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品有害挥发物残留量及迁移量的测定方法研究
2021-12-05洪海兰
洪海兰
(广州检验检测认证集团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 510000)
纺织业作为重要的经济产业之一,国际纺织品贸易技术瓶颈不断增多,生态纺织品理念被积极推行,人们对纺织品质量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纺织品的实际应用过程中,会使用大量的化学溶剂,通过人体呼吸道、皮肤等进入机体,损伤人体重要脏器。此类溶剂与水具有良好的溶合性,人们在日常穿着过程中若被汗液、唾液等浸湿,此类物质极易通过迁移方式被人体皮肤吸收,损伤人体健康。现阶段,我国针对纺织品残留量的检测方法较少,主要倾向于食品检测。纺织领域处于边缘化,有必要积极探索纺织品残留量及迁移量检测方法,严格控制残留量,为人们的健康提供保障。
1 纺织品有害挥发物残留量测试方法
1.1 检测方法原理
纺织品有害挥发物残留量检测方法,首先利用顶空法采集技术、气相色谱-质谱联合应用方式,通过顶空仪器,将待测样品中的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混合气体完成萃取;其次使用气相色谱仪器将其混合物进行分离,实现对样品的定性检测;最后利用质谱仪,将各气体结构击碎成离子,获取相应的特征离子峰面积,实现定量分析。
1.1.1 样品前处理
顶空技术完成萃取主要是处于特定条件下,气相和液相或固相存在一定的分配平衡,根据检测样品基质上方的气体成分,最终判定待测组分在原样中的含量,是一种间接测定方法。顶空分析是试样VOCs进入气相色谱-质谱仪之前的过程,核心原理是将样品置于顶空瓶上部,在顶空仪烘箱中加热,促使样品空气中充盈样本挥发VOCs,与惰性气体一同由静态顶空针注入气相色谱仪中完成分离。因此,在该过程中,控制温度及均衡时间十分关键。
1.1.2 GC定性
采用气相色谱法(Gas Chromatography,GC)完成分离,原理主要是流动相在固定相中所占据的分配系数不尽相同,呈现在色谱柱中的速率也不同,最终完成分离。顶空针吸附一定的VOCs置于GC进样口,在温度升高的作用下,VOCs对顶空针的吸附力不断被削弱而释放,气化室体积较小,保证解吸释放的VOCs快速进入色谱柱完成分离。分离的实际依据主要是在同一条件下进入色谱柱混合气体,在流动相和固定量间发生多个作用,进行重复性交换、分配等,最终色谱柱速率不一,完成分析,且有机物依照一定顺序流出色谱柱[1]。
1.1.3 MS定量
组分中分子处于高真空条件下,遭受能量较大,短时间内被击碎成离子,其中,带正电的碎片进入质量分析器中。质量分析器可检测不同质量离子的数量,并以质量离子质荷、数量变量形成质谱图。总离子流图展示其色谱峰,每一个色谱峰上的点表示一张质谱图。一般定性选用质谱图中最高特征离子,色谱峰实际形成面积表示VOCs,便可完成定量。峰高或峰值面积作为定量的核心基础,保证峰高及面积的准确性,是完成定量分析的关键环节。
1.2 检测方法的建立
首先,样品前处理。顶空法萃取技术操作便捷,仅需将待测样品剪碎,放置于顶空仪器中,便可完成相应的检测分析。仪器定性定量分析,应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器升温程序升级优化,保证样品中的有机物充分挥发,实现定性检测。检测获取的总离子流图显示,各类物质峰形较窄,呈现的分离度较佳,相互间干扰较小,有助于完成定量分析。同时,应将顶空仪萃取条件优化,保证其物质获得充分萃取,峰面积达到最大,保证定量分析的准确性。其次,待测物VOCs定量方法。现阶段使用频次较多的是外标法,即配备不同浓度的混合液体,最终实现分析。从总离子流图中测定峰面积,以峰面积对标液浓度作图,最终完成标准曲线,获取相应的线性方程及范围。处于相同仪器操作条件下,将待测试样完成分析,根据试样峰值面积,依照与之匹配的标准曲线,明确待测组分含量。最后,方法验证。利用加标回收率和相对标准偏差,对仪器的稳定性进行检测,同时检验标准曲线的可行性[2]。
1.3 材料与仪器
试验材料:2 000 mg/L的混标标液,甲醇溶(色谱纯),棉、毛、丝、麻等。仪器:即静态顶空装置(自动顶空分析仪、顶空瓶、聚四氯乙烯),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固相微萃取装置。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主要包含色谱柱、毛细血管柱,规格为30 m×250.00 µm×0.25 µm。
1.4 前处理技术选择
立足灵敏度及稳定性,检测静态顶空技术和固相微萃取技术,分别对有机物进行鉴别,选用能将纺织品快速定性及定量的处理技术。两种技术所检测的条件相同,均包含CG-MS条件、静态顶空条件、固相微萃取条件,最终呈现的结果不尽相同,主要原因是:静态顶空分析要想获取良好的成效,需被测样品在顶空气浓度达到一定标准之后,所具备的灵敏度较高。固相微萃取技术属于动态平衡萃取,使用范围更大,在样品基质较为复杂的条件下,抗干扰能力较为薄弱。不同的固相微萃取头,对不同物质分析稳定性不一,且持续使用一段时间之后,由于固定液流失,吸附力显著削弱,对最终结果的准确性造成一定干扰。所以,应定期利用样品评价萃取头的吸附能力。
1.5 待测物VOCs定量方法的建立
1.5.1 试验内容
通过简单外标法完成标准曲线制作,应充分考量该方式使用时,基质固体的存在对气体浓度造成一定的干扰,是否对最终定量结果的准确性有影响。应配置不同浓度的混合标准液,建立标准曲线,同时为避免试验的偶然性,应选取不同基质作业空白标准样品,将其基校准曲线与空白结果进行比较,确定纺织品基质对最终结果造成的干扰。在样品处理过程中,应利用甲醇标准品,将其分别稀释为200 mg/L和20 mg/L混合标准工作液;在顶空瓶内,放置一定质量浓度的混合标准溶液以及混合标准工作溶液,最终获取相应的气体含量,用于制作校准曲线图;空白基质制备,应在真空箱中进行烘烤,保证无残留溶剂并进行密封保存[3]。
1.5.2 结果与讨论
将甲苯、四氯乙烯、氯苯作图,并将其分别与不含空白样品、含有不同基质的校准曲线进行比较,最终的对比结果显示,甲苯和四氯乙烯响的应值,峰值面积差异性较小,表明纺织基质对其两种定量结果并无干扰。同等浓度的氯苯含有基质的校准曲线峰值较小,表明纺织基质对氯苯具有吸附作用,且不同基质量呈现的吸附力不一,棉和麻的吸附力低于毛和丝,不同材质样品的基质校准曲线,方法回收率处于80%~110%,相对标准偏差处于15%,满足我国相关要求,定量精准性及稳定性得以保证[4]。
2 纺织品挥发性有机物迁移量检测方法
2.1 检测方法原理
检测纺织品中有害挥发性有机物迁移量的方式,检测原理与上述残留量相同,核心不同点是顶空瓶中放置的物质由纺织品变为萃取液,在顶空仪烘箱中加热时,其内部变成气相和液相间的平衡分配,所以,应确定加热温度及平衡时间。
2.2 检测方法的建立
该检测方式的核心是高仿纺织品内挥发物向人体转移过程,利用人造唾液、酸碱性人体汗液,对其迁移环境进行模拟试验,将纺织品浸入萃取液保持一定的时间,提取萃取液体,检测目标有机物挥发浓度,剩余环节与上述残留量步骤相同。
2.3 试验部分
试验中使用的试剂为甲醇溶剂、混标标准品,均为2 000 mg/L,使用的仪器与上述残留量相同,并配置恒温水浴锅。试验中应配备各项试验溶液,即萃取液、标准溶液、样品制备,萃取液主要包含人造唾液、碱性汗液、酸性汗液,现配现用。试验条件主要包含固体静态顶空分析条件、气相色谱条件。
2.4 结果与讨论
2.4.1 顶空条件优化
首先,平衡温度的选择是评定顶空平衡温度的核心因素,在其顶空瓶中加入5 mL的萃取液,配备相同浓度待测物标准溶液,分别置于不同温度下进行分析。最终结果显示,温度对目标样品有机物的影响较为相似,其温度与待测组分浓度、灵敏度成正相关。其次,平衡时间的选择。配备浓度相同的标准溶液,分别调整放置时间,最终显示不同的萃取液状况。平衡时间对有机物的影响与上述温度相同,但存在一定的固定值,平衡时间超过10 min后,峰面积基本处于固定状况。
2.4.2 定量分析
分别取不同浓度的混合标准液置于顶空瓶中,待有机物挥发物质量为0.1、0.2、1.0、2.0、10.0 µg时,以样品浓度对峰面积制作曲线图,获取相应的线性方程、适用范围及检测限。
2.4.3 方法验证
为保证固体静态顶空方法结果的可靠性,选用基质量匹配加标回收方式,在5 mL碱性汗液中分别加入两种不同质量(0.2、10.0 µg)的标准液,通过加标回收率评价标准溶液工作曲线的可行性。最终获取相应的标液质量为0.2 µg时,方法回收率在80%~110%,相对标准偏差不超过10%;标准液质量为10.0 µg时,方法回收率处于90%~105%,相对偏差不超过8%。结果表明该方法精准性较高,且操作便捷灵敏。
3 结语
本研究主要对纺织品中有机物的残留量及迁移量进行测定,利用固体静态顶空-气相色谱分析方法,通过基质加标方法评价结果的精准性。最终结果表明,采用基体匹配校正法建立校正曲线,方法回收率处于80%~110%,相对偏差不超过15%,回收率较高;利用人造唾液和汗液模拟真实的迁移过程,利用顶空技术与气质联用仪完成定量分析,最终方法回收率保持在80%~110%,相对标准偏差率不超过8%,方法具有精密性良好、准确度高的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