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业工程造林管理的方法与意义探究

2021-12-06叙永县林业和竹业局赖永萍

河北农机 2021年1期
关键词:造林林业管理工作

叙永县林业和竹业局 赖永萍

引言

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指导之下,人们在生态环境以及环境保护方面的意识越发强烈,有效促进了我国林业产业的日益壮大。并且林业产业的发展也有助于国民经济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林业的发展无论是在人民收入还是生活质量方面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其中科学合理的造林管理在林业工程建设中有着积极意义。

1 造林管理在林业工程中的意义和原则

1.1 造林管理的意义

造林管理就是通过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在林业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对应用到的技术、工具、工作人员以及资金等各个方面的资源进行规划控制。有效的造林管理工作能够通过对各种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协调,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经济成本的消耗,与此同时还能够保障工程质量和效率,确保整个林业工程的顺利进行。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需要专业的造林管理执行部门与其他部门工作人员进行对接和协调,合理分配相关工作任务以及时间。

通过造林管理工作,实现对林业工程的整体管控,通过对各个部门的工作任务、时间、进度以及资源等合理控制和调配,有助于后续流程顺利,并通过资源的及时调整,提高工程质量和效率。

1.2 造林管理的原则

林业工程的内容复杂繁琐,因此造林管理工作也存在一定复杂性。在造林管理工作实际开展的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不仅要对人力、物力、财力以及时间成本等加以考量,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降低对于周围环境以及生态平衡的影响。经过全方位的考量才能够制定出科学完善的造林管理方案,确保林业工程能够达到预期。

在进行造林管理的过程中,需要遵循以下原则。第一,系统性原则。林业工程建设的过程,不仅涉及人力、物力以及财力的分配和管理,还需要进行工程进度的控制和技术的监督管理。这些都是林业工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通过系统性管理能够对以上环节进行科学合理的管控,对相关资源进行合理分配,对工程进度进行良好的控制,将各个部分协调为统一的整体,促使林业工程顺利进行。第二,综合性原则。在林业工程开展造林管理工作时,不仅需要管理人员具有相关的林业知识、管理技能和经验,并且在计算机、经济学等方面也要具备一定知识水平,才能够更好地落实造林管理工作,使其作用充分有效地发挥出来。第三,经济性原则[1]。造林管理工作的目的和作用之一就是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降低经济成本,以此获得更多的经济收益。因此,造林管理工作必须要具备一定的经济性,有助于造林管理水平的提升,促进林业产业可持续发展。

2 在林业工程中进行造林管理的具体方法

2.1 加强林业工程中施工技术管理

施工作业是林业工程中的重点环节,其施工技术水平和质量对于整个林业工程的质量和效率都有着直接影响。因此,加强对于林业工程中施工技术的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在实际林业工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参考树种以及土壤情况,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法,通过有效的施工方法,才能够确保林业工程的质量。因此,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监督管理制度,实现对于林业工程中各个部门的有效监督,以保障不同部门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施工技术,为林业工程建设目标的实现提供保障。其次,需要关注施工技术水平,结合我国生态环境发展状态以及林业当前工程的实际情况,创新施工技术,提高技术水平,使得林业工程更快、更加高质量地完成,进而促进我国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最后,选择合适的施工设备,根据林业工程目标以及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施工设备,不仅能够提高工程质量,而且能够有效减少资源浪费。

2.2 重视林业工作人员的管理培训

工作人员是实施造林管理的主要因素,因此技术人员的专业素养以及管理人员管理水平经验对于造林管理的水平和效果有着重要影响。首先,技术人员必须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才能够在林业工程中起到一定指导作用,合理选择施工技术,提高施工作业的完成度。因此需要定期对技术人员进行专业素质的培训,针对林业工程中会运用到的相关专业知识以及最新、最先进的施工技术进行培训,并在培训完成之后,对相关知识进行考核,确保培训效果,保障技术人员对相关知识可以掌握扎实,并将考核结果与薪酬绩效挂钩,提升技术人员的重视程度,打造专业型技术团队。其次,加强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和能力,邀请具有丰富造林管理经验的专家开展讲座,分享造林管理经验。并围绕管理技术进行培训,管理团队可以在培训课上提出各自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共同讨论解决,也可以通过成功案例分享管理经验,互相学习、讨论提升造林管理水平。最后,林业工程中的工作人员需要具备一定责任意识以及工作积极性,通过科学的绩效考评方式以及奖惩机制约束和激励工作人员,提升其工作积极性以及责任感,确保林业工程能够顺利高效地进行下去,最终达到林业工程获得较高经济收益的目的[2]。

2.3 相关资源的合理规划和管理

在林业工程进行的过程中,需要得到人力、物力、财力等众多资源的支持,因此对于相关资源的规划管理也是造林管理中的重要部分。在实际施工之前,需要对林业工程进行全方位的调查了解,并勘查施工场地以及生态环境,以此对施工人员、设备、资金以及相关技术进行初步分配和选择。在确保整体规划管理方案合理的同时,还需要对工程方案进行细化处理,合理分配工程任务,安排时间,以保障工程能够按时完成。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按照施工方案以及相关标准要求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质量,造林管理工作人员需要对施工过程中使用到的设备、资源等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合理规划,降低资源浪费,提高资源利用率。除此之外,还需要根据管理经验,对可能发生的突发情况,制定应急方案和计划,降低突发事件对工程进度的影响。

2.4 优化管理模式注重后期养护

当前我国林业工程在造林管理方面仍然存在一定问题,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很多地区的造林工程,缺少科学有效的管理方式,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以量取胜”,作用效果有限的管理方式,难以保障林木的成活率,即便扩大造林工作数量,也难以保证造林效果,极大地降低了造林工作效率。因此,在实际造林工程中,应加强对于树木成活率的重视,通过科学、有效的管理方式提升造林质量,科学有效的林木管理不仅能够提高成活率,而且还能够有效降低资源浪费,进而获得更高的经济收益。

在造林管理过程中还需要重视树木的后期养护和管理工作,很多造林工程中树木的成活率有赖于后期的养护和管理。合理进行施肥灌溉,通过科学的病虫害防治方法和措施,保护林木,降低死亡率。除此之外,还需要加强林业安全管理,避免周围居民乱砍滥伐[3]。

3 结语

综上所述,造林管理对于林业工程建设有着重要作用,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能够有效提高资源利用率以及工作的效率,通过对施工技术、人员、资源以及养护等进行科学的管理,能够从整体上实现对林业工程项目的管控,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相信在造林管理水平不断提升的情况下,我国林业工程将会得到进一步发展。

猜你喜欢

造林林业管理工作
全国第一! 2022年山西安排人工造林339.2万亩
医疗设备质控管理工作的探索与思考
《林业勘查设计》简介
《林业勘查设计》征稿简则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沿海地带造林实践与探讨
数字
land produces
雄安千年秀林
——近自然造林开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