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身认知理论视域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的培育路径探析
2021-12-06黄冕
黄 冕
(西昌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小学教育系,四川 西昌 615000)
传统西方哲学理论秉持着主体与客体、身体与心灵对立二分论的观点,作为一种离身认知观,长久而深远地影响到社会领域的方方面面。教育领域在这种哲学理论影响下体现出一种表征主义的知识观,认为知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客观表征,教育就是为了帮助学习者在大脑中完成对知识的印刻。胡塞尔的现象学理论主张身体和感知的统一是个体认知活动的基础①叶湘虹,闫方.从离身到具身: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优化初探[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9(5):11.,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中的具身思想为哲学理论的转折提供了理论依据,认知科学领域就此发生了从离身到具身的重大转折。具身认知理论的诞生是对人类认知过程的再发现,为教育领域的改革和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式。就当前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现状而言,有学者认为部分大学生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分别是国家认同感有待加强,爱国情感淡薄;政治信仰迷茫,爱国意识薄弱;爱国行为盲目,欠缺理性精神①李琼.新形势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路径[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7(4):145.。这三个方面的问题实则反映了“知-情-意-行”育人模式中的薄弱环节,对国家的认同应立足于对自己身份的认同,如果缺乏正确的自我认知和认同,对于“小我”充满否定和质疑,那么很难再进一步谈“大我”以及对国家的认同。政治信仰迷茫,缺乏理想信念的指引是当前多元文化思潮冲击下出现的爱国主义教育的隐患。历史虚无主义与西方舆论的诋毁企图否定中国共产党取得的成就,攻破青年一代的信念。青年大学生中存在部分崇洋媚外、精致利己主义的群体,在错误的价值观引领下很可能成为社会主义的破坏者。而具身认知理论为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理论与实践提供了新的视角,将具身认知理论融入到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的培育过程之中,对提升爱国主义教育的成效具有重要作用。
一、具身认知理论与爱国主义情怀
(一)具身认知理论
在传统哲学理论与离身认知理论的主导下,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具有离身性、单向性和预成性等特点。离身性是指主体的认知活动只有大脑参与其中,而身体则被割裂为无关紧要的部分;单向性是指主体的认知活动是对客体单向性的表征,无关主体的已有经验;预成性是指认知活动的目的就是使知识传授能够按照预先指定的程序和步骤执行②郑旭东,王美倩.从静态预设到动态生成:具身认知视角下学习环境构建的新系统观[J].电化教育研究,2016,37(01):20.。简而言之,这种离身认知理论反映在学校教育中的表现为盛行以传递—接受为主的教学模式,教师对学生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是知识传递的路径,而完成知识的传递则是教育的目的之一。不得不说,这是长久以来禁锢教育革新的桎梏。自布鲁姆提出教育目标分类学后,一线教学中逐渐建立起科学的三维目标,分别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既包含了个体必须掌握的基本概念和技能,也关注到个体学习过程的体悟,最后上升到个体情感与理想信念的形成。遗憾的是,教学过程中对于知识与技能维度目标能够进行量化、显性的评价,而对于过程与方法乃至情感态度价值观却由于难以显性呈现而缺乏较为有效的评价方式,导致这一维度的教学目标在达成情况方面不尽如人意。究其根本原因,教师在对学生教育引导过程中,其知识体系的构建不能依赖独立于主体的先验性概念和知识,而应依赖主体自身的感知、体验及由此产生的对外界事物的解释。③殷明,刘电芝.身心融合学习:具身认知及其教育意蕴[J].课程.教材.教法,2015,35(07):59.
随着具身认知理论的诞生与发展,教育领域或将迎来一场全新的教育革新。具身认知将割裂已久的身体与心灵回归最本真的状态,即身体与心灵本就是不可割裂的整体。个体对知识的认知由个体全身心、知识、环境共同构成的个体认知工作系统完成的,这几个构成部分缺一不可。具身认知理论视角下个体的认知超越了离身认知理论的窠臼,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和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的培育路径注入了新鲜的活力,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具身性
具身认知理论最具革新意义的观点就是颠覆了传统认知理论的二分对立学说,认识到认知活动的本质和核心所在,大脑与身体共同参与认知活动,与外界环境发生交互作用,从环境中获得真实感知和具身体验,从而达到个体情感的升华。这从认知理论的视角说明直接经验对个体的影响比间接经验更加深入。与传统的离身认知理论将知识物化于外的观点相比,具身认知理论对个体全身心参与活动中获得的具身性体验更为关注,而这恰恰也是教育追求的一种虽“无声”却潜移默化影响个体的教育效果。
2.交互性
传统离身认知理论认为,知识的表征是一种单向性的主体对客体的表征,忽视了个体在认知活动中的已有经验与新知识之间的联系和交互作用。而具身认知理论充分肯定个体认知是具有个人意义的全身心活动,个体的身体、大脑、环境、知识共同发生交互作用;认知不再是教师对学生或知识对学生的单向传递,而是一种整体中各部分之间发生的有机联系,共同促成个体对于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过程与方法的运用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转变。
3.情境性
与离身认知理论中将环境视为客观存在的客体不同,具身认知理论充分强调环境在个体认知活动中的意义与作用。具有意义的环境是调动个体潜意识的重要因素,也是具身认知理论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情境能够将个体带入真实或模拟真实的情境之中,有助于个体全身心参与到活动中,产生共情、移情、体悟等预期的情感体验,使情感维度的目标得以落实。
4.生成性
离身认知理论肯定传统哲学理论中主体对客体的客观表征这一观点,因此认知活动也是既成的、可预期的,无变化的,即为了完成对客观知识的表征。而具身认知理论超越了预期的局限,表现出生成性的倾向。具身认知理论认为不存在绝对真理,一切都是动态性的、可变化的,在过程中生成,在过程中创造。知识是个体在已有经验基础之上,融入全身心与环境发生交互作用所生成的产物。
(二)爱国主义情怀
2019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文件中明确提出,“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精神财富,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①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9(12):8.《现代汉语词典》中对于“情怀”一词的阐释是“含有某种感情的心境”②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增印.1035.,心境是一种较为稳定持久的情绪状态,由此可见爱国主义情怀是个体怀有对中国和中华民族深厚情感的心境,具有稳定持久的特性。爱国主义情怀是每一个中国人凝聚于心、落实于行的情感支撑,能够稳定发挥精神引领的力量。
爱国主义教育着眼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爱国主义教育不是书本知识的传授,不是口头的承诺,而是每一个新时代大学生都应当坚信、践行的理想信念。而当下高校的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途径是公共课,以大班授课的方式进行教育教学。由于教育途径较为单一,并未在高校形成连续性的教育影响。2020年11月14日网上曝出的“南京师范大学的学生在校内活动中悬挂旭日旗”③中国青年网.南师大校园活动悬挂“旭日旗”?校方回应:学生挂错了[EB/OL][.2020-11-20]https:www sohu.com/a/43307 9239_119038.引发广泛关注和热议,从这一事件来看,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成效不甚理想,加强新时代的爱国主义教育任重而道远。
(三)具身认知理论对于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适用性
当下爱国主义教育已无法满足新时代大学生的需求,这与当下所处的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碎片化信息时代对大学生的冲击息息相关。如何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纲要》中提出要创新爱国主义教育的形式,丰富和优化课程资源。通过开设公共课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传统模式正是基于传统哲学理论和离身认知理论,教学较为注重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掌握,往往忽视了难以量化评价的目标维度,再加上大班授课的方式,以期末开卷考试或写小论文的形式进行课程评价,导致爱国主义教育的效果不尽如人意。
因此,基于具身认知理论反思当前高校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的培养,是对传统教学理念的批判与超越。我们中华民族有着辉煌与荣耀的过往、也经历了战争与苦难。这些历史都是培育爱国主义情怀的重要课程资源,教育工作者应将其价值有效发挥。新时代大学生在诸如微博、抖音等网络平台发布了一些不当言论,不得不说大学生中确实存在一些思想和价值观偏差的问题。由此可见,创新爱国主义教育方式、培育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是提高大学生思想觉悟的重要途径。具身认知理论强调身体感官的调动、大脑的积极活动以及环境的熏陶渲染作用,将其作为培育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的全新视角,体现了对大学生体验式学习的关注,能够为爱国主义情怀的培育路径提供理论和实践的指导。
二、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培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以传授知识为导向,体现离身性
首先,我国高校的爱国主义教育实施路径主要是开设思想政治理论公共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偏重于对学科知识的传授,在考核方式上也以掌握知识为主要评价指标。将知识与技能维度目标作为唯一指向,忽视了个人情感的生成,反映了一种重知识轻情感的偏向。正是基于传统认知理论,将学习过程认定为“脖子以上的学习”,认为学习仅仅是在大脑内进行的,具有离身性特点。然而,学科课程有自身的学科逻辑体系,是以学科的科学性为基础展开,而这样的顺序并不适应于每一个个体。个体的认知活动建立在个体已有的经验基础之上,遵循自身的心理逻辑。因此,以灌输式、传递-接受式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教育,忽视了个体全身心参与活动所遵循的心理逻辑,使学生将书本知识视为学习的“任务”,而非个人的情感与之建立的稳定联系。这样的教学不仅难以调动及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直观体验,可能还会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其次,在高校对学生的培养过程中,侧重专业能力和素养的培养,而爱国主义情怀的培育动力却不足。在教学实践活动过程中缺乏整体的规划,往往只在一些重大纪念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对于学生而言欠缺前置经验和心理准备,这样的活动效果不够理想。
(二)重理论轻实践,体现单向性
由于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影响着不同高校的软硬件设施以及各项条件。部分高校实施爱国主义教育模式较为单一,教学过程中侧重教的过程,而忽视学的过程。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宽泛而理论化,枯燥简单而不细致,无法引起大学生的情感共鸣。①陈育欣.新时代加强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工作的新路径—以隐性教育为视角[J].绥化学院学报,2020,40(11):116.另一方面,爱国主义教育以教师讲授为主,课堂教学以单向性传递为主,在调动大学生主观能动性方面稍显乏力。教学内容以教材为主,具有普遍适应性,却难以兼顾不同的大学生群体,针对本校大学生的课程资源开发不足。
(三)教学场地局限,体现离境性
一方面,教学场地的局限体现在教室作为唯一教学的主要场所。高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途径较为单一,教学场地也局限在大教室里。固定的大教室、缺乏情境调动的外部环境给学生带来一种“刻板印象”,认为自己到教室来就是来听教师讲课的,而自己只需要听就足矣。教室作为最传统的教学场所,本身就难以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认知活动,再加上传授方式的固化、重专业教育轻思想政治教育等倾向,导致学生的积极性和课堂参与度较差,思想政治教育课成了浑浑噩噩打瞌睡的课,课程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另一方面,将爱国主义情怀的培育视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教学任务,其他任课老师对于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可有可无或如“蜻蜓点水”一般,在课堂上谈论几句,甚至可能只存在于“课程思政”的目标之中,却并未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真正落实。
(四)实践活动脱离学生经验和兴趣,体现预成性
《纲要》中提出,“应广泛组织开展实践活动”②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9(12):11.。高校基层党组织、共青团、学生会、学生社团都是课堂之外的学生实践组织,应当在教室场地之外充分发挥组织育人的价值,主题党日活动、主题团日活动、主题班会以及学生组织自发开展的活动都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培育爱国主义情怀的重要途径。然而在现实情况中,主题党日活动主要局限在积极分子等进步青年学生中,并未将这种影响辐射到整个学生群体之中。共青团最主要的活动有每周一期的“青年大学习”,这本是大学生提高个人爱国主义觉悟、提高思想站位的绝佳途径,但是却被大多数学生看作是每周都要完成的任务,在打卡过程中还存在着冒用他人截图以证明自己完成学习的行为。另外还有主题团日活动的开展,但是由于活动的预成性和计划性较强,导致主题团日活动的教育并未达到预期效果。由于学生会、学生社团是以学生为主体成立的组织,缺少思想政治专业的指导教师,学生会和学生社团举办的活动往往都是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虽然也会开展相应的爱国主义实践活动,但由于前期对大学生学习需求的调查不足,导致大学生主观能动性并未充分调动起来,爱国主义情怀培育效果甚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简称“三全育人”。爱国主义教育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一环,必须依托高校基层党组织、团组织和全体教师的力量。
三、具身认知理论视域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的培育路径
(一)从离身认知到具身认知,以体验式学习增强大学生国家认同感
在传统认知理论主导下,主体与客体之间是对立割裂的关系,知识是独立于主体之外的客观存在,学生的学习是对知识的印刻和输入,只关涉大脑的活动,忽视了身心联动的体验。在这种教育观念主导下,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途径较为单一,课程内容以书本知识为主,难以摆脱学科课程的局限性,侧重于传授系统知识而忽略个人情感的生成。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年中,留下了许多珍贵的红色文化印记,这些印记应当被铭记、传承,并具有不可替代的爱国主义教育价值。现有爱国主义教育大多以“思政课程”为主线,每个学科都融入了“课程思政”理念。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育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应当充分开辟、利用本地区红色文化资源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素材和来源,增强大学生学习的体验感。以凉山州为例,泸山烈士陵园、彝海结盟历史、会理会议遗址等都是本地区的红色文化资源,以这些故址和博物馆建立起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更细致的将《纲要》的精神落实到本地区教育的方方面面。作为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除了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以外,还有卫星发射基地。《纲要》中提出应当建好用好国防教育基地。我国航天技术以迅猛之速发展起来,中国探月工程、北斗导航系统以及下一步对火星的探测都是我国国力强盛的体现。从具身认知理论的视角来看,爱国主义情怀的生成是一种全身心融入的具身认知活动。通过到国防教育基地开展教学实践活动,大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之中,能够具身体验和感知祖国的强盛,从而形成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对于每一个新时代大学生而言,加强对祖国航天技术的认知能够增强中华民族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进而有助于个体爱国主义情怀的生成。
此外,应充分利用节假日、寒暑假等空余时间段,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教育学理论教师共同带队,组织学生深入红色资源文化基地进行实地探访,收集本地红色文化资源的文献资料,指导学生共同整理资料编写成册,作为校本课程的资源。在亲身探访的过程中,学生的身体和心灵都被充分调动起来,不仅对红色文化资源的具身性感知产生了真实浓烈的情绪情感,同时也进一步加深了对于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从而使预成性课程转为生成性课程,更加侧重于对于国家情感的动态生成。
(二)从单向传递到交互融合,以多种形式强化大学生爱国情怀
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将传统的传递-接受式课堂教学转变为实践性的体验课程,实现从“脖子以上的学习”向身体、心灵与环境交互融合学习的转变。充分利用具身认知理论的交互性特点,以境带情,以情入境,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身体的参与。具身认知理论中的教学过程是对认知、身体、环境三者的整合与运用,①殷明,刘电芝.身心融合学习:具身认知及其教育意蕴[J].课程.教材.教法,2015,35(07):62.教师和学生作为课程的共同参与者在共同的情境之中开展平等对话,以达到认知、情感与情境的交互融合,逐渐发生动态转变,生成具有个人意义的知识与体验。
当下时兴的诸如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MR(混合现实)等信息技术手段都是个体感知、获得直观体验的有效途径。通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爱国主义课程教学,个体在这种仿真的情境中亦可达到身体、心灵与环境的交互融合,从而加深对祖国炽热的情感态度,生成达到促进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的目的。此外,教师可以将课程内容融入教育话剧的表演,引导大学生在参演爱国主义题材的话剧中认真研读剧本,通过对角色的演绎,拉近与书本中爱国人士及大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在演绎过程中实现爱国主义情怀的深化。
(三)从脱离情境到融入情境,以生动学习环境激发大学生具身效应
时代的变迁与技术的革新改变了人们认知世界的方式,也改变了大学生学习的方式。如今的学习可以脱离课本,一个手机就足以完成。微博、微信公众号将人们带入了碎片化阅读时代,现代信息技术融入课堂教学给传统的课堂注入了新鲜的活力,诸如雨课堂、腾讯课堂等实现了线上线下教学融合、学生人数不受限制、师生实时互动、教学过程及时反馈等传统课堂不具备的优点,教学具有创新性和趣味性,这也为爱国主义情怀培育的路径提供了新的思路。5G时代与新兴信息技术为创新教学模式提供了技术支撑。具身认知理论强调创设情境,个体的身体、心灵参与认知活动之中,与情境/环境发生交互作用,进而获得个人的直观体验,促进爱国主义情怀的生成。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较为分散,如果要实现全体学生都能实体走访、感知,这几乎不可能实现。因此必须寻找一种替代的方式帮助学生获得直观体验。如在学校第二课堂中扩充爱国主义教育资源,注重创建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与爱国主义主旋律深度融合的文化场域。此外,在教学中融入大学生关注的时事新闻,多渠道、全方位对大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在该过程中,个体的认知活动依托于意义情境的创设作为环境支撑,以调动个体全身心投入其中,完成感知、感悟,并生成个人的理解。因此,具有贴合课程意义的情境创设或真正的情境是个人完成具身认知活动必不可少的基础,而只有充分调动个体全身心融入其中,才能够摆脱传统说教的负面影响,使学生在情境中自发生成具有个人经验和情感积淀的爱国主义情怀。
(四)从预成教学到生成教学,以系统性教育创新传统教学秩序
由于受到传统认知理论的影响,知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客观表征,而课程也在这种理念影响下体现出重预成目标轻生成过程的倾向。爱国主义教育课程的重心遵循“目标-评价”模式,课堂教学的重心则放在了目标和结果两个方面。在具身认知理论视域下,课程的实施过程实则是复杂的交互作用系统,由教师、学生和情境共同构成。学生基于不同的认知基础在学习的过程中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性,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着诸多未知变数。作为教师应把握多种可能性,为大学生动态生成知识和体悟提供助力。
除了教学这一主要渠道,还应加强全方位的爱国主义育人实践活动。对于高校学生而言,最具吸引力的组织当属共青团,学生会、学生社团。它们的工作主要由校团委统一领导,具体到各个院系则是由团总支书记统一领导,为发挥组织育人功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那么如何真正发挥它们的组织育人功能?首先,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与团总支书记的协同育人工作,思政理论的讲授、辅导员育人与团总支书记工作三者之间应建立起稳定的沟通渠道,由此形成具有连续性的教育影响。其次,团总支书记应在年末对本学年的共青团与学生会工作做好总结反思,并提前制定下一学年的工作计划,建立起系统、稳定的团组织育人工作体系,严防在团组织工作中“想到什么做什么”、缺乏规划、漫无目的的敷衍应付。工作计划应具体到每个月开展的活动主题以及活动的意义和目的,如在重大的纪念日开展相应的爱国主义演讲比赛、以爱国为主题的辩论赛、讲中国故事等,在国庆月开展系列活动等。最后,以团总支书记为沟通桥梁,建立起校团委—各系团总支—各班团支部的分级管理模式,团总支书记通过团支部干部了解青年大学生的思想动向,校团委通过团总支掌握学生整体情况。通过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爱国主题活动,使大学生在课程中收获的知识得以落实于实践,实现从离身认知到具身认知的动态转变,强化爱国主义教育中的知-情-意-行。
四、结语
古人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爱国主义情怀是国民精神引领和自强不息的动力,今日中国繁荣昌盛,目之所及皆是国家建设和发展的成果。这是上一辈革命先烈用血肉之躯为我们打下的和平盛世,当代大学生未经战火侵蚀,未体饥寒之苦,未见满目疮痍、伤痕累累之中国。然而许多青年安于享乐而没有忧患意识,丝毫未察觉祖国如今内忧外患的困局,爱国主义教育确实仍有较长的路要走,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育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是迫在眉睫的革新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