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豫南地区水稻湿润育秧技术

2021-12-05信阳市水稻工程技术中心梅林

河南农业 2021年1期
关键词:飞虱叶期秧田

信阳市水稻工程技术中心 梅林

水稻湿润育秧在豫南地区使用较多,是非常重要的育秧技术,这种育秧技术不仅可以提高秧苗的质量,还可以为壮苗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选地整地

秧田选择排灌方便、土质松软、背风向阳、肥力较好、杂草较少、无病源、酸性土壤作为育秧田。留作秧田的地块在上年的秋季要翻田,不要上水,干翻干整,要开沟做畦,畦面达到上糊下松、沟深面平、肥足草净、软硬适中,这样可使秧田透气性好,透水性好,有利于根系生长和壮苗。如果把低洼常年保持有水的水稻田作为育秧田,在稻芽下田前15 d,每667 m2撒施3~5 kg 生石灰,再翻田,可以杀死田中的病菌,防治恶苗病等病害。

二、苗床整理

水稻在播种前3~5 d,要进行苗床整理,开50 cm深的沟,厢宽在1.6 m 以上,要精细平整厢面,将走道中的土取出,用筛子过筛后备用,在播种后撒上。

三、种子处理和播种

种子在浸种前2~3 d 要进行晒种,采用风选或清水进行选种,去除病籽瘪粒。浸种时用多菌灵进行杀菌消毒,种子浸泡1~2 d,当种子吸足水后进行催芽,当芽长达到谷粒长度的1/2 时,摊开炼芽3~8 h 即可播种。

四、播种施肥

秧田要施足底肥,特别是农家肥和复合肥,水稻秧田一般每667 m2用腐熟厩肥或人粪尿800~1000 kg,用碳铵或硫酸铵15 kg 作基肥。耕地前每667 m2施用过磷酸钙30 kg,氯化钾10 kg,随着耕地翻入地下。要注意播种质量,分畦定量播种。一般每667 m2秧田可播种10~20 kg,秧田与大田比为1:8,即每667 m2秧苗可以栽0.53 hm2大田。

五、秧田管理

秧苗在秧田生长过程中可以分为芽期、幼苗期和成苗期3 个阶段,要根据各个生长阶段的特点,制定田间管理计划,进行精细管理。

(一)芽期

从播种到第1 片叶完全展开为芽期,这段时间秧苗的耐低温能力较强,供氧好坏是影响扎根立苗的关键。一般采用“晴天满沟水、阴天半沟水、雨天排干水、烈日跑马水”的原则,保持秧田土壤湿润和供氧充足。如遇霜冻、大风降温、暴雨等天气,要灌水护芽,风雨过后要及时排水晒芽。

(二)幼苗期

幼苗期是从出苗到3 叶期这段时期,此时秧苗的通气组织不健全,根系生长所需的氧气主要靠空气直接供应,应采用露田与浅灌相结合的方式,2 叶期以前以露田为主,以后可改为浅灌的方式。如遇低温、大风等天气应及时灌水,灌水以淹住秧苗为准,低温、大风等天气过后要及时排水,保持浅水层,以免造成秧苗生理缺水,产生青枯死苗。带土秧苗要保持土壤湿润,有利于增氧促根和秧苗控长。3 叶期秧苗的营养转入自给,关键在于田间的肥力基础,可以早施断奶肥。由于秧苗在利用氮的过程中,先是“得氮耗糖”,施氮被秧苗吸收的同时,也要消耗一定的糖(酮酸、烯酸),使叶鞘内的淀粉减少。在施入氮肥后,随着叶色变浓和叶面增大,光合作用效率也随之提高,光合作用产物增加,又表现出“得氮增糖”现象。及时施断奶肥可使3 叶期尽早处于“得氮增糖”期,为以后4叶期提供更多的物质基础。

(三)成苗期

成苗期是指3 叶期以后到移栽这一段时间,秧苗的组织体系已发育健全,根部氧的供应可由地上部下运。同时,水层灌溉有利于吸水、吸肥。因此,在3叶期稀播的秧苗应采用浅水灌溉,不宜时排灌结合,防止秧苗根下扎过深,拔苗难度加大。带土秧苗仍要保持土壤湿润,不要留水层,防止秧苗旺长。移栽前要施1 次起身肥,使秧苗吸氮转色不变嫩,增氮有储糖时移栽,使秧苗体内碳氮含量较高,有利于移栽后生根分蘖。

秧苗在芽期、幼苗期和成苗期遇到霜冻、降温、大风等天气,可采用在秧田上方覆膜,先用竹篾搭起40~50 cm 的架子,然后在上面盖上膜,周围压紧,可以起到保温保湿的作用,恶劣天气过后要及时拆除薄膜和竹篾。

六、病虫草害防治

育苗期应及时注意拔除杂草和稗子等,防治立枯病、稻瘟病等。水稻苗期主要防治灰飞虱,控制纹枯病、螟虫和稻蓟马等。重点是把灰飞虱迁入一代和灰飞虱成虫盛期作为重点药控。结合早期防治,对于重发田块,在药剂中加入菌克毒克,还可以提高纹枯病的防治效果。

七、培育适龄壮秧

根据品种特性和叶蘖同伸作为优质秧苗的评判标准,壮秧是指生根能力强、移栽后能迅速分蘖,抗性强,成活快,死苗少的适龄秧苗。主要表现为叶色青绿,不浓不淡,没有病虫斑,绿叶多,黄叶少;根系发达,秧苗整齐一致,群体生长旺盛,无杂株。

猜你喜欢

飞虱叶期秧田
50%吡蚜酮WG对水稻褐飞虱田间药效试验
除草型麻地膜在水稻秧田的应用及对水稻的影响
Bph36介导的抗性机制及相关信号通路的研究
Bph36介导的抗性机制及相关信号通路的研究
高温期喷施外源钙对甜瓜幼苗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
直播莴笋喷施赤霉素时期和浓度的探讨
感怀
商河县夏玉米灰飞虱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不同时期施用穗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浅谈水稻栽培技术对水稻高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