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游戏力”在民办院校班级建设中的作用及意义
——以西安培华学院为例
2021-12-06尚淼喻娟娟
尚淼 喻娟娟
1、西安培华学院 2、昌吉学院
凯文·韦巴赫和丹·亨特认为,教育和工作其实就是游戏。席勒认为,游戏的根本特征在于自由,游戏可以调和人身上自然与理性的矛盾,他认为,人生的最高、最完美的境界是游戏,只有当人游戏的时候,他才是完整的人。因此可以简单总结为游戏是我们人类的一种基本行为,理解并迎合这种行为方式,已经成为我们生活和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近些年受到美国心理学家劳伦斯·科恩博士《游戏力》这本书的影响,各行业都将“游戏力”广泛应用,并且取得良好的效果,笔者也从该书中获取很多启发,尝试将“游戏力”运用在民办高校班级建设管理工作中,是否会产生一种新的力量呢?
1 “游戏力”的概述
“游戏力”,我们从字面意思来解释就是通过游戏的方式来达到一种力量;《游戏力》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的一名心理学博士劳伦斯·科恩,他在实践工作中总结出了人与人联结的重要性,其中“游戏力”就是劳伦斯·科恩博士将这些实践经验加以反复推敲、提炼和推广,使得更多人受益的成果。
劳伦斯·科恩博士在《游戏力》一书中通过举例的方法结合自己的实际经验,详细地描述了游戏力是如何发挥作用,以及如何面临问题时开展游戏力,给出了一些建议。如:首先我们要觉察到需要运用游戏力的时刻,选择合适的游戏及配角扮演,以此帮助他人走出困境,利用轻推的力量获得更进一步的成长。让学生在“游戏”中确立界限感,懂道理,建立品格。
2 现阶段民办院校班级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目前民办高校班级管理建设中出现的各种症状越来越多,作为民办高校的工作者,更有义务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毕业生,让他们拥有完整的人格和品格,掌握过硬技能,具备在职场立足的能力。民办院校学生所表现出来的种种“症状”,也揭示了背后深层次的一些原因:
2.1 学风环境问题
我国教育环境的问题,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小学到高中拼命学习,大学拼命玩耍”是大家心照不宣的感受。过去很多年,大学生因为成绩不合格或者违反校纪校规被学校清退,是少数现象,偶有发生,也会变成新闻,作为“稀奇事”来引发大家讨论。绝大多数的大学生只要完成规定年限的学习,都可以顺利毕业,正是因为这样的环境,造成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后上课迟到早退或旷课不以为然,打游戏看电影睡觉习以为常,对各科老师提出的问题无回应,课堂似乎变成了老师一个人自说自讲的舞台;班级建设一言不发、集体活动没有任何参与的欲望,禁锢在以宿舍为单位的小空间里,不愿意走出去也拒绝别人走进来。上述的现象可以分析出学生学习既没有长远规划,也没有短期目标。
2.2 学生生源问题
民办院校里面的学生除了小部分“高考失利”者,大多学生平时学习成绩就不够理想,高考成绩普遍在最低控制线的分数附近,心理上承受着更多的痛楚和压力,比普通大学生多一层挫败感,情感也更加敏感和脆弱。进入大学之后部分学生存在对学习的错误的认知,认为大学不需要学习、学历不重要、每门课六十分就好,只要拿到学位证和毕业证就万事大吉,导致学生学习目标缺失,缺乏青年大学生应有的学习动力和终身学习的意识。这也是为何总是批评指责民办院校学生综合素质很难提高的内在原因。
2.3 师资方面问题
教育不是一桩优胜劣汰的工程,教育的本质就是一个灵魂影响另一个灵魂的过程,是依循生命本真的大爱。民办院校的学生学习基础薄弱,对学习的热情不高,求知欲也相对偏低,从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性格上看,大多进入民办高校是他们不想提早进入社会的无奈选择,同时,学生的受挫能力较低,需要被保护,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容易选择逃避,更严重的会产生一定的心理问题。面对这样一群听众,如果班级建设管理中参与的老师们对学生没有人性关怀,不去接纳他们、关爱他们、鼓励他们,是很难激发学生的自信和学习动力的。如果教师再以“严师”自居,对他们的各类“不像样”行为大加批评,横加指责,那么学生更加难以建立一个美好、积极的“自我形象”,干脆就“破罐破摔”。如何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成为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不可忽视的工作。
3 “游戏力”在民办院校班级建设管理中的应用及实施途径
《游戏力》这本书中的作者所说的游戏力,是指以游戏的方式、以游戏的心态、以轻松幽默的互动,帮助父母和孩子之间建立联结,共同成长。亲子关系与师生关系十分接近,这两种关系的核心都需要具备“爱心”“责任”与“教育”,都需要有很好的联系,不断学习。为改变民办院校班级管理建设存在的上述问题,笔者尝试将“游戏力”应用到自身的每一次主题班会,期待“游戏力”能够给班级建设带来积极的改变。
3.1 “游戏力”在选取班干部过程中的应用方法
作为大学生,这个年龄段的每一个人都急需证明自己,但大部分学生都羞涩于去表现自己,通过“游戏”,在学生进入游戏状态之后会借助当时的环境去克服冲动、遵守规则、提高自控力等,利于老师观察学生的专注力、意志力、自控力、性格等问题;同时在一个游戏的环境下,为了解决眼前的问题,能看出谁更具备领导能力,谁更愿意为大局着想,谁是踏实做事的人。并且,通过游戏能让学生之间加深影响和认同感,从而选取符合老师和同学心目中的班干部,如此以来也利于班干部拥有夯实的群众基础,班级管理更加得心应手。
3.2 “游戏力”在班级日常管理和学风建设过程中的应用方法
无论是日常管理工作还是学风管理工作都是一个繁杂冗长的过程,时间长了学生基本上都会丧失积极性,但如果我们把这些纷繁复杂的日常工作变换成玩游戏的方式,学生一定都会认真地做任务,练级,提升战斗力过关。与部分游戏元素的引入不同,将游戏植入到完整的班会中,互动游戏引入学生日常管理,这需要教师事先对游戏进行选择、设计和优化。比如,利用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出发前,设计“通力合作”的游戏,让6 到10 人的学生团队围成一个圆圈,用一根长绳将每个人的手臂与旁边人的手臂拴在一起,接受指令后完成帮每个成员倒水、搬运东西等任务,未完成的团队为输。这一设计引导学生思考团队分工的方法及团队领导的作用,通过游戏的方式,使得日常学生管理工作工作效率得到提高,又实现了知识的可视化,同时也更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和实用性的特点。
3.3 “游戏力”在班级制度建设过程中的应用方法
“游戏力”源于游戏,但其内涵要比游戏更为丰富。游戏力本质上是一种接纳、赞赏、鼓励的态度,是一方谦卑地进入对方世界,以对方喜爱的方式,平等地与对方对话,从而建立联结,达成沟通和共识。游戏元素的引入,成为了教师与学生课堂沟通的桥梁,弥补了师生课外普遍缺乏交流的遗憾,实现了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心的联结”。在此基础上,用游戏的方式进行班级所有同学的平时考核。在班级评奖评优时,鉴于班干部平时的表现,都会优先想到班干部,这样很不透明,容易忽略到那些默默付出却不善于表现自己的同学。而运用游戏的方式考核,具有大家都能看到数据的这一特特点。如,在每学年初的时候,就像游戏里那样,给班级里面的每个同学都设定了等级和经验值。每个人可以通过平时上课迟到早退、个人或者团队比赛、宿舍卫生评比、参加班级活动、院系、学校活动提升经验值,级别到了,在评选优秀的时候,便从这些同学中产生。这种方法不仅降低了老师的考核成本,而且还让学生学会真正的独立,学会更好的自我管理。
4 总结
作为民办高校学生工作的建设者和参与者,需要时刻学习,需要活力、自信、情趣、幽默。目前校园里面一半的学生为00后大学生,这代人被称为“千禧宝宝”“421家庭宝宝”,受社会发展和成长环境的影响,他们具有自身独特的气质和特点,如追求个性化、学习方式自主化、娱乐方式网络化、处世态度理想化等,将“游戏”的状态以恰当的方式运用在高校班级建设管理工作中是做好00 后大学生思想工作的基础。很多时候不是学生不热爱学校和学习,而是他们缺少动力。游戏化思维能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到校园学习生活中来,直到最后习惯成自然。民办高校的学生工作者要具备一定的游戏力思维,将游戏元素注入班级建设管理的设计和组织中,以此提高班级凝聚力、班级学风建设的质量,锻炼学生个人能力和适应社会的速度。
一个能吸引学生参与的班级管理氛围,一个融合游戏化思维的管理模式,应是以问题为导向,将老师和学生通过游戏元素整合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师生共同参与互动和体验,激发思维的碰撞,组织寻求每一个问题解决方案的讨论,使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达成“共识”,形成共鸣,建立教师与学生之间、游戏体验与认知、行为间的“双联结”,促进“共生效应”的产生,寻找班级建设管理的的平衡点,最终实现以一个动态循环推进的方式,使得学生的态度、技能、素质在班级管理中反复的训练得到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