用课程,提供适宜方法协助家长更好培养孩子,做好社区儿童教育工作。比如调动多方面的教育力量,邀请知名的专家来给家长开讲座。以厦门仁和教育体系早期教育负责人李春宏开设“如何处理孩子情绪与培养孩子自主学习”课程为例,李老师开场前为了解当地亲子关系,先询问家长跟孩子相处现状难题,对于家长纷纷反映说:“唱反调、不写字、偷吃零食、拖拖拉拉写作业、长辈插手管孩子、心情静不下来”等问题给予相应意见、亲子交流句型,在课堂练习环节,家长们互相用老师所教句型进行练习,教师巡视并对此指导。

(二)课程内容设计:立足社情,从需出发

传统书院德育实施肯定生徒个体性,注重因材施教,注重知行合一的品德践履,注重营造潜移默化的德育环境。与交通较为闭塞、环境出现污染的“好厝边”云霄县下河乡内龙村土楼新建设的“陶淑书院”相比,碧溪书院山清水秀,遍地闽南特有的侨乡建筑文化,书院历史悠久;与厦门市集美英村城中村儿童社区教育管理外包给乙方、体制内外信息沟通的不对称、儿童研学教育质量常常会受多方面影响相比,碧溪书院研学教育课程设置更加自由。因此,后书院的儿童研学教育应扬长避短,立足当地的社会背景情况,从需出发对接更多的基金会资源,推出更多符合当地特色的课程。

一方面立足学生实际情况,知行合一。乡村社区教育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名词,也不仅仅是理论,它同时是一个充满生命力的动词。在实际的儿童教育实践中,开展教学活动要围绕着儿童实际情况来进行,他们的认知发展、情感态度、知识水平都影响着碧溪书院的儿童教育质量。另一方面立足地方发展,日有所长。乡村社区教育不应是断断续续,而是持之以恒的。一代又一代的幼童长成大人,一代又一代的幼童需要接受良好的社区儿童教育,生命的繁衍生息连绵不断。换句话说,教育具有永恒性,只要有人存在的地方,就有教育的需求。对于社区,需要乡土教育、文化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对于孩子,需要道德教育、科学文化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社区与儿童相互连结,相互依存。因此碧溪书院可以开展多形式的活动,让儿童意识到个人与社区的联系,引导他们立志、勤学、改过、责善,这也是后书院儿童研学教育的初心。

(三)教学方式设计:仪式感和网络技术兼容并蓄

巧用后书院仪式感创新课程学习形式,与传统书院特色进行完美结合,让学生既能够学习新的知识,也能够感受到书院学习的新鲜价值和意义。以后书院极具特色的书院祭祀为例,仪式感最早起源于古代的祭祀活动,借助具有表演性的、象征性的、继承文化传统规定的、复杂繁琐的行为方式让人们更加相信这种仪式会给生活带来极大的影响。若对仪式的功能性进行定义,则为在某一特定的群体中发挥着沟通、衔接、规范及整合作用,进一步延伸其最深层次的价值,它将成为引领一个群体价值观的重要方式,这也是它的超越性意义所在。仪式需要信仰的支撑,一旦信仰坍塌,依靠仪式所形成的的权利秩序将随时面临崩溃,这一点在孔飞力《叫魂:1768 年中国妖术大恐慌》一书中有详细的论证。因此,作为文化权力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乡村书院,需要借助自己的优势,让人们庸碌的日子得以升华,在超越性的仪式中感悟人生的价值所在,进一步形成更加稳定的心灵秩序,以此来重塑乡村社会。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国内不少城市将社区儿童教育从线下搬到线上。在2020年初新冠疫情期间,上海杨浦的社区学校响应 “停课不停学”的号召开展空中课堂在线直播等社区教育活动,教师通过网络亲子课堂进行公益教学,开展线上互动游戏和各项娱乐活动。特殊时期现代科学技术为社区儿童教育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由于疫情防控,碧溪书院从2020年1月21日起暂停任何形式的儿童研学教育活动,这无疑是社区儿童教育的一个断层和缺失。危机也是“微”“机”,疫情防控给后书院的发展提出挑战,碧溪书院应该巧妙地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对儿童进行线上科普教育,宣传安全防疫知识。此外,可线上帮助家长在家进行亲子教育,以及线上组织儿童成长读书会等弥补线下教育的不足。另一方面,可以设立碧溪书院公众号,通过网络向外界介绍碧溪书院的后书院儿童研学活动,扩大影响面寻求支持,也可吸引向往体验乡村后书院研学教育的目标人群。

网络教育资源的运用。社区网络学习平台中,主要以学习论坛的功能模块为学习者提供在线学习交流、考试服务和教育资讯,它很好地打破了在线学习者之间距离的界限,使学习者不再是孤立的个体,而是一个以兴趣爱好构成的大群体。后书院可以制定详细的计划,定期邀请国内外知名的教育专家学者等在书院中举办线上线下交流研讨会,就如何提升传统书院办学品质,以及历史悠久的传统书院如何在日新月异的现代化教学体系下生存与发展进行深入探讨;另外,可以保留并发扬传统书院的讲学功能,不定期地邀请知名学者开展以国学修养为主的公开讲学,让更多的人关注、了解传统书院的魅力与价值,提升书院的知名度与影响力。

四 后书院儿童研学教育资源的“再生设计”

(一)自然资源再设计:重视环境保护和文化认同

管仲曾言:“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无论是国家这一整体还是民众每个个体皆是如此。大多数传统书院在传授人文知识的同时会结合部分农业生产知识,此种方式称为“耕读传家”,如传统家族书院、社学。而在社区中建立的书院更类似于一个综合的、集现代生活学习为一体的平台,传授的知识更加生活化、具体化。如厦门社区书院,在其书院的平台上可以学习多达两千门以上的课程,这些课程种类丰富、内容多样、范围广泛,包括经济、文学、历史、法律、沟通交流、技能培训等内容,涉及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书院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传播与国民素质提升的平台,尤其是社区书院,在保持传统教育思想和教育体系的同时,贯彻现代保护环境的思想。“后书院”可以通过丰富多样的课程教育让社区居民在居住地就能获得知识、提升文化素养、增强环境保护意识,成为当代教育的重要补充,弥补当代教育的不足。特别是结合碧溪书院当地特色,提倡环境保护和文化认同相互依存。不同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滋养不同观念的人,环境保护和文化认同如此重要,需要根据不同的地域风俗,挖掘不同的自然教育研学课程资源和社会课程资源。需要注意的是,书院本身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是中国历史的缩影,因此需要发挥自己的特质,传承并创新耕读教育,在教学内容上除知识性内容外,还要侧重于国民道德素养、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特别是结合当地特色设计课程,这样才能培养出优秀传统品质与现代文明素养兼具的优秀人才。

再以碧溪书院为例。书院处于海拔500—700米之间,是典型的山间谷地,气候凉爽湿润,矿产资源少。当地特色物产主要是历史悠久远销海外的漆篮和独特地势下孕育的芥菜,因此在自然课程资源的开发上就地取材。对于年龄小的儿童,可以帮助他们从家乡花木枝叶调动多种感官丰富儿童的直观表现,利用绘画和制作手工艺品的形式帮助他们感悟家乡独特环境。年龄较大的孩子已经有了一定的具体形象思维和自我保护能力,可以进行相对大胆的活动,参观甚至参与漆篮制作或者芥菜的种植过程,有组织地带领孩子参观特色的家乡古厝并及时讲解,感悟家乡自然环境的今夕对比,建立家乡认同感。社会课程资源建设方面,夹漈村是永春著名侨乡,早期大多数建筑是艰苦奋斗的家乡人源源不断地倾资修建的,哪怕时过境迁,但这样的精神内涵值得每一个碧溪书院的孩子学习感悟。因此,可以从侨民变迁史和村史记载入手,带领儿童参观特色文物保护古厝,挖掘社会课程资源。

书院祭祀一方面可以结合农业节气开展,如在春耕、秋收等时节开展祭祀活动;另一方面,可以结合教育活动开展,在学生开学、毕业、成人等重大的教育仪式上融合乡村祭祖活动,让乡村社会文化在书院中得以传承,并将这些活动逐步发展为不可或缺的社会活动。书院祭祀结合乡村文化的优势,使得教育与社会活动相融合,让参与的学生产生浓厚的认同感,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书院的社会教化功能,让学生能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学到知识,更能体悟到生活的意义与价值。

(二)资源再设计:协调资源建设主体的多元性

中国现代社会治理理论在一定程度上与我国传统社会治理路径相契合,因此,挖掘传统文化特别是乡贤资源,有助于治理体系现代化和治理能力的提升。在中国古代,书院是不仅是文化创造、传播基地、更是培养优秀人才的场所,因而自北宋乾兴元年 (公元1022年) 以后书院的办学经费形成了以学田制为核心,多种经费来源的费用筹措制度,这种制度得到广泛的应用。各个阶层如帝王、地方官员甚至民间士商、名门望族等无论基于何种目的都以各种形式支持书院的发展,促进社会捐资办学、乡贤自治等传统的形成。

从书院的发展来看,离不开民间社会的支持,即使是书院在官学化的发展过程中,初期由由府、县长官倡建,学田大部分由官府拨付,但要保证书院的长期运转,仍旧需要社会各阶层通过捐助等形式筹集办学经费,统治阶层以及民间会形成一整套详细的规章制度用于表彰这些捐资助学的乡贤。中国书院制度的形成与发展从不是依靠一方的力量,而是多种社会力量形成“合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书院的发展也间接地反映了中国古代地方治理的多重力量,特别是乡贤这一群体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发挥了统治阶层与社会基层民众之间 “缓冲带”的作用。

当代中国社会治理关注的焦点在于政府与社会的关系,以及治理与培育的关系,如调整社会治理与社区居民的关系、在治理中培育中国传统文化等。以当代书院的现状而言,以多元化的课程与活动安排,可以聚集起一个体量可观的基层互动群体,这部分群体在投入到书院学习的过程也是一种重要的公众参与。书院在成立之初就成立书院理事会,负责书院的决策与日常管理,与此同时,引入热爱传统文化的志愿者骨干,邀请居住在社区的各行各业的“新乡贤”作为荣誉理事长,充分利用“新乡贤”在社区甚至是社会范围的影响力,建设更加贴近居民生活的儒家式社会服务平台。

因此,政府和社会非营利性组织的支持,对于儿童的教育是举足轻重的。伴随着政府和非营利组织对社区儿童教育投入的不断增多,以及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帮扶,都能够在较大程度上改善后书院的办学条件和提高师资力量。碧溪书院的负责人应该源源不断地为其注入社会资源,巧妙地利用各界的教育基金会、草根公益组织的帮助,来促进资源建设主体的多元性,推动乡村社区教育的发展。

教师队伍专业性建设。书院经过漫长的发展过程,积累了丰富的教学资源与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不仅为传承和发扬古代优秀学术思想作出巨大的贡献,而且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的杰出人才。书院教育着重关注学生的自身发展需求,并侧重于学生的品德教育,采用教育与学术研究并行以及互动式教学等方式,对现代教育的发展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建设具有高素质和专业水准的教师队伍,可有效发扬书院优秀文化传统,促使儿童研学更具意义。碧溪书院教师队伍可分为两大组成部分,一种是固定的教师队伍,如书院早期的几位联合创始人,定期在书院进行教学活动;另一种是流动的教师队伍,如福建省内合作的高校支教团队志愿者。为提升儿童研学教育的教学质量与效果,促进后书院的可持续发展,可从以下两方面对教师队伍进行改进。

一方面,提高教师内部群体的凝聚力。根据碧溪书院教师类型的不同,应针对不同类型的教师队伍,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方法。对于早期的创始人教师队伍,其内部由于近年来的共同奋斗,成员之间已然形成了牢不可破的情谊、坚不可摧的凝聚力。因此,教师之间能够做到彼此熟知、互帮互助,共同参与开发课程,及时有效评价反馈,并针对团队成员的优势和不足给出意见并及时调整。对于流动性的支教团队,尤其是组建时期和准备期限较紧迫时,很难短期内形成深厚的友谊,因此在对于课程的开展执行和教学方面或许会因为隔阂无法做到及时发现问题、纠正问题。对此,建议在支教团队的组建时期采取一系列的活动来加速新团队融合速度,增强彼此的凝聚力和自信心。

另一方面,增强教师自身的社区教学能力。具体而言,首先碧溪书院的负责人应提升对高校志愿者专业性的筛选标准,发现每位入围志愿者教师的闪光点,最优分配各自岗位工作。同时加强对志愿者教师教学技能的培训,传授必要的教育学、儿童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的知识,给予明确的教学建议,以保证教学质量的正常进行。此外,不论是流动教师队伍还是固定教师队伍,都应该加强自我教育和自我反思能力。再者,将团队式自我教育与孤立型自我教育相比,更能实现自我教育过程中个体与外部的双向互动,信息的及时性、流动性更强。学生通过外部实践活动以及与他人的交流互动,使自我教育过程动态化,实现及时自我反馈,进入自我教育的正向循环过程[5]。由此可见,自我教育能力对提高教师的社区儿童教学能力尤为重要。

猜你喜欢

书院研学社区
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The Visit to Youth Science and Education Center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朵云书院黄岩店
中小学研学旅行课程化实践路径
社区大作战
江南书院
宁波大爱书院样板间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江阴介居书院成立祝词》
研学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