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副伤寒病的科学防治
2021-12-05应正林游新根
应正林,游新根
(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畜牧兽医所,浙江 台州 318050)
0 引言
仔猪副伤寒病是由沙门氏菌感染引发的一种细菌性仔猪传染病,主要发生于8~16周龄的保育仔猪和育肥前期仔猪,性成熟后的猪对副伤寒沙门氏菌有较强抵抗力。本病不属于烈性传染病,通过积极治疗病死率也不高[1]。
1 病原简介
沙门氏菌在自然界分布广泛,湖泊、河流、泥土、森林、污水沟、动物体表等都能分离到该菌,其有着多种血清型,绝大多种对人和动物无害,但有个别种类感染后易导致食物中毒、伤寒、副伤寒等疾病。本病的病原为猪霍乱沙门氏菌和猪伤寒沙门氏菌,该菌分布在养猪场环境中,也可以致病菌的形式存在于猪肠道内,当出现应激因素时便会暴发。沙门氏菌为革兰氏阴性菌,不形成芽孢,体外培养对营养的要求不高,普通营养琼脂及肉汤中都能生长,最佳培养温度为36℃~38℃,最佳pH值为7.2,菌落小而透明,表面光滑。沙门氏菌繁殖和代谢过程中能产生硫化氢气体,猪场空气质量差是发生仔猪副伤寒病的原因。
2 流行病学
病猪和处于潜伏感染期的猪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病原菌主要存在于肠道中,并经粪便排出体外,消化道是本病的主要传播途径[2]。粪便污染环境、饮水、饲料后,健康猪接触便可感染。本病呈全球流行,所有养猪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都有报道,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寒冷的冬季和初春季节发病率最高,对养猪业的发展造成很多阻碍。除了粪便外,出现全身症状的猪在多个组织器官中也能分离到该菌,如肝脏、脾脏、肠黏膜等部位。沙门氏菌对自然界不良因素的抵抗力不强,但在适宜的环境中能存活数月。有些病猪尸体未无害化处理,在温暖湿润的土壤中放置,4个月后仍能分离到活的沙门氏菌。很多应激性的因素能促发本病,主要原因是仔猪免疫力因应激出现暂时性下降后,体内携带的条件致病性沙门氏菌乘机大量繁殖而引起,如气温突降、断水断电、环境潮湿、饲养密度过大、饲料霉变、营养不良、暴力运输、饲养员变更等。
3 临床表现
根据临床疾病发生的缓急程度,本病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2种。
3.1 急性型
急性型来势凶猛,感染猪突然停食,体温升高至41℃以上,高热稽留,喜饮凉水,粪便稀薄不成型,有剧烈呕吐现象,尾根部位有黏附的粪便。随着疾病的发展,消化道症状加重,粪便恶臭,里面含有脱落的肠黏膜,有的还混合有血液,病猪弓背尖叫,耳朵、腹部和四肢的皮肤呈深红色,眼观可见体表毛细血管充血。进入到中后期病猪会出现严重的呼吸道症状,如气喘、咳嗽等,体温下降,体表深红色区域转变为紫红色,全身痉挛,肌肉不自主颤抖,病程为5~9 d,多数猪最终因机体衰竭而死亡。
3.2 慢性型
慢性型病程较长,可达20 d以上,发病较缓,也是临床最为常见的发病类型。有些慢性型病猪由急性型转化而来,有些则是一开始就表现出慢性发病。病猪精神萎靡,喜离群独卧,采食量不佳,生长发育速度显著低于同日龄的正常健康猪,皮肤苍白无血色,毛色干燥无光泽,粪便稀薄,呈灰白色或浅黄色,严重的为暗绿色,这是胆汁在肠道的重吸收出现障碍的结果。慢性型大多处于消耗性状态,机体发育不良,很多猪最终僵化而失去饲养价值。
4 病理病变
对病死猪进行解剖检查,可见病变主要集中在腹腔器官,整个胃肠道黏膜充血、出血,盲肠、回肠、结肠壁增厚,肠黏膜表面覆盖着糠麸样的伪膜,强制性将伪膜剥离后,边缘有不规则突起的烂斑。脾脏出血肿大,触摸后如橡皮状,表面为暗蓝色,切面紧张。肺表现严重肺炎病变,充血、出血,间质性水肿,胸膜腔中有大量纤维素性渗出液。慢性病例的病猪中有些猪皮肤会出现绿豆大小的疹块。
5 预防
5.1 提升猪场细节化管理水平
发现猪群中有疑似病例时,可将其紧急隔离,粪便污染的区域用2%火碱溶液喷洒杀菌。保持猪舍通风和地面干燥,合理控制饲养密度,减少猪之间的相互接触频率。环境卫生差的猪场建议在饲料中按照0.1%的比例添加益生菌制剂,推荐使用含有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丁酸梭菌、粪肠球菌、酿酒酵母菌及乳酸肠球菌的制剂,通过益生菌和沙门氏菌的竞争营养、空间作用来降低本病发生率。猪粪清理后要集中发酵处理,有条件的猪场可采用快速发酵法处理,条件差的可在远离生产区至少200 m以上的地方堆肥发酵,发酵过程可产生生物热,从而杀灭其中的病原[3]。
5.2 疫苗免疫预防
经常受本病困扰的猪场可进行疫苗接种,目前市售商品化疫苗以弱毒苗为主,通过口服或耳后浅层肌肉注射的方法对1月龄以上的猪进行免疫。口服使用时可按瓶签注明的头份用冷开水稀释后按照5~10 mL/头的剂量给猪灌服,也可稀释后均匀地拌入少量饲料中让猪自行采食,建议空腹灌服。需要提醒的是,疫苗稀释完毕后,一定要尽快使用,最好不要超过4 h,防止效价下降。对于体弱有病的猪以及已经发病的猪不宜接种。经常发生仔猪副伤寒的猪场和地区,可在断乳前接种一次,之后间隔21 d再加强一次,以便起到更好的效果。虽然本病的疫苗已经弱毒化,但抗原并未灭活,仍保持一定毒力,少部分猪免疫后会出现发热、呕吐、采食量下降等一系列症状,遇到这种情况不要慌张,这是疫苗的正常反应,一般24 h后可自行恢复。
5.3 减少环境诱因对猪群的影响
由于沙门氏菌在很多猪体内为条件致病性携带,是在很多诱因刺激下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或肠道菌群失衡时,本病就会大范围出现,故减少外界条件诱因对猪群的刺激,促进肠道有益菌处于优势状态能显著降低发病率。有本病流行的猪场建议做好预防应激工作,断奶前3 d开始接触保育料,减小断奶应激及饲料变更造成的影响。断奶后来自不同母体的仔猪混合饲养,一定要控制好饲养密度,也可放置一些玩具来减少打斗行为。转群前后的24~48 h可在饮水中添加电解多维和黄芪多糖,以起到抗应激及提升免疫力作用。平时保持舍内安静整洁,做好后期保障,防止出现断水、断料、断电等情况。夏季温度超过30℃或相对湿度超过70%时一定要进行人工干预,采取紧急措施降温、降湿。
5.4 药物预防
药物预防适合猪群中发现可疑猪时,除了第一时间将其隔离外,全舍其他受威胁猪立即投药进行紧急预防的一种方法,也适用于疫区猪场的程序性用药预防。所有对沙门氏菌敏感的抗生素都可作为预防用药,临床以头孢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磺胺类、氯霉素类和多肽类为主。药物预防剂量为治疗量的1/2,一般使用1次/d,连续用药3~5 d。有些猪场为了增强预防效果,采用2种以上的药配合预防,剂量和治疗量相当,这种做法不值得推荐,一方面机体在相对健康情况下摄入过量的药物会增加肝肾负担,有些药物还会产生毒副作用,对猪生长不利;另一方面还增加了用药成本,削减了养殖利润。实践证明,采用单一药物即可获得理想的预防效果。
6 治疗
对沙门氏菌敏感的抗生素可作为治疗本病的首选,临床常用的药物有庆大霉素、利高霉素、新霉素、安普霉素、复方阿莫西林、氨苄西林、硫酸黏菌素、氟苯尼考、头孢喹肟、头孢噻呋等。除了化学药物外,中药也可用于本病的治疗,用药以益气养阴、清热除湿为原则。按照20 kg仔猪1次/d的用药量,取黄芪10 g、桂枝6 g、升麻6 g、生地黄5 g、麦冬10 g、金银花10 g、枇杷叶6 g、桑叶10 g、知母5 g、黄柏10 g、秦皮5 g、陈皮8 g、木香10 g、滑石10g、车前草9 g、甘草10 g,用水煎汁后,药液集中饮水使用,药渣可拌入料中食用,一般连用3 d即可治愈。也可按照黄连10 g、黄柏30 g、秦皮20 g、白头翁30 g、石膏60 g、大黄10 g、紫草10 g、白茅根100 g的配比,用水煎煮后,药液冷却至室温,对直肠进行灌注,2次/d,一般使用3~4次即可康复。相对于化药治疗,中药治疗效果较慢,使用方法较为复杂,费时费力,临床一般不推荐。但对于病弱体虚的仔猪,中药治疗具有毒副作用小,整体调理效果好,病猪康复后生产性能恢复快的优点。发病严重的猪可选择中西药结合用药,能显著缩短疗程,提高康复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