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迭部林区林木种苗经营发展浅谈

2021-12-05石福全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1年8期
关键词:种苗林区林木

石福全

(甘肃省白龙江林业管理局迭部生态建设局,甘肃迭部 747400)

1 迭部林区及林木种苗经营建设概况

甘肃省白龙江林业管理局迭部生态建设局前身为甘肃省白龙江林业管理局迭部林业局,始建于1969年,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县境内,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岷山山系和迭山山脉之间,是长江上游主要的水源涵养林基地和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区,地理坐标为北纬33°50′35″~34°17′38″、东经103°06′58″~104°04′33″。迭部生态建设局下属4个国有林场,经营范围东西方向横穿迭部林区,总面积15.73×104hm2,占迭部林区面积的33.38%。

迭部林区林木种苗经营发展经历了由森工采伐时期到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转变,经历了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属于国有林区林木种苗产业发展的缩影,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迭部生态建设局共有4个国有苗圃,经营总面积34.53 hm2,总存苗量约856×104多株,年出圃各类优质苗木超250×104株,苗圃中有国家级标准化苗圃3个。全局有林木种苗生产人员70人,专业技术人员17人,其中高级工程师1人、工程师8人、助理工程师4人、技术员4人。

2 林木种苗经营发展存在的问题

如果按照新时代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机遇来讲,林木种苗业处在一个黄金时期。但是,与整个行业活跃市场相比,迭部生态建设局甚至整个迭部林区林木种苗建设水平普遍较低,存在着许多问题。

2.1 经营定位不准确,苗木种类单一

长期以来,采伐迹地更新造林和公益林建设是林区主要工作之一,这就需要大量的云杉和油松苗木,但是随着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一期、二期工程的实施,林区内采伐迹地和宜林荒山荒地面积逐步减少,云杉和油松苗木的需求量骤减,同时周边地区对两类苗木的需求量也不断减少,而林区内育苗种类还是以2种苗木为主,苗木滞销严重。

2.2 建设资金缺乏,苗圃质量下降

国有林场改革完成以后,迭部生态建设局属于公益性事业单位,其主要职能在于森林资源保护,资金来源属于财政资金,而林木种苗和苗圃建设没有专项资金,资金匮乏直接导致灌溉设施不能及时维修,苗圃地力下降,苗木质量不高。

2.3 种植缺乏规划,质量缺乏监管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一期期间,云杉和油松苗木供不应求,林木种苗业一度成为林区的主要经济产业之一,但是由于缺乏统一规划和市场监管,国营林场和当地群众争相种植,耕地中只见苗木不见作物,结果出现供大于求和恶性竞争降价销售,由于缺乏监管,苗木质量也参差不齐,甚至以次充好,严重影响林区林木苗木形象。

2.4 管理体制僵硬,技术含量偏低

林木种苗管理站是迭部生态建设局下属单位,长期以来,全局林木种苗以自产自用为主、外销为辅。长期形成的经营理念、管理机制和生产方法不能转变,缺乏竞争意识和服务质量意识,很难适应新时代市场经济的发展,再加上生产队伍老龄化和专业技术人才短缺,尤其是缺乏既能指导一线生产又了解当下林木种苗市场的业内专家,导致整体技术水平偏低,转型困难。

3 经营发展思路

3.1 建立西北最大的林木良种培育基地

林木种苗生产是造林绿化的物质基础,直接关系到造林绿化的成败,关系到林业生态发展速度的快慢和生态文明建设成效高低,关系到林业建设新时代发展战略和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的奋斗目标。种苗工程的实施对加快林木良种化、标准化进程,加快生态环境建设步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迭部林区天然林保护工程建设和天然林修复制度的施行,对种苗工作提出了更严、更高的要求,以全面提高种苗生产质量,结合生态公益林建设的需求量,在大力发展自用苗、创新种植商品苗和科学研究珍稀苗的同时,大力加强种苗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迭部林区在甘肃这个缺雨少绿省份的地理优势,致力于林区林木良种壮苗研究,立足林区,供应全省,辐射西北地区,以求真务实的扎实工作,建立西北最大的林木良种培育基地。加强对种苗质量监督和市场管理,以科技创新、机制创新为动力,推动苗木生产的基地化、市场化和产业化,为国土绿化、环境美化和公益林建设提供品种对路、质量优良的苗木。

3.2 深化体制改革

种苗工程建设要以品种优良的苗木去参与竞争,就必须深化体制改革。在管理上引入竞争机制、招投标制和激励机制,积极推行工程监理制、股份制、承包制和合同制,进一步规范管理,建立符合林区特点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种苗生产体制,为种苗产业快速发展创造有利条件。积极推广股份制,使投资者有其股,劳动者有其股,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创新建立迭部林区林木种苗农业合作社,增强全区林木种苗业的核心竞争力。

3.3 科技兴苗

在林木种苗生产上,坚持科技创新、注重质量、讲求效益的原则。林木种苗生产供应由计划管理向市场调节转变,由种苗生产经营者向市场要计划,市场需求什么、需求多少,经营者就生产什么、生产多少。种苗科技含量的高低决定着造林质量的高低,决定苗木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决定着苗木产业的效益,为此,必须加大科技含量,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科技兴苗,力求高起点、上档次、有规模、高效益的种苗生产基地。广泛运用种苗生产新技术,大力开展生产性繁育技术研究和推广。完善种苗科研推广,通过引入激励机制和研究开发课题,把科研、生产、管理三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建立种苗科技创新机制,使科技优势尽快转化为生产力,促进森林资源的快速培育,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3.4 实现种苗培育及营销专业化、产业化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规划的实施,党中央、国务院和社会各界对生态文明和林业空前重视,林业已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生态根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苗木销售必须树立“用户第一,客户至上”的思想,及时准确观测市场动态,掌握市场行情。种苗销售应采取多渠道、多方式、灵活多样的原则,提高服务质量,在优质服务中求生存、求统一、求发展,在优质服务中做交易。逐步实现种苗培育及营销专业化、产业化,建立种苗销售网络,努力扩大苗木市场,加强对苗木营销人员的培训及管理,建立严格的管理和监督制度,坚持文明经商、服务周到、保证质量、树立形象、维护信誉的原则,开展技术咨询服务,确保苗木销售健康发展。

3.5 种苗要开展质量检疫工作,严把质量关

林木种苗部门应加强种苗质量的监督和检查,严把生产、流通领域关,并逐步建立种苗质量监督检查站和质量检验室,配备专用设备,开展种苗质量检疫工作,加强种苗质量检验力度。凡是进入市场的种苗都必须经过严格的检疫,合格后发放检验证,完善种苗种子生产基地、扩建或新建新优的经济林树种和一些珍稀树种等基地,进行有计划的种子采收。

3.6 树立品牌意识,保证苗木质量

利用迭部林区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区位优势,起草迭部林区林木种苗地方标准,与和苗木农业种植合作社和林木种苗管理部门一起形成合力,注册商标、规范市场、保证质量,促进迭部林区林木种苗产业的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种苗林区林木
祁连山青海云杉林分布对土壤交换性盐基组成及比例的影响
《园艺与种苗》征稿启事
《园艺与种苗》征稿启事
《园艺与种苗》征稿启事
国家林草局发布2020年度林木良种名录
什么是碳中和?
《园艺与种苗》征稿启事
林木移植的注意事项
浅谈大兴安岭林区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张学勤:我为林区建设“鼓与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