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我国农村地区环境污染问题的防治与对策

2021-12-05刘霜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1年8期
关键词:化肥环境污染农药

刘霜

(沧州市生态环境局沧县分局,河北沧县 061000)

1 农村地区环境污染常见类型

1.1 农业污染

我国幅员辽阔,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庞大,人均耕地面积尚不能达到世界平均水平,造成了人多地少的尴尬局面。在传统耕作观念的影响下,农民为了在有限的耕地上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往往会使用化肥和农药来增加粮食产量。化肥和农药的使用确实能够起到防治病虫害和提高粮食产量的目的,也会给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而且许多农民并没有真正掌握农药和化肥的科学使用方法,导致严重浪费,多余的化肥和农药渗透到地下或随雨水流入到江河中,破坏土壤和水中的微生物群,给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1.2 工业污染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发展,乡镇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中小型企业,这些企业的生产技术和工艺设备相对落后,加上管理人员环保意识不足,导致在生产中会产生各种工业污染物,对环境造成了破坏。例如近年来常见的乡镇集约化的畜牧养殖企业,在生产中随意排放废水、废料,而且多数牲畜的排泄粪便中带有疾病,会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安全。

1.3 生活废物污染

生活废物是农村地区主要的污染来源。农村地区人们环保意识不足,生活垃圾随处乱丢的现象由来已久,而且由于大部分农村地区缺乏完善的废物处理设施,使得我国农村地区每年约有3×108t的生活垃圾产生,其中露天垃圾堆放量更是超过了30%,大部分生活垃圾未能及时进行处理,给农村地区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虽然近年来政府治理农村污染力度不断加强,通过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和在村内设置垃圾回收站,从而减轻了生活垃圾污染,但整体上仍旧是农村地区重要的污染源之一。

2 我国农村地区环境污染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对农药用量的控制

在农村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由农业耕种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愈加严重。尤其是为了提高农作物产量对化肥、农药的过度使用,使得土壤大面积酸化,土壤中的有机物含量降低。根据实践调研发现,现阶段我国许多农村地区仍旧依赖化肥和农药,但农民普遍没有掌握科学的施肥和用药技术,导致化肥和农药利用效率低,未被充分利用的残留农药会给居民的健康造成严重影响,而且阻碍了经济的发展。虽然有部分地区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并且开始针对农药用量进行控制,但许多工作人员由于缺少提前的用量调查和科学分析,加上本身对农药缺乏清晰的认识,最终影响了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效果。

2.2 缺乏完善的环境污染治理制度

畜禽养殖是农村地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农村特色经济的主要形式。由于多数农村地区缺乏完善的环境污染防控管理制度,同时没有严格按照规模化、专业化对畜禽进行养殖和管理,使得畜禽养殖场在农村地区随意分散,再加上养殖人员环保意识不高,习惯用水来冲洗养殖舍,这样就容易把畜禽粪便、尿液等污染物随排水系统流入到河流中,进而给水质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另外,多数农村养殖场没有科学的消毒处理系统,容易滋生蚊蝇和大肠杆菌,对周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2.3 监管体系不健全

现阶段我国农村地区基层缺乏健全的环保机构和体系,相应的环境监察和环境监测工作也并未能对广大的农村地区进行完全覆盖,导致了污染事故、污染管理、环保咨询无处询问的乱象。因此,农村地区的环保监管系统亟待完善。另外,我国农村的环境监测和统计主要由县市级环保部门负责,但许多地区县市级环保部门的工作受到客观条件制约,农村地区的环境监测和统计工作也存在明显漏洞,没有形成完善的监测和统计体系,使得环境问题难以被及时、准确地反映出来,从根本上增加了农村环保治理的难度。

3 我国农村地区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3.1 加强农村环境污染的监测

3.1.1 建立地下水监测系统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地下水体污染除了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之外,还会影响到人类的健康。应当建立完善的地下水质监测系统,通过以排污口为接入点,设置科学、系统的地下水采样断面,做好地下水相关项目的定期审核工作。如果审核中出现地下水质不达标的问题,需要科学分析各个环节的排水系统,从而有针对性地控制污染源。

3.1.2 建立空气监测系统

建立农村地区空气监测系统,在各基层村镇中设置数据终端,形成大气环境自动监测站,实现对农村地区空气质量的实时监测。同时,监测工作人员定期统计监测数据,以便于对村镇空气污染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3.1.3 建立土壤监测系统

土壤的质量可以直接反应出农村环境污染的趋势。在农村地区建立土壤监测系统,需要重点考虑农村土壤面积大的特征,通过严格优选土壤源、加大监测次数、增加监测力度等方式来获得精准的监测数据。同时,监测工作人员应当以模板具体要求为依据来制定环境污染治理措施,并通过土壤试验,改进化肥的使用方法,降低土壤污染程度。

3.2 发展生态循环农业

生态循环农业是环境保护理念下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生态循环农业,可以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协调、统一。首先,可以将容易造成农村环境污染的农膜进行回收利用。通过加强对农业清洁生产示范项目的宣传力度,进一步落实废旧地膜的回收工作,以建立存储点的形式提高地膜的回收效率,并配合政策补贴,提高地膜回收的可操作性。其次,结合不同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落实秸秆还田制度。根据农村具体条件来处理废弃秸秆,并结合土地的休耕制度,把秸秆作为农产品的肥料进行二次使用,或是与土壤进行混合造绿杂肥作物,发酵后以供第2年使用。再次,结合农村地区特色加强对沼气的利用,例如运用沼气能对动物粪便及生活垃圾进行有效的处理等,从而深入推广“畜—沼—菜”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最后,制定系统性的农业绿色标准,为农村地区发展绿色农业经济提供指导和保障,促进企业依标生产。

3.3 重视企业在污染治理的作用

各地区政府应当从自身做起,重视农村地区环境问题,同时从制度和政策上提高企业的环保意识。作为企业领导者,首先,要在企业建设初期从环保角度着手,合理规划、安排企业的生产工艺,通过引进环保设备、制定绿色生产工艺、改善废水、废弃处理设施等措施,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生产效率,确保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等满足国家和地方排放标准。其次,加强企业之间的交流工作,可以由地方政府出面主导建设工业园区,实现集约化管理模式,集中处理污染物,降低环保投资。最后,企业在生产和经营中,除了要紧密结合市场需求,生产市场所需的产品之外,更需要结合我国环境保护发展策略,坚持经济与生态相统一的原则,推动企业稳步发展。

4 结语

在过去数十年的经济和城镇化发展中,环保工作重心主要在城市环境治理上,忽视了对广大农村地区的环境保护工作,造成了目前农村地区环境污染问题严重、环保制度不健全、监测体系不完善等一系列问题。为了有效控制日趋严重的农村地区环境污染问题,政府部门需要加强对农村环保工作的重视程度和宣传教育力度,同时加大政府资金的投入,确保农村地区环保基础设施和各项政策的落实。

猜你喜欢

化肥环境污染农药
7月我国化肥进口量增加
现代农业离不开化肥
田间试验化肥减量增效促农增收
无人机喷洒农药 农药混配顺序
未来三年将淘汰十种高毒农药
大气环境污染因素及其治理措施分析
农药打得少了 好桃子越来越多了
化肥农药减量,怎么减?
黄明表示:对环境污染犯罪,绝不能以罚代刑
台州-电镀厂老板涉嫌环境污染罪被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