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中求规” “规中求效”的范例
——评《微区域规划扶贫实践与实证》专著

2021-12-06王慧军

河北农业科学 2021年6期
关键词:区域规划攻坚精准

2021 年3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正式公布。标志着我国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要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动脱贫地区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意见明确要求,对脱贫地区产业要长期培育和支持,促进内生动力源可持续发展。

规划扶贫是指用区域规划的手段,对贫困区域的资源禀赋、产业发展、脱贫目标、增收途径、脱贫措施、扶贫模式等进行科学规划,为发展产业、强村富民、科学施策、精准扶贫提供知识和信息基础。全国各地在规划扶贫中创造出许多先进经验,但是,在县以下的微区域内如何利用规划手段为脱贫攻坚服务,较为少见。《微区域规划扶贫实践与实证》总结了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农业信息与经济研究所科技人员多年县级以下微区域规划的实践经验,并进行了理论提升,对县、乡、村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借鉴意义。

该书以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为指导,坚持生产、生活、生态一体化规划,宏观着眼,微观入手,中观突破,力主通过规划指导精准扶贫,避免盲目行事而造成不必要浪费,少走弯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于退出贫困的县、村、人口如何保持稳定持续增收也需要宏观把握,精准设计,精准施策。

该书作者牛细婷研究员带领的农业规划团队一直致力于规划领域的理论创新和方法创新,将先进的规划理念、实用的方法、创新的技术应用于规划实践中。该书共有3 个篇章。第一篇章为规划扶贫理论与方法篇。分别从扶贫国策、河北省扶贫足迹、扶贫理论的变化、规划扶贫、基于总体性扶贫的规划类型6 个部分,概述了我国扶贫领域的重大国策,详细阐述了微区域规划扶贫的理论和方法。第二篇章为微区域规划扶贫实证。汇集了两类规划实证。一是村级规划。包括崇礼区六号村、易县南百泉村、顺平县南台鱼村望蕊山庄、临城县皇迷村以及阜平县209 个行政村微区域规划。这些规划在明确村域资源禀赋以及发展目标的基础上,制定了“一村多策”扶贫开发策略,这无论是在国家整体布局,还是在精准到村域范围的布局中,都可借鉴。二是县域规划。包括崇礼区规划、蔚县扶贫攻坚规划、阜平县农村致富产业发展规划。县级区域规划采用了规范的5W1H 方法编制,突出产业发展,注重信息捕获、SWOT 分析、效益预测、配套工程实施,落实保障措施,具有很好的引领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第三篇章为规划落实与实效。系统归纳了规划落地实施的共性保障措施,并分析了规划实施产生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解决了长期以来“规划归规划,实施归实施”的问题。除规划外,还引进了大量新的科技成果,并进行跟踪服务,用规划实施后所产生的效果和效益来检验规划是否有引领和指导作用。

该书创新之处在于:

1.“微域”与“精准”的紧密对接。“微中求精”,体现“一滴水见太阳”,落实精准方略的导向。微域与精准的对接,解剖到最小的单元,规划到县域,到村,到地头,到园区。不求规模大、投资多,但要求精准,可操作。规划的生命在于执行,而能够执行的关键是精准,规划到了微域就可以指导具体实践。做到既要大处着眼,即考虑区域特点、资源禀赋;又要小处着手,即考虑可操作性、可落地。实现宏观与微观的有机结合。

2.“产业”与“规划”的紧密衔接。规划是软实力,需要硬产业支撑,软硬结合。产业作为规划的重要内容,需要把握准确、精确。扶贫的关键在于打造可持续发展的产业,而产业是就业的载体,因此,没有产业就谈不上就业,更谈不上脱贫致富。作者在分析确定发展产业时,重点关注了资源指数与市场的契合度,并进行相关匹配分析,将前期项目谋划、项目实施、项目建设形成一个闭环象限。同时,他们也考虑到规划脱贫不仅是一个产业内向要素,而且还有资金、立项、组织等外向要素的注入。当然,最重要的是内生动力,这一点也是作者要在规划实践中重点考量的。

3.“理论”与“实操”的紧密融合。将规划的理论指导与实施系统结合起来,从实践中取得经验,上升到理论指导,从而做出科学、规范的规划。同时,也注意到规划扶贫是方法论,要有引领性、系统性与可操作性的方法,保障规划的实施。本书也将微区域规划纳入到法定的规划体系中,与上位规划相衔接,实现全域、全要素的统筹规划。把扶贫规划无缝过渡到与乡村振兴的衔接中,扶贫规划不仅对于扶贫有指引作用,而且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更具有实际指导作用。

4.“科技”与“服务”的紧密跟进。通过规划把科技人员引入到规划区域,实现科技成果转化,这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的优势所在。把农科院科技成果在小单元里转化,与规划衔接,并全程跟踪与服务,在跟踪服务的过程中实现规划落地,才能将规划本子变成实实在在的产品。规划的服务对象最不可忽略的是农民,作者所做的规划急农民之所急、想农民之所想,切实解决农民需要解决的难题,摆脱了以往规划仅为政府服务的局限,这是非常值得肯定的。

总之,该书内容丰富、经验可学、思路清晰、方法科学、逻辑严谨、写作规范、案例生动,对于指导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特此,推荐给规划工作者,以及奋斗在乡村振兴一线的广大干部群众。

猜你喜欢

区域规划攻坚精准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准确理解脱贫攻坚的“辩证关系”
既要继续攻坚 也要防止返贫
脱贫攻坚应及时清理“淤堵点”
精准的打铁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精准扶贫二首
长江经济带区域规划法律问题研究
新区域主义理论:中国区域规划新视角
互助:“联动”方能攻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