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市场导向的“服装立体裁剪”课程教学改革浅析

2021-12-05柳莎莎

纺织报告 2021年10期
关键词:剪裁服装设计立体

柳莎莎

(商丘学院,河南 商丘 476000)

立体剪裁是服装设计中较为新型的设计手法,是通过选取合适的样布在人体模型上进行剪裁设计的一种方式。该方法灵活性和实用性较强,设计后服装的整体感官效果及实用性突出。立体剪裁是服装设计师较常使用的设计手法,在服装设计中占据重要地位。

1 “服装立体裁剪”课程的教学特性

“服装立体裁剪”课程教学是在实践基础上借助教材内容与时尚服装款式的有机融合与整理,是提高高校学生服装设计综合水平的一种有效方式。将“服装立体裁剪”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服装产业进行有效对接,能为学生日后就业提供助力和保障。“服装立体裁剪”课程教学的落实,应根据市场需求展开优化和调整,在市场导向作用下尝试创新改革,设计出符合大众审美的服装款式,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其专业水平,优化教学质量,为服装设计及制造等行业的发展提供助力。

在“服装立体裁剪”课程教学中,要以多层次、多元化的实训活动配合现有资源开展教学活动,转变教学理念,构建完善的教学体系,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凸显服装设计的独特性和个性化特征,提高教学质量。“服装立体裁剪”课程教学的优化调整,在推动服装行业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实际工作中,应有效结合市场特征,对“服装立体裁剪”课程加以改革和优化,以实现长远发展的目标[1]。

2 “服装立体裁剪”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立体剪裁为服装设计专业中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而“服装立体裁剪”课程初建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经过近30年的实践和发展,现已在各高校服装设计专业中占据重要位置。在“服装立体裁剪”课程教学落实中,高校通过对教材的研究、教学模式及课程内容的规划和设计,加强了人们对服装设计技能的掌握,取得了显著效果。但在该专业课程教学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阻碍着学生及服装行业的发展,需要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

2.1 理论教学过多,阻碍与市场的有效连接

在当前的教学过程中,安排了较多的理论知识讲解课程,且将重点放在造型训练上,忽略了实践练习的重要性。学生在成衣制作上因为缺少必要的实践锻炼,无法全面掌握服装的立体裁剪要求,会给日后的实践造成较大的限制和影响,阻碍学生能力的发挥。因实践训练的缺失,学生设计服装过于理想化,设计的成品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进而也阻碍了其日后就业。此外,任课教师多为科班出身,重理论,缺少实习经验,无法将实际生产及岗位要求融入教学中,使学生所学内容与市场和企业需求存在脱节现象。

2.2 融合性不高

目前,高校“服装立体裁剪”课程的开设一般在“平面结构”课程教学之后,两者之间存在很多交叉和重合的知识,如果学生在无任何基础的情况下学习服装设计,很容易将两者区分开来,产生混乱,导致两门课程的学习受到制约,知识的融合运用效率不高。因此在现今的教学活动中,要注意知识间的融合运用,不能一味地开设课程,以免阻碍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和理解,降低教学水平[2]。

2.3 重造型、轻实用

“服装立体裁剪”课程教学将重点放在造型理论教学上,忽略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导致学生设计服装过于理想化,无法与实际相结合的现象。现阶段,立体剪裁设计手法多被应用于礼服设计中,运用不同的元素,凸显服装的个性化特征,丰富服装内涵,彰显着装者的气质。不过在目前的教学过程中,因为过于注重造型理论的讲解,并未考虑到服装结构的构成及涵盖要素,如面料、工艺可行性等,使服装设计过于理想化,难以满足实际着装需求,直接降低了服装制作的效果,影响了立体剪裁特征的发挥[3]。

3 “服装立体裁剪”课程的教学改革

3.1 在市场需求导向推动下增加实践训练机会

“服装立体裁剪”作为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在注重理论教学的同时,还应重视实践教学,增加实践训练机会,使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尝试知识的融会贯通,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设计出更加完美的服装作品,满足人们的审美及着装需求。高校还需与企业展开良好的合作,创设完善的实训基地,多邀请行业内的技术人员来校讲课,让学生了解当今市场的就业需要与岗位需求。学校应该与时俱进,以市场需求为成果导向,对课程实行优化改革,将教学内容分解成多个任务模块,通过任务的完成,完善学生的课程评价体系[4]。

3.2 教学体系的优化调整

“服装立体裁剪”课程的教学改革目标与服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一致的,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中,需根据目标要求展开科学规划和处理,完善课程框架及教学大纲,填充教学内容,将其与市场需求相融合,尝试拓展知识,开拓学生的眼界,提高学生的能力与素质。在课程体系优化中,“服装立体裁剪”课程将重点放在立体剪裁初期内容的讲解上,所以在教学中仍以理论知识的讲解为主,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开展实践活动,锻炼学生手脑并用的能力,之后开始扩展知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服装结构。在实践阶段需要有效地结合理论知识,重塑服装设计和造型艺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对服装结构设计的理解能力,增强学生解决市场问题的综合能力[5]。

3.3 做好资源整合与优化处理

不管是立体剪裁还是平面剪裁,都不是独立存在的,相关学科之间存在紧密联系及互通点,所以在知识的传授过程中,应重视课程间的关联性,注重资源整合与优化处理,科学调整教学内容,实现知识间的融会贯通,加强学习效果。关于资源的整合和优化,还能有效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其主动探究和掌握知识,并在此基础上提高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提升自身素质,实现综合性、专业性人才培养目标。立体剪裁与平面剪裁之间存在着相互交叉的关系,立体裁剪直观性、灵活性、实用性比较强,而平面裁剪成本低、稳定性强,学校应该集“百家之所长”,将二者的优势与特点有机结合起来,并有效运用到服装设计的实践生产中。所以在课程教学改革中,学校应该加强相似学科间的资源整合与优化,最大限度地提高课程的效用与价值[6]。

3.4 教学模式的创新改革

在新形势发展下,“服装立体裁剪”课程教学活动的开展不再单纯地局限于课堂教学,慕课等新型教学模式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这些教学模式借助先进的技术手段,实现了线上线下相结合,让学生可以随时随地了解立体剪裁的相关内容,打破了传统教学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将线上基础知识的学习与线下课程的实践相结合,掌握这一课程的核心内容,制作不同的线上课程,给予学生充分选择的权利,可以发掘出学生擅长的知识点。

3.5 完善课堂管理

课堂管理有效性的提升参照目标要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管理方案,选择合适的管理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推动学生个性化发展。教师可以根据课程的难易程度对学生展开分组管理,满足目标要求,使学生在分组学习中快速掌握知识技能,培养其团结协作的能力。

4 结语

在市场导向下,高校“服装立体裁剪”课程的教学,需要结合实际发展开展改革活动,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转变教学理念,并融入慕课等新型线上教学方法,实现服装专业教学培养目标,为社会输送专业型人才。

猜你喜欢

剪裁服装设计立体
几何思维在服装设计上的应用
服装设计中的“国潮”思维
基于服装设计要素的气质分析
浑然一体有玄奥——写人作文之人事“剪裁”与“拼接”
归来
Pop—Up Books立体书来了
段辉红服装设计作品
让你眼花缭乱的3D立体趣图
吐鲁番杏花诗社活动剪裁
精心剪裁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