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毕节市优质蓝莓的标准化栽培技术

2021-12-05杨静杨远平何玉龙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1年8期
关键词:毕节市蓝莓根系

杨静,杨远平,何玉龙

(1.毕节职业技术学院,贵州毕节 551700;2.毕节农科所,贵州毕节 551700)

蓝莓为杜鹃花科越桔属植物,为灌木小浆果树种,蓝莓果具有很高的抗氧化能力,是一般水果和蔬菜的4~8倍。另外,蓝莓营养成分丰富,其果实内天然色素的含量最高,蓝莓果实中含有的花色素、花红素有助改善大脑记忆和智能,减少人体胆固醇积累,被誉为人类五大健康食品之一。就目前市场而言,蓝莓果销售市场前景广阔,特别是蓝莓系列产品的投产上市,给蓝莓种植开辟了一条宽阔的道路。通过平均海拔1 460 m的毕节市七星关区杨家湾周驿茶场、平均海拔1 796 m毕节市赫章县白果镇大湾子村白果特色产业园区、平均海拔1 250 m的毕节市黔西县雨朵镇雨朵村蓝莓,进行标准化栽培试验研究,总结出毕节优质蓝莓的标准化栽培技术。

1 环境

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应选择在无污染和生态条件良好的地区。基地选点应远离工矿区和公路铁路干线,避开工业和城市污染源的影响,同时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应具有可持续的生产能力[1]。毕节七星关区杨家湾蓝莓基地紧邻森林公园,300 m范围无工矿区和公路铁路主干线,当地可持续发展潜力大;毕节市赫章白果属于产业园,蓝莓基地位于森林的山脚,生态好,可持续发展性强;毕节市黔西雨朵村空气清新、水资源丰富,蓝莓基地也是位于森林旁边,阳光充足,无工业污染区,具有良好的可持续发展潜力。3个试验点的土壤无重金属污染,见表1。

2 建园定植

2.1 品种的选择

蓝莓种类可分高丛蓝莓、矮丛蓝莓、兔眼蓝莓,其中高丛蓝莓分为南高丛蓝莓、北高丛蓝莓、半高丛蓝莓。毕节市属于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降雨量较为充沛,全市各区县多年平均温度在10℃~15℃,年日照在1 096~1 769 h;无霜期245~290 d;年均降水量849~1 399 mm,海拔相对高差大,垂直气候变化尤为明显,山上山下冷暖不同,高原盆地寒热各异,利于多种动植物生长。2015年—2020年,毕节市七星关区杨家湾和毕节市赫章县白果村进行高丛蓝莓的引种栽培,毕节市黔西县雨朵村进行高丛蓝莓和兔眼蓝莓的引种栽培。通过3个地方的试验栽培对比,并且根据品种选择适应性强、丰产性高、商品价值高和抗逆性强四要点,总结出高丛蓝莓比较适应毕节市气候和土壤栽培,丰产、果实内种子少、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风味香甜美味、经济价值和营养价值高。而兔眼蓝莓虽适应,营养价值高,但产量低、口感差,经济价值不高,市场前景不乐观。2015年—2017年,参加了“黔西北高海拔区域蓝莓引种试验研究”,试验中引入了6个品种进行试验,经过3年的试验研究,得出适应毕节市栽培的优质蓝莓品种,有南丰、南大、莱格西,故在此基础上,经过蓝莓营养成分分析和专家的推荐指导,于2018年春季分别在毕节市七星关区杨家湾、毕节市赫章县白果村、毕节市黔西县雨朵村设置3个试验点,进行高丛蓝莓中的南丰、南大、莱格西3个优质品种的标准化栽培。

2.2 园地选择

2.2.1 选地

蓝莓的生长要求强酸性土壤,高丛蓝莓土壤pH值为4.0~5.5,最适为4.5~5.0,凡是油茶、马尾松、杜鹃花、蕨菜等植物长势良好的林地,均适宜蓝莓的生长,坡度不超过25°,土壤疏松,土层深≥50 cm,排水性能好,土壤湿润但不积水的肥沃(高丛蓝莓有机质含量≥5%)砂质壤土。

2.2.2 土壤改良

(1)调整土壤pH值。一般的酸性肥料,虽然可以快速调节土壤酸碱度,但盐离子浓度太大,容易危害蓝莓根系的生长,因此在实际中较少应用。目前,广泛使用的是用硫磺粉调整土壤的酸碱性,硫磺粉调酸的重要特点是稳定且持久[2]。根据园地土壤pH值确定,pH值每降低1.0约需施入硫磺粉70 kg/0.067 hm2,3个试验点2019年测定的土壤pH值分别为七星关区杨家湾5.0、赫章白果5.1、黔西雨朵5.5。根据测定值进行硫磺粉使用量的计算施用,可采用全面调整法或局部调整法施用,硫磺粉施入土壤后,需经过40~80 d的分解,才能够发挥效果,因此要掌握好时间。

(2)增加土壤有机质。在土壤有机质不足的情况下,只要pH适宜,蓝莓也能正常生长,但后期可影响产量和生长的30%~50%,当土壤有机质<5%时,就需要增加有机质,首选草炭土,也可选择本地的松针土、大豆秸秆、烂树皮、锯末、牛羊粪。将园土与有机肥按2∶1混匀,进行土壤改良。有机肥中植物性肥料和动物性肥料按3:1配比,以上有机物料需充分发酵腐熟后方可使用。

2.3 苗木定植

2.3.1 定植时间

春季和秋季定植均可,由于毕节市蓝莓花期多在3月—4月,应以春栽为主。

2.3.2 苗木选择

一般选2~3年生苗木,主茎基部直径0.5 cm以上,高度30 cm,根系完整。

2.3.4 定植方法

对已施硫磺粉和有机物质的土壤,起垄、挖定植穴,穴的规格为40 cm×40 cm×40 cm,每穴施入有机肥(或生物有机肥)1.5~2.5 kg和磷肥250 g,与土壤拌匀后回填,填充穴高于地面10~15 cm。栽植前,要注意处理根系,若根系密集成团,用手把根系团捏散,理顺根系,再将蓝莓苗放入穴内覆土,把苗向上轻提,使苗木的根系与土壤充分接触,最后覆土压实,栽植深度以覆盖原来苗木土团3 cm为宜,定植后浇透水。高丛蓝莓虽能自花结实,但配置授粉树能提高结实率和抗性,可选择一定的授粉树,主栽品种与授粉品种按2∶1或3∶1的比例进行配置授粉树。

3 园地管理

3.1 土壤管理

蓝莓根系分布较浅,没有根毛,因此要求土壤疏松,通气良好。土壤管理的主要目标是创造根系发育的土壤条件[3],土壤管理包括中耕除草和土壤覆盖。

3.1.1 中耕除草

蓝莓对除草剂比较敏感,宜人工除草或机械割草,一般幼树每年5次,结果树每年4次,杂草要在幼苗时清除。

3.1.2 土壤覆盖

一是垄面覆盖可选松针、玉米秸秆、松树皮屑、杂草等有机物,厚度5~10 cm(每年增加一定的覆盖物,以保持原有厚度),可有效保湿,腐解的覆盖物可以增加有机质含量,降低土壤pH值;二是选用黑色地膜覆盖,起到节省人工、保温、保湿、防止杂草的作用,覆膜时需预留足够的施肥空间,以左右2块拼接,根部周围留白15 cm为宜[4]。

3.2 施肥

蓝莓属于寡肥植物,施肥时应少量多次。肥料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平衡施肥。有机肥主要是牛羊粪、锯末、厩肥和油饼肥;化肥主要是复合肥:硫酸铵、硫酸钾和磷酸二氢钾。施肥时期为每年3次,第1次在发芽前,第2次在开花前,第3次在果实采收结束后进行。施肥量:第1年幼树可株施有机肥2~3 kg、硫酸钾复合肥30~50 g或速效铵态氮10~20 g,以后每年较上年施肥量增加1.5~2倍。蓝莓根系为须根系,根系浅,多分布于地表20 cm为宜,因此施肥深度不宜过深,以5~20 cm为宜,有机肥以相对深施为好,氮肥移动性强应浅施,磷肥集中施。将肥料均匀撒在树干投影区域,避免直接接触到主干,肥料施后覆土3~5 cm。蓝莓属厌钙忌氯植物,钙多的土壤容易导致蓝莓失绿;蓝莓对氯离子敏感,容易中毒死亡,故忌用石灰、草木灰、氯化钾等。

3.3 水分管理

水分不足将影响树体的生长及产量,根据土壤水分状况,灌水次数可根据需要确定,果园安装滴灌设施。定植后,必须浇透水,以后每天浇2~3次,提高成活率。蓝莓生长需水的4个重要期是开花前、开花后、果实膨大期和越冬前,在这4个时期,水分供应充足是生长结果良好的关键,每次灌水一定要浇透、浇均匀,干旱时间超过7 d时,每隔4~5 d浇水1次水,浇水时间以晴天上午或傍晚最佳,蓝莓对涝害更为敏感,雨季要确保及时防涝。

3.4 修剪

修剪是为了平衡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矛盾,解决通风透光,增强树势,增大果实,达到高产、优质的目的。在栽植1~2年要修剪掉病虫枝、瘦弱枝和下垂枝。一是阻止病虫害蔓延。二是减少瘦弱枝、下垂枝消耗养分,留养分给健壮枝。定植3~5年后,蓝莓树体内膛易郁闭,为增强通风透气性,需修剪过密枝、细弱枝和病虫枝,保留3个主枝和2个萌生枝。修剪最好在植株休眠期,一般每年的10月—次年3月进行。

3.5 病虫害防治

蓝莓病虫害少,常见地病虫害有枝枯病、灰霉病、僵果病等,虫害有鸟类、杂草、地下害虫等。要注意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利用各类天敌,保持蓝莓园内生态平衡,优先采用农业防治和物理防治,必要时采用化学防治,但使用低毒、安全或生物源农药,并注意安全隔药期。

鸟类、杂草、地下害虫在蓝莓生产中危害较重,防治方法有:一是选抗病性强的品种。如南丰、南大、莱克西抗病性强;二是科学种植;三是人工及时除草;四是修剪的病虫害枝条集中焚烧;五是园内搭建防鸟网或电子发音器等吓跑鸟群;六是应用频振式杀虫灯或黑光灯诱杀刺蛾、大蚕蛾等,黄板诱杀叶蝉、蓟马等;七是在萌芽前、采果后用药剂防治金龟甲类等地下害虫,用白疆菌全园喷施,也可采用物理防治,夏季配糖醋液或甜酒粮诱杀;八是枝枯病采用质量分数为50%多菌灵400~600倍液防治,灰霉病用25%吡唑醚菌酯加0.01%芸苔素内酯800倍液喷施,僵果病利用70%甲基托布津800~1 000倍液喷施,化学防治应严格执行NY/T393-2000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

在蓝莓成熟期前30 d至采摘结束前,禁止使用化学农药。注意所有含有氯离子的农药和化肥均不能用于蓝莓,如氯化钾、氯化铵、DDT、百菌清等。

4 采收与贮藏

4.1 采收

蓝莓采收一般3~5周,不同品种的蓝莓因开花有先后,故果实的成熟期也有所不同,应分批采摘、分级采收。南丰、南大、莱克西属中晚熟品种,采收时间相同,当果实颜色由青绿色变红色,红色变蓝紫色,蓝紫色变紫黑色即成熟。间隔5 d采摘1次,采摘时轻摘、轻放,避免挤压。采收时间不易在雨天或早晨有露水、中午温度过高时采收。

4.2 贮藏

蓝莓通常供鲜食食用,但采收过多或运输距离长,需注意贮藏技术,刚采收的蓝莓鲜果,为了保证蓝莓品质,防止腐烂,需经过预冷,置阴凉处降到10℃以下再入冷库,在1℃~3℃的环境下可以保存1个月,方能去除田间热量;蓝莓可进行冷冻,冷冻温度要求-20℃以下,用一层保鲜膜包裹住蓝莓,防止水分流失,延长贮藏期,但果实生食风味偏酸。

猜你喜欢

毕节市蓝莓根系
果树根系修剪的作用
山桐子雌树根系结构分析*
贵州省毕节市威宁自治县:17个鲜食玉米品种同台比拼
蓝莓
瑞雪兆丰年
夏日荷景
沙地柏根系抗拉力学特性研究
My Best Friend’s Lifestyle
甜甜的蓝莓果
蓝莓的光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