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云课堂的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改革方案研究

2021-12-06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张真真

河北农机 2021年4期
关键词:资源库教学资源信息化

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张真真

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学校教学提出新的挑战,传统的利用多媒体课件和板书的授课方式需要在信息化教学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尤其是高职院校,其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技术技能,更需要在传统教学方式上进行信息化教学改革,形成“互联网+教学”新形态。

1 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进入了高质量发展阶段,需要大量的创新人才和高素质技工人才来支持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这对高职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这就需要高职院校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深化信息化教学改革,多措并举推进信息化教育,满足学生信息化时代的学习需求,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培养与新时代要求相适应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高职教育注重培养人才的职业定向性,以培养技能型、服务型、应用型人才为主,高职学生不仅要学习理论知识,还需要具备实践能力。高职院校的教师需要既能够在课堂对学生进行理论授课,又能够带领学生进行实践技能的学习,需要具备“双师”素质。传统的利用多媒体课件和板书的授课方式已不能完全满足高职院校的授课需求,需要适应“互联网+职业教育”发展需求,更新教学观念,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进教学方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 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2.1 对信息化教学的理解存在误区

信息化教学是指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手段,使教学环节数字化[1],然而在学校推进信息化教学的过程中,会陷入一些误区:将信息化理解为信息技术和课程的简单加和,信息技术喧宾夺主,信息技术与课程的地位混淆;过分重视课件、微课等资源,盲目依赖信息化手段,忽略了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和合作探究的重要性。对信息化教学理解的误区会导致信息化并未真正为教学提供帮助,反而会降低学生的学习质量,影响教学效果。

2.2 校本信息化课程资源库不足

实施信息化教学,必须具备校本信息化资源库,一些高职院校在课程资源库建设方面存在不足,主要表现为:对学生的信息化能力了解不够,使教学目标的制定、课程内容的选择与学生的学习需要不相符;课程资源建设力度不足,高质量的教育课程数量不多;对课程内容的研究不够深入,课程在设置过程中忽略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使课程内容过难或课时过长,导致学生在听课过程中普遍存在注意力不集中现象[2]。为推进信息化教学改革的进程,高职院校需不断进行资源库建设,提高在线资源库的质量和数量,使资源库真正服务于信息化教学。

2.3 教师和学生信息化素养有待提高

教学是教授和学生的统一学习的过程,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在信息化教学运用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信息化素养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信息化教学过程的顺利实施。

在信息化教学过程中“教”与“学”两个环节的流畅衔接,要求教师掌握熟练的信息化教学技术和手段,课堂中教师由主导地位变为引导学生学习,由于有些教师长期身处传统的教学课堂,已经掌握了一套完善的教学本领,面对信息化教学方式,在心态上会出现难以接受的心理,教育信息化意识淡薄,不适应新的教学平台和教学方式,使信息化教学流于形式。

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相对较差,普遍缺乏学习的自觉性,对于教师在云课堂平台上传的教学资源、布置的学习任务,学生学习效果不好,有些学生由于缺乏自制力,打着学习的幌子,实际却是在玩游戏、聊天等,应付学习,使信息化教学难以推行。

2.4 缺乏有效的考评机制

对信息化教学的考核和评价机制分为对教师信息化教学的考评和对学生学习的考评。由于学校信息化教学改革管理制度和标准不健全,缺乏信息化教学资源质量建设标准、教学效果评价标准、学生在线学习学分认证标准等[3],学校对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效果无法进行全面准确的考核与评价,对学生在线学习的效果难以准确掌握。

3 基于云课堂的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改革方案

随着信息化教学改革的深入,辅助信息化教学的平台也随之涌现,基于信息化教学平台进行信息化教学改革才会使改革有的放矢、立竿见影。云课堂教学平台功能齐全,教师可在云平台进行教学资源库和课程的建设及共享,师生可在课前、课中、课后进行互动交流,同时还提供了数据分析模块,为信息化教学提供了基础。

3.1 基于云课堂找准信息化教学方向

充分分析信息化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制定信息化教学改革实施方案和细则,有序推进信息化教学改革,明确分年度课程和教学资源建设任务。以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大赛和山东省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为引领,每年组织教师进行院级教学能力比赛,选拔优秀教师参加省级教学能力比赛,着力将信息技术与课程进行整合,将多媒体、云课堂教学平台、虚拟仿真软件、AI 技术和课程教学整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开展不同的教学模式,如基于项目的教学模式、基于资源的主题教学模式、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基于案例学习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基于MOOC、SPOC 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等[4]。

3.2 基于云课堂开发校本教学资源库

信息化教学资源包括微课、慕课、在线开放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等,这些教学资源辅助信息化教学的实施。在校本资源建设方面,应建立专业负责人和课程负责人制度,专业负责人根据学院计划,规划专业课程的建设任务,课程负责人按照专业课程建设计划,有序推进课程信息化资源的开发和建设。在资源开发建设过程中要充分依托云课堂教学平台,将资源上传云课堂平台供学生使用,根据云平台中学生反馈的意见和建议,结合课程特点、专业特点和职业需求,进行教学资源的优化,逐步提高教学资源数量和质量。

3.3 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

云课堂教学平台提供了多种功能:授课班级管理、课程建设、课堂教学、智能投屏、题库建设、数据分析等。每种功能都包含若干细分的功能,如课堂教学中,分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部分,教师可在每个环节与学生进行互动,进行签到、讨论、作业、考试、测验、投票、头脑风暴等活动,充分满足教师课堂教学活动的需要。教师的信息化水平不高,导致云课堂的很多功能只是摆设,应该加强师资培训,对云课堂平台的功能进行全面详细的学习;组织教师观摩学习信息化教学水平高的教师的授课过程,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

3.4 基于云课堂建立合理有效的考评机制

云课堂的数据分析功能可以让教师掌握学生学习情况,了解学生的出勤率、作业完成度、课堂参与度;掌握学生对课程资源的学习、评价,这需要教师每次课后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在云课堂平台对学生每堂课进行考核评价。云平台的管理者可以根据数据分析掌握教师平台上的课程建设进度、课程资源情况、教师授课与学生互动情况、教师授课进度等,在此基础上,学校应建立量化考核指标和考核标准,通过云课堂反应的数据分析情况对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进行评价。

4 应用实例分析

按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求,我校为机电一体化和数控专业学生开设了“工业产品数字化设计”课程,本课程是机电类学生的专业必修课之一,主要培养学生的三维绘图能力和空间想象力。学生通过对Pro/ENGINEER 中文野火版5.0 三维绘图软件的学习,掌握机械产品设计中零件的创建、装配、工程图绘制的全过程。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工业产品数字化设计课程在机房上课,上课过程中教师对所学内容现场讲授,讲授完成后,学生在个人电脑上进行练习。由于记忆的瞬时性,这样的授课模式下,学生对于讲授的内容在练习时会很快忘记,学生练习的效率低下,学习效果不好。

随着信息化教学的推进,“工业产品数字化设计”课程进行了彻底的教学改革,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实施过程、教学资源建设、教学评价等方面入手,借助信息化教学手段,以云平台为载体,依据教学改革方案,进行了全新的教学改革。

4.1 进行模块化教学,找准教学方向

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将课程进行了模块化划分,分为:Pro/E 基础知识、二维草图绘制、零件设计、装配设计、创建工程图和曲面造型六个模块,为了精准授课,每个模块授课之前,借助云平台的课前环节中的问卷调查、投票、讨论等功能,对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了解,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结合要学习的内容,对授课的绘图实例进行合理选择,设计任务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带着任务去设计产品,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达到学习的目的。例如,在学习曲面造型模块前,教师在云平台设置问卷调查,了解学生想要学习哪些产品的曲面造型设计,通过学生的需求了解,选择大多数学生感兴趣且具有代表性的曲面零件如足球、篮球、花朵等作为学生的学习内容。

4.2 依托云平台,建设校本信息化教学资源库

根据模块化教学的内容,结合学生学习特点、课程特点、专业特点和职业需求,进行校本信息化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并在云平台进行使用,通过授课情况和学生反馈信息,不断优化教学资源库。课程负责人组织授课教师,根据模块任务,录制典型产品的设计过程视频,作为微课资源上传云平台,课前教师在云平台发布学习任务,学生根据任务首先自主学习课程内容;针对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在课中统一为学生解答,并在课中进行学习的巩固练习,提高了授课效率;课后学生在云平台总结课程内容,便于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感受,及时调整授课内容、授课方式。

4.3 实施课程负责人制的信息化素养提升计划

为保障信息化教学的有效实施,提高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利用价值,实施课程负责人制的信息化素养提升计划,课程负责人全面负责本课程授课教师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和信息化教学手段的运用。课程负责人定期组织授课教师开展信息化教学课程会议,对教师在信息化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集中反馈解决。课程负责人结合课程特点,制定针对授课教师的信息化教学素养提升计划,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水平。

4.4 借助云平台,优化考评机制

“工业产品数字化设计”课程学生学习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组成。在未实施信息化教学之前,学生平时成绩的考核主要依靠教师上课点名、提问等活动在学期末教师主观给学生打分。借助云平台进行信息化教学以后,教师借助云课堂教学平台的功能,上传学习资料和进行课堂活动,学生平时成绩由课件资料学习、课堂活动和作业等多部分组成,学生可以在线学习微课资料和课件等,并对学习资料进行纠错、评价;课堂中学生可以参与签到、讨论、抢答、测试等,课堂趣味性增加;同时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可以及时对授课进行调整。云平台会根据学生的个人参与课堂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对学生个人的平时成绩进行赋分,随着授课的进行,成绩随时更新,这样也可以督促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5 结语

以云课堂平台为依托,增加了教师授课过程中的师生互动和交流,课堂气氛更轻松活跃,教师授课更有针对性和趣味性;学生通过云课堂课前预习、课中学习、课后总结,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习效果得到巩固。“工业产品数字化设计”课程依托云课堂教学平台进行信息化教学改革,开发信息化教学资源,使授课更有针对性和目的性,提高了授课质量,能更快完成授课任务,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资源库教学资源信息化
幼儿园课程资源库建设之浅见
新媒体环境下江苏省高职院校教学资源的整合利用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健身气功开放课程资源库建设研究
《五女拜寿》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
民用飞机航电系统虚拟教学资源建设
新型教学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