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食品分析”课程思政的思考与实践

2021-12-06张淑芬

农产品加工 2021年12期
关键词:三聚氰胺专业课程思政

张淑芬

(北京工业大学环境与生命学部,北京 100124)

立德树人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高校是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全育人”的主战场,教师队伍是主力军,课堂教学是主渠道,而课程思政是其主旋律。课程思政以提升高校立德树人的实效性为其教育教学终极指向,高校教师在立德树人方面应自觉履职尽责。在教学理念、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等方面对“食品分析”课程思政进行思考与实践,力求课程思政有意愿、有意蕴、有意思,取得一定收获与成效。

1 在教学理念上强化专业教师课程思政的意识 力行课程思政有意愿

专业课程是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载体,专业教师作为专业课程的实施者,是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而专业教师的思想意识是其教学行动的先导。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对于专业课教师意味着一种新的责任和担当,增强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思想意识,是激发专业课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起点。

在高校课程中占比最大的专业课程是高校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成长成才影响巨大。专业课程虽然不是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但同样具有育人功能,能影响学生的政治立场、价值取向和思想观念。构建“课程思政”,就是要坚持专业课程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发挥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体现专业课程教育的价值所在,守好专业课程的渠、种好专业课程的田[1]。

在新时代,专业课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高站位认识“课程思政”的时代价值。“课程思政”不是哪一门课或哪一个部门的事情,而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时代要求,要发自内心、自觉主动地去做、去思考、去付出[2]。要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基本职责和使命担当,对专业课程教学目标进行深入思考,并自觉汲取思政养分,关心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和民族复兴,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制度和文化的自信和认同。要将课程思政育人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自觉提升自身的思政意识和思政涵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切实提高每一位教师参与课程思政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确保课程思政建设落地落实、见功见效[3]。

因此,作为高校专业教师,首先要做到课程思政有意愿,才有可能从思想自觉到行动自觉,才有可能在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中扮好角色、讲出特色。

2 在教学设计时挖掘课程思政内容的意境 力促课程思政有意蕴

要使课程思政真正落实落地,取得实效,高校专业教师不仅要有课程思政的意识和意愿,还需在课程实践中有效提升开展课程思政的能力。专业教师要正确理解和把握“课程思政”的内涵和要义,进而对课程思政进行课程开发和教学设计。

“课程思政”不等同“思政课程”,也不等于“课程”加“思政”,不是在专业课程中剥出几节课时讲授思政内容,也不是增设教学活动或单纯增加教学内容,而是要以专业课程作为依托,专业课程内容体系作为主线,专业课程教师作为主导,在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教学过程中,有机融入思政因素,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从而把专业课堂打造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换句话说,“课程思政”是要将专业课程内含的思政因素挖掘并展现出来,体现出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实现专业课程教学的知识学理性与思政价值功能性的有机统一,促使专业课程教学真正升华成为完整的课程教育[1]。因此,“思政”与“课程”的关系,不应该是机械组合而应该是有机融合。课程承载思政,思政寓于课程。

课程思政要有意蕴,课程思政的开展,把握好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挖掘”与“融入”是课程思政的关键点。“挖掘”是起点,“融入”是落脚点[4],专业教师应在增强挖掘的针对性,提高融入的契合度方面下功夫,应基于专业课程的特点,充分尊重教学规律与学生成长规律,挖掘设计课程思政内容的意境,而思政教育与知识传授的融合,关键在于如何融和怎样融,如何才能真正融合为一体融出成效。

在“食品分析”课堂教学中,精心进行教学设计,力求精准实施课程思政。在凯氏定氮法测定食品中蛋白质含量的教学内容中,将2008年失信食品安全的奶粉添加三聚氰胺事件作为思政素材融入其中,通过教学设计,指导学生组成探究小组,以三聚氰胺与凯氏定氮法的关联为问题导向,自主探究凯氏定氮法的基本原理和测定。同时,以此事件作为思政切入点,融入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自主探究学习之中。

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是反面教材,思政教育未停留在对事件本身的介绍和反思,而是经过进一步教学设计,深入挖掘“三聚氰胺事件”后以乳业为代表的我国食品行业开启的标准、法规、体制等全方位改革,作为课程思政素材进行课程思政拓展与延伸。三聚氰胺事件以来,相关部门开始分批发布食品中容易非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名单,国家重新完善了蛋白质的检测标准,制定出三聚氰胺的检测标准,发布《生乳》等国家标准,《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等行业法规也相继发布。聚氰胺事件还直接促使了2009年版《食品安全法》的加快发布,2015年再版的《食品安全法》明确规定,婴幼儿配方食品等特殊食品实行严格监督管理,即对奶粉业实行“配方注册制”。引导学生以马克思主义方法论辩证看待问题,三聚氰胺事件确是产业之殇、社会之痛,但另一方面三聚氰胺事件的发生,也是我国加强食品安全监管,食品产业振兴的一个新起点。带领学生更多关注三聚氰胺事件后的十几年中国乳业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并贴合“食品分析”课程内涵,介绍我国生鲜乳抽检合格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9.7%以上,三聚氰胺等违禁添加物抽检合格率连续十几年保持100%等科学的检测数据,以此向学生展现阵痛过后我国奶业内外兼攻,通过产品高标准、原料高品质、生产高水平、监管高强度等全方位的革新取得的显著变化及产业振兴。

以上教学实践,将学生自主探究食品中蛋白质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性教学与三聚氰胺事件正反两方面的思政素材串接,课程思政既有对失信食品安全的三聚氰胺事件的回顾与反思,又有我国乳业10年重建公众食品安全信心的举措和成效。师生共议食品行业的职业操守和道德规范,潜移默化教育学生作为未来食品人首先应诚实做人、诚信做事。学生真切感受到信任的建立需要一定时间,但打破信任可能是分秒的事情。引导学生在内心形成对失信行为的根本否定和拒绝,对诚信品质的强烈认同与追求。

以教师设置思政情境,师生共讲思政内容为特色的课程思政教学实践,将思政育人素材和专业课程内容精准结合,实现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素质养成的有机融合。

学生在课程总结中写道“课程思政是塑造学生价值观的过程,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尤为重要的是如何正确合法地运用知识。思政教育则划清了红线,促进树立价值观、科学观,培养严谨求实的学习工作态度,将知识和力量运用到正确的方向上。三聚氰胺事件作为反例,就是运用化学知识钻了食品检测的空子,最终危害生命,造成了严重的后果。”“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学习凯氏定氮法时涉及到的三聚氰胺事件。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应该学到理论和方法,更需要明确对食品进行分析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检测食品的成分及安全性,让消费者在了解食品的前提下进行选购,并且吃得安心、放心。无论学习什么专业,都要有一种社会责任感。在知识上,要具备过硬的专业素养;在为人上,也要具备应有的社会担当。”

3 在教学实施中营造课程思政课堂的意趣 力求课程思政有意思

大学生是高校课程思政的对象和受众,应以学生是否认同来评判课程思政的效果。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是深入人心直达灵魂的,思想政治教育如何达到可亲、可爱和入脑入心的教育教学效果[5],是课程思政取得实效的关键及难点。

与思政课程相比,专业课程以其立竿见影的实用性和富有情节的趣味性,更易吸引大学生关注,其课程思政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具有其他教育方式所不能替代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因而优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呈现方式。专业课程不仅要有高度有深度,也要有温度。专业教师应结合大学生的心理、情感、价值等需求,以专业课的温度情怀引导大学生对课程思政的关注、认同和喜爱。专业课教师要以“乐教”的姿态成为“课程思政”的重要原动力,积极提升自身思想政治素养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素养,从“知任到胜任再到善任”,积极提高育德能力[6]。

课程思政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进行的政治思想教育,如果只是教师单纯说教和单向灌输,势必会造成学生忽视漠然甚至反感抵触,结果适得其反。因此,课堂互动于课程思政是必不可少的,师生互动和双向交流应该是思政课堂的常态。由“说教对象”转化为“交流对象”的学生,感受到来自于教师和课堂的尊重,进而教师在课堂所传递的价值观被接纳的程度也明显增加。良好的师生互动,能够为课程思政锦上添花。让课堂真正“活”起来,将价值观教育潜移默化于专业知识传授过程中。

笔者在实施“食品分析”课程思政的教学实践中,努力营造课程思政课堂的意趣,力求课程思政有意思,尽力把课程思政真正做到学生心坎里,赋予课程思政以温度。以期专业课程课堂的思政教育能静听进耳、引思入脑、有感于心并最终内化为素养外化于言行。

“食品分析”课程的教学内容因其实用性和趣味性一目了然,食品热点误区自主探究、食品感官检验品评实践、食品检测新技术分组研讨、滴定比赛游戏等教学内容与形式,营造轻松的氛围去开展教学和思政教育,既可活跃课堂氛围、丰富课堂内容、提高课堂效率,又可达到授业、解惑、育人的有效统一,得到学生的普遍认可。

在学生课程总结中,教师了解到学习者和受教育者对“食品分析”课程思政的感受。课程设置非常积极,切合国家思政教育要求。教师上课没有单纯强调知识传授,而是将思政工作贯穿在整个教学之中。理工科的教学也彰显了技术、学术都是为人民服务的责任意识。例如,教师上课时要强调国家标准,把国家学科最新成果及检测技术引入教学等,让学生增强了国情意识,促进社会担当和责任感。

教师在讲授过程中鼓励学生寻找食品检测标准的文字错误等,提醒学生要遵守但不要盲从于标准规定,这是一种很好的教导方式,总体来说,不需要长篇大论的思想教育,渗透到课程的点点滴滴中是件很棒的事情。

虽然教师没有进行集中的思政教育,但却渗入到了平时的课堂中。通过“食品分析”的学习,让学生对食品行业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且获得了一个思考与实践并存的高参与感课堂。让学生如愿以偿地在一个学习与乐趣并存的课堂学到了很多知识。

总的来说,这是一门不止于教师讲授的学科,同时也有学生的思考,教师和学生思维的碰撞,使该课程更加充实。与思政结合紧密,教师在课程中也会经常提到,也并没有觉得很突兀,整体而言跟课程内容结合无缝隙。

思政教育与专业知识融合,一改思政教育枯燥无味的印象,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更易理解、产生共鸣,不仅在学术精神、家国情怀等方面起到促进作用,而且增强了学生对专业课的热情。

笔者在“食品分析”课程教改持续改进基础上开展课程思政教育教学实践,保持“食品分析”课堂教学的接地气和亲和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因思想教育与专业教学无缝衔接,课堂更活跃、更有趣,知识传授的同时实现思想启迪和价值引领。通过课程思政实践,相信并发现课程思政可以很鲜活、很生动,立德树人能够很具体、很有味道。

4 结语

对“食品分析”课程思政在教学理念、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等方面进行思考与实践,力求课程思政有意愿、有意蕴、有意思。力行教师与学生并肩、教学与教育并举、知识传授与思想引领并重,课程的科学性与人文性并进,以期为专业课程由单纯教学走向教育教学一体化提供启示与借鉴。

猜你喜欢

三聚氰胺专业课程思政
三聚氰胺:上半年走势偏弱 下半年能否反弹?
汽车类专业课程混合式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以汇编语言与接口技术课程为例
思政课“需求侧”
体育院校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课程模式构建与探索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我国生鲜乳连续7年三聚氰胺抽检合格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