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道德养成教育的有效途径
2021-12-05陈敏
陈敏
陶行知先生在培养良好个体素质上提出了“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共事、学会创造、学会强身”的培养目标,将“学会做人”放在首位,体现了先生德育首位的思想。“少年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其蕴含的要义是个体良好品德的养成须从小开始。因此,幼儿教育阶段作为人生发展的奠基阶段,自然应该重视幼儿良好道德品质的培养,并通过幼儿园、家庭和社会的密切合作,共同促进幼儿良好社会性品质的形成。
一、传承传统节日精神,养成优良品德
中国的传统节日与幼儿的生活息息相关,经历了时间的积淀,传统节日中蕴藏着丰富道德教育的素材。比如,结合的清明节,我们让幼儿与家长共同了解清明节的习俗和由来,在文明“祭祖”中体验亲情,学会感恩,在缅怀烈士中感受大爱,传承精神,并用适宜的方式开展生命教育。结合春节,我们将来自不同地域的家长请到幼儿园,通过组织具有地域特色的活动,让幼儿感受各地过春节的不同习俗,在其乐融融的氛围中,体验尊老爱幼的中华传统孝道,从小在幼儿的心灵中埋下爱的种子。
二、巧用社区生活资源,拓展德育途径
陶行知先生“社会即学校”的思想,主张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的创新开放型教育,并提出了“生活教育”的理论,认为教育和生活是同一个过程,教育寓于生活之中,教育和生活密不可分,过什么生活就是受什么教育。巧用社区生活资源,能有效结合生活拓展幼儿德育的途径。比如,11月9日是全国消防日,教师发现大班的孩子对消防员的工作环境和消防搜救犬非常感兴趣,于是组织了参观社区消防站的活动。在消防大队中,幼儿看到了消防车上有钢梯、水枪、便携式灭火器、自持式呼吸器、防护服、破拆工具、急救工具等装备,部分车上还配备了水箱、水泵、泡沫灭火装置等大型灭火设备。当看到消防员听到警铃响起,迅速集合并快速穿上防护服时,孩子们无不啧啧称赞;当消防员叔叔把出警时的防护服穿在孩子们身上时,他们直呼太帥了,可真的太重了!在亲身体验中,孩子们顿生对消防员的崇敬之情;当看到消防犬训练的情景及与消防员叔叔一起工作的视频场面时,孩子们在紧张之余,对消防员叔叔和消防犬的敬爱之情油然而生。再如,在大班“炎热的夏天”主题活动中,其情感目标为感受炎热夏天中人们工作的辛苦。为达成目标,我们让幼儿分组进行了各行业工作的体验活动。比如,“我来做清洁工”,让孩子们戴上手套、口罩开始清扫幼儿园门前的马路;“我来当快递员”,让孩子们和快递员一起体验爬楼梯送餐……诸如此类的劳动体验,让孩子们直接感受劳动的不易,从而懂得要尊重他人的劳动,爱惜他人的劳动成果。
三、凝聚家园共育力量,树立道德榜样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说:作为父母和家长,应该把美好的道德观念从小就传递给孩子,引导他们有做人的气节和骨气,帮助他们形成美好心灵,促使他们健康成长,长大后成为对国家和人民有用的人。道德教育的核心就是运用多种手段激发幼儿的良知、养成健康完善的心智,让幼儿懂得仁爱、宽容,在与人和善的交往中懂得谦让、礼仪。家庭是幼儿接触的第一个大环境,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是幼儿道德启蒙的摇篮,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教育起着关键性作用。为此,我们以家长会、亲子社会实践活动、专题讲座等形式,让家长了解幼儿期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以真情实感的家教小故事,引导家长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对孩子进行品德教育。比如,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新闻中报道了一个故事:一个孩子每天晚上都会准时出现在警察的设防点,将挂在两只小手臂上的几大包饭菜,放到民警的桌上,并说上一句“叔叔,你们辛苦了”。在民警的感谢声中,孩子开心地蹦跳着来到不远处等待他的父母身边。在采访中得知,饭菜是妈妈烧的,孩子会帮忙打包,每天晚上父母都会带孩子出现在设防点,就是为了让孩子从小懂得感恩。家长的一举一动都直接影响着孩子,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对孩子来说,将产生巨大的榜样力量。
陶行知先生说过:“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由此可见,在促进幼儿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时,尤应将德育放在素养教育的重要位置,在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用爱熏陶,循循善诱,有效运用社会资源,以生活与道德教育相结合等方式,培养幼儿终身受益的良好品质,让幼儿真正成为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