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干部寄语全国两会
——新征程里的新期待
2021-12-06•孙则
• 孙 则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民政干部最关心什么?最期待什么?民政工作在哪些方面可以做得更好?
实施社区现代化治理工程安徽省民政厅 王 芳
实施社区现代化治理工程,有利于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基础工程。一是要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在城市化进程中,要做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结合,既要突出乡村特色、保留乡土气息、做到“一社一品”,又要文明、科学、健康地发展,使农村社会经济、社会关系、生活方式迈向现代化。二是要加强基层政权治理能力建设,加强社区工作者能力建设,完善社区工作者待遇保障,增强职业认同感、荣誉感和自豪感。要为社区减负松绑,为实干积蓄力量。要发挥全体社会成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推进社区现代化治理的整体合力。三是要构建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开放共享的基层治理平台。要完善“网络化+网格化”社区治理模式,全面推进智慧社区建设,织密织牢社会保障网。坚持需求和便民导向,建好社区组织和便民服务中心,提升服务质量与效率,推进社区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
期待为患有传染病的孤弃儿童建立专业集中养育机构河北省保定市民政局 张锦营
各级儿童福利中心(院)负责本级孤儿、弃婴(弃儿)集中生活照料、心灵抚慰、特殊教育、医疗救助、医疗康复、矫正矫治等职能。实际工作中,基层儿童福利中心(院)除了负责养育正常孤儿,还会接收个别患有传染病的孤弃儿童。因为他们有较强的传染性,需要设单独区域养育和专业人员特殊护理。大多数基层儿童福利中心(院)缺少专业工作环境和护理条件。建议从国家、省级政府层面,为患有传染病的孤弃儿童建立专业集中养育机构,在该机构内根据不同种类传染病患儿划分不同区域,提供集教育培训、康复治疗、托养寄养等于一体的专业服务,实行专业管理。通过分类集中服务,可以使处于特殊困境的儿童在这个专业大家庭中共同生活,在没有歧视的环境中感受更多关爱呵护,使他们得到足够的尊重和信任,有助于成年后融入社会。
养老服务健全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山东省民政厅 李海彦
要健全以居家为基础、以社区为依托、机构充分发展、医养有机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优化政策环境,明确新时期养老服务发展目标、推进思路和保障措施。完善服务体系,加大对护理型床位的扶持力度,提高护理型床位占比;实施敬老院改造提升工程,每县建一处以专业照护功能为主的县级敬老院;实施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建工程,大力加强街道(乡镇)综合养老服务机构建设,提高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建率、街道综合养老服务机构覆盖率;大力发展适合农村村情的互助养老服务。提升养老服务质量,建立失信联合惩戒和黑名单管理制度;开展养老服务队伍职业能力培训提升行动,健全完善学历教育和在职教育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人才培养体系,推进校企合作,加大激励褒扬力度,吸引专业人才加入。
社会救助全力推动扶弱助困长效机制江西省景德镇市民政局 郭 玲
当前,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我们需要全力推动扶弱助困长效机制的健全完善。一是要保持社会救助政策稳定,稳步提高兜底保障水平,全面细化加强民政兜底保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政策措施。二是要加快构建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对低保对象和特困人员给予基本救助,对低收入家庭和支出型贫困家庭给予专项救助,对遭遇突发事件、意外伤害、重大疾病等基本生活陷入困难的群众,给予急难救助。三是要持续完善社会救助工作机制,深入推进社会救助信息化建设,健全监测预警机制,强化主动发现、快速响应机制;探索建立“物质+服务”社会救助机制,加强专业社工服务。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让特殊困难群体突破发展瓶颈贵州省赫章县民政局 黄 磊
我国如期实现全面脱贫,特殊困难群体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但他们的收入来源主要依靠财政转移支付,靠领取救济维持生活,依然是社会弱势群体。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应着力解决其发展需求。一是聚焦“一老一少一病一残”,向着收入持续增加、生活更为殷实、发展更加有力、关怀更加到位、幸福感更加增强的目标迈进。二是完善帮扶措施,增加投入,确保产出。可以通过政策引导,明确政府主体责任,积极引导社会慈善组织、社会团体、爱心人士广泛参与特殊困难群体关爱建设;持续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落实资金保障,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大力发展养老服务及儿童福利产业,围绕特殊困难群体,加大资金投入力度,鼓励和吸纳社会资本及人才参与养老服务、儿童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强化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从业人员劳动报酬,扩大专业人才比例,提高服务质量,提升服务软实力,在满足保障性需求的同时,满足特殊困难群体发展需求,促进养老及儿童福利事业在欠发达地区、贫困地区、农村地区高效发展。
殡葬改革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现实所需江苏省南京市殡葬管理处 陈 骏
当前仍然存在农村殡葬设施供给不足,公益属性不高和管理体系不健全等问题。期待全国两会有更多利好政策助推殡葬行业高质量发展。一是配齐农村殡葬服务设施。坚持疏堵结合,加强涉农殡葬设施规划和建设,强化保障供给,加大经费投入,开工建设一批公益性公墓和骨灰堂,升级扩建一批殡仪馆、守灵中心等殡葬服务设施,提高涉农街镇殡葬需求供给能力。二是强化殡葬公益属性。建章立制健全殡葬基本保障体系,在保障基本殡葬服务需求的基础上,健全殡葬基本公共服务制度,逐步实现基本殡葬服务普惠性、均等化,实行农村公益性骨灰堂免费安放,探索建立城市公益性公墓,切实减轻群众治丧负担;加大财政投入,将殡葬事业发展、殡葬设施建设、基本公共服务项目、殡葬管理等所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足额予以拨付;保障殡葬用地指标,将其纳入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确保各殡葬设施详规真正落地。三是倡导文明新风。坚持将丧葬礼俗改革纳入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规划,把移风易俗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重要内容,联合相关部门将移风易俗、丧俗改革列入村规民约,积极倡导厚养礼葬、文明低碳祭扫、生态安葬,在乡村振兴中弘扬新风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