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橄榄叶部主要病害及综合防治措施
2021-12-06朱正祥
朱正祥
(四川省西昌市盐中国有林场,四川 西昌 615000)
油橄榄原产于西班牙、意大利、希腊、土耳其等地中海沿岸国家,是亚热带极负盛名的果用兼油料树种。经过新鲜油橄榄果实冷榨而成的橄榄油富含维生素E、维生素A等多种脂溶性维生素以及角鲨烯、黄酮类和多酚化合物等诸多有益物质,具有增强免疫力和延缓人体衰老等功效,享有“植物油皇后”美誉。凉山州因其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部分区域尤其是金沙江干旱河谷区域内的日照、温度、降水、土壤等与油橄榄的原产地接近,是国内较适于种植油橄榄的一级适生区之一[1-2],油橄榄的种植面积和产量正逐年增加,目前已成为四川省重要的油橄榄种植基地。然而,由于种植户对油橄榄的病虫害不甚了解、管理措施不到位等因素导致油橄榄病虫害尤其是叶部病害发生逐年加重,严重限制了油橄榄产业的良性发展,明确并掌握油橄榄叶部主要病害发生规律及其防治措施对提高油橄榄产量、增加种植户经济收入具有重要的价值。
1 孔雀斑病
1.1 病原菌及发生规律
该病为环梗孢菌Seilocaeaoleaginea(Cast.)Hugh所致的一种真菌性病害,果园一般发病率为20%,严重发生时病枝率可达100%[3],是油橄榄最重要的常发性病害之一。该病原菌菌丝体呈褐色,可扩展至病叶的表皮组织内,最初发育形成子座状结构,同时长出许多短小的分枝,进一步穿透角质层到达叶片表面,最终发育成分生孢子梗。分生孢子梗,褐色,梗基部略呈球形膨大,其顶端连续不断地产生分生孢子。新生孢子由上一个孢子脱落后所留下的孢子痕下方长出,继而在梗的顶部残留下数道环纹。分生孢子椭圆形,大小为(14~27)μm×(10~12)μm,两头大小不一致,基部略平,褐色。
病原菌以分生孢子和菌丝体在病枝、病叶、病果上越冬。环境适宜时,越冬病组织上的老病斑可继续扩展,继而在病部外围形成一圈褐色霉层,并产生分生孢子,即为当年病害发生的主要侵染源。分生孢子在9~25℃均可萌发,以18~20℃最为适宜,温凉且多雨的季节,病害扩展迅速。分生孢子借助气流和雨滴进行传播,其潜育期一般为14d左右,在春、夏季气温15℃以上的阴雨天气,空气相对湿度80%以上时病害极易爆发流行,其发病高峰因各地的气温与雨量分布不同而存在一定的差异,西昌地区该病一般在7~9月爆发[4]。在同一种植区内,因局部环境条件差异,病害发生情况不同。一般而言,山谷底部较山腰和坡顶发病严重,排水不畅以及通风条件差的田块发病也较为严重。
1.2 症状特点
该病主要危害叶片和果实,常引起大量落叶、落果,有时也可危害嫰枝。病原菌侵染叶片时,发病早期,叶片表面先出现灰黑色病斑小点,边缘呈浅褐色。随着病斑的进一步扩展,病部边缘的颜色逐渐由浅褐色过渡到深褐色,病斑直径可达到10~12mm。其外围多伴有一圈柠檬黄色晕环,与孔雀羽毛斑点相似,故称之为孔雀斑病。叶片严重受害时病斑较多,在叶背主脉上可见线状霉层,病叶枯黄并提早脱落。成熟期的果实也易受到侵染,受害果实表面呈稍凹陷的圆形褐色病斑,其症状与叶片类似,严重时引起果实早落。嫩枝受侵染一般病斑较小且症状不明显。
1.3 综合防治
1.3.1 加强检疫 严禁从疫区引种苗木。
1.3.2 选用抗病品种 同一种植区域下,不同油橄榄品种对孔雀斑病的抗性差异较大,如“佛奥”和“米扎”的抗病性较强[5],而“卡林”则较易感病,因此生产中应优先选用抗病性较强且产量较高的品种。
1.3.3 健身栽培,增强植株的抗病能力 合理施用农家肥及N、P、K肥等,合理排灌,通过适度修剪等手段保持林间通风透光,以促使植株健壮生长,增强其抵抗能力。
1.3.4 确保田园卫生 果实收获后应及时、彻底清洁田园,去除病叶、病枝、病果、枯梢等,将其集中后深埋或焚烧,减少病原菌的初侵染源。
1.3.5 药剂防治 在病害发生初期及时对症施用化学药剂可有效控制该病蔓延。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对油橄榄孔雀斑病的治疗效果可达到98%[3]。此外,75%百菌清6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异菌脲1500倍液以及春雷霉素、嘧啶核苷类抗菌素、多粘类芽孢杆菌低毒生物制剂[6]等对油橄榄孔雀斑病也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可以交替使用,每隔2~3周喷1次。
2 炭疽病
2.1 病原菌及发生规律
炭疽病为胶孢刺盘孢Colletotrichumgloeosporioides(Penz )Sace所致的一种常见真菌性病害,果园发病率一般为10%。在PDA培养基上培养时,该病菌产生绒毛状气生菌丝,菌丝生长适宜温度为18~25℃,菌落呈灰绿色,发育成熟时分生孢子呈橘红色。分生孢子盘平坦,上端敞开,下端埋生于基质内,分生孢子自梗上顶生;分生孢子单细胞,无色,近圆形或弯月形[7]。分生孢子大小为(6.3~18.8)μm×(3.0~5.0)μm。其有性世代为子囊菌,子囊壳瓶状,孔口直径为(90~152)μm,高(104~160)μm;子囊棍棒形,早期可见侧丝,发育成熟后侧丝消失;子囊孢子肾形,无色,(9~19)μm×(4~6)μm。
病菌以菌丝体在受侵染的枝条,或以菌丝体、分生孢子盘在受侵染的枯枝、落叶、烂果等病残体组织上越冬。次年春天3~4月雨季,越冬的病菌产生分生孢子,通过风雨或昆虫传播进行初侵染。生长季节可不断产生新的分生孢子进行多次再侵染。
该菌以菌丝体、分生孢子盘或分生孢子在已感病的落叶、枯枝、烂果等病残体上或土壤中越冬;待第二年雨季来临时,病原菌即产生分生孢子,借助风雨或者昆虫通过植株伤口处进行初次侵染,此后感病部位又可不断产生更多的分生孢子进行多次再侵染。高温高湿有利于该病的发生发展,一般田间栽培密度过高、通风不良以及氮肥使用过多的种植园发病较重。西昌地区一般在7~9月该病发生较重。
2.2 症状特点
该病原菌主要为害叶片和果实,尤其是嫩叶、嫩梢及幼果,常引起大量落叶、落果和枯梢,降低果实品质。
嫩叶受侵染时,病斑多从叶尖或叶缘处发生,病部呈半圆形,黑褐色,边缘紫红色,后期转为灰白色,病健交界处明显。遇潮湿天气时,病部可见赤红色黏性小点;天气干燥时病斑表面密生轮纹且四周可见无数黑色小粒点;老叶受害可见黄褐色病斑。该病菌严重危害时,可使叶片早衰、脱落。嫩梢受害多发生在新梢基部,病斑呈梭形至椭圆形,略下陷,初期边缘呈淡红色,后期逐渐变为黑褐色,中部略带灰色,产生纵向裂纹且病部伴有黑色小粒点。幼果被危害早期,病部有暗绿色油渍状斑,果面内陷,病斑逐渐由灰色变为灰褐色,病果易脱落。成熟期和储藏期受害果实初期呈暗褐色水渍状,后呈暗褐色病斑,果面内陷,产生有轮纹状黑色小粒点,严重时果实腐烂。
2.3 综合防治
2.3.1 选用抗病品种 生产中可选择“米扎”等抗病性较强的品种。
2.3.2 清洁田园 彻底搞好冬季的清园工作,去除病叶、病梢、病果等,集中处理,并喷施600倍氧化铜液消灭越冬病原菌,减少初始病源。
2.3.3 做好排灌,合理施肥 加强田间栽培管理,控制氮肥施用量,适量补充中微量元素,搞好排灌,避免田间积水,可减少病害。
2.3.4 药剂防治 在6~8月雨季期间天晴时,可选择70%代森锰锌600~800倍液、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喷施叶面、树枝和果实,以喷至滴水为宜,每隔10~15d交叉防治,防治1~2次即可有效预防。
3 煤烟病
3.1 病原菌及发生规律
该病为Capnodiumeleaophihon所致的一种真菌常见病害。在PDA上可见绒毛状菌丝,菌丝暗色,有隔,由圆形细胞组成;子囊座表面光滑,无刚毛,有时伴有菌丝状的附属丝;子囊孢子砖格形,有纵横隔膜,褐色,多细胞。
一般3~10月发病,以3~6月较重[8]。病菌以菌丝体、分生孢子器或闭囊壳在病部和病残体上越冬,第二年借风雨和蚧壳虫、木虱、蚜虫等昆虫传播,这些害虫的分泌物为该菌生长提供营养物质,病原孢与其接触后会快速繁殖。果园管理不善、潮湿和郁闭不透光以及介壳虫、蚜虫等危害重的果园该病易爆发成灾。
3.2 症状特点
煤烟病主要为害叶片、小枝及果实,降低叶片的光合作用,从而导致橄榄树势衰弱,影响果实品质。发病初期,叶片上可见较薄暗褐色小霉斑,后逐渐向四周扩散变成深色霉层,似粘附一层煤烟,易脱离;后期在霉层上有刚毛状突起物 (即病菌的闭囊壳与分生孢子器)和黑色小粒点。
3.3 综合防治
3.3.1 清洁田园,降低病原基数 做好冬季病虫枝的清理工作,全园喷施0.8°~1°波美度石硫合剂以消灭病菌孢子,降低越冬病原基数。
3.3.2 加强管理,合理水肥 加强田间管理,避免种植密度过大,适时修剪,保持田间通风透光;及时搞好排灌,杜绝田间积水。
3.3.3 合理用药 做好介壳虫、木虱、蚜虫等害虫的防治工作,可在油橄榄尚未挂果、介壳虫若虫发生盛期采用40%乐果乳油、40%毒死蜱或40%的速扑杀等化学药剂防虫,杜绝为该病发生创造营养条件。在该病发生初期及时喷药保护。常用的杀菌剂有1%波尔多液,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 800 倍液、5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25%施宝克乳油500~1000倍液或50%多菌灵800~1000倍液等[9],连续使用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