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关于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因病机及其眼病防治探讨

2021-12-05单亭蓝诗翰赵雪徐永菊叶河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70期
关键词:生石膏瘟疫病机

单亭,蓝诗翰,赵雪,徐永菊,叶河江

(1.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 成都 610072;2.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四川 成都 610075)

0 引言

2019年12 月,自我国武汉地区第一批确诊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死亡病例以来,短短20余天,全国各地新型冠状病毒确诊死亡病例增至数千例。5个月内,我国疫区控制实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0新增。2020年2月11日,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正式将冠状病毒命名确定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e6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世界卫生组织(WHO)也宣布,“COVID-19”为这一病毒感染导致疾病的正式名称[2]。

1 中医对于新型冠状病毒的认识

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具有传染性、流行性以及具有感染性人体疾病症状相似的特征,中医将其归属于“瘟疫”“疫病”的一个重要类别,而瘟疫的科学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尚书》、《山海经》等书在殷墟遗址的甲骨文中已有记载“虫”“蛊”“疟疾”“疾年”等医学文字,其中“瘟疫”一词最早见于《素问·本病论》的“民病瘟疫早发,咽嗌乃干,四肢满,肢节皆痛。”此后,亦有诸多中国古代医籍医家记载,如:清代吴鞠通著《温病条辨》曰:“瘟疫者,厉气流行,多兼秽浊,家家如是,若役使然也。”“凡在气交之中,无男无女,无老无幼……其传染也,始则风为之媒介,或水为之媒介,继则病人之口汗气粪溺之气,及其衣服器具,在在皆可以传播者也。”等等,体现瘟疫具有极强的传染性和患者症状相似的特点。瘟疫的爆发流行与天气气候、社会变化以及生活环境息息相关,《外台秘要》云:“有病温者,乃天行之病耳。”湖北恰处于三江交界之处,气候湿润,又逢寒冬呼吸系统高发时节,因此,新冠肺炎有隙可趁,得以爆发流行。

2 中医关于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病因病机分析

在此次瘟疫中,中医认为,重症、危重症相当于内闭外脱。当疾病发展到极期,进入到危重阶段,脏腑机能受损,阴阳失和,阳不卫外,阴不内守,邪气蕴内,精气血津液运行失常,人体多出现众多不适。分为两种证型:

2.1 疫毒闭肺证

清代吴鞠通著《温病条辨》曰:“凡病温者,始于上焦,在手太阴。”[3]肺有主气,司呼吸的生理机能和肺为娇脏,易受邪袭的生理特性。因此,瘟疫袭人,首当袭肺。王孟英之《温热经纬》载:“温者,火之气;风者,火之母。火未有不克金者,故病于此。”指出疫毒邪气浸淫肌肤,肺合皮毛,邪闭于内,正邪相争,温邪外透,且则发热面红,咳嗽,喘憋气促。肺为水之上源,温邪犯肺,煎灼津液,则痰黄黏少,口干苦黏,大便不畅,小便短赤。若热入血络,迫血妄行,则痰中带血。故病位在肺,病机为邪热闭肺,耗伤津液。治以宣肺清热解毒。该证的推荐处方为化湿败毒方。方剂组成为生麻黄、杏仁、生石膏、甘草、藿香、厚朴、苍术、草果、法半夏、茯苓、生大黄、生黄芪、葶苈子、赤芍。该方为麻杏石甘汤为主要方剂对其成分进行了加减,方中以生石膏为君主药,佐以杏仁、生大黄,意在清泻里热,宣上窍,通下窍,正如清代戴北山著《广瘟疫论》“温症在下其郁热……温症不论表邪罢与不罢,但兼里证即下……若必待结在中下二焦方始下,则有下之不通而死者。”是邪热有外达之道。厚朴、苍术、茯苓、半夏、草果和葶苈子燥湿化痰,为臣药。明代吴又可《瘟疫论》卷上:“厚朴破戾气所结”,“草果辛烈气雄,除伏邪盘踞。”[4]藿香芳香化浊,去除瘟疫邪气,是为臣药。《病源》中:“凡皮肤热甚,脉甚燥者,病温也。其脉盛而滑者,汗且出也”,故佐以麻黄发汗解表,使里热外透。《广瘟疫论》曰:“温证之邪实,人之正气虚,故用此法以和之也,凡方中有参、芪、归、芍与硝、黄、枳、朴同用者是。”正邪相争,恐其邪气太过,伤其正气,若一味使用寒凉清热燥湿药,恐收效甚微,故佐以黄芪,固护正气,另有生津止渴之效。热入血络,恐动血灼血,佐以赤芍,凉血活血。甘草为使药。证以实证为主,药用清凉败火的同时,开上畅下透表使清热驱邪之力更甚,酌加芳香化湿逐秽之品,能增强疗效。

2.2 气营两燔证

“急性时疫,纯是血分温毒病。”《瘟疫论》曰:“邪热久羁,无由以泻,血为热传,留于经络,败为紫血。”温毒侵袭气分和营分,侵袭气分可见大热烦渴,喘憋气促。侵袭营分可见神昏谵语,发斑,吐血衄血热邪耗血动血,热灼气营伤津耗液则舌绛少苔或无苔,故针对以上重症,治以清气凉营。清代雷丰著《湿温时疫治疗法》曰:“宜清解胆火之郁,救胃液之燥,以预防肝经风动。”推荐处方:生石膏、知母、生地、水牛角、赤芍、玄参、连翘、丹皮、黄连、竹叶、葶苈子、生甘草。该方以白虎汤加犀角地黄汤为基础方,以生石膏、知母、生地、水牛角为君药,清热泻火凉血,臣以赤芍、玄参、丹皮凉血活血,佐以竹叶清热生津,黄连清上中焦火热,葶苈子泻热逐邪。《棒喝》云:“邪郁不解,热入血络而成疹,但其温毒已发于皮毛,与斑在肌肉为大异。盖肺主皮毛,胃主肌肉,所以古人谓斑属足阳明胃病,疹属手太阴肺病…当其欲发未发之时,速用辛凉解表法。”

3 中医防治瘟疫目疾

瘟疫侵袭人体,迁延发展上攻于目,则双目受其疫邪,出现目赤肿痛,畏热羞明,干涩刺痛,或生秽泪,痒痛不舒,或眉棱胀痛,伴有烧赤疼痛,若具有传染性,则属于“天性赤眼”范畴。瘟疫致目病,应当治疫病,疫病除,则目自愈。如《银海指南·瘟疫兼目疾论》:“若邪火上攻于目,赤肿疼痛,畏热羞明”。当发展至瘟疫后期,发生双目畏光、干涩、 烧灼感,是由于病邪缠绵久不愈,邪热耗伤肾阴,水不涵目,肝阴亏耗所致。《银海指南·瘟疫兼目疾论》指出:“邪火久焰,肾水枯涸,瞳神昏渺,眵泪失光,逐邪之中,兼用滋阴。”治宜清热与滋阴并济,祛邪与扶正共用。

4 讨论

西医学研究认为,新型冠状病毒为β属的冠状病毒,研究结果表明与蝙蝠SARS样冠状病毒同源性达85%以上[5]。本类疾病的所见的传染源主要所指的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符合我国古代中医对疫病具有“人传人”的流行特点的认识。中医认为肺主气,司呼吸,在窍为鼻,新冠病毒侵袭人体,通过呼吸运动经鼻窍,出现一系列肺系病症。瘟疫的病机以湿邪为主,而反应在患者身上,表现为寒湿和湿热两种[6]。疫情防控期间特别建议使用多个中成药制剂进行临床应用,作为治疗新冠肺炎重症、危重症病例的静脉用药。如血必净注射液、痰热清注射液等等[7]。

5 小结

此次在世界人类面前首次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属于我国传统医学的“瘟疫”“温病”的疾病范畴,具有疠气的致病特点。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分为疫毒闭肺、气营两燔两种临床证型。疫毒闭肺证治则拟宣肺清热解毒,配以通泄肠腑。气营两燔证治拟清气凉营,配以少许养阴固正。新冠肺炎兼有眼病症状,则前期应清热,后期清热与滋阴并济。由于其目病是新冠肺炎引起的,则疫病除,目病自愈。

猜你喜欢

生石膏瘟疫病机
基于“取象比类”法探讨肝细胞铁代谢紊乱与肝纤维化中医病机的关联
从炎症细胞因子浅析血栓性浅静脉炎病因病机及治疗经验
助磨剂EDTA在超细石膏粉体制备过程中的作用机制
六偏磷酸钠对制备超细生石膏粉体的助磨作用及其机理研究
The Study of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Xuanbai Chengqi Decoction(宣白承气汤) in the Treatment of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Based on Network Pharmacology and Molecular Docking Method
绘画中的瘟疫 下
绘画中的瘟疫(上)
Bian Que
瘟疫算个啥
从瘀探讨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中医病因病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