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国应用型大学通识课程的特点及启示*

2021-12-06沈星炜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通识专业课程应用型

沈星炜

(合肥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一、 德国应用型大学通识教育的发展背景

德国的通识教育观念起源于洪堡的大学理念,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品格和道德的养成。自19世纪以来 ,德国的通识教育一直以哲学作为知识取向。在历经了20世纪的魏玛时代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的通识教育也历经了重建与发展,但总体依旧倾向于继承传统的知识取向,认为通识课程不能偏离学生的专业领域,应从其所修科目开始进行通识学习。

德国的应用型大学学位课程多与劳动力市场高度关联,专业设置细化,教学强调实践和应用,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这种技术化、工具化的“实用主义”教学,容易导致人才结构存在人文素养的系统性缺失,综合素质发展不均衡。而随着世界格局发展与国际局势的变化,市场对于人才的综合素质与复合能力愈发关注,专业化教育弊端日益凸显。德国应用型大学通过一系列的课程设置将通识课程融入专业教学中,减少专业化导致的不同学科间的隔阂,规避专业化教育所带来的教育失衡,也为德国应用型大学自身的发展提供更多元化的视角。

二、德国应用型大学通识课程设置

德国应用科学大学通识课程以不同的方式融入了课程模块、在课程结构以及课程组织和实施的形式中得以体现,并通过校企合作、项目合作等方式充分保障师资等教学资源。

1.课程结构

通识课程内容一般为专业知识的拓展延伸以及交叉学科的知识。以柏林技术与经济应用大学的企业经济学专业为例,该专业课程结构中设计通识课程的有外语模块(8个学分)、通识补充课程模块(Allgemeinwissenschaftliche Ergänzungsmodule,AWE)模块(4个学分)以及实习模块(26个学分),[1]占专业总学分的18%。通识课程主要以选修课的方式提供专业知识的延伸和拓展;通识补充课程模块(AWE)模块主要提供非专业和跨学科的相关知识,而并不局限于专业知识的扩展和补充。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选择课程组合方式,获得相应学分。[2]

2.课程实施

以科隆应用技术大学电气工程专业为例,该专业教学采用大课教学、研讨讲座、实习实践等丰富的方式。其中项目式教学环节,让学生在学习中将其未来职业行动情景场景化。[3]多角度多维度地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获得跨专业的能力,例如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该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分为预实习、专业实习和实践项目三个阶段。其中通识教学集中于专业实习阶段,该阶段要求学生掌握的技能和行动能力包括识别企业内管理、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通过书面和口头报告锻炼专业交流能力以及基于自己的工作组织和个人发展反思实践活动中的经验。在实践项目中,学生需用英语撰写项目报告并对项目成果进行英文的汇报;以及通过团队合作,进行风险评估和处理。此外科隆应用科学大学还开设了能力工作坊(Kompetenzwerkstatt),围绕写作、交流、合作等主题开展探讨,提供咨询,为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和职业生活的提前适应赋能。由此可窥见德国应用型大学虽未明确设置任何通识课程,却在每一个教学实践环节中传授着通识的知识与技能。

3.教学资源

德国应用型大学通识教学资源之“通”主要体现在师资和教学环境上。首先,德国应用型大学除了专聘教职外,还有来自公司、企业及其他社会机构团体的兼职讲师(Lernbeauftragte)。此外德国应用型大学教授通常具有丰富的工作经历及行业背景。作为教学的实施者,教师所具备的通识素养不仅融合于专业课程的讲授中,在通识课程的教学中也能更加生动形象游刃有余。

教学环境之“通”则体现在为学生提供的多元化的通识课程场景上。德国应用型大学通过校企合作直接在企业内部建立实验教学基地,例如马格德堡应用科学大学与西门子电器自动化公司共同设立了“西门子自动化研究实验室”,汉诺威应用科学大学电子技术专业与Roma机械公司合作,将电子技术、电子技术联系、电子技术试验三门课程的教学安排在企业中进行。[4]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通过沉浸式的教学体验,激发学生以更多元化的视角主动感知企业氛围,培养自身的通识素养,谋求全方位的发展与锻炼。此外,校企合作的形式以及领域还主要集中在研究、教学、科研成果转化体系以及创新创业四个方面。[5]其充分合作为通识课程的开展和实施提供了更多的渠道,也为学生通识知识及能力的应用提供了更广阔的实践平台。教学环境之“通”润物细无声,而学生无疑是最大的受益者。

三、德国应用型大学通识课程设置特点

通过对柏林技术与经济应用大学,科隆应用技术大学等德国应用型高校通识课程的研究,德国应用科学大学通识课程更加隐性,更加符合应用型大学自身的特色,其特点如下:

1.注重思维和能力培养

德国大学专业课程更注重于专业知识体系的构建和专业素养的习得,通识课程则更倾向于除专业素养之外的其他能力。通识课程如同搭建在专业课程与其他相关专业之间的桥梁,引导学生关注其他领域,并学会换位思考,站在其他专业的角度审视自己的专业,引导客观辩证的学习思维和方式。同时多数以实用为导向的通识课程注重实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符合德国大学的办学特色的同时也进一步巩固了教学质量。

2.课程与专业融合度高

德国应用型大学的通识课程均围绕专业展开,与专业课程融合度高。相较于欧美以及国内的通识课程,德国应用型大学的通识课程更加隐形,学生集中精力进行专业学习的同时,通过与专业课程较高融合度的通识课程学习相关领域的知识,不仅对本专业的学习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同时也降低了跨专业跨领域学习的门槛,给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赋能。

3.课程设置灵活形式多样

德国大学的通识课程以其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丰富的课程内容在德国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中独树一帜。除了基本的讲授、研讨以及练习课程外,综合课程、实习实践课程也是通识课程教学方式。课程受众并非针对某一特定专业,而是面向整个学校。无门槛的通识课程参与方式打破了专业之间的壁垒,同时搭建了跨专业学习,多元化发展的平台,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全面化多角度的思维。对于高等学校而言,多元化的授课方式有利于跨专业的交流与合作,促进课程体系的优化。

4.通识课程资源充沛

德国应用型大学中进行通识课程教学的教授都有丰富的企业工作的经历和专业素养。此外作为师资团队的重要补充,还有来自公司企业的兼职讲师。教师所具有的实践背景、行业素养以及综合能力是通识课程内容的重要来源,教师以身作则将其通识素养随着教学不断输出。另一方面是应用科学大学注重在学校层面与地方企业的合作[6]。强化了办学定位的同时提供了多元化的教学场景和教学方式,实景化的教学环境和氛围更有助于提升教学效果。丰富的教学资源能够全面的滋养通识课程内容,构建更为立体全面的通识课程情境。

四、我国应用型高校通识课程设置现状及困境

1.我国应用型高校通识课程现状概述

我国应用型高校现行通识课程目前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是人文社科类通识教育模块,是全国统一的必修课程,包括素质教育、思想政治、创新创业第二课堂和体育等,占49个学分;二是5个学分的专业选修课程,通常为该专业的通论课、概论课,也不乏一些技术课、方法课。[7]这一部分是应用型大学目前通识课程建设的主要空间。通识课程的授课多以选修课为主,大部分课程依托教室采用大班教学,授课教师多由专业教师兼任,随机性较大。

2.我国应用型高校的通识课程实践的困境

(1)课程设置缺乏灵活性

首先,在通识课程模块中占多数学分的人文社科类通识课程由教育部统一规定,课程内容和课程类别缺少灵活性;其次,专业通识课程几乎都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依托于教室,以传统的教学模式为主,知识单向输出,授课形式缺乏灵活性,不利于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教师难以及时掌握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最后,课程质量的监督和授课效果的考察缺少灵活性,造成学生疲于应对或投机的心理,通识学习效果欠佳。

(2)通专课程相互割裂

通专的相互割裂首先源于教育理念上对通识教育的轻视。学生在选定专业的前提下开始大学课程的学习,学习以专业为中心展开。而通识课程则被视为“扩大了一点学生的兴趣和知识面”[8],专业课程由于与就业需求以及实际生活紧密相连,相对通识课程而言具有更高的“性价比”,在理念上和思想上,通识课程会顺理成章的被轻视。其次通识课程广而不专,杂而不精,并未有效的和专业充分衔接,看似涉猎广泛,实则缺少内在联系而只是在传授一些零碎的知识,学生浅尝辄止,虽“通”但“不识”。

(3)课程资源缺乏保障

在师资配备上,多数高校未设置严格的筛选程序来决定授课老师,教师在备课质量及教学效果把控等多方面会产生连锁的负面效应。其次,多数院校更倾向于将有限资源和经费投入与专业建设和教科研中,政策与资源的倾斜导致通识课程的开展及相关的教科研很难获得支持。资源的局限性使得通识课程只能局限于理论而迁就于形式,而致力于从事通识教学的教师也只能被迫止步不前。

五、对我国应用型高校通识课程建设的启示

“技术至上”是二战后越来越明显的人类社会特征,而当下中国知识传播和教育领域,科学精神被发展技术所取代,求真之志被成果转化所遏止[9]。在这一理念逐步渗透下,我国应用型大学的教学有着更多功利化的色彩,重专业而轻通识,人才培养失衡。因此通过借鉴德国的应用型大学通识课程的经验及特点,对我国“技术至上”的教学理念予以纠偏与修正,打破通专二者间的失衡,让人才更加均衡发展,加强我国的应用型大学通识课程的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1.加强通专融合协同发展

德国应用型大学通识课程渗透于专业构建中,通识与专业课程彼此相辅相成。而对于我国应用型高校通专融合度低,相互割裂的现状,应加强通专课程之间的融合建设,从专业角度出发,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系统的梳理,让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相互渗透,摒除二者之间的明显界限。在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相融合的领域内,构建丰富的小通识课程,以跨学科领域的基础知识为主要内容,基于专业领域而将知识体系向外延伸,同时提高通识课程挑战度,激发学生志趣,为通识课程的发展提供课程空间。

2.拓展通识课程资源

丰富的教学资源是通识课程教学质量的有力保证。德国应用型大学的通识课程依托的是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通识素养的教师团队,同时通过校方与企业之间的密切合作为通识课程提供多元化的教学场景和实践平台。

我国应用型大学一方面针对校内的师资,以专业教师为基础,发展通识师资队伍,建立通专融合的师资队伍;另一方面积极争取社会资源,对口企业,依托实体项目,加强校企合作,在教师岗位中提供一定比例的面向社会的讲席邀请行业专业人士走入大学课堂,扩充高校师资队伍。教师以丰富的行业经历来阐释通识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在漫漫人生中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以身作则的强化通识学习的重要性。

3.打造本土特色的通识课程

德国应用型大学通识课程不仅符合德国紧凑务实的办学风格,也为学生的实践和就业提供了良好的过度与衔接。我国应用型高校的通识课程构建在吸取经验同时,切忌照搬照抄,急功近利。应深挖我国国情和教育体制特色,紧扣应用型高校的办学宗旨,横向上借鉴德国的通识课程构建的经验和特点,纵向上基于学生的需求和社会的需要,跟踪调查毕业生的就业方向及在一定工作年限内职场上所应具有的普适性质的知识和能力,构建出适合我国应用型高校自身特色的通识课程体系。只有提供了具有本土化特色的通识教学土壤,才能让通识教育在中华大地上枝繁叶茂。

六、结语

只有当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驾齐驱才能在人才培养的道路上发挥最大的作用。我国应用型高校应打破办学定位所带来了的格局束缚,立足长远,通过通识课程让当下的青年人理解与接受人与社会最基本的道理,并以此成为他们职业生涯的共存背景,终生远离迷茫和困顿。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作为高等教育的左膀右臂,必须保持在教育体系中的权重平衡,而通识课程的合理构建必将会有助于打造更均衡的教学体系,给社会培养出更多的复合型人才。

猜你喜欢

通识专业课程应用型
汽车类专业课程混合式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应用型高校混合式新型网络课堂教学改革
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以汇编语言与接口技术课程为例
体育院校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课程模式构建与探索
通识少年小课堂 无线电寻宝之旅
通识少年“种”石油
通识少年小课堂 血液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