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花椰菜抗热丰产栽培法

2021-12-06本刊通讯员王万生

电脑迷 2021年4期
关键词:秋播稀释液花椰菜

本刊通讯员 王万生

花椰菜营养丰富、风味鲜美,深受消费者喜爱。但花椰菜播种后的整个生长过程都处在高温天气,烈日、干旱、暴雨等不利气候会影响其生长。因此,必须进行抗热栽培,才能获得丰产。

1 选好品种 适时播种

花椰菜应选择早熟品种,主要良种有广东早花、澄海早花、早花6 号、成都小花、重庆小花、白沙早熟、椰尔福等。适宜播种期为6月中旬至7月上旬。

2 做床施肥 遮阴育苗

花椰菜育苗应选通风凉爽、土层深厚、质地疏松、排水良好的沙壤土作苗床。播种前15 d左右,将地深翻30 ~35 cm,晒过白,每667 m2施生石灰50 ~60 kg 消毒土壤。5 ~6 d 后开厢做床,床宽(包沟)1.3 ~1.5 m、长7 ~10 m(也可依地形而定)。做床后每667 m2施腐熟堆厩肥2 000 ~2 500 kg、过磷酸钙30 ~35 kg、草木灰125 ~150 kg 作底肥,将肥、土混匀,整平床面,即可播种。

每667 m2苗床地均匀撒播种子1.25 ~1.5 kg。播后用细土覆盖,以刚好盖住种子为宜,再盖一层稻草。苗床期管理:播后注意浇水保持厢面湿润,出苗前一天下午除盖草,出苗后搭棚遮阴。棚架高0.8 ~1 m。每天上午8—9时至下午4—5时覆盖草帘,晚上揭除。随着幼苗生长逐渐延长见光时间。苗期追施稀薄人畜粪水2次:第一次于播后7 ~10 d结合间苗进行,第二次在假植前5 ~7 d追施送嫁肥。清除叶型变异植株。注意控水炼苗。

3 适时假植 培育壮苗

当幼苗有2 ~3片真叶时进行假植。假植时应选优除劣,按大、中、小苗分级移植。假植地整成厢,厢宽(包沟)1.3 ~1.5 m,厢面压成平板式。假植时,行株距为10 cm×10 cm。于傍晚边移苗边浇水。栽后3 ~4 d内要采用薄水轻浇、薄肥促壮的肥水管理措施。假植时间一般以15 d左右的苗龄为好。

4 选地定植 高厢密植

定植地应选择保水保肥好、含腐殖质多的肥沃土或中黏壤土,并施足底肥。以腐熟堆肥和人畜粪按7∶3的比例混合,每667 m2施3 000 ~3 500 kg。花椰菜宜高厢深沟定植。一般厢宽0.8 m,沟深(即厢高)和沟宽均不低于0.3 m,每厢两行。行株距为0.5 m×0.4 m,每667 m2定植3 000株以上。定植期最好在7月下旬至8月中旬。定植时要选心叶伸展、根系发达的健壮植株带土移栽。栽后立即浇足定根水。

5 追肥浇水 防治病虫

定植3 d后,浇淡水粪缓苗。苗发根后,在每担清水粪中加尿素180 ~200 g。

提苗,苗开始起身时,结合中耕除草,每667 m2追枯饼肥20 ~22.5 kg、过磷酸钙7.5 ~10 kg。中耕时要防伤苗伤根,施肥时要防烧苗烧根,封行时再每667 m2施草木灰100 ~125 kg 和少量的锌、锰微肥,在花球形成初期应每667 m2追尿素10 ~12.5 kg,以后根据花球形成程度,再适当追施尿素1 ~2次,使花球整齐、肥嫩、洁白、硕大。苗期浇水要因情况而定,要求土壤相对湿度保持在60%~70%,并注意排渍。中期应适当控水,若叶片在中午轻度下垂,可少量浇水,以恢复正常。花球形成期一定要保持土壤湿润,干湿不均匀将造成花球生长发育不良。

花椰菜病虫较多,要注意防治。在播种时可用种子重量的0.4%代森锌或福美双拌种。生长中期和花球期可用百菌清、多菌灵、瑞毒霉600 ~800倍液喷洒防治病害,用敌百虫800 倍液、乐果1 000 倍液喷雾协调防治虫害。

6 勤盖花球 分次采收

花椰菜外叶充分成长后,心叶即向内交合,花球开始形成。为了保持花球柔嫩洁白,要及时、经常、细致地做好盖花工作,否则,日晒后花球变黄,影响品质。盖花球的方法以摘叶遮盖法最好,即当花球形成时,从植株上摘取老叶,盖没花球。以后在每次采收时,仔细检查未采收的花球,若遮盖的老叶干枯要另行调换。

花椰菜植株个体之间,花球形成很不一致,应分次采收。其标准是花球充分长大、表面完整、边缘尚未散开者为佳。采收过早,影响产量。

7 花椰菜霜霉病传播途径及防治方法

花椰菜霜霉病在南北地区发生普遍。南方主要危害采种株,对种子产量的影响较大;北方地区生产田发生严重病害时,产量有一定损失。花椰菜叶片、花球、花梗和种荚均可受害。叶片形成黄色病斑,边缘不明显,生有黑褐色污点,叶背面病斑上有黑褐色斑点,较为明显并稍凸起,上有白色霉层,严重时叶片枯黄脱落。

花梗受害常发生折断以致枯死,使种荚不能结籽。本病在叶背面产生受叶脉限制的多角形病斑,高温时散生霜状白霉。花椰菜霜霉病原为鞭毛菌亚门霜霉属真菌,病菌形态与白菜霜霉病菌相同,但侵染花椰菜的为十字花科霜霉菌的芸薹属变种的甘蓝类型。

北方地区春、秋季花椰菜的初次侵染源,分别来自越冬、越夏的菌丝体和卵孢子;而南方地区的侵染源来自越冬的十字花科冬蔬菜上的病菌。在平均气温16 ~20℃,空气湿度较大,植株表面结水情况下,病害易于发生流行,北方地区春季重于秋季;南方地区冬、春季发生普遍,花球形成期和花梗抽出期连遇阴雨,气温较低时,受害较重。不加温保护地栽培,冬季发病重。

此病害有效的防止方法:1.加强栽培管理,避免与十字花科蔬菜连作和邻作,能与大田作物轮作最好,病害常发区或预报少雨年适期晚播。2.选用抗病品种。3.种子消毒,用种子重量0.3%的35%甲霜灵粉剂,或50%福美霜进行拌种,可得到较好的效果。4.药剂防治,田间发病初期喷药,常用药有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200 ~300倍稀释液,或25%霜灵可湿性粉剂700 倍稀释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稀释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稀释液,或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 倍数稀释液。

8 花椰菜长势异常的栽培难题

花椰菜结球异常包括不结花球、花球偏小、青花球、紫花球等不同状况。在此总结一下花椰菜在生长过程中的各种“疑难杂症”,并对症下药。

8.1 不结花球

花椰菜只长茎和叶,却不结花球。主要有两种可能性:一是秋播过早,气温偏高,幼苗未经低温处理,未通过春化阶段,只长茎、叶,不结花球;二是在生长期施氮肥过多,没有蹲苗,造成营养生长过旺。

解决措施:适期播种,让花椰菜顺利通过春化阶段,莲座叶期适当追施氮肥,注意蹲苗,使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

8.2 小花球

一般而言,倘若收获时花球太小,便达不到采摘的要求。导致的原因:一是种子不纯或掺杂陈、弱、病害的种子,生长期不对或生长势弱,茎叶不旺盛;二是肥水不足,土壤盐碱,病虫害为害;三是播期不当,秋播过晚,温度较低,品种在小苗期通过春化阶段,而形成小花球。

解决措施:精选种子,注意品种与播期,水肥适当。

8.3 先期现球

小苗期营养生长尚未长足即现花球。产生的原因:过早通过春化阶段,一般秋播品种春用;春播过早或秋播过晚。

解决措施:注意适时播种。

8.4 青花

花球表面上绿色苞片或萼片突出生长,导致花球呈绿色。该现象主要由于花球膨大期阳光直射花球表面,花球先由白变黄,后变青色。

解决措施:要注意结球期及时束叶,或折些老叶遮花球,避免阳光直射。

8.5 紫花

除了青花球之外,在花球临近成熟时,若遭遇突然降温会使花球内的糖苷转化为花青素,花球会变为紫色。幼苗胚轴紫色的品种易发生,秋播的花椰菜收获太晚易发生。

解决措施:适时收获。K

猜你喜欢

秋播稀释液花椰菜
孙德岭苦战30年化解花椰菜种子难题
低浓度肝素稀释液用于肝硬化患者套管针封管的临床研究
熟吃花椰菜对血糖好
花椰菜高产种植管理技术
不同精液稀释液对海扬黄鸡配套系亲本精液品质的影响
辽北地区秋播大葱栽培技术
苹果干腐病咋防治
秋播大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试论安徽沿江地区秋播结构“压麦扩油”布局
枣阳 党组织服务秋播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