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敬畏生命

2021-12-06本刊通讯员开拓者

电脑迷 2021年4期
关键词:水车柳条风儿

本刊通讯员 开拓者

春回大地,天气渐暖。风儿已经没了原来的陡峭凛冽,已变得温暖柔和了许多。虽然早晚时分还有些冷,但在太阳升起时,已经感到了浓浓春意。

路边的各种树木这时正蠢蠢欲动,只等阳光更灿烂些,这些树木便会绿柳成荫。

阳光明媚,风儿轻轻。周末时我出来走走,欣赏一下早春的景色。

城南的空气清新,树木众多,绿化和环境都非常好。虽然这时的树木都还没有发芽,但已感觉到了春风拂面。万物生机的春天到了呀。

听同事们说城南不远处有一条河,河边环境甚好。于是我兴趣大发,决定去溜达溜达。

穿过整齐的绿化带,前面有一条东西大马路,马路上车流涌动,川流不息。有一座拱桥跨路而立,要想到对面去我必须从天桥上走过去,于是我信步而上。

南面隐约可以看到有一个巨大的塔吊正在作业,桥下的汽车一闪而过,我跨过天桥就到了对面的小山坡上。山坡上种满了各种树木,因是早春,树枝都还没有发芽,但我看得出,这些树枝已经储满了养分,正蓄势待发。

迎春花虽未开放,但它茂密的枝条已经变得柔软。旁边的松树青翠碧绿,已焕发出勃勃生机。

玉兰树亭亭玉立,树枝上已经长出了2 ~3 cm长的毛茸茸的花蕾。

我上前观看,见稍大些的花蕾已经开裂,花儿像是马上就要怒放。

突然,我听到一群麻雀叽叽喳喳的欢叫声,我赶紧观看,只见河岸边的垂柳树下,有一长排低矮的灌木丛。几只麻雀正站在上面,用它尖尖的嘴巴正在啄那些红色的果子吃。

这是一种蒺藜科植物叫白刺。它们刺多分枝多,刺又尖又锐利,像针一样尖细。那些小家伙们正灵巧地站在上面啄食,那么多刺却扎不到它们。

白刺是一种耐盐、耐旱性极强的植物。8 月、9月结果,果实红润光滑,有绿豆那么大,其味酸中带甜,飞鸟们都喜欢吃它。冬天白刺的叶子全落光了,只剩下红红的果实,红果实像一串串红彤彤的小玛瑙,一个挨一个,密密麻麻。在这青黄不接的季节里,这些小家伙们正好用它来充饥。

河边有一条小路直通向远方。小路两边有两行垂柳树沿路而立,柳条正在微风中轻轻荡漾。河南岸有一个高大的风车,风叶面向南方,因有南风,风叶在高空中慢悠悠地旋转着。

我绕过扎人的白刺丛,顺着河坡而下,一大片铺地柏绿油油地展现在我的面前。铺地柏一根根枝条都是向着侧方生长,有膝盖那么高。铺地柏也叫爬地柏、匍地柏,用它做绿化和观赏植物非常漂亮。因为它像松树、柏树一样四季常青。

在这早春时节,别的树枝都还没有发芽,就显得这些铺地柏格外的翠绿新鲜。

河坡中有一条长长的芦苇带,芦苇在秋天时已经被割去,只剩下一根根尖尖的芦茬,倔强地站在那里。它们像是在述说着过去的故事和原来的辉煌。

不远处有两只喜鹊在芦茬中开心地蹦跶着。不知道它们是在寻找食物,还是在芦茬中蹦跶着玩耍。

我小心翼翼地踩过芦茬来到了河边。有一排密密麻麻的细柳条挡在了前面。这些柳条有大拇指般粗,被平过茬,在原来的老杈上又生出三两根新枝条,所以越发显得密集。

那些枝条有2 ~3 m高。透过枝条,我看到紧挨着水边,有一条40 cm左右宽的弯弯曲曲不太规则的小道。这应该是垂钓者或探险者来往踩成的小道。

我扒开柳枝正想下去,突听扑棱一阵声响,把我猛地吓了一跳。

我赶紧顺着声音望去,只见河中有几只野鸭正扑闪着它的一双翅膀,用它扇形的小脚丫,踏着水面,在水面上“哗啦、哗啦”,飞快地向前飞跑。它们跑到了自己觉得安全的地方,才下了水,在水里向前游动着,还不时地回头看看,看是否有人追赶它们。在确认了安全后,它们才欢快地在水里做起了游戏。

西边不远处,有一座现代化的桥梁跨河而立。桥上面车流穿梭,河面有四五十米宽,河水清澈见底,河水至西向东缓缓流淌。

我小心翼翼地沿着小道向东走去。那几只鸭子还在远处游来游去,不过它们还不时回头看看我。也许是对我好奇,也许是怕我伤害它们。所以它们时刻警惕着。

河水中倒映出一个高大的风车来。风叶在慢慢地转动着。我猛一回头,见我左边的柳条中,有一片鸡蛋大的青色,我以为我看错了,因为我觉得这时候还早,不该有青色的植物,但我近身一看,果然是一棵蕨类植物。我心里一阵莫名的惊喜。现在早晚时分天气毕竟还很冷,人们都还穿着羽绒服。我再仔细看,河坡里顺着阳光背风的地方,我突然发现了许多星星点点的小草芽,这时我才真正感到,春天真的来了。

我顺着河边向东望去,见不远处南北两岸各有三个高大的风车。在东边二三公里处,有一座桥。过去离桥不远处,有一个巨大的圆形水车立在北边河坡中。于是这又激起了我的好奇心,很想跑到那个巨大的水车前一探究竟。

我沿着岸上的小路向东奔跑。紧挨着路北边,有一大片密密麻麻的早园竹,竹身有2 ~3 m高,竹子还未长出新芽来。不过那些暗绿色的老竹叶被风儿一吹,发出“簌簌、簌簌”的响声。路边不远处就有一个长形木椅,是专供人们停留或稍作休息用的。路上的行人不多,我一路小跑,有一位四十多岁的男子在路上正走着,他兜里揣着一台小收音机,喇叭里正播放着刘兰芳大师的评书。

我放慢脚步转过脸,笑着问道:“大哥,这条河叫什么河?从哪里流到哪里?”“这条河叫凉水河,流到哪里就不清楚了。”听口音那名男子也是外地人,好像也是出来溜达的。

我一直向东一路小跑。路北边高高低低、蜿蜒曲折的山坡上,种满了各种树木。因我急着想跑到那个大水车跟前去,所以这里的景色就一晃而过。不久我就来到了东边的那座大桥下。这时桥上车流穿梭,几根粗大的钢筋混凝土桥墩支撑着整个桥身。路向下弯成了一个凹形斜坡穿过了大桥。

我刚穿过大桥,就看到停在不远处的那个巨大的水车。我顺着河坡下去,想先从西边一探究竟。

这个巨大的水车有二十来米高,下面有牢固的混凝土做支撑。离水车有十多米远,有用水泥和卵形石头堆成的墙,挡住了去路。我只得站在那里远远观看。

这时候因是春天,河水没那么深,所以水还淹不到水车上。为了能一睹水车的全貌,我又绕到了水车的正北面,这时才看清了这个庞然大物。

水车中间用一根粗大的圆木做中轴,中轴支撑着二十四根圆木,圆木呈放射状,并向四周展开。

每根圆木的顶端都带有一个刮板和一个水斗。刮板刮水,水斗装水。当河水冲来时,借着水势运动惯性缓缓转动,一个个水斗装满了河水就被逐级提升上去。临到顶端水斗又自然倾斜,并将水注入水槽中。水槽因是被架起来的,能直接通向地里,这样就可以灌溉远处的农田和树木了。

我不禁赞叹古人的智慧,据文献记载,大约在东汉时期我国就出现了水车。水车的形状酷似古式车轮,车轮直径大的有20 m左右,小的也在10 m以上。水车从河里取水,能把水送到高达15 ~18 m的河岸上去。

一般大水车可灌溉农田600 ~700 m2,小的水车也可灌溉100 ~200 m2。水车省工、省力、省资金,在古代可以算是最先进的灌溉工具了。

河边的草儿青青,岸上绿树成荫。树下花儿芬芳,凉水河河水清澈。蓝蓝的天,白白的云。喜鹊在树枝上鸣叫,蝴蝶在花丛中飞舞。这凉水河畔,风景秀丽,美丽如画。岸上风儿轻轻,绿柳袅娜。河中野鸭畅游,树枝上雀鸟争鸣。

我站在水车前不由得触景生情,幻想着在不久之后,岸上便绿树成荫,鸟语花香。

时候不早,我往回赶。

这时的太阳渐渐西沉,风儿渐凉。这次我从岸上的小山坡上回去。一条羊肠小道,高高低低,弯弯曲曲地从树林中穿过。我不愿错过这里的每一处风景,高高的杨树上已长出了圆状纺锤形的淡褐色花絮,龙爪槐密密麻麻错综复杂的枝条,像一把散开的雨伞。松树在远处挺立,柳条在轻轻晃动。我感到有些冷,就把衣领向上提了提。突然我发现在向阳的山坡上,也有许多星星点点,如同绿豆大小一样刚长出来的小草芽。

这些小草竟然不顾寒冷,不嫌弃土地是肥沃还是贫瘠,任凭狂风暴雨的袭击,依然顽强地发了芽,并慢慢地长大。我不禁对生命有了一种全新的认知,对大自然里的一切生命,突然心怀敬畏……K

猜你喜欢

水车柳条风儿
柳芽
风儿的诉说
老水车旁的风景
风儿吹吹,看谁跑得更快
大回转冲水车
水车转转转
拔河
水车真好玩
风儿在哪里
我在等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