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规模化养猪场非洲猪瘟防控措施分析

2021-12-05李光英

畜禽业 2021年12期
关键词:屠宰病猪猪瘟

李光英

(南充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四川 南充 637000)

0 引言

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以高热、呼吸障碍和神经症状为特征的一种急性、烈性传染病[1]。非洲猪瘟发病过程短,但死亡率高达100%。2018年传入我国,非洲猪瘟对我国养猪业、猪饲料行业等产生了深远影响。目前,我国采取封锁、隔离、扑杀等措施,极为有效地控制了疫情的蔓延。但是,非洲猪瘟病毒(ASFV)生物学特性相对较为复杂,直至2020年初仍未有针对ASFV的特效疫苗或是抗病毒药物可以有效控制病毒的传播[2],目前我国正采取生物安全防控措施对非洲猪瘟进行防控,形成了养猪场、生猪屠宰企业、无害化处理厂、生猪运输备案车辆等一系列监测流程,以稳定生猪市场和国民经济。通过开展实验室非洲猪瘟病原学检测,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即根据非洲猪瘟病毒(ASFV)的根23株编码ASFV结构蛋白vp72的特异性DNA片段——vp72基因序列[3],来设计目标扩增引物,建立了ASFV的PCR检测手段,以掌握防控底数,为疫情的进一步防控做好准备工作。

1 非洲猪瘟病毒及流行病学

1.1 病原学

1)ASFV属双链DNA病毒,非洲猪瘟病毒科非洲猪瘟病毒属,是目前唯一的非洲猪瘟病毒科的成员[3]。仅一个血清型。

2)ASFV为20面体对称结构,直径175~215 nm。有双层囊膜。基因长度为170~190 kB,有150多个开放阅读框,编码150多种蛋白[4]。

3)ASFV对外界抵抗力较强,耐热、耐干燥、耐腐败、对pH抵抗力也强,可用邻苯基苯酚、次亚氯酸钠、碘制剂、氯仿等进行消毒。

1.2 致病机制

ASFV首先通过吸附、入侵进入机体,单核巨噬细胞首先受到感染,ASFV通过CD163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进入细胞,然后利用相关因子进行早期mRNA的转录,这时主要编码早期所需的酶类,如DNA聚合酶等[5]。此后基因组在细胞质和细胞核进行复制。ASFV在细胞质的病毒工厂进行复制加工,比如核蛋白的包装,形成二十面体对称的衣壳。包装好的病毒粒子通过微观作用移至细胞膜,通过出芽的方式获得外层囊膜离开宿主细胞。

1.3 流行病学

1)传染源:以病猪、患病后康复猪和隐性感染猪为主,ASFV于发病前1~2 d经鼻咽部排出体外。

2)传播途径:一般通过直接、间接接触带毒的病猪而感染;也可通过带毒的排泄物或尸体进行传播;蜱、蚤、虱也是ASFV的虫源媒介,通过血液传播病毒,特别是野猪—钝缘蜱—家猪也是一条重要的且为人忽略的传播途径。

3)易感动物:改良野猪和家猪都易受感染。

4)本病死亡率极高,急性感染病猪死亡率可达100%,一般无明显的品种、年龄和性别差异。

2 非洲猪瘟的影响

我国是猪肉的生产和消费大国,不论是生猪养殖量还是消费量都占全球的1/2以上。且我国每年进口的种猪量及猪肉制品进出口总量也较为庞大,因此与多个国家有较多的贸易往来。根据农业农村部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由于病猪的死亡和对病猪的大量扑杀,使得生猪存栏量和出栏量相较上一年分别下降27.5%和21.6%,猪肉产量下降21.3%。因此在疫情的猛烈冲击下不少生猪养殖户面临生产恢复风险高、资金周转困难等局面,猪肉市场受到强烈干扰,猪肉需求量远超供应量,价格飞速上涨,居高不下,生猪养殖户面临极大的挑战。2020年1月以来,受猪肉季节性消费提振影响,生猪价格持续上涨,且春节过后,出现阶段性猪价的高点。但随着各地复产复工,生猪产能持续释放,而市场猪肉消费的淡季呈现,猪价开启了连续下跌的走势,并于5月中旬降至阶段性低谷。由此可见,继续保持并提高对非洲猪瘟的防控意识,强化生猪养殖场、屠宰企业主体责任落实,提高非洲猪瘟病毒检测能力,继续为研制有效疫苗而努力是十分必要的。

3 非洲猪瘟疫苗研制进程

结合ASFV病原结构学的复杂特点及致病机制,尽管科研人员从非洲猪瘟暴发时就已努力研究但至今仍没有成果。最初科研人员研制的灭活疫苗,理论上,灭活疫苗使受种者产生体液免疫,诱导活化增殖的B细胞分化为浆细胞,浆细胞进而产生的特异性抗体进入体液,来中和、清除病原微生物、毒素,发挥免疫效应,从而起到较好的保护效果。但是即使后来Blome等将佐剂PolygenTM和Emulsigen-D与ASFV的灭活制剂混合后进行免疫,在产生了特异性抗体的情况下仍然没有起到保护作用。

后来传代致弱毒株在葡萄牙和西班牙的田间试验中使接种猪出现了肺炎、皮肤溃疡、流产甚至死亡等严重副作用,以失败告终。天然致弱毒株也有此类副作用。对于亚单位疫苗的研究也未见成效。更糟糕的是,据报道,可以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的某些结构蛋白在临床实验中也不能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

4 非洲猪瘟防控措施

4.1 生物安全防控手段至关重要

在无有效疫苗和特效药的情况之下,生物安全防控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国家应加强对养殖户的防疫监管,降低散养猪的占比,逐步推进更大规模的集约化管理。各部门严格依法执行检疫程序,做好产地检疫、屠宰检疫、运输检疫。养殖户(场)更应提高饲养标准。

1)对于基础设施,要严格做好粪污排放和无害化处理,使生产养殖区内尽量保持洁净干燥;养猪场必须设置隔离舍,如有猪表现出相关症状应立即挑出进行单独隔离饲养,并由固定人员进行看护;视情况对养殖场的围墙进行修整,使养殖场周围少有或没有树木,或将猪舍门窗都加上纱网,以防止蚊蝇、蜱、飞鸟等外界生物进入猪场;规模化养猪场应该设有无害化处理设施,以便进行尸体的无害化处理,并配有完备的消毒设施。

2)在饲喂和饮水方面,要做好严格的饲料管理,可以将饲料原料改为自配料(将玉米、豆粕等农作物原料处理后进场加工),运输饲料的车辆也要做好严格的消毒,且最好固定使用同一运输车辆。禁止饲喂泔水。注意饮水洁净,若怀疑饮水不洁应尽快更换水源。有研究报道,饮用酸化水(pH值在3.6~4.0)可以降低非洲猪瘟病毒的传播。要切断猪只间水平传播,降低猪口腔黏膜表面的病毒载量。

3)对于生猪的远距离调配以及种猪的引进,养殖户要严格进行运输车辆消毒,并做好登记,最好保证运输车辆的唯一性和固定性。同时,要严禁从疫区引进种猪和仔猪。

4)全部进出猪场的人员都需要进行严格的登记和管控,以便追根朔源。严禁管护人员将外穿的衣服、鞋子等带入生产区,每次进入生产区都要进行全面消毒,且应穿戴专用工作服。

5)对于已确诊病猪,严禁进行自行处理,要到规定的无害化处理场地进行扑杀或屠宰。总之,各级政府部门要提升检疫、饲料、运输等环节的监管力度,多措并举,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升防范水平;各规模养殖户或个体散养户要建立健全生物安全机制,及时上报真实的疫病情况,以便国家作出相应的调整措施。

4.2 重视非洲猪瘟检测在疫情防控中的作用

非洲猪瘟病毒的检测和早期诊断对疫情确认和管控至关重要的。养殖、屠宰等企业或政府部门的实验室都应配备实验室检测硬件设施设备和专业的检测技术人员。根据兽医主管部门组织的对生猪屠宰企业开展的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非洲猪瘟病毒核酸检测能力对比、兽医系统实验室检测能力比对工作等多种能力检测比对的结果显示,仍有少数实验室在某一比对项目中的某份样品存在偏差。检测能力比对工作的结果也说明了各检测中心实验室无论是对于非洲猪瘟还是其他动物疫病的检测能力仍有不足,我国畜牧兽医主管部门等应该采取相应措施进一步提高检测能力,也要加强对屠宰企业和实验室操作人员的培训和实验室管理的指导。

各企业和检测部门要加强对非洲猪瘟检测的重视。生猪产业环环相扣,当携带ASFV的生猪进入屠宰场而没有及时被检测出来时,极可能导致整个屠宰场的污染以及运输车辆及工具的污染,携ASFV的生猪肉进入各市场会造成更大范围的污染。

加强实验室基础设施建设。据调查,个别屠宰企业检测实验室还不是独立房间,未完全设置物理隔断,且有的检测实验室与屠宰车间相连,高压灭菌锅、移动紫外灯等消毒设备也不完备。因此,政府部门要提高对兽医实验室的资金支持,为兽医实验室和屠宰企业等增购相应的设备,做好监督和指导。

要优化检测人员队伍。目前检测实验室技术人员存在专业水平不高、技术人员年龄相对较大等实际情况。因此各部门应更多引进具有专业技术的检测人员。企业可以考虑非高学历专业人才的引进,可对人员开展定期培训,实行岗位竞争制度、持证上岗制度等。

5 结语

非洲猪瘟防控取得显著成效,是我国各级政府部门、各养猪场、各屠宰企业等共同努力的结果。但非洲猪瘟疫苗的研制工作仍处于艰难探索的过程中。为了实现生猪产业的健康可持续性发展,应不断完善法律法规,充分发挥兽医管理的职能,加强生物安全防控,提高非洲猪瘟检测能力水平至关重要。

猜你喜欢

屠宰病猪猪瘟
氟苯尼考对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治疗效果观察
非洲猪瘟对菲律宾已造成1350亿比索的损失
2020年巴西生猪屠宰量创历史纪录
病猪喂药有办法
中药方剂治疗猪支原体肺炎的效果观察
猪瘟疫苗在猪瘟防治上的应用技术
基于高热性猪病诊疗和防制对策分析
A special artist—Pigcasso特殊的艺术家
解读我国猪瘟的流行现状及控制与净化措施
生猪屠宰价格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