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层兽医治疗常见猪病的用药研究

2021-12-05杨友兰

畜禽业 2021年12期
关键词:兽医站猪病病猪

杨友兰

(安徽省怀宁县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中心,安徽 怀宁 246100)

0 引言

生猪养殖是安徽安庆地区畜牧养殖产业主要构成,猪疫病的控制情况直接影响着安庆地区的畜牧产业发展。地区基层兽医站需要明确自身职责,认识到对常见猪病治疗与用药控制的重要性,既要保证用药符合猪病治疗需求,也要控制药量与药品,保证病猪的治疗效果,降低死亡率,保障安庆猪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1]。在实际用药的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掌握用药常识,能够根据常见猪病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使用抗菌药物、抗生素药物等不同的药物,精准计算用药量、用药疗程、药品配伍比例等,充分发挥基层兽医站的医疗价值。

1 分析猪病原因,以病原微生物作为用药基础

对症下药是基层兽医站治疗常见猪病的用药原则。一方面,常见猪病治疗过程中,要精准分析猪病的发病原因,以准确、可靠的病因分析作为精准用药的关键依据。在治疗之前,基层兽医站工作人员要全面勘查养殖场中猪的生存环境,检查猪舍的通风、温度、湿度,观察猪舍内猪群密度、猪食与水的器皿消毒情况等,从外部分析可能引起猪病的原因。之后根据时间轴线分析猪的发病情况、发病周期、病症发展过程的变化、猪死亡情况,诊断猪疾病类型[2]。还要分析猪病的易感因素、传染源等致病因素,举例分析,针对新引入的猪,发现其被感染的疾病,观察猪舍环境,观察是否有同舍病猪,判断是否是在猪舍中感染,分析感染的诱因,寻找传染源,制定具有针对性的用药方案。一般情况下,针对常见的猪病治疗,采用的药物主要是抗生素与抗菌药物。

另一方面,要分析病原微生物类型,根据不同的病原微生物分类考虑其可能引起的传染病,选择对症药物进行治疗。根据有关报告统计,新型动物传染病的出现概率约为每2.5年1种,动物传染病的类型虽多,但是其病原微生物可以归结为细菌、真菌与病菌3种,工作人员可以从3种病原微生物角度入手,控制用药方向。针对不同病原微生物引起的猪病,需要采用不同的药物给予治疗。根据本地区基层兽医站的临床经验表明,在猪的疾病治疗中,抗菌药物使用频率最高,这类药物对病毒本身无效,却能够有效控制病毒所引起疾病的中后期继发感染。针对细菌引起的常见猪病,采用革兰氏染色法分类,将其分为G+、G-两种病菌,其中革兰氏阳性菌(G+)包括链球菌、李氏杆菌、葡萄球菌、魏氏梭菌、放线菌等;革兰氏阴性菌(G-)包括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巴氏杆菌、波氏杆菌、钩端螺旋体、放线杆菌、衣原体等,这类细菌引起的常见猪病可以使用敏感药物给予治疗[3]。

2 使用抗菌药物,合理选择治疗用药

抗菌药物是基层兽医站在治疗猪常见疾病时经常使用的药品,可以分为抗生素、合成抗菌药两类,包括青霉素、头孢菌素、林可胺类、β-内酰胺抑制剂、大环内酯、磷酸多糖、多肽类药物、氯霉素、四环素、磺胺类药物、抗菌增效剂、喹诺酮类药物、黄连素、乌洛托品等。工作人员需要充分了解抗菌药物大类之下的2个分支及各个小类,了解不同类别药物的药性、药效特点、针对病症等。还需要掌握抗菌药对病原菌的灭杀范围与抗菌谱,以此为基础对病猪给药。

举例分析,通过实验室分析诊断病猪所患疾病为传染病,之后分析出传染病的病原体为革兰氏阳性,进一步根据病症观察,判断其是丹毒、乳腺炎、子宫炎,还是肺炎。诊断之后采用对革兰氏阳性菌具有对抗作用的抗生素,比如青霉素G[4]。确诊猪疾病为腹泻类疾病,此时再使用抗菌谱内的药物是不对症的,需要选择广谱抗生素,比如四环素。针对支原体引起的猪喘气病,需要结合不同抗菌药物的药性知识,灵活选择氟诺酮、四环素、大环内酯等药物,不能使用青霉素与链霉素;针对弓形体引起的疾病,可以选择磺胺类药物;针对脑部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可以选择青霉素G。

3 对症下药,掌握药品配伍禁忌

在常见猪病的用药治疗中往往需要根据不同猪病的情况进行药品配伍,一般情况下,要采用2种及以上的药物配合治疗,这就要求工作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能够熟练掌握药品配伍原理与禁忌。常见猪病治疗中,工作人员要根据猪病的情况以及发病阶段,在保证用药安全的情况下将抗生药物的抗生谱配合使用;要科学选择给药的方法,以保证充分发挥药物效用。

不同药物剂型的发挥时间、吸收情况、影响条件有所差异,工作人员可以结合病猪的病情,选择静脉注射、皮下注射、肌肉注射、口服等。针对较重病例,病猪无法依靠自身的消化系统吸收药物,可以选择静脉注射,保证在最快时间内发挥药效,控制猪的病情[5]。若病猪为发病程度较轻的肠道感染,可以选择口服药物。针对体外寄生虫病,须配合外敷的方法给药。

在用药的过程中,工作人员须严格遵循国家有关规定、技术标准,坚持落实安全用药原则,禁止使用禁忌药物,禁止随意配置治疗药方。要使用获得GSP认证的兽类药剂,保证药品有生产批号、生产许可与保质期。要加强对药物配伍禁忌的掌握,比如不可将磺胺嘧啶钠与葡萄糖溶液混合使用,不可同时混合使用超过3种药物。

4 严谨计算药物计量,保证用药效果

治疗常见猪病需要严格控制用药量,精准计量药量,保证药效的同时避免过量用药。药物剂量是指治疗过程中对病猪一次给药的数量,是决定用药效果的关键。在临床治疗中,剂量与药效呈现正比例关系,若药量不够,难以达到预期效果;若药量过大会引起毒性反应,导致病猪药剂中毒,甚至出现死亡。猪常见病例中,给药方法为口服,则药剂单位为1;若给药方法为皮下注射,则单位为1/2,静脉注射的单位为1/3。50 kg的猪用药量是成人计量的2倍,25 kg左右的猪用药计量与成人用药计量相当[6]。

工作人员要详细阅读药品的剂量说明书,按照病猪体重精确计算,保证剂量精准。要根据《兽药使用指南》要求,结合临床剂量计算经验,围绕猪的疾病情况,灵活掌握用药计量,保证剂量在合理范围之内,从而保证病猪的治疗效果。

5 根据病症计算疗程,按照疗程给药治疗

结合以往的猪常见疾病的治疗经验,并不是所有的常见猪疾病都能够在单次给药之后就可以治愈。一些反复发作的疾病需要多次给药,工作人员应根据病猪的具体情况、疾病类型、病症、反复发作的发展趋势,设计治疗周期,精准计算疾病疗程,通过多个疗程的治疗帮助病猪恢复健康。一般情况下,病猪发病之后得到治疗,发热、阵痛等情况会有所好转,此时可以停止用药,再给予足够的辅助治疗,直到猪病症状全部消失之后1~2 d,就可以停止全部治疗。若没有完全康复就停止给药,会引起猪病的反复发作,导致猪出现耐药性。

针对感染性疾病,给药治疗方案为:①采用杀菌药治疗,疗程周期为3~4 d。②采用磺胺类抑菌药治疗,疗程周期为5~6 d,最长不超过7 d。若连续3 d规范用药但是没有丝毫好转,则可以更换药品,这也是换药的基础原则。针对急性感染病症,若连续用药5 d临床效果不佳,则可以考虑加大药量。针对呼吸系统疾病、败血症等常见病,用药疗程设计周期为5~7 d;针对危及生命的感染病症,可以设计用药疗程7~14 d,中间休药1~2 d之后继续治疗。

6 了解药物作用,根据机理组合抗菌药物

为了提升用药治疗效果,工作人员要了解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根据药物的机理,合理选择抗菌药物进行组合,提升给药有效性。常见猪病治疗中,需要同时使用2种及以上药物时,建议考虑药品之间的效用、机理差异合理配置,避免由于混合使用影响用药整体效果。

药物相互作用分为3种类型,包括:①协同作用:青霉素与链霉素的混合使用,能够增强治疗效果,起到“1+1>2”的作用。②相加作用:四环素与磺胺类药物配合,混合使用能够兼顾不同病症。③拮抗作用:若将2种具有拮抗作用的药物混合,会导致至少一种药物失去作用,比如青霉素与四环素、大环脂类药物的配合。

7 结语

用药常识是基层兽医站工作人员的基础知识储备,也是工作人员日常工作中为各养殖场病猪提供治疗的重要能力。在常见的猪病治疗过程中,工作人员要立足病猪的实际情况,准确分析病猪的病症类型与病因,对症下药,明确用药的基础方向。要精准掌握用药常识,能够熟练使用抗菌类药物、治疗药物的下药控制方法,明确药品的用药计量标准、配伍禁忌、病症计算方法、药物相互作用,对病猪展开针对性的治疗,提升病猪的治疗效果。通过对常见猪疾病的用药常识掌握,能够有效提高地区基层兽医站的服务能力,为地区畜牧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猜你喜欢

兽医站猪病病猪
乡镇兽医站防疫检疫存在问题及对策
氟苯尼考对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治疗效果观察
乡镇畜牧兽医站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现代生物技术在猪病诊断和防治中的应用探析
病猪喂药有办法
中药方剂治疗猪支原体肺炎的效果观察
基于高热性猪病诊疗和防制对策分析
浅析影响猪病治疗效果的因素及对策
基层兽医站如何落实猪的防疫工作
浅谈基层兽医站如何做好猪的疫病诊疗与防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