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肃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现状及展望

2021-12-06张东祺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1年6期
关键词:甘肃省污水处理污水

张东祺

(陇西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建筑工程安全质量服务站,甘肃陇西748100)

生活污水是居民日常生活中排放的水,主要来源于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如住宅、机关、学校、医院、商店、公共场所及工业企业卫生间等。生活污水又分为城镇生活污水和农村生活污水。生活污水的直接排放将对附近的地表水、地下水、土壤等环境带来影响。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城市和农村的现代化程度越来越高,生活污水的产生量也随之增大,污水的收集和处置问题迫在眉睫。经调查,城镇生活污水的收集率达90%以上,处置率达95%,但农村生活污水的收集率低,处置率也不高。因此,对农村生活污水的有效收集和合理处置成为改善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重中之重。

1 甘肃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现状

甘肃省位于我国西北部,水资源较贫乏,农村人口基数大。截至2018 年底,甘肃省农村人口1 407.64 万人,为常住人口的53.61%。根据《甘肃省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甘肃省“十三五”环境保护规划》中的相关规定,为防止生活污水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以及提高污水的综合利用率,提出到2020 年,甘肃省所有县城和重点镇具备污水收集处理能力,地级城市、县城污水处理率分别达到95%、85%左右。综合实施生活污水收集制度以及合理的治理措施,可有效保障甘肃农村人民的生活水平。

据调查,甘肃省农村大部分地区无完善的污水处理系统,少数已有污水处理系统的地区无完善的污水收集系统且污水处理系统已出现老化现象[1,2],同时农村地区相应的管理机制也不成熟。造成此类现象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甘肃省之前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无明确的规定;二是甘肃省农村居民对生活污水污染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视程度不够,环保宣传不到位。因此,甘肃省现阶段农村生活污水排放方式较随意,大部分随地泼洒或直接就近排入河道。

现阶段,甘肃省对于农村地区的生活污水处理问题,甘肃省生态环境厅和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于2019 年8 月14 日正式联合发布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水污染排放标准》(DB62/T4014-2019),于2019 年9 月1 日实施。该标准中明确规定甘肃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适用的处理规模、服务范围、排放控制要求、监测要求以及标准的实施与监督。

2 甘肃省农村生活污水的主要来源及特点

2.1 甘肃省农村生活污水的主要来源

甘肃省农村生活污水主要来自厨房、洗衣机、淋浴、厕所、洗漱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活动产生的污水、少量的养殖污水以及其他污水等。

2.2 甘肃省农村生活污水的特点

一是甘肃省农村村落分布较分散,尤其山区村落的住户多为零散分布,污水集中收集处理难度大、费用高,后期的运行维护困难;二是甘肃省农村居民现仍以耕作为主,早晚的用水量大,其余时段的用水量较小;三是甘肃农村居民为改善生活质量,大多数年轻人选择大城市及南方地区外出打工,尤以偏远地区较为普遍,村庄中剩余的居民多为老人和小孩,导致节假日和春节期间用水量明显增大,其余时期用水量较小;四是由于村民生活水平和习惯等差异,产生的生活污水水质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整体而言,农村生活污水中基本不包含有毒有害及重金属,可生化性较好[3]。

3 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及应用

3.1 生活污水处理技术

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可分为污水预处理技术、生物处理技术和生态处理技术3 种处理技术。

3.1.1 污水预处理技术 该技术是利用沉淀作用和厌氧发酵作用,对生活污水中悬浮物进行去除的处理技术,主要有化粪池、沼气池等。该处理技术占地小、成本低、操作简单、能耗低,适用于各地农村地区的生活污水处理,但应与其他污水处理技术综合使用,处理后的尾水方可达标排放或回用。

3.1.2 生物处理技术 该处理技术简称废水生化法,分为需氧和厌氧2 种生物处理技术,主要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去除废水中有机物的处理技术,主要有厌氧生物膜反应器、生物接触氧化、活性污泥、生物滤池、氧化沟等。该处理技术操作简便、结构简单,但处理成本高且后期维护费用大,适用于生活污水量较小、具有一定经济承担能力的农村地区。但因甘肃省冬季温度较低,对微生物的活性影响较大,污水处理设施需有良好的保温措施方可正常运营。

3.1.3 生态处理技术 该处理技术是目前较新的处理技术,是利用自然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对污水进行处理的技术,主要有人工湿地、稳定塘、土地渗滤等[4,5]。该处理技术所需成本较低、操作简便、占地大,适用于处理浓度不高的农村生活污水,比较适用于有富裕土地的农村地区。

以上分析的处理技术均为较常见的处理技术,较适合农村地区,可以广泛应用于城镇规划范围以外的地区。可根据甘肃省各农村地区的地势、温度、水质、水量等特点选择适宜的处理技术,也可将各技术结合使用,以达到最佳处理效果。

3.2 甘肃省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的应用

据调查,甘肃省常用的污水处理技术为一体化MBR 污水处理技术、生物接触氧化技术、氧化沟等。因甘肃省大部分农村地区地势险峻,不易敷设污水收集管网,污水收集管网不完善;加之甘肃省地处北方,冬季室外温度低、易结冰,因此低温对污水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有一定影响。同时,甘肃省大部分农村地区因甘肃省水功能区划、附近地表径流无环境容量(季节性河流)或者附近无长流地表水等问题,导致冬季污水处理后的尾水无合理去向,也因冬季室外温度较低不易暂存。目前以上问题还未找到适合的解决方法。

4 结论、建议与展望

4.1 结论

综上所述,由于甘肃省农村地区经济落后、居民分布较分散,要想有效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有效且合理地处置和利用农村生活污水是很有必要的。目前我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相对较成熟,但因甘肃省农村地区自身的问题以及地域特点,农村生活污水处置仍存在较大困难。因此,甘肃省各地应因地制宜地选择合理有效的处理技术,使生活污水经处置后达标排放。

4.2 建议

4.2.1 加快相关政策落实情况 甘肃省各地区应尽快落实国家及地方关于农村生态环境污染问题有关政策、规划和措施,为农村生活污水的收集和处置提供保障。

4.2.2 增强农村居民的环保意识 甘肃省各级政府应做好环保宣传,加大对村民的环保宣传力度(如创建环保宣传公众号、推送环保宣传微信文章、当地电视媒体滚动播放、设置宣传栏以及定期派环保专员进行现场科普等方式),让农村居民能够认识到生态环境污染带来的危害。

4.2.3 因地制宜,合理选择相应的处理技术 由于甘肃省农村人口基数大、分布较分散,各地区应按照当地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污水处理技术,有效解决甘肃省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和处置问题。

4.2.4 加大投资力度,制定有效的运行管理措施各地应统筹建立环保资金多元化投入机制,保障农村污水处理系统的正常运行和维护,经济条件好的地区可以推行专业化运行维护,偏远地区可以让村民进行日常维护。

4.2.5 加大中水回用的力度 甘肃省在完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的基础上,还应加大中水回用的力度,以节约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减小新鲜水的消耗,有利于甘肃省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4.3 展望

甘肃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处于起步阶段,各农村地区应结合各种处理技术,采取适合当地现状及需求的处理技术。同时,在实践中注重因地制宜、与时俱进,不断结合新的处理技术,形成适宜甘肃省实际情况的生活污水处置措施。

猜你喜欢

甘肃省污水处理污水
处理污水
致敬甘肃省腹腔镜开展30年
甘肃省机械工程学会
生活污水去哪儿了
我国乡镇污水处理模式的探讨
甘肃省发布第1号总林长令
太原市61个村要建污水处理设施严禁直排入河
甘肃省天水市泰安县桥南初级中学
污水的自述
污水罐坍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