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阳市土地二轮承包到期后续延30年工作探析

2021-12-06苏庆兵苏华玲

湖北农机化 2021年13期
关键词:承包地主体土地

苏庆兵 苏华玲

(1.安阳市农业农村局,河南 安阳 455000;2.林州市农业农村局,河南 安阳 456500)

0 引言

2028年我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近20多年来,我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何解决土地承包到期后谁来种地、谁来建设新农村的问题,下面针对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的工作进行了探索研究。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明确指出:“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这样一个政策的贯彻落实可以说真正让农民吃上了“定心丸”。事实上,在农业发展的政策实施中,第一轮土地承包是从1983年开始的,承包期为15年,第二轮土地承包则是从1998年开始的,承包期为30年。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农村人口总数比例占据了一半,2028年土地承包期届满之后怎么办,非常令人关注。

1 续延承包期30年给农村注入的积极因素

二轮承包到期后再续承包期30年,这样对发展农业和解决“三农”问题有着不一样的意义。大多数农民期望政策稳定,不愿意政策总是变动,中央的这一政策其实是响应了时代的要求和农民的需求。国家政策让土地承包的制度更加稳定化,把期限定在了30年。之后再根据情况去调整。实践证明,如果承包地的承包期限短,农民将会对土地进行掠夺性使用,不会重视土地的休养生息,如果承包期长的话,农民会更加合理地运用有机的方式耕种,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这也就是从一方面解释了“有利于土地的可持续发展”。另一个益处则体现在农业经济方面,因为农业生产周期相对长了,对农民来说,延长30年的承包期,可以让他们根据30年不变的基本政策,规划自己现有和未来的农业经营方向、品种,比如合理地应用资金、资源保护承包地长期发展,这样对于农业的持续稳定也有一定影响。

2 承包地续延30年带给农村的消极因素

实际上在某些地方,二轮承包到期后再续延30年的政策发布后,在土地承包权方面考虑的因素有很多,比较常见的是情况是:“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从而造成“有人无地种”“有地无人种”的情况。不少农村人从儿童时期就在县城上幼儿园、小学和中学,中学之后,一部分考上大学了,毕业后从事非农工作,彻底跳出了“农门”。另一部分继续到中专(技校、职高或职专)求学,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到中专(技校、职高或职专)毕业,在长达15年的时间里,由于大多数时间不接触农业生产,加上体制内教育上存在的瑕疵和弊端,导致大多数年轻人不愿意从事农业生产,大量青壮年离开农业和土地,导致农业生产经营者老龄化严重,土地资源存在不平衡现象越来越突出,怎样激发年轻人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是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在不断破解农村土地资源不平衡的过程中,各地在推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方面有了许多探索和研究,尽管有些农民当前流转政策下有更好的收益,但是能不能得到确定的收益,当地政府是否能站在农民的立场,接受流转的市场主体(合作社、家庭农场等)能不能按时兑付承包费,或者能不能采取持续发展的方式让土地休养生息,也有一些农民对农产品价格和市场失去信心,长期看不到土地的长远收益,即使承包地长期确权在自己名下,宁愿背井离乡外出务工,也不愿意做太多的农业投入。

3 土地承包续延30年政策下农村的发展方向

第二轮土地承包期政策的实施,使得土地产权的使用、合理化运用得到了农民的肯定,这样对于农村土地市场的形成有了很大的影响。在经济发达地区,农民对于土地的价值的认知还要高,那么,他们通过土地流转获得的回报往往更高。对于新型农业主体(农业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粮大户等)来说,他们也会更放心大胆地与农民交易。新型农业主体需要土地的时候,可以与农民签订合同,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承包土地,进行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生产,从而可以促进农业农村的现代化。例如:安阳县2020年土地流转面积达到0.9万hm2,占全县耕地面积的27.9%,大部分流转土地的农民最主要的经济收入不单单是来自农业的收入,来自农业的收入在家庭总收入中的占比越来越小,大约在10%左右,农民把土地流转出去之后,其主要的收入是外出务工收入或者其它经营收入。还有一种模式,则是新型农业主体在农村进行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生产,当地农民把土地出租给新型农业主体,再到新型农业主体内打工,确保流转土地的农民失地不失利。从宏观角度来说,目前的经营模式,也是依附于“延长30年”的政策上面。在土地流转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中国的新型农业主体的组织化程度也就提高了,大量农业资源进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手中,使土地因而得到集约化、专业化、精细化、规模化经营。

当前,农村面临的土地问题是联动的,土地市场是区域不平衡的、差异化很大的市场,有的农村农民的承包地人均在0.13 hm2以上,有的农民人均耕地才几分,这种不平衡有的存在于同一个村不同村民小组之间,有的存在于农户与农户之间、村民小组与村民小组之间、村与村之间和乡与乡之间。当前农村的很多惠农政策与农民的承包地直接挂钩,比如:各类粮食补贴、社会化服务补贴等,承包地长期不平衡会造成个别地区农户心理落差,这样就更需要当前和今后农村政策的多元化、多途径的发展和实施。以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为例,要求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确权到每位农民名下,让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不单纯以农村承包地的多少来定农民享受补贴权益的大小,而是按照农村集体成员界定标准界定农民享受权益的大小,让更多的农民享受政策和改革红利,从而达到乡村经济的全面振兴。

猜你喜欢

承包地主体土地
浅谈三种情况下农村妇女土地权益的保护
强化述职评议 落实主体责任
论碳审计主体
我爱这土地
何谓“主体间性”
略论意象间的主体构架
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精准扶贫
承包地有偿退出机制出台
承包地有偿退出机制出台 看你是否符合领取补偿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