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实质正义思想探析*
2021-12-06牛江伟马吉芬
牛江伟,马吉芬
(1.大庆职业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黑龙江 大庆 163255;2.大庆师范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 大庆 163712)
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有独到的对正义问题的理解,提出了不同于自由主义政治哲学的正义论。本文尝试以实质正义和结果正义为立论点,论证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正义论问题。
一、马克思主义实质正义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为了解决资本主义无法解决的先天缺陷。马克思主义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思想为理论武器揭露了资本主义的非正义及其产生的根源,指出资本主义社会状态下人的全面异化是资本主义的先天缺陷。这个先天缺陷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框架下是无法解决的,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必然被更加高级的社会形态共产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非正义产生的根源是私有制。要想解决资本主义的非正义和先天缺陷,必须废除私有制,建立公有制。公有制状态下生产资料的主人变成了劳动者本人,劳动者在劳动时是给自己劳动,不会出现自我异化状态。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详细分析了这种异化状态。[1]156-164马克思解决问题的思路是把私有制变成公有制。一旦变成了公有制,无产阶级就获得了解放。因为无产阶级成为了生产资料的主人,劳动回归了劳动者本身,劳动者自己占有自己的劳动。劳动不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变成生活的第一需要。劳动是快乐的,是一种生存方式,劳动和劳动者的生命合为一体。一旦建立起这样的社会,就把资本主义的非正义克服掉了,建立起崭新的正义社会。崭新的正义社会让非人走向了人,把人从动物界解放到人的世界。尽管20世纪以来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并行发展,但共产主义才是人类的发展方向。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超越了自由主义政治哲学,把资本主义非正义社会变成社会主义正义社会,是代表人类发展方向的新政治哲学。
马克思共产主义是一个超越了正义的社会。超越正义并不是说不需要正义。超越正义指的是,正义一旦实现,非正义被消灭,整个社会已经普遍实现正义目标,就无需谈论正义的话题。超越正义的社会,不是不需要正义,是正义全面实现,就不提正义这个词,因为社会已经是正义的社会。一个实现了正义的社会,不仅仅在形式上和程序上是正义的,在结果上和实质上也是正义的社会。提出结果正义和实质正义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一个重要理论贡献,这是区别于自由主义政治哲学的关键。
马克思认为自由是自由自觉的生命活动,需要把自由从理想变成现实。所谓生命活动是改造世界的实践。每个人都是自由的,但每个人的自由价值是不一样的。要想把自由价值实现出来,必须改造现存的社会,让这个社会更好。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提出了未来的社会是自由人的联合体,这种社会就是康德理想中的目的国。每个人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这是真正的自由和平等。流俗认为博爱是资产阶级的价值,但博爱这个词并不是资产阶级的专属物,共产主义也讲博爱。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写了这样一句话:“共产主义的博爱则径直是现实的和直接追求实效的”。[1]187共产主义的博爱不是仅仅嘴上说爱全世界,爱社会。马克思要把博爱实现出来,不是说说而已。要想爱所有人,所有人需要吃穿住行,这个世界要和平。没有这些,所谓的爱只是空头支票而已。所以问题是首先要解决生存问题。马克思共产主义的博爱是现实的和直接的,要把博爱实现出来。因此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既是形式正义和程序正义,更为关键的是实质正义和结果正义。
二、马克思主义实质正义批判资本主义的非正义
资本主义社会形式上正义,但实质上是不正义的,这是由生产资料私有制和资本最大化地追逐剩余价值两者相互推动导致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核心和基础是生产资料私有制。资本的本质是追逐剩余价值。资本只有一个目的,就是无限制地追求剩余价值。
早期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是放任的市场经济,政府只是守夜人,对资本的扩张采取放任态度。资本像是一匹脱缰的野马放任开来,无限追逐剩余价值。资本追逐剩余价值带来早期资本主义社会迅速两极分化,经济危机此起彼伏。因为在放任的市场经济和自由竞争的状态下,人的天赋和私有制相结合发挥了重要作用。占有生产资料和天赋高的人在社会竞争中占有优势,财富逐渐向这群人积累。没有生产资料的人和天赋低的人,只能靠出卖劳动力生存。当两极分化达到了一定程度,社会就出现了弱肉强食,丛林法则变成社会的通行规则。资本主义在社会规则和法律层面与封建社会比较,形式上是文明的,但却进入到了不文明的野蛮丛林法则时代。在这种弱肉强食的时代,弱者只能被宰割,早期资本主义社会很快就面临坍塌的危险。为了摆脱经济危机,资本主义发展历程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代的自由竞争发展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时代的私人垄断,但危机却不断加重,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当资本主义放任的市场经济带来了上述的社会状态,这就是不正义的社会。马克思曾经指出,资本主义社会的分配方式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基础上是公平的。[2]432因为资本在运行中,完全遵循平等交易原则,实行等价交换。资本家并不认为自己剥削工人,反而认为自己雇佣工人,给工人发工资,一分钱也不欠工人的。资本家约定多少工资就给工人支付多少工资,完全公平和平等。工人到资本家工厂干活,不是资本家强迫的,是工人自愿来的,不是人身买卖关系,工人是完全自由的。从这一点看,资本主义在形式上是正义的和平等的。资本主义人人都是自由的,自由到什么程度?用马克思的话说,工人自由到一无所有。这种权利其实是形式上的。马克思恩格斯在论证这个问题时候,多次讲过,资本主义建构了一套形式上的正义、平等和自由。但“资本主义这种形式上的正义背后蕴含着实质上的不正义。”[3]93资本追逐剩余价值导致社会两极分化、弱肉强食、丛林法则,让资本主义社会变成一个野蛮的社会,非人的社会。每个人都有自由,一个富翁的自由和一个乞丐的自由从形式上是完全一样的,但实质上却是完全不一样的。任何人都有自由权利,但自由价值是不一样的。一个富翁的自由价值和一个乞丐的自由价值是不一样的,要想让自由价值一样就涉及到实质正义。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导致人片面发展,出现了严重的异化现象。人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发展成一个片面的人,单一的人。一旦进入资本主义生产的流水线中,就会把人极其片面地发展。资本主义的工厂将人变成一个工具的人,人慢慢地丧失了自我,人本身就会消失。人的自我价值感、自我实现感、自我尊严感没了。人已经没有了任何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自我已经找不到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法兰克福学派思想家马尔库塞把这样的人叫做单面的人。人想要获得全面的发展,在一个非正义的社会中无法实现,只能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有全面发展。
二战后,资本主义进行全面的调整,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代,选择福利国家的发展模式,在二十世纪中后期,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建成福利国家。福利国家并没有解决资本主义的深刻危机,也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非正义状态,只是缓解了资本主义的危机。20世纪末期到21世纪初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因社会过度福利化纷纷陷入主权债务危机。近几年又因滥用自由权利陷入难民危机和新冠肺炎疫情危机。这些问题在资本主义框架结构下是无法解决的。建立福利国家和张扬自由权利的本来目的都是为了弥补和解决资本主义先天缺陷导致的各种社会问题,初衷是好的,也确实为人类探索未来社会发展和人自身的发展提供了历史经验教训。但资本主义框架结构却让这个好的初衷在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走向了反面。这是资本主义结构问题,只有破除资本主义结构才能解决问题。
三、马克思主义实质正义是人类普遍的正义
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是人类不断追寻一个美好的社会,和谐的社会,适合人类生存的社会所进行的各种哲学思想努力。没有战争,没有凌辱,没有暴力,没有冲突,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社会才能更适合人的居住和人的生活,更能体现人性、理性、和谐。这样的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要追寻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理论目的是要实现正义和构建正义的社会。实现正义和构建正义的社会是再造现实的过程。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实质是修正现存的缺陷,塑造新的现实。恩格斯阐述了现存与现实的区别。[4]268现实和现存是不同的,现存是指存在的一切,现实是指合乎理性的存在。不合乎理性的存在不叫现实。真正现实的存在是真善美,它是合乎理性的,是属人的社会,是符合人性的,而假丑恶并不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追求的是不断从现存走向现实,超越现存,再造现实。再造现实的过程就是不断地走向文明的过程。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是要对现存的一切进行反思,反思现存的一切是否具有合理性。人类社会从低级到高级,不断把不合理的东西剔掉,追寻现实存在的合理性,不断克服假丑恶,追寻真善美。
马克思主义实质正义是人类对未来美好社会的追寻。马克思主义实质正义是批判和超越自由主义的新政治哲学。资本主义政治哲学代替封建主义,是人类的一个飞跃,因为资本主义终于把人从奴役状态变成人,变成形式上的人,但还不是实质上的人。资本主义把奴役状态的人解放出来变成一个自由的人,但无产阶级自由的一无所有。无产阶级在形式上是自由的,这种自由以前是没有的,封建社会和奴隶社会是没有这样的自由。奴隶制和封建制没有人的位置,有的只是等级制,等级制下人无法称为人。能把人从奴隶制和封建制解放出来是资本主义的历史贡献。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把资本主义这个贡献从形式变成实质,把资本主义提出的自由、平等、博爱的理念从理想变成现实。自由、平等、博爱是资产阶级提出来的,但不是资产阶级的专属物。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里讲,共产主义是自由人的联合体,每个人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前提条件。[5]53这恰恰是要把资本主义形式上的正义发展成实质上的正义,形式上的自由、平等、博爱变成实质上的自由、平等、博爱。所以马克思主义实质正义是当代最好的政治哲学。
综上,马克思主义实质正义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原创性创新理论,既能解释当代中国的时代发展,又能引领中国未来的发展,在政治哲学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