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什克腾旗第三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21-12-05刘志慧
○ 文/刘志慧
第三产业是指国民经济中,除第一产业(农业)、第二产业(工业和建筑业)以外的其它行业,其兴旺发达是现代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有利于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改善投资环境和社会再生产条件;有利于扩大就业领域和就业人数,活跃城乡经济;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生活质量,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2018—2020年内蒙古自治区克什克腾旗(以下简称克旗)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均落后于全国、全区、全市平均水平,因此,发展第三产业是克旗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
2018年—2020年第三产业占比表(%)
一、发展现状
自2000年以来,克什克腾旗第三产业发展迅速,增加值增加了18.65倍,从2.03亿元增加到39.89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00年的26.13%增加到2020年的32.08%。然而,无论是从横向比还是纵向看,克旗第三产业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仍然偏低,不仅未达到莱克尔斯现代化标准(45%以上)的要求,而且还低于世界低收入国家37%的平均水平,更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60%-80%的水平,发展还相当不成熟。可匹配的第三产业规模与克旗拥有的旅游资源、交通网络不相对称,产业结构需要优化。
二、第三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从流通和服务看,克什克腾旗第三产业还存在短板。
(一)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偏低
2019年和2020年克旗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为21.7亿元和20.11亿元,仅占赤峰市总量的3.5%左右。2018年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显示,克什克腾旗批发零售商业主体有208家法人,4716家个体户,限额以上批零单位仅有2家;住宿餐饮业市场主体有83家法人,1595家个体户,限额以上餐饮单位仅有6家。限上单位数量少,拉动经济效果不明显。
2019—2020年赤峰市第三产业占GDP比重(%)
批发零售市场主体提供可购买的商品种类较为有限,有同质化竞争的趋向。从商品类别上看,日化用品质量逐渐改善,但是服装、手工艺品的市场受电商冲击较大,品质提升速度慢,市场竞争力较差;餐饮业没有形成克旗独特的“精、美、情、礼”饮食文化。
(二)服务市场较为薄弱
克什克腾旗缺少大型农贸市场、汽车园区等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市场载体,规模以上服务业单位仅两家,文化娱乐产业较为落后,物业服务管理粗放,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生育政策调整后配套的服务市场几乎为空白,文化消费主体、民众的文化素质、健康意识有待提高。
(三)品牌培育机制不健全
现阶段品牌培育难度较大,完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品牌少之又少,农业品牌培育及精深加工不足,克旗现有“三品一标”认证产品61个,品牌杂而不响,影响力仅限局部地区,品牌辐射度不够,农产品加工多以初级加工为主。名特优新农产品2个,昭乌达肉羊、达里湖华子鱼属驰名品牌,但市场营销、品牌活力以及适应时代要求的新内容需要进一步提升,市场空间需要进一步拓展。除农副产品外,文创产品开发层次较浅,代表克什克腾旗地域文化元素的原生艺术品没有被完整发掘,卖产品与卖故事没有更好的融合,品牌市场很难做大做强走远走深。
(四)旅游受季节、疫情管控影响严重
克什克腾旗景区知名度缺乏长效的影响力输出。与此同时,本地和周边地区居民的旅游市场没有完全挖掘,当地特有的文化内涵没有完美演绎,草原那达慕、农民丰收节、达里湖冬捕等极具特色的活动没有得到充分开发。本地旅游业具有明显的淡旺季,如何在淡季保持住宿餐饮业、批发零售业等行业的营业收入值得思考。特别是自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和蔓延,阻滞了文旅产业的前进步伐和发展节奏,仅2021年8月6日至8月20日,因疫情管控导致一家旅游公司收入减少约6500万元,其中景区门票5300万元,酒店400万元,旅行社300万元,运输公司500万元。“后疫情时代”克什克腾旗文旅产业如何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是未来发展的重点议题。
(五)人口流失问题较为突出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克什克腾旗2020年常住人口为186143人,较2010年减少25012人,16—59岁劳动年龄常住人口115051人,与2010年相比,减少43324人,除去出生人口数量下降和老龄化逐渐加深的影响外,劳动年龄人口外流是克旗常住人口总量减少的主要原因,这部分人群恰恰是消费主力,如何避免人口过多向上级城市流动,是未来能否拓展本地消费市场的关键因素之一。
三、对策建议
第三产业的发展会带动几乎所有产业的进步。例如旅游业的发展就带动了住宿餐饮、交通运输、银行业、商务服务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对经济的促进作用较为全面。
(一)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促产业兴旺
把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牢牢守住生态和发展两条底线,按照“十四五”规划的产业布局,注重不同业态间的互补,探索从喂牛养羊—宰牛杀羊—吃牛肉喝羊汤—吃住行玩一体化,以“吹牛皮出洋相”为特征的融合发展,循序渐进推动资源枯竭型工业企业转型发展,大力发展“后备箱经济”,聚焦产业要素保障,整合项目资金,促进乡村振兴,着力构建协调完善的产业链条。
(二)培植消费环境和扩大消费市场
当前新的商业模式越来越多,传统的、可替代性强的商业模式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冲击。从政府层面可以引导商家尝试新的商业模式,增加所售商品某些特殊的附加意义,减轻与电子商务的正面冲击。例如体验型经济,让消费者参与到消费品的生产过程中,消费者往往会愿意为新奇和愉快的购物体验买单,同时,这种消费行为也会为消费者带来对自身劳动价值的肯定,从而使得消费品的意义与普通工业品区分开。按照城镇区位功能,探索发展“地摊经济”“夜市经济”“小吃一条街”等接地气的商贸服务业,引领经济发展。针对教育、医疗等明显的短板市场,查找深层次的原因,办好满意教育,建设安康克旗。
(三)培育和激活文化消费市场
相对于全国火爆的文化娱乐市场,克什克腾旗的文娱产业发展严重滞后,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相对贫瘠,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强文化消费环境建设和氛围营造,形成不同层次、形式多样的多元文化消费结构,以满足不同人的不同文化需求。努力提升文化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发展一批经营模式灵活、创意与创新能力强、业态新颖的中小文化企业,通过降低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成本和市场价格,培育文化消费主体,增加文化衍生品的开发与消费,扩大城乡居民文化消费空间,增强文化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四)培育文旅业新的“增长极”
文旅消费越来越成为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的重要方面。“后疫情时代”文旅消费理念呈现新特点、新内涵。“上车睡觉,下车拍照”的浅层观光已难以满足人们高质量文旅消费需求。当下提振克什克腾旗文旅产业向好向前发展,切实加强“文旅+数字技术+教育+康养+乡村”等政策引领,实现其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
(五)建设宜居宜业新克旗
第三产业应该以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以充实人民群众精神生活为重要目标,以发展可持续的区域经济、打造健康的流通和服务环境为根本目的进行改革与发展,明确“做什么”和“怎么做”,把脉发展新情况,问诊经济高质量,建设宜居宜业宜游新克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