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背景下食品科学与工程教学体系的优化与建设
2021-12-06王峙力黎晨晨马永强
王 鑫,王峙力,马 蕊,黎晨晨,韩 冰,马永强
(哈尔滨商业大学食品工程学院,黑龙江省谷物食品与谷物资源综合加工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哈尔滨 150076)
为了社会和企业更好的发展,满足大趋势下社会和企业的多重需求,进行人才培养最重要的就是应该将理论知识与动手能力相结合。如今,各种高等院校的教学模式还是以理论知识为主,对于学生提升动手能力、实操技术没有特别重视。因此,学生毕业后,在食品科学与工程相关岗位的工作中会遇到各种问题,都是在课程中未学习到的知识和技能,致使在岗位中工作困难。针对优秀人才培养供给端和行业需求端一些无法完全匹配的问题,通过产教融合与各种食品企业、公司合作,大大提升了教育背景、人才培养、产业化、现代化、创新性等多种通路的连接,完成了优秀技能性人才培养供给链和行业需求端链的无缝连接[1]。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推动教育优先发展、人才引领发展、产业创新发展、经济高质量发展。产教融合是指学校根据相关专业将企业生产中的需求与大学培养人才的需求相互融合,使产业和教育相互交融、相互支持、相互协调。产教融合是学校和企业进一步的合作,是学校为提高培养人才的质量和相关企业的进一步合作[2]。
1 产教融合的意义
产教融合是指学校根据专业,把相关的产业和教育相融合,使学校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科技服务为一体。学校和企业共同培养高等素质水平的人才,实现了专业设置与企业需求相匹配。产教融合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力,使学生将学校里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之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增强知识的运用能力,处理实际的问题,鼓励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产教融合也可以提高教师师对于知识的应用能力。教师拥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专业知识,但是缺乏应用和实际的操作,教师的能力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产教融合为教师提高知识应用能力提供了机会,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可以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把教学和科研相融合,提高自身能力,提高教学的质量。产教融合还有利于当地的经济发展,学校培养人才并为企业输送促进企业的发展,从而影响当地的经济[3]。
民以食为天,食品行业是我国的高速发展的坚实基础。社会进步迅速,食品行业也迅速发展,各行业对人才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多,对人才要求的标准也越来越高,不仅要求有高学历还要求具有应用能力和实际操作的能力。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院校及教师,应积极探寻和发展产教融合协同的教学方式,发挥自身优势,凝聚自身特色为食品业未来的发展和振兴培养更多的具有坚实理论基础、实践能力,符合发展需求的高水平人才。学校教学体系的建设与优化必须与国家背景相结合,响应国家政策,建立有地方特色产业发展的目标,产教融合建设真正紧随行业发展,符合企业需求的教学体系。
2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产教融合存在的问题
2.1 院校教育缺乏有力的目标导向
院校应根据当地和学校的特色和优势制定专属于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现在许多院校在制定实际的人才培养计划时大多偏向于学术型人才的培养,突出了学术型人才高等水平的科学研究和丰富的理论基础,而往往缺失了对于实践的重视和当地的特色,这种学术型人才往往和行业企业的需求不同。学校培养人才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让学生走向相关企业岗位,所以学校对于人才的培养应契合于企业的需求,在具有高水平学术能力的同时也要具有优等的实践能力,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2.2 教师的数量和质量仍需提高
现阶段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缺少拥有丰富理论基础和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高质量双师型教师。双师型教师的缺少影响着院校人才培养。在食品业高速发展的时代,教师应积极学习基础文化知识、专业知识和新型技术,掌握食品业发展动态,追赶产业的发展需要,防止教师与食品行业脱节。除了双师型教师的缺少,学校对于教师到企业锻炼的引导不够,给予的激励、管理不够,导致教师积极性不高[4]。
2.3 教材存在的不足
人才培养的中心是课程建设,而教材是课程建设的关键,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现行的教材往往偏重于理论解释,对于实践的指导还不足。现在食品行业发展日新月异,各种新型设备和新颖的技术层出不穷,食品行业自动化程度不断在提高。但现在的教材更新速度较慢,在大多的情况下教材与企业实际情况相比落后了许多,不能与行业企业紧密联系。教材体系系统性不强,部分教材章节的排布没有循序渐进、没有层次,教材应注重帮助学生的理解,不能只是作为知识点罗列。在学习教材后,学校应有相应的企业教学资源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延伸,强化学生的学习效率。许多学校对该方面没有足够的关注,投入缺少导致学生不能深入理解教材中的内容[5]。
2.4 企业和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
企业大多以自身经济效益为主,企业希望尽可能多地自主生产的时间,而学校希望学生可以有更多的实践机会;企业希望在运作过程中每项操作都可以达到企业的标准,而学生对于实践不熟练容易出现不达标的操作;在学生实践过程中,往往有设备的数量远远小于学生数量的现象,这些就是企业在产教融合过程中出现的难题。
3 改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产教融合的措施
3.1 制定院校专属的人才培养目标
在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时要实际分析食品行业的发展和岗位的需求,利用当地和院校的优势及特色。在人才培养目标制定中要做到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并重,制定符合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需求的专属课程和实践能力培养课程。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可以邀请企业与院校合作共同制定,积极采纳双方的建议。应注重专业知识与实际相结合,要求学生可以用专业知识处理企业实际存在的问题。完善教学体系的优化和建设,让理论、实践和教学相互贯通、相互支持、相互协同。在全国各高校比较人才培养目标找出学校的优势和劣势并加以改进。
3.2 提高教师的质量和数量
丰富教师队伍,提升师资力量,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和学术水平,提高教师的资格标准,引入双师型教师人才,尽可能录取学术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对于实践经验缺乏的高学历者或者学术水平不够的技术人员应提供培训,给予他们实习的机会提升自身能力,丰富专业知识和提高实践能力。与此同时,有经验的教师应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教学体系和教学方式。让他们从中提取方法,为自己以后的教学做铺垫。实现老教师对于青年教师的传授、帮助和带动,让青年教师的教育水平迅速提高。产教融合在课程上的体现,就是学生可以学习到企业中实际使用的知识和技能,教师队伍中不仅要有专任教师还要有兼职教师。专任教师的学历,经验等各方面搭配要协调,兼职教师中来自企业相关部门要全面,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从质检、生产、产品研发、设备运作及人员的管理、分配等多方面可以为学生传授实际的知识和技能。采取一些激励手段,定期让教师队伍进行培训实习,互相交流意见并对教师定期进行考核和测评。在课程的结尾可以让学生对于教师的教学给予一些评价和意见,让教师可以全面审视自己的教学方案[6]。
3.3 完善教材的编写
现行的教材内容大多是关于专业知识的讲解,企业方面的知识不足,没有做到产教融合。教材的编写应该由学校和企业合作完成。这就要求编写人员在具有坚实基础理论的基础上还要联系食品行业,跟企业之间密切相关。编写人员要深入食品行业,了解行业的动态、不足及发展前景。了解企业的运转、需求和生产现状,从而有针对性地对人才进行培养。对行业和企业进行调研,明确教材编写的方向。根据教材所需,邀请企业的专业人员,由企业中一线工作人员与学校教师共同编写教材,实现理论和实践相互联系,使教材内容符合企业实际,便于学生理解并提高学习效率。教材中知识点的编排要循序渐进要有层次,便于学生的理解,教材内容要全面而且要注重细节不能浮光掠影。在章节最后放入具体的案例分析、知识小结和知识拓展,便于学生提高知识的运用。在课程中不能仅仅对于书本教材进行讲解,还应具有对于书本教材的延伸。为了实现产教融合可以在课程相关内容使用企业日常工作的视频、设备运作的视频、食品生产工艺流程图、操作手册等。通过视频、表格、动画、图像等方式对教材内容进行延伸,与企业密切对应,让学生提前了解企业的运转。教材编写后需经多个方面进行评测,首先,请学校内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对于书中知识内容进行评价,知识点是否覆盖全面,知识点的描写是否详细,教材内容是否逻辑通顺具有层次;其次,请企业内专业人员评价教材内容是否符合企业实际,在企业中能否运用这些知识;最后,请学生评价教材内容是否枯燥无味,能否学到实用的技能。然后邀请各方对教材给予总结和改进,经过试用一段时间,视效果再加以推广。教材更新的速度也一定要追赶上食品行业的发展,最好是一年更新一次。
3.4 深化人才培养模式
要想解决企业和人才培养模式的矛盾,院校应在人才培养模式中突出与企业的对接,使人才具备企业所需要的能力。采取具有针对性的课程、教学方式和实践,增强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建立合理的教学体系,第一个阶段让学生在结束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后进行实践课程的学习,学习设备的结构和基本原理。第二个阶段在学校模拟在企业工作,学习生产的技能。第三个阶段在师傅的指导下开始进行生产,然后逐步开始独立生产。每个步骤都需要进行考核和测评,只有通过考核才能进入下一阶段[7]。加强学生的行为规范,培养质量意识,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需要从刚入学时开始,让学生长时间保持规范的行为。在实习过程中,根据企业的要求来规范学生的行为,使学生实习的表现和成绩学分相联系。用企业中真实的案例来警示学生,让学生规范自己的行为。在实践过程中,可以采取分组分批进行实践解决设备过少的问题。一个班级的学生分为4~5 组,分组进行实践,方便管理。
在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人才培养目标用相对稳定的课程体系和教育内容,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称为人才教育模式。使学生校内学习的理论知识和实习实践相融合,充分发挥学校和企业2 个方面的优势。改进人才培养计划,加强专业课内容的学习,铺垫扎实的知识基础;增加学科课程,培养学生多方面的知识基础;让学生学习食品行业的发展和未来前景,了解食品业和经济、社会、生态等多方面的联系。继续深化实践教学,让实践教育连接整个教学过程。把学生课上实验、企业参观、毕业设计和在企业中实习这4 个方面作为重点,让学生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起来[8]。
3.5 加强产教融合的推广并出台相关优惠政策
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支持和鼓励企业参与产教融合,但是实际的实施情况还是不尽人意,对于产教融合的推广还是不够。政府部门应该以实际的行动和政策来推进产教融合。例如,在资金、税收、土地等多方面给予参与产教融合的企业补贴。学校也可以与企业进行合作,调派骨干教师到企业中进修实习,分享专业知识,在学生进行就业时可以邀请企业来参加招聘[9]。
4 结语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属于应用型工程类专业,在产教融合的背景下优化了人才培养模式,对教学体系的优化和建设,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并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分析和处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使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获得了社会的认可,产教融合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科学技术水平和企业服务社会的程度,从而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帮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与实际联系起来,在产教融合过程中使双方共同获利。产教融合教学体系的优化和建设可以使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更加符合企业的需求,学生就业的问题得到了改善,学校得到社会的认可。就业的学生可以更快融入到工作生活,可以处理大部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企业得到了高质量素质的人才,扩大了技术团队,提高了技术水平和企业的整体效益,大大减少了培训员工的成本,在根本上实现了学校和企业的双赢[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