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文体特征教学探究*
2021-12-06胡莉铃
胡莉铃
(重庆师范大学 文学院,重庆 401331)
对《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研究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分析该诗的情感,该诗体现了杜甫兼济天下、心忧社稷的仁者情怀,例如忻洪山写的《悲悯诗圣的仁者情怀——从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说起》;其次是研究者对该诗的考证,例如张子开写的《杜诗“娇儿恶卧踏里裂”新考》、汤江浩写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异说集解》;最后从中学语文教学的角度分析这首诗歌,包括教学实录和教学设计方面,但是更侧重于分析诗歌内容情感等,没有关注到该诗歌是歌行体,没有与其他诗歌区分出来。《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划分在歌行体类诗歌中分析的主要是辛晓娟的《杜甫歌行艺术探究》和薛天纬的《唐代歌行论》,但主要作为文体研究的佐证材料,而不是针对这首诗的文体特征的研究。因此,本文主要立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文体特征,制定相应的教学内容。
一、遵循文体特征,整体把握文本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选自部编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在该篇目的教学提示中明确指出注重歌行体文体特征,那么该诗歌的文体特征具体是什么?从这首诗歌的题目来看,主要以“主题词+歌词性”字样命题,构成了“歌词性试体”,但这种题词又区别于《阆山歌》类没有附加成分的诗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为秋风所破”是“茅屋”的附加成分,使茅屋有更加具体的内涵。这种命题方式在杜甫诗歌中主要有两类文体:一类是新题乐府,另一类是歌行体。
不同的文体观念下新题乐府与歌行体划分是不同的。大文体观将新题乐府与歌行体等同,例如胡震亨认为“新题者,古乐府所无,唐人新制为乐府题者也。其题或名歌,亦或名行,或兼名歌行。”[1]2这里交代了新题乐府出现在唐朝,而且明确指出新题乐府就是题目为歌、为行、为歌行一类。胡应麟认为“七言古诗,概曰歌行。”[2]39这个定义更加广泛,认为只要是七言古诗都是歌行体。七言古诗是相对于近体诗,或者称之为格律诗而言的,主要区别是古体诗在韵律、平仄、对仗等没有严格的限制,而近体诗又称格律诗有严格的平仄、对仗等要求。小文体观认为新题乐府与歌行体还是有区别的,钱良择《唐音审体》:“歌行本出于乐府,然指事咏物,凡七言及长短句不用古题者,通谓之歌行。”[3]779肯定了歌行出自于乐府,但并不把歌行与乐府等同起来,歌行体只是乐府的一类;松浦友久从新题乐府和歌行的表现功能出发作了更细致的划分:新题乐府与乐府都是“视点的第三人称化、场面的客体化。”[4]280但新题乐府与歌行体都“不具备古乐府类作品那种整齐划一的状态。”[4]281且歌行主要是“多大致采取作者个人的第一人称视点,因而场面本身也是与作者个人的主体体验(传记性事迹)直接关联着的,可以说是在与作者的日常生活直接相关的形态中表现出来的。”[4]282这里就把歌行与其他文体从内容上区分,体现歌行体的部分属性。
大文体观把歌行体与七言古体诗、乐府、新题乐府对等,奠定歌行体的整体特征,即句式上以七言为主;小文体观是对大文体观的补充,体现部分特征,即主要采用第一人称叙述。而这首诗从题目分析可能是新题乐府或者歌行体,从内容分析主要是采用第一人称视点,即该诗中的“我”“吾”。因此,该诗应当属于个人抒情歌行体诗歌。
这类诗歌就与作者个人经历直接关联,那么在教学过程中无论是采用教师补充材料还是学生利用课程资源查找资料,都需要让学生了解作者的创作背景,在此基础上才能让学生体悟作者的情感,理解诗文中所描写的遭遇。
二、关注诗歌内容,理解韵律结构
大歌行观认为歌行体是七言古诗,这种划分有利于分析歌行体的整体特征。七言古诗的主要形式特征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整篇文章由七言句构成,二是以七言句为主的杂言句构成,且“七言起于汉武柏梁臺体。”[5]32句句有韵是柏梁体的特点,从张衡的四愁诗四首开始就出现转韵。这就奠定了歌行体的基本特征,一方面句式以七言为主,另一方面讲究韵律。
小歌行观主要将歌行体区别于乐府、新题乐府、七言古诗。薛天纬在《歌行诗体论》中指出,大歌行观指出歌行体最本质的诗体特征,小歌行观揭示歌行体中的部分属性。[6]8《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从文体的角度看属于歌行体,无论是结构还是韵律具有歌行体的整体特征,歌行体诗歌发展至杜甫“即事名篇,无复倚傍。”[5]33呈现出杜甫歌行体中独特的特征。
(一)结构
整篇诗歌大部分文笔在叙述,融合小段议论抒情,形成了以叙述为主抒情为辅的结构。第一小节通过“卷”“飞”“渡”“挂”等一系列动词描写风大,形容词“怒”突出风狂,描写自然环境的恶劣;“江郊”“林梢”“塘”等地点名词突出“茅”随风飘转的远,侧面烘托房屋受损严重。第二小节通过“我”的叙述,呈现群童抱茅而走,老者追而不得的场景。第三小节通过“墨”“黑”表示颜色的词语描写恶劣天气;“冷”“麻”突出人对外界环境的感知,整体诉说了夜雨侵破之苦。这三小节都是围绕题目展开叙述,最后一节由己及人,两个连续的发问“安得广夏千万间”“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加强了对人民安居乐业的期盼,即使“独破受冻”也在所不惜。前三小节大量的叙述都是围绕自身处境的艰难,但最后一小节的抒情不是抒发自身的不幸,而是寄情于天下人,形成一种张力,使情感的抒发更为强烈。无论是情感的抒发还是事情的叙述都需要学生从字、词中去品读,因此,在教学上应当采用文本细读的方式让学生去理解、感受。
(二)韵律
古代诗歌强调押韵,早从《诗经》开始。那么什么是韵呢?韵其实指的是韵部,诗人作诗都是按照韵部押韵的。“韵部和韵母不同,韵母包含韵头,而韵部不包括韵头,不同韵头的字,只要主要元音和韵尾相同,就算是韵部相同,可以互相押韵了。”[7]22该诗同样押韵,但整体特征是用韵自由,但每个小节用韵又有规律。
第一小节共五句,句句押韵,且押尾韵。“号”“茅”“郊”“坳”在唐代诗文韵部里都同属于效摄,摄就是总摄很多韵的意思,韵摄最初是“等韵学家为了解释《广韵》,他们把206韵归并为若干个大类,每一类又按照一定的音理制成一个或几个图表,并用一个字作为代表。”[8]79而且归类也并非是随意的,有一定的原则。“必须韵尾相同、韵腹(主要元音)相近的韵部才可以归并在一个摄里。”[8]82同一摄的字,音韵相同或者相近,“茅”“梢”“郊”都属于“肴巧效韵”[9]243,在现代汉语中则押“ao”韵。第二节同样是五句,第三句换韵。“力”“息”“得”“贼”同在曾摄,“力”“息”在蒸拯证职韵,“得”“贼”在登等嶝德韵,但是在古近体诗蒸、登两部同用。[9]432第三句“公然抱茅入竹去”中的“去”转韵,用“鱼语御韵”,属于“遇摄”。第三小节同样是第三句换韵,“色”“黑”属于曾摄,第三句“布衾多年冷似铁”中“铁”用“真轸震质韵”,属于臻摄。“裂”“绝”“彻”同属于“仙狝线薛韵”,属于山摄,山摄与臻摄之间不能直接通假。因此,第三节从第三句开始换韵,而后隔句押韵。第四节是两韵一换,“间”“颜”“山”同属于山摄,押“an”韵,而“屋”“足”属于遇摄,押“u”韵。韵往往与作者情感的抒发紧密相连,在教学过程中可采用朗读教学让学生体悟。
(三)句式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以七言为主,符合歌行体的整体特点。全文七言句有十七句,夹杂着八言、九言,共二十四句。由于唐代盛行律诗,杜甫也写了许多律诗,例如《秋兴》《咏怀古迹》《登高》等,在创作歌行体诗歌的时候难免格律的影响。这首诗中有四句律句,但所占比例小,不影响这首诗的整体文体特征。
三、 探究诗歌形式,体会作者情感
整体来看,该诗主要是叙事和抒情结合的特点,在铺叙中勾勒画面,在叙事中抒发情感。
(一)抒情
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不仅抒发自己对生活的无奈的情感也展现心忧天下的情怀,把个人之悲与家国之悲相结合。该诗紧紧围绕题目“茅屋”“为秋风所破”展开,实写秋风破茅屋的状态,通过“布衾多年冷似铁”“床头屋漏无干处”具体描写了恶劣的居住环境;“娇儿恶卧踏里裂”“两脚如麻未断绝”刻画出了一家人生活的艰辛。即使如此,诗人依然忧心国家忧心人民,发出“安得广夏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呼号,即使付出“吾庐独破受冻”的代价也在所不惜,抒发的情感从个人到天下人,情感得到了升华。
情感的抒发主要采用自我反复称诉的方式,这样的抒情方式并非这首诗歌独有,《徒步归行》《天边行》《哀江头》等诗歌中都存在。这样反复对强调自我使情感的表达更加真挚。“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中的“我”和“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中的“吾”,两次强调抒情主体,使受众有更加直观的感受。
除此之外,抒发感情还可以用韵律表达,本篇诗歌主要用了ao、u、ie、ei等细微柔和级韵,这样的韵主要表达感伤、苦闷、沉痛、悲愤的情感,与本篇文章的情感基调一致。当然最能感知到诗人情感的是叹词的使用,叹词在语法上是不与其他词语发生联系,因此一般独立使用。本诗中“呜呼”一词独用,在句末由己及人抒发诗人对天下人的关心。
(二)叙事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主要采用第一人称叙述,诗文中出现“我”“吾”的人称形式,这样的叙事视角有利于直接抒发“我”的感受。“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归来倚杖自叹息”写出了“我”面对“群童”的无奈。“两脚如麻未断绝”突出“我”的身体感知,使读者能直接感受到此时此刻“我”的生活环境的艰难。不仅如此,在叙述的过程中大量采用铺叙的手法,杜甫歌行无论叙事、记事、写人、山水、咏物、咏怀,大量采用铺叙手法。[10]1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铺叙是集中的,他不同于李白、王维等的散点式铺叙。从内外环境两方面描写茅屋所破,而且还描写了屋破后一家人的生活状态。例如:第一小节直奔主题铺叙描写,描写狂风对茅屋的损害,高者和下者两句直接用赋体句式。这样对自身遭遇的铺叙与后文情感的抒发形成对比,突出主题。
杜甫在叙事的时候也给出了大量的细节描写,增加了诗歌的情节性。“抱”“入”“去”几个动词展现出群童离去的场景;“焦”“燥”两个形容词刻画老者出追赶群童的样子;“倚杖”“叹息”两个词突出了当时的状态。这些细节的刻画使所叙之事如在眼前。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创作于蜀中草堂时期,此时此刻的作者经历了长安十年的漂泊与仕途上的起起落落,见证了大唐盛世的由盛转衰,情感从清丽转向了深沉,抒发的情感从“少壮几时奈老何,向来哀乐何其多”的个人感受转入“安得广夏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心忧天下的感情。杜甫的抒情还通常与叙事紧密相连,将自身的遭遇融入诗歌中,创作时则还原当时的场景,叙述自身经历,因此从内容上呈现出抒情与叙事相结合的特点
四、 对比同类体裁,推及其他作品
让学生理解杜甫歌行体的文体特征仅仅这一篇是不够的,教师需要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扩展教学内容。一方面是需要扩展杜甫的歌行体诗歌其他篇目,理解杜甫歌行体的共性,比如:《兵车行》《丽人行》等;另一方面是扩展其他诗人的歌行体诗歌,理解杜甫歌行体诗歌的个性,比如曹操的《短歌行》、李白的《长歌行》、白居易的《长恨歌》等等。只有在对比中把握歌行体诗歌的共性与个性,才能准确地把握住该文本的文体特征,才能够让学生对这类文本有深刻地认识。
五、 结语
语文教学往往是单篇教学为主,虽然选文不止这一篇歌行体诗歌,但是其他歌行体诗歌分布在不同学段上,以中学生的学习能力还不能融合成群文阅读或者专题学习,并对这类文体进行辨析。那么作为语文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深度学习,准确把握文体特点,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学会阅读并且能深度学习,教给学生阅读该文类的方法是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