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扎根理论的我国体育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影响因素研究
2021-12-06丁亮
丁亮
(东南大学 江苏南京 211187)
体育硕士研究生教育为我国体育系统中高层次教育,是实现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转变”的工作目标的人才储备战略。我国自招收体育硕士研究生后,每年都在以不同幅度增长。体育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下降,就业压力增加,已成为事实,如何提高体育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成为当前研究的重点。前人在研究影响体育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因素时,多采用“自上而下”的研究方式,带有主观性,并且未针对性地提出完整的培养模式[1]。扎根理论强调直接从实际观察问题,将原始材料进行经验概括后归纳演义成理论,避免研究者先入为主、主观臆断的决策,其基本宗旨是在经验资料的基础上建立理论[2]。扎根理论非常适用于具备“过程性”“特征性”的社会现象进行描述性的解释,在教育学、管理学中已得到广泛应用。体育研究生培养同样具有相应特征,因此将扎根理论运用于该研究具有可行性。
基于此,该文借助扎根理论探究体育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影响因素,能有效避免前人在研究此问题时“主观臆断”的问题,从实践中归纳演义,对于实现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具有一定的价值意义。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我国体育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影响因素。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以“体育硕士研究生培养”“培养影响因素”等关键词在数据库中查阅文献35篇,分析前人研究此问题的方法和思路,为该文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1.2.2 问卷调查法
使用开放式问卷调查方法,向30所高校的共计300名体育硕士研究生以邮件的形式取样调查。此次共发放问卷300份,收回问卷286份,有效问卷280份,有效率为93.33%。
1.2.3 数理统计法
运用SPSS 19.0统计软件分析编码影响因素的关注频率,将两次编码结果做独立样本t 检验,以检验2次取样结果是否具有差异性。
2 结果与分析
2.1 资料收集与整理
该文基于研究生自身维度,深入探究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因素及作用机制。在取样对象确定方面,兼顾学校差异特征,以学校为单位随机抽样,从全国体育研究生招生学校目录中选取30所高校。确定抽样学校后,每所学校随机选取10名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作为访谈对象。其中前15所学校的体育硕士研究生样本作为编码对象,剩余15所学校的体育硕士研究生样本作为理论饱和度检验对象。详细信息见表1。
表1 取样对象来源明细表
运用开放式问卷收集原始资料,以邮件形式发放问卷。最后将收集的样本材料转录成文字,共计8200字,隐去姓名、性别等信息,作为转录原始材料。
2.2 扎根编码
扎根理论利用开放式编码、主轴式编码和选择式编码三级编码,对采访笔录进行整合,将现象概念化和范畴化,逐级编码并形成核心范畴,寻求各范畴相互作用机制和关联因素,最终逐层概括体育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核心影响因素,以此为基础构建体育研究培养质量的影响因素模型。扎根理论的研究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扎根理论研究的一般流程
2.2.1 开放式编码
开放式编码,即“研究者要以一种开放的心态,尽量悬置个人倾见和研究定见,将所有资料按其自身所呈现的状态进行登录,这是一个将资料打散,赋予概念,再以新的方式重新组合起来的操作过程”[3]。对原始的采访资料进行逐字逐句的不断比较,将访谈者对研究生培养的各种感受和表现进行整理,要求过程不能遗漏任何信息。对采访笔录中的原话、直接的概念名词或命名概念的方式进行编码,并对概念进行类属,主要步骤如下。
第一步,标记原文。将访谈记录中的每一句话用“ax”表示所对应的话。第二步,概念化。对于标注的“ax”逐句翻译,提取概念名词,标注为“aax”。通过贴标签和概念化后,得出120个概念名词。第三步,范畴化。对已有概念进行重新整合和分类,并进一步提炼和概括标注为“Ax”,最终确定23个概念名词,分别为课程内容、课程设置、师生互动、课程质量、专业区分、科研知识、导师指导、导师学术、导师任务、导师课题、论文写作、科研能力、学术不积极、学术无用论、学术功利化、就业形势、就业压力、就业转行、专项技术、专项课程、专项训练、专项退化、实践组织。编码示例,如表2所示。
表2 开放式编码示例
2.2.2 主轴式编码
主轴式编码又称关联式编码,就是进一步合并前面已经形成的概念类属,并发现这些概念类属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因果关系、情景关系、功能关系、过程关系、时间先后关系等)[4,5]。主轴式编码将运用译码典范,按照起因—现象—情境—影响因素—行动或互动策略—结果,将概念重新组合,并发展主范畴和副范畴。以课程教学主轴译码为例,详见图2。
图2 课程教学主轴译码示例图
利用译码典范模型依次译码,主轴式译码最终确定课程教学、导师指导、学术科研、职业规划、专项练习、实践环节等6个主范畴,如表3所示。
从表3的数据分析发现,课程教学、导师指导、学资料来源:根据Pandit(1996).The Creation of Theory:Arecent Application of the Ground Theory Method,The Qualitative Report.Vol.2.No.4 编制术科研、职业规划被关注频率相对较高。被采访者普遍认为:课程教学是研究生基础知识学习的基础环节,是影响研究生质量的主要因素。导师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起到引导的作用,导师的学术指导能力及思想教育等都会对研究生产生重要影响。学术科研是区别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因素,同时也是检验学习成果的重要指标。该文研究发现,职业规划教育逐渐成为研究生的关注重点,这在前人的研究中均未有体现,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体育研究生就业形势的严峻性,同时也反映出目前研究生培养在大纲中的缺失。
表3 体育研究生影响因素分析
2.2.3 选择性译码
选择性译码是指选择核心范畴,把它系统地和其他范畴予以联系,验证其间的关系,并把概念化尚未发展完备的范畴补充完整。选择性译码通过“拉渔网式”梳理和发现核心范畴,发现核心范畴和主范畴之间的内在作用机制。该文在上两级编码的基础上,发现课程教学、导师指导、学术科研、职业规划、专项技能、实践环节等6项主范畴都是制约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始终贯穿于研究生培养的不同阶段。
2.3 体育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影响因素模型构建
在扎根理论三级编码的基础上,以课程教学、导师指导、学术科研、职业规划、专项技能、教学实践6项主范畴建立一级指标,在一级指标下以“开放式编码”和“主轴式编码”的结果为基础建立二级指标,以体育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影响因素为主线建立模型,如图3所示。
2.4 理论饱和度检验
该文将剩余的15所学校的样本用于理论饱和度检验,按照扎根理论的三级编码方法进行编码,得到的结果依然是上述6项影响因素。将2次编码影响因素关注频度做t检验,P值均大于0.05,即接受原假设,体育硕士研究生影响因素关注频度无差异性。综上判断,理论达到饱和,所构建的体育硕士研究生影响因素理论模型是合理的。
2.5 体育研究生培养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2.5.1 课程教学
课程是学习的媒介,研究生阶段的学习除在夯实基础理论知识以外,应更多地补充学科前沿知识,开阔研究生的眼界和思路,提升创新意识。目前的研究生课程存在课程设置不合理、专业区分不明细、课程内容浅显、学科前沿知识不足等问题,都制约着研究生学习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2.5.2 导师指导
导师的创新意识和指导风格对学生的创新成才有重要的影响,导师和研究生可以双向选择。导师的学术能力和水平,导师的创新意识和培养方式,都会对研究生的成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导师的专业领域、课题项目等因素往往是学生进行学术科研的重要载体。另一方面,导师的人格品质等因素对学生的思想产生一定的影响。导师的指导无疑是研究生学习的第二学堂。
2.5.3 学术科研
研究生区别于本科生的重要一点就是创新能力的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是世界各国共同追求的一个基本培养目标[6,7],而检验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指标是学术科研情况。目前硕士研究生中存在“科研不积极”“科研无用论”“科研功利化”等现象,因此在研究生培养阶段必须加强研究生的学术科研能力,提升研究生的学术科研水平。
2.5.4 职业规划
职业规划,是职业生涯规划的简称,就是对职业生涯乃至人生进行持续的系统的计划的过程,它包括职业定位、目标设定、通道设计3部分内容[8,9]。就目前体育研究生的就业情况而言,存在就业困难、就业转行等突出问题,这也是近几年体育研究生毕业面临的主要问题,而这在前人的研究中均未体现[10-12],研究生阶段的职业规划诉求应当得到充分的重视,加大研究生的职业引导,为就业做好准备。
2.5.5 专项技能
就体育研究生而言,专项技能是必不可少的能力,专项技能往往是就业求职的手段之一。但是通过采访得知,目前研究生阶段没有开设专项课的院校,大多体育研究生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专项技能退化的现象。目前我国体育研究生在求职过程中往往要求“一专多能”,因此在研究生课程中开设专项课程,加大研究生的专项技能培养应成为必然[13-15]。
2.5.6 实践环节
理论联系实践,将课程所学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一直是教学的要求。目前不同高校在一定程度上都设置了不同形式的实践环节,主要包括体育课程教学、参加运动竞技比赛等。从目前的情况发现,存在实习时间短、实习效果不明显等问题。
3 结语
我国体育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影响因素包括课程教学、导师指导、学术科研、职业规划、专项能力、实践环节6项一级指标,是制约体育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主要因素。
课程教学指标包括“课程设置”“课程内容”“专业区分”“学科前沿”4项二级指标,导师指导指标包括“导师学术水平”“导师课题”“思想教育”3项二级指标,职业教育包括“就业形势”“就业压力”“就业转行”3项二级指标,学术科研包括“学术不积极”“学术无用论”“学术功利化”3项二级指标,专项技能包括“专项课程”“专项退化”2项二级指标,实践环节包括“教学实践”1项二级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