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搭建桥梁,双向建构

2021-12-05陈彦欧阳春玲

早期教育(教育教学) 2021年11期
关键词:幼小儿童幼儿园

陈彦 欧阳春玲

幼小衔接可以说是关于幼儿园质量中家长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教育部于2011年、2018年分别出台了有关“去小学化”的文件,即《教育部关于规范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的通知》(教基二〔2011〕8号)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教基厅函〔2018〕57号),2021年再次颁布了《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教基〔2021〕4号),可见其对幼小衔接的重视程度。各幼儿园都有一套幼小衔接的做法,但幼小衔接依然面临困境,至少我们要解决两大难题:一是非此即彼的观念,也就是存在超前学习或者为避免“小学化”而泾渭分明,比如有些幼儿园因为害怕“小学化”而去掉环境中的文字;二是幼儿园“一头热”,向小学看齐。小学和幼儿园需要合力,共同探索出一条循序渐进的道路,既不“一刀切”,又不超前学。重庆市沙坪坝区由区教委领导、区教师进修学院指导,幼儿园和小学合作,共同进行了幼小衔接课程双向建构的探索。

一、幼小衔接课程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在课程衔接目标上,走向能力和习惯

我们对本区232名幼儿教师和479名小学教师进行了调查(如下表所示),发现幼儿教师和小学教师在幼小衔接课程中更看重兴趣、能力和习惯养成;此外小学教师更强调幼儿有一定的读写算基础。

通过进一步调查发现,在能力、品质和习惯的培养上,幼儿园和小学都缺乏系统的思考。对于在幼儿园里学习小学课程,仅有15.95%的幼儿教师认为完全没有必要在幼儿园学习小学知识,有14.41%的幼儿家长认为孩子在幼儿园掌握读写的汉字越多越好,42.67%的幼儿家长认为幼儿园需要给孩子布置书写作业。

由此我们认为,教师和家长都认同幼小衔接很重要,能力和习惯培养也逐步受到重视,但无论是观念上还是行动上都存在不足。

(二)在学习载体上,断层现象明显

幼儿园的学习载体以实物和图像为主,强调儿童的具象感知和操作,小学主要以文字和符号为载体。以阅读来说,在幼儿园我们选择故事和绘本为主要学习素材,而在小学一年级课本上,图片只是起着辅助理解的作用。

(三)在课程组织形式上,学习自主程度不同

在課程实施过程中,幼儿园以“一日生活皆课程”的理念为引领,以游戏为基本活动。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幼儿园自主游戏时间的增加和生成性主题活动的开展让幼儿在学习倾向、内容、进度上有了更大的自主性和差异性。然而,小学更强调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教师掌控下的集体教学是主要实施方式,小学学习在课标、教材、课时上更强调统一性。从“我要学”到“要我学”,儿童在心理上产生了巨大差异,由此在幼小衔接中,家长最担心的就是孩子上课时坐不住,没有专心听讲。

(四)在课程安排上,融合和专项并存

幼儿园有专门的幼小衔接课程和融入性课程,专门的衔接课程既包括“你好,小学”一类的主题活动,又包括书写准备、家庭小任务等内容;融入性课程强调幼儿在园三年的生活都在为入小学做准备。幼儿园和小学都强调能力、品质和习惯的培养应渗透到每一项活动,重视融入性课程。在小学的国家课程中,语文、数学等教材都有结合生活的教学内容,道德与法治更是以儿童熟悉的校园环境、规则进行编排。但是课程跟进不及时的现象仍然较为明显,以小学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为例,直接关注适应小学生活的内容有两个单元,儿童学习完需要2个月左右,然而识别上课铃声、认识新同学等很多内容是需要儿童开学初就要学习的。小学教师也反映,刚入校时儿童找不到教室,坐不住,规则和任务意识薄弱的情况非常明显,需要进行专门的指导。

二、双向重构,一致性设计

(一)目标梳理,关注能力和习惯

根据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的精神,我们重点从儿童的身心适应、学习适应、生活适应、社会适应等方面,整体设计幼小衔接课程框架,探索不同类型活动实施策略。以学习适应为例,幼儿园对幼儿所需的学习品质和能力进行梳理,把学习品质和能力渗透到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活动中关注儿童学习习惯和能力的形成。比如大班科学活动不再停留于对现象的观察,而是支持幼儿的思维发展、规则意识的形成以及经验迁移。小学把进餐、如厕等活动的规则和礼仪、课间儿童自主交往等活动纳入幼小衔接课程中,关注儿童的全面适应。

(二)缓坡设计,支架儿童学习

儿童从不会到会、从具象到抽象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因此从幼儿园到小学不是简单地从“不教”到“教”的非此即彼,而是需要支持幼儿在大量感知、实际操作的基础上实现,因此在学习材料的选择上要有桥梁性。

1.在环境中学习。幼儿园和小学都需要创设儿童可以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材料。幼儿园需重视室内外的游戏空间创设,小学也需要配有班级图书角和学校图书室,并且可以利用走廊等区域创设儿童可以自主操作的游戏空间,包括音乐区、科学区、种植区等。很多小学一年级也开发了校本识字材料,其内容与儿童熟悉校园环境相结合。

2.增加过渡性学习材料。比如阅读材料的推荐,幼儿园主要以绘本为主,并逐步增加绘本中的文字量;小学也需推荐绘本、拼音书等,让学习材料逐步过渡。

3.重视从感知到抽象的过程且侧重点不同。幼儿园强调幼儿的亲身感知和实际操作,比如数学活动中,我们反对依赖纯数字的学习,强调幼儿在活动中对不同事物的数量关系进行感知、操作,并链接到游戏和生活中。小学更强调感知基础上的抽象,即小学课堂教学中先让儿童基于具体事物进行感知、操作后,再提升到数学符号的理解和运算,通过感知到抽象,让儿童在螺旋式的课程设计中获得逐步发展。

(三)重视操作,实现以学为本

在课程实施方式上,我们认为幼儿园和小学的一致性在于以学定教。在沙坪坝区幼儿园和小学的集中教学评价标准中,我们关注儿童的学习方式和核心经验的获得,既考虑不同学段的差异,又在操作和表达上强调了一致性。

在操作上,重点探索教学游戏化。幼儿园大班和小学一年级开展了教学游戏设计,尝试把教学内容融入教学游戏中。无论是幼儿园还是小学一年级,活动开展时要给予幼儿操作的时间和相应的材料,支持儿童从具象向抽象的过渡。在表达上,重视和支持幼儿经验梳理,提供有序表达的学习材料。幼儿园重视幼儿游戏、活动后的表征以及经验梳理,小学则通过图表和语言句式等引导儿童有序表达,从而支持儿童在与环境材料、同伴、成人的交互中学习,获得成长。

(四)课程重构,渗透所有学科

我们尝试将幼儿园大班一学年和小学上学期确定为幼小衔接课程实施期,对课程进行整体思考,实现以融入课程为主、专项课程为辅的幼小双向衔接课程实施方式。融入课程强调把幼小衔接目标融入幼儿园一日活动和小学国家课程中,比如在幼儿园自主游戏中强调计划、规则、问题解决、反思、前书写和语言表达等;在小学国家课程实施中强调零起点、教学游戏化和学习习惯培养等。专项课程则是为幼小衔接设计的课程,比如幼儿园根据书写对手指灵活性的要求,重新设计了系列手指游戏等。

幼儿园和小学开展联合教研,对儿童入学时的不适应表现进行观察、梳理,从而提出幼儿园和小学联合方案并实施。以小学来说,我们主要进行了以下尝试:一是在小学招生过程中,通过幼儿园宣讲、小学家长会、宣传册和微信公众号等,对即将升入小学的儿童及家庭进行指导。二是对小学一年级上学期课程进行重组,开学第一周增加道德与法治的课时,试点学校尝试不使用国标教材,只进行集中的适应性课程。三是统一各个学科对教学规范的要求,渗透学习品质的培养。

三、处理好几个关系

(一)缓坡设计和幼儿适应力提升并重

在幼小衔接课程设计中,我们着重课程设计的一致性和小步递进,断层是必然存在的,因此幼儿适应力的提升应是幼小衔接的核心。比如在社会性学习上,幼儿园开展混龄、社会考察等活动,小学开展支持儿童社会适应的“校园寻宝”、同伴交往等活动,进一步帮助儿童提升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

(二)儿童发展和家长发展同步

幼小衔接过程中,家长的焦虑更甚于儿童的焦虑,因此应开展家长同步课程。比如沙坪坝区实验幼儿园开展的家长宣传研究、树人小学提供的入学准备答家长问、大学城第一小学校开展的入学适应系列讲座等,都是很好的家长课程资源。

(三)幼儿园和小学互动

幼儿园和小学的联动往往停留在表面,相互不了解的现象仍然存在。今天,當很多小学都拉桌子围坐在一起开展小组学习的时候,一些幼儿园还在用插秧式的座位来适应小学学习。因此,建立协同机制,开展幼儿园和小学的联动教研,促进相互理解,是幼小衔接课程实施的必然趋势。沙坪坝区不仅有小学教研员、校长、骨干教师到幼儿园开展讲座,幼教教研员也到小学介绍幼儿园教学活动化的经验。同时我们还开展了主题式研修,如群体阅读共同研修活动、体育游戏协同研究等。

通过幼儿园和小学的相互学习和了解,幼小衔接课程的一致性设计与建构,不仅使衔接阶段中儿童的适应能力得到提升,更促进了幼儿园教师和小学教师课程意识的增强、教学方式的改变以及对儿童能力、品质和习惯等培养的落实。

本文系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区域内幼小课程双向衔接实践研究”(课题批准号:2019-7-248)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幼小儿童幼儿园
突破乡镇地区幼小衔接的瓶颈
做好幼小衔接,共促幼儿发展
苦恼的“幼小衔接”
甜蜜欢颜
爱“上”幼儿园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想念幼儿园
幼儿园私家菜
“六·一”——我们过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