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文化育人的意蕴与实践路径探索
2021-12-06卢秀峰
卢秀峰
(广州美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文化育人是高校的本体功能与根本任务,高校肩负着文化传承与培育人才的双重使命,文化育人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的内在要求。文化育人既是教育思想,又是教育模式,更是教育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讲话中指明,“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做到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不断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文化育人具有鲜明的价值取向性,立德与树人是高校文化育人的价值目标。时代是实践的基础与前提,新时代背景下的高校文化育人工作面临新环境并承担新任务,需立足新时代、基于大学生全面发展需要进行实施,探索科学可行的实践策略,以深化、巩固与增强育人成效。
一、新时代高校文化育人的意蕴
1.高校文化育人的内涵
“文化”一词来源已久,《辞海》将文化界定为“从广义来说,指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来说,指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式。”文化本身是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其基本含义是指对人施以文治教化,传授知识之余把不懂事理之人培养成为有教养的人的过程。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动力,与教育存在着紧密的关系,文化以教育的内容与形式不断延续与创造,文化的功能性决定了文化育人的价值取向。教育属于文化范畴,具有文化属性,教育以文化的方式不断发展与创新。文化育人就是用文化涵养心智、涵育德行,其本质上是实践过程,是将优秀文化与先进文化通过教育引导、环境熏陶、活动锻炼与实践体验等内化到人的灵魂深处,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文化是高校育人之魂,高校践履文化育人是大学文化自觉的重要体现,作为一种特殊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文化育人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在价值导向、精神塑造、责任意识、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培育发挥着关键作用。对高校而言,文化是大学的灵魂,也决定了高等教育的深度。作为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高等教育承担着文化育人的重要使命。高校文化育人就是高校通过自身特有的文化培育大学生正向的思维能力、行为品质、人格精神和价值追求,充分运用各种文化育人资源,让大学生在和谐的校园文化生活、良好的文化氛围、丰富的文化活动中自觉接受并完成教育的实践过程。
2.新时代高校文化育人的意蕴
时代是思想之母,思想是文化之魂。高校文化育人助推文化发展与文化繁荣,是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渠道。高校文化本身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资源,以育人为核心建设新文化是高校发展的重要任务,也是高校文化育人的必然要求。新时代背景下的高校文化育人涵括时间维度、理想维度、价值维度和实践维度四重要义。首先从时间维度看,十九大报告指明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断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文化力量不断增强,高校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成为支撑国人文化自信的重要力量。对于高校来说,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力量融入各项文化育人实践,建设新文化并整合优秀文化成果作为育人资源,树立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创新文化产品成为时代使命与任务。从理想维度看,马克思主义是被实践证明能够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科学思想,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并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指导是高校文化育人的政治要求。“如果从观念上来考察,那么一定的意识形式的解体足以使整个时代覆灭。”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高校应在坚定政治方向的同时充分发挥在引领意识形态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新时代高校文化育人需引导师生更加坚定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用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这个思想武器观察与解读时代,推动马克思主义获得新发展,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育人实践。从价值维度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与国人的共同价值追求,蕴涵着中华文化精髓,为高校文化育人提供了充分的养料,同时为高校文化育人提供正确的方向指引。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即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大德”,新时代高校文化育人更加注重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核引领师生言行,处理好个人与社会、国家的关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时代文化产品的创作,做到立德与育人相统一。从实践维度看,文化的落地在于“育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是高校教育目标。新时代高校文化育人强调以新时代为基础,植根于丰富而深刻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教育实践,教育对象在学习新文化并践履时代精神的过程中形成稳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文化观,同时,文化建设过程中凝聚着师生的精神追求,有助于增强文化素养、厚实大学精神,并且,让广大师生在纷繁复杂的现实环境中充分认识与发扬中国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在系列教育教学过程中整合多方资源丰富和深化实践体验,有效衔接文化育人的内生与外展,确保育人成效的发挥。
二、当前高校文化育人存在的现实问题
高校在践行文化育人方面进行了丰富的探索,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新时代面临新机遇同时接受新挑战,当前高校文化育人取得创新发展的同时存在一些现实问题。
一是育人工作的“文”与“化”运行过程不够彰显时代性。新时代赋予高校文化育人新的内涵与新的任务,乐于追求新鲜事物并容易沉醉于屏幕化、碎片化信息的时代青年思想活跃,个性鲜明,现实环境下的高校文化育人工作在紧扣时代脉搏、拓展育人模式等方面存在短板,理念不够创新、内容不够丰富、形式不够多样、素材不够充裕,部分授课教师未能做到与时俱进,也未能做到不断拓宽教育内容与创新育人模式,授课内容与形式相对固化,未能做到根据学生实情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个性化辅导欠缺,未能很好地满足学生多元化的需求,导致青年学生参与积极性与预期相悖的现象,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育人实效。
二是未能形成整体合力。尽管在文件规定等要求形成完善的组织与管理机构,调动多方力量营造良好育人氛围,但在现实条件下,领导重视、全员参与的愿景未能很好实现,常因人员调配紧张、机构设置形同虚设等客观因素导致相关文化育人工作组织力量薄弱,师资、场地、经费等不足造成各种具体的文化育人活动开展难以深入与规模化,一定程度上存在形式大过内容、教育浮于表面的短板。在各项组织与实施工作中各部门容易停留在完成任务的浅层次要求,流于形式,缺乏全局性观念与战略思维,缺少文化内涵,文化养成教育未能渗透在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中,各教育主体未能很好地形成育人整体,合力未能凸显。
三是理论与实践的联通不够顺畅。文化育人归根到底属于实践教育过程,需要不断推陈出新的文化知识作为基础,结合实施兼具科学性与人文性的实践体验,提升说服力,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深入社会实践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当前高校在以文化人的教育过程中存在理论与实践联系不够充分、优质资源未完全开发与共享、实践内容不够多元,体验方式不够深入等不足,亟需打通“最后一公里”。高校本身蕴含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校史档案藏有宝贵的育人资源;地域性的革命文化资源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如不同高校所属地区蕴含丰富的红色教育场所和新一代高校人共同创造的时代精神等,宝贵的系列文化知识与教育内容未能很好地运用到学生各种实践体验中。
三、新时代高校文化育人的实践路径探索
高校作为推动文化建设的前沿阵地,同时也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场所,承担着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使命,需坚持新时代教育发展思想,在文化强国战略下高校文化育人围绕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人才的目标,也即在立德树人这个新时代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和核心目标指引下,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在教育理论指导下遵循文化发展规律,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指导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深度挖掘高校文化育人资源,积极探索文化育人的实践路径。
1.从创新性出发,提升高校文化育人的内生动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文化具有时代性,是时代发展的产物,不同时代产生不同的文化,文化同时影响时代发展。高校文化育人在当前来说以新时代为大背景,新时代产生新文化,时代新人的发展需要与其成长特点相适应的创新方式与渠道来展开教育。由此,新时代高校文化育人需要内容、途径、机制等的重构。重构并不是否定历史与传统,相反,需要在继承中发展与创新。“我们要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只有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才能激发高校文化育人的内生动力。
文化育人以“文化”为内容,以“化育”为方式,以“育人”为目标。从内容上说,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文化理所当然要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高校文化育人的内容,也就是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活水源头,以革命文化为重要支撑,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体力量的一切精神财富,同时学习、吸收与借鉴世界先进文明成果的综合文化。育人内容综合体各类文化一脉相承、互相融合、互为联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与时代同步,不断凝练文化精髓、扩充文化内容,引导青年学生在历史文化、革命文化与现代文化等知识内容的学习基础上获得真知、明辨是非、强化责任、提升素养,增强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和系统思维。对于高校来说,建立并形成符合时代特征,特色鲜明、具有品牌优势并促进发展的文化内容体系是育人的基础。其中,精神文化是高校文化育人的核心内容,将精神文化与时代精神紧密结合,不断丰富内容,挖掘时代内涵,促进高校文化育人获得新发展是首要任务。从方式上看,高校文化育人的方法与途径需要在不断发展着的内容基础上持续丰富与创新,结合时代特点、学生特性、中国实情和高校实际,制定出既符合青年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又切合高校学科文化与校园文化发展实际的实施策略。随着时代变迁与社会发展,青年学生的学习、生活条件与环境越来越好,同时选择性也越强,除课堂教学,学生可通过线上资源、线下培训、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等多方式获得知识与能力,高校文化育人方式适应内容特点与学生悦纳程度,综合普遍性与特殊性,采取灵活多样、交叉融合、新颖独特的形式,将理论灌输、实践深化、活动体验、环境熏陶、榜样示范、媒体渗透等多渠道实现知识教化与价值引导。在具体的育人方式方法中,高校还需从教育对象的接受能力出发,将宏大叙事的表达转变为生活化叙事语言,将“大道理”转变为青年学生熟悉的“微表达”。从目标来讲,高校文化育人以培养德才兼备具有文化内涵的时代新人为最终目的。所有教育教学活动都围绕“兴文化、育新人”来开展。围绕大学生心智健康成长需求,致力于青年学生全面发展并且以这个目标为根本要求,更新观念,创新思维,高校文化育人的成效才能凸显出来。高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是最大的文化产品,产品质量需接受社会和国家的检验,必然要求文化青年具有崇高的信仰、坚定的信念、宽广的胸怀、严谨的态度、担当的精神。因此,只有保持对时代脉搏的敏感性,与时代同频共振,坚定创新步伐,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最大限度提高文化增量,最高程度激活化育方式,高校才能产出适应新时期高校学生成才成人所需的知识与精神酵素,真正激活文化育人的内在驱动力,确保持续性发展。
2.从整体性出发,促进高校文化育人的协同发展
文化育人作为一项整体工作,需要各主体、要素与环节的协调与配合,形成全融合的整体育人工作体系才能达到目标。新时代高校文化育人呈现出新变化,首先,育人主体更加多元,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师、辅导员扩充到专业教师、党团干部、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专家、管理部门工作者等;其次,育人方式更加多样,传统的教师授课变更为多元讲堂,网络媒体资源优势越发凸显,精品课程、名家讲坛等网络课程应有尽有,与理论灌输、实践体验到文化熏陶等互为补充;再有,育人载体更加丰富,从常规的线下课堂发展到在线课程,在科研实践、媒介交往、资助服务、组织管理等方面发展为育人平台与载体;另外,育人场域更加广阔,从理论课堂延伸到第二课堂、实践场所、文化园区、社团组织、班级宿舍、网络社区等,可以说高校环境处处都是育人场所。马克思曾说:“既然人的性格是由环境造成的,那就必须使环境成为合乎人性的环境。”这就要求高校对文化育人进行顶层设计,将文化育人上升到育人理念与大学精神层面,以师生现实需求为出发点,围绕培养具有新文化特征的时代新人的目标,优化育人环境,充分发挥各教育主体力量,相互配合,互联互通,同向同行,实现良性互动,共同关注学生的时代特征,合理回应学生成长成才的发展需求,共创健康和谐校园氛围,培育良好的文化生态,形成课内课外、线上线下、校内校外动态立体的文化育人协同工作体系。
具体来说,构建责任落实机制,强化组织保障,成立党委领导下的专门组织机构,各院系与行政部门共同组成专家队伍,层层压实责任链条,上下联动,凝聚力量,将文化育人落实到位;完善学科体系建设,围绕高素质专业人才的教学目标与立德树人核心目标,将学科文化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有机融合,推动专业核心课程与通识必修课程、文化选修课程的质量提升,制定科学的培养方案,创建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交互模式,发挥好课程主渠道作用;优化师资队伍建设,坚持资深教授、学科专家、教学名师、教师楷模深入课堂,同时聘请、邀请客座教授与行业专家等走上讲台,形成具有丰富层次性与多元交叉性的老中青专兼职师资队伍;改进校园文化建设,丰富第二课堂,形成统筹管理、集中指导、统一调配、整合资源、精品路线的健康校园文化氛围,点面结合,让学生在各类多彩文化活动中感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注重活动成果的总结与凝练,增加文化内涵,强化品牌效应,在春风化雨中实现育德化人;构建网络舆情引导、管理与保障机制,充分发挥网络媒体的积极效用,活跃第三课堂,设计出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各种应用程序,让更多学子参与进校园文化建设中,畅通交流沟通渠道,占领网络平台,确保安全、可靠、绿色的网络生态;构建监测、评价与激励长效机制,文化育人是长期的系统工程,育人成效难以在短时间内彰显,这就要求各高校制定科学的监管体系与评价机制,将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纳入评价与激励系统,定期回访,实现动态跟踪,以一定时期内的毕业生在社会上的发展状况作为重要评价点,适时通过物质与精神激励在育人成果中具有突出表现的单位,实现良性循环与动态发展。
3.从长效性出发,夯实高校文化育人的持久成效
高校文化育人的过程说到底是发挥高校特有的文化影响力,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教育青年学生自觉提高文化素养,传承文化基因,形成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激励文化自强,塑造民族性格,成为具有时代担当的文化新人。文化是最深沉、持久、广泛的力量,对青年学生的影响也最深远,要切实发挥文化育人的持久成效,必须让青年学生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文化育人目标的实现需要作为教育对象的青年学生通过行为表现外展出来。内生与外展的过程即是育人过程的统一,而衔接环节需要通过实践来实现。实践教育是高等教育必不可少的内容。正如列宁所说“无论是脱离生产劳动的教育和教学,或者没有同时进行教学和教育的生产劳动都不能达到现代技术水平和产学知识的现状所要求的高度。”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又高于认识,人的认识只有投入到活生生的实践并在实践中接受检验、丰富和完善,才能真正获得并提高思维能力,也才能指导新的实践活动。青年一代的成长离不开实践,青年学生在接受新文化的理论知识时也有投身社会实践与生产劳动的期待,他们在获得新的知识、形成新的思维时渴望得到证实,他们对社会生活有憧憬、对未来人生有梦想,他们渴望投身实践,希望在社会上接受成长的洗礼,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做好了在生活中体验、在社会中考验、在市场中检验的准备。这就需要增加文化育人各项教育实践活动的内涵,完善高校实践教育体系,建立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相融合的校内外实践机制,对校园文化进行深入设计与论证,迎合学生兴趣,顺应学生期待,符合学生需求,避免流于形式、浮于表面,发挥文化育人的长效性。在实践育人过程中,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至关重要,一方面,每所高校都拥有自身独特的文化资源与品牌优势,这些本身就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另一方面,历史本身是教科书,高校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具备理论功能与德育价值的文化因素,一大批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革命文化的历史档案为高校文化育人提供了厚实的载体。除高校外,一些文化研究机构、科研院所、行业企业等都拥有自身独特的人才培养优势与条件,新时代高校文化育人需要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向社会开放,积极引入并充分整合社会有利资源,构建开放兼容的文化育人大场域。实践决定育人方式,不同的内容需要用不同的教育方式与层级进行实施,课堂教学实践、课外活动实践、专业深化实践、基础强化实践、竞赛训练实践、自主提升实践等方式适应学生发展实际进行综合实施,在实践体验中培养青年学生的爱国情怀、民族意识,同时培养批判精神和辨误能力,引导他们自觉提高思想境界和精神品味,形成正确的精神追求和价值观念,增强获得感与成就感,实现自我教育与自我成长。在实践教育过程中,客观的、科学的评价对青年学生至关重要,关系着方向,影响到作为文化育人客体的青年学生的心智发展是否健康。各高校可联系自身实际,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和文化发展规律,制定动态的、可持续跟踪并且操作简便的科学评价体系,评价方案兼具公正性、开放性与时效性,接受校内外各界的客观评价,不断完善评价细则,并对表现突出的优秀学生及时给予嘉奖与鼓励,注重发挥表率作用,同时注重发挥评价的反馈指导作用,及时纠正一些存在问题并给予正确指导,焕发育人活力,提升实践教育的鲜活度和吸引力,达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夯实持久发力、持续多赢的育人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