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药物残留分析”课程思政的构建探析

2021-12-05楠,李

农产品加工 2021年7期
关键词:思政药物专业

苏 楠,李 靓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0)

0 引言

立德树人、教书育人应作为教师培养学生过程中必须放在首位的任务。高等教育中,往往重视专业素质的培养与科学技术的学习,关于思想政治或道德教育会被认为是思政课教师的任务。其实对于学生德智的培养不应只局限在一门课程内,在日常学习过程中,教师应该循序善诱、注意引导,把思想教学和人生哲学知识化作微风细雨,无形融入专业知识的学习过程中,从而更容易被学生接受,打造出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 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了重要讲话:“要把做人做事的道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把实现民族复兴的理想和责任融入各类课程教学之中”[1]。当前,要进一步增强立德树人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教育教学中坚持立德树人为先,增强人才综合素养与培养质量。

食品安全专业领域关乎人民基本健康,不仅需要专业技术较扎实、具备严谨科学精神的人才来生产和监管食品流通领域,更需要具有高度的职业道德素养和操守,同时具有较强社会使命感的德才兼备的人才。

1 “药物残留分析”课程特点及教学现状

“药物残留分析”是食品质量与安全等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课,培养学生具备从事药物检验工作的能力,以“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仪器分析技术”“药物化学”等课程的学习为基础,学会药物的检验方法和各类药物检验的应用,并为从事药物残留检验工作打下扎实的基本功。在进行该课程教学过程中,专业技术能力的培养始终是重点要求,因此在课堂中大部分时间都集中在对学生理论知识的培养和技术操作能力的训练上,很少专门拿出时间来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但是,职业道德恰恰是本专业学生踏入社会、进入工作岗位后最不可缺少的素质。一个没有良好职业操守的食品生产者、食品检验工、餐饮管理者根本不可能保证人民餐桌上的安全。因此,目前对食安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尚缺乏关注度。

2 “药物残留分析”课程中融入课程思政具体措施

作为大学一门非文科专业课程,如何把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程内容结合起来,融入日常教学,在完成专业教学任务同时,把课程思政内容合理并巧妙地安排进每个章节是需要探讨和思索的,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展开探讨。

2.1 教师思想政治觉悟的提升

教师是一线教学的执行者,给学生一滴水,教师要有一桶水,如何把知识高效率地传给学生,首先就要提高教师自我觉悟,提升政治素养,言传身教,立德树人。因此,教师需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勤于思考,更好地建立起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学科之间的联系[2]。

2.2 分析课程特点,将课程思政内容纳入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对整门课程起着指导作用,是一个纲领性文件。教学大纲中设立课程具体目标和能力目标,其中能力目标是培养学生文化素质、能力素质的体现。可以在课程总目标中专门设立课程思政目标,把该课程中可以和思政结合内容体现出来。例如,对于“药物残留分析”课程来说,课程思政目标可以如以下设定:完善科学思维模式,树立端正的科研和工作态度,形成食品安全行业从业人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具备食品安全检测理论基础和分析能力,保持维护正义理念,具有社会公德心,秉承科学严谨态度,遵守行业道德规范。

同时,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模块中,在对教学内容进行具体阐述时,可以将课程思政内容单独列出作为一项内容。此部分思政内容则是和专业教学更加具体地结合。教师可以通过对思政体系进行构建,深入挖掘思政内容和专业知识之间的契合点,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特点,尽量每一章节都做到将思政内容列入教学内容项目中去,从而使学生轻松地接受和学习,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2.2.1 社会责任感与职业道德的教育

课程绪论部分对该课程概述情况进行介绍,引入食品安全案例,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如音视频,蓝墨云、学习通等软件,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参与讨论,如食品中农兽药残留给人们带来的危害等。使学生深刻认知食品安全问题带来的危害,告诫学生食品从业者要有道德底线,不做违反法律法规的事情。通过对农药残留来源追溯的讲解,建立起学生对食品安全的维护意识,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激发学生的正义感。

2.2.2 科学严谨治学态度的教育

酶联免疫法检测药物残留这一章中,通过学习抗原抗体基本概念及制备过程,使学生认知任何科学技术不是一蹴而就的,都是通过严谨实验和推敲得出来的结果,树立起学生端正和严谨的学习、工作和科研态度,科技进步不能揠苗助长。

2.2.3 树立职业素养的教育

兽药残留章节内容学习中,引入典型农药残留实例,通过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加深学生对食品安全危害的认知,积极激发起学生的职业警惕灵敏度,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更好为社会服务;快速检测章节中,通过学习酶抑制法,了解社会农残快速检测的手段,启发学生普及快速检测的理念,激发主动服务意识,如对农产品批发市场、大型菜市场和食堂可以设立农残快速检测站,完善检测途径;在兽药残留分析章节中,通过学习抗生素药物的残留危害,使学生认知到抗生素滥用给社会带来的长久危害,建立起保护抗菌药物的意识,从自我做起,杜绝无指征使用抗菌药物的现象。

2.2.4 思想政治的唯物辩证主义的教育

农药多残留分析这一章节中,通过对多类多残留分析方法和选择性多残留分析方法的对比,启发学生对大众和特殊的思考。多类多残留分析比如大众,要照顾所有人群的特点,抓住共性,兼顾其他,从整体大局出发;选择性多残留分析好比量身定制、量体裁衣,对待特殊群体或事件,要善于总结特点,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3 “药物残留分析”课程思政教学方法的探讨

3.1 案例教学

通过引入食品安全案例,采取教师讲解然后学生分组讨论,在学生中引发头脑风暴进行交流探讨,转换学生角色,发挥主观能动性挖掘事件的本质,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实施自我反思与自我思政教育。

3.2 多媒体教学

充分利用课堂现有资源,通过微视频将药物残留的事件播放出来,使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药物残留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学生感同身受,仿佛切身体会,更加受到触动。相比教师在课堂上单纯枯燥地进行思政教育,利用多媒体教学则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3.3 线上线下相结合

新时期下教育信息化得到广泛地普及,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逐渐体现出特有的优势。课程思政教育同样可以采取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利用线上网络教学平台设置思政点,增加课堂互动,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提升课堂活跃度;设置线上任务,在规定时间内要求学生自主按时完成,将学习过程变为主动获取。线下总结线上知识点,把线上和线下贯通起来,将思政教育自然融入教学过程。

3.4 实践教学

思政教学不仅可以在理论课中潜移默化地进行,同时可以以实践教学过程为载体,通过亲身经历得到加强,如对食品药品检验所、质检机构进行考察、参观与学习。通过增加与社会接触的机会,直观认识行业准则,体会牢固掌握本行业专业技术知识是从业的根本,树立正确职业道德,深刻认识到专业素养的重要性。

4 建立体现课程思政学习效果的考核体系

对课程思政建设的效果进行合理有效的评价是课程思政建设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的具体实施效果需要进行评估与评价,合理正确的评价措施与过程是课程思政开展成功的必备条件。同时,通过评价效果反过来可以促进教师进一步的思考与探讨,从而提升思政教学的水平。课程思政教育应当潜移默化,不应流于形式。因此,对思政效果的评价与考核也应当重在过程,可以开展过程考核,将其体现在平时成绩中。具体评价措施可以通过多方面途径进行。例如,可以将食品安全教育融入实践课程中,通过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分小组进行,过程结束后增加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和调查问卷环节,每个环节均以百分制记录成绩,最后按照比例汇总计入平时成绩。通过该环节,既可以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增强学生的职业敏感度,提升职业素养,又可以反馈思政教学效果。

5 结语

课程思政建设将会越来越多地在全国各高校开展进行。作为高等教育从业者,应当及时了解国家对高等教育的要求,正确领悟教育精神,转变传统教育理念和方法,积极学习和探索,快速提升自我,将思想政治教育自然地融入学科建设和教育中。在对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学生的课程教学中,恰当融入课程思政,有助于学生正确树立价值观和职业道德观念,增强社会责任感,从而为社会输送德才兼备的人才,为国家的食品安全事业保驾护航。

猜你喜欢

思政药物专业
新型抗肿瘤药物:靶向药物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如何选择降压药物?
不是所有药物都能掰开吃——呼吸系统篇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部分专业介绍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