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教学模式在技校英语教学中的探索
2021-12-06高玉洁
高玉洁
(唐山劳动技师学院商务工程系 河北 唐山 063000)
技校生由于英语基础不好,在英语学习中有着很大的抵触心理,造成英语学习非常吃力。为了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并做到兼顾全体学生的发展,笔者在课堂中引入分层教学模式。分层教学是因材施教的有效手段,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也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1 什么是分层教学
分层教学又称分组教学、能力分组,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体并区别对待,这些群体在教师恰当的分层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到最好的发展和提高。
2 分层教学的优势
2.1 分层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由于技校生英语学习基础差异很大,如果采用统一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布置统一的课后作业,势必造成部分学生知识接受困难,从而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如果教师能够兼顾到不同水平的学生,在课中授课和课后作业布置方面都能符合学生的学习基础和需求,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2 分层教学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自信心和成就感。分层教学模式是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将其分成几组,处于同一小组的学生水平相近、能力相当,在教学中,可以适当采用一些竞赛比赛,激起他们之间的竞争意识,从而可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与成就感。
2.3 分层教学有利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分层教学需要兼顾每一位学生,要求教师从备课开始就要考虑到不同水平学生的基础以及理解接受能力,这势必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和备课难度。为了应对这一问题,教师就会精心备课,在内容上深入研究学科知识,在教材教法上努力创新,做到以学生为根本,也会积极与同行探讨,这又从侧面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
3 技校英语课堂中实施分层教学的策略
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在备课、上课、作业及测评等方面优先考虑学生的差异性。
3.1 备课分层。在上课之前,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知识水平、心理素质的不同,提前设计好A、B、C三个层次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作业习题以及课堂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教师备课的关注点应立足于B层学生,并以此为基础,对A层学生适当拓展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这样有利于基础好的学生学习拔高。对于C层学生而言,要着重夯实他们的基础知识。
3.2 上课分层。在上课环节,分层模式又分为提问分层、讲解分层和互动学习分层三个方面。
在英语课堂的提问中,教师要注意设计不同难度的问题,从而让每一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例如在讲授How muchis/are…(问价格)的时候,对于B层学生提问“什么时候Be动词用is、什么时候用are”,而对于A层学生,则可提问“How much除了问价格还有什么含义”或者“How much与How many两个问句有什么区别”,而对于C层学生,则只需掌握教材中的例句并熟读熟记即可。在不同层次学生给出回答的基础上,教师进行相应的讲解及适当的小组互动,使得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3.3 作业、检测内容分层。在课后作业和检测环节,教师同样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课本词汇、句型的直接应用和基础练习,面向全体学生;二是课本中重点题型的拓展和类比练习,主要针对B层次的学生;三是由课内知识点向课外知识的延伸及应用,面向A层次需要提高的学生。
实施分层教学,是因材施教原则的具体体现。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认知水平等实际情况出发,实施分层教学,做到兼顾每位学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