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传统文化在服装设计法则中的创新应用

2021-12-05张堇辰

纺织报告 2021年11期
关键词:服装设计服装传统

张堇辰

(江苏省苏州丝绸中等专业学校,江苏 苏州 215228)

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底蕴。形式美法则奠定了服装设计的美学基础,提供了表现美的形式和标准的具体方法,是一切视觉艺术都应遵循的审美规律[1]。将中国传统文化和服装设计法则相结合,可以在把握基本设计规律的前提下,将文化内涵和艺术理念加入服装设计中,使服装设计实现真正有价值的创新和发展[2]。

1 中国传统文化应用于服装设计法则的前提

1.1 服装设计方法—形式美法则

服装设计法则基本可以归纳为以下6项:统一与变化、对称与平衡、比例与分割、强调与削弱、旋律与节奏、形态与视错。服装的形式美法则是服装设计的美学基础,也是斟酌和判断服装审美意识和情感体验、引导服装设计创造美的手段;不仅是服装设计的美的本原,也是所有造型艺术遵循的指导准则。

1.2 中国传统文化与形式美法则

从概念上看,有形文化和无形文化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框架和核心组成部分。形式美法则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材料和质地,二是整体与部分之间的组合规律[3]。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形式美法则之间产生了许多交叉点,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

1.3 中国传统文化与服装设计之间的关系

文化和设计的内涵很广泛,同时相互联系,优秀的文化可以作为从思想和艺术技巧上改进作品的基础,而设计本身也是文化的具体体现。在现代服装设计中,传统文化为服装设计理念的创新提供了源泉,传统民族审美观念也因服装设计理念的更新而发生变化。

1.3.1 传统文化与服装设计之间的传承性

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孕育了繁荣的传统文化。作为人类生活的必需品,服装也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变化。在现代社会,中国传统文化在服装设计行业得到了充分应用,传承是中国传统文化和服装设计之间的重要纽带。

1.3.2 传统文化与服装设计之间的兼容性

现代社会全球化、一体化的影响在各种文化之间不断加强。中国传统文化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仍旧蓬勃发展,正是传统文化兼容性最好的体现,积淀了中国传统文化深厚的底蕴[4]。兼容性和包容性使现代服装设计在多样化的环境中仍然占据重要地位。

1.3.3 传统文化与服装设计都是历史的载体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则是升华和浓缩,反映了不同时代的社会发展状况和人们的精神追求。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服装设计的发展方向也是不同的,服饰制度已成为中国历史的载体,从某种角度看,服装的发展变化也承载了社会的发展变化。

1.3.4 传统文化与服装设计共同推动社会进步和人类发展

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从一定程度上来看,对人的精神文化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从某种意义上看,现代主流的精神文化生活可以通过服装直观地体现。现代服装设计虽然不如传统文化的影响那么深刻,但也承担了一部分社会使命,成为社会和人类发展不可忽视的驱动力。

1.3.5 传统文化与服装设计产生的深远影响

在哲学、自然科学和艺术设计领域,中国传统文化显示出无穷的魅力,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服装设计领域,很多优秀的设计师通过自己的设计在世界舞台上大放异彩。例如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郭培和兰玉,她们设计的有传统文化特点的服装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认可。在现代社会,中国传统文化与服装设计有许多相同点和不同点。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在服装设计法则中的创新途径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2 中国传统文化在服装设计法则中的创新应用

根据形式美法则,将中国传统文化应用于服装设计,以服装设计作品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实现中国传统文化在服装设计法则中的创新应用[5]。

2.1 在服装设计“统一”法则层面

“统一”法则是服装设计形式美的重要原则,也是服装设计中融合各种要素的重要途径。在服装设计中,形式美法则的“统一”是指服装色彩、造型、材质的统一,也是综合考虑同质性、相似性、异质性3个条件达到的效果。

“和”的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多有体现。服装通过有效的统一和调和手段,能使穿着的人自然亲近、融入社会。在设计过程中,不仅要考虑服装的材料,还要考虑服装款式能否满足人们的舒适性要求,保证服装设计符合目标人群的身份背景与岗位需求,最重要的是,要注意色彩和配饰的统一。中国传统文化虽在变化中发展,但始终贯彻统一思想,引导了服装设计中“统一”法则的应用。

2.2 在服装设计“对称”法则层面

服装设计中的“对称”法则是指左右或上下形象完全相同的状态。中国传统文化都比较注重对称美,对称是我国造型艺术传统风格之一,这种审美形象不仅反映在服装上,还反映在中国文字、古建筑、古桥等方面。从审美角度来看,“对称”感是消费者选择服装时关注的焦点。因此,在服装设计中,“对称”尤其重要。

2.3 在服装设计“变化”法则层面

在某种意义上,“变化”实际上是“创新”,提高了服装的内在价值。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总体上趋于稳定,但也有“百家争鸣”“文字狱”等深刻的“变化”。无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在服装设计过程中,如果没有“变化”,就会失去“个性”、失去价值。人们不仅要追求创新,还要尊重传统美学;不要简单地使用传统符号元素进行设计,也不要盲目追求新的变化而偏离设计主题。

2.4 在服装设计“比例”法则层面

“比例”法则是人们对事物比例的一种美的感受,带来了一种“和谐”。服装设计由人体比例决定,而人体比例是相对的,服装需要通过改变造型结构来体现美。古代建筑文化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其独特的结构和布局原则都体现了比例的平衡关系。无论是黄金比例的应用,还是中国古代建筑比例在服装设计上的应用,都应根据设计师的设计意图和设计目标,以免盲目追求服装设计的美而错用比例,既破坏设计风格、又背离设计的主旨。

2.5 在服装设计“分割”法则层面

“分割”在服装行业也被称为“切开”或“省道”,是服装设计中常用的方法之一。苏州拙政园最巧妙的设计也采用了“分割”技术。拙政园的整体布局是由山脉控制的,大多数花园里的建筑是群山环绕,形成垂直的分割效果。将这种垂直分割的手段应用在服装设计中,可以采用结构缝、装饰缝、裙裥的处理手法,在视觉上拉长身高。如果采用“分割”的缝制形式,可以使服装看起来美观、合体。在服装设计中,应用“分割”是完美完成服装造型的关键之一,因为它能使服装的各种造型线条和主要部分完美贴合。

2.6 在服装设计“节奏”法则层面

“节奏”本是音乐术语。在服装设计中,某一点、某一条线和某一特定的表面构成了服装的节奏。节奏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包括等比例排列或者等量排列。例如服装上的纽扣排列均匀、间隔的装饰品大小相等,也可以让装饰线条厚度一致,统一服装设计要素。例如同样的区域应用相同的形状。应用这种平衡、平等的规律节奏,在服装设计中无形地体现了中国古代诗词的稳重和平衡。通过分析中国传统文化在服装设计法则中的应用可以看出,传统文化在服装设计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逐渐融入服装设计中。

3 中国传统文化在服装设计中的创新应用价值

经过长期的发展和积累,传统文化已经具有极强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赋予了服装设计更高的文化内涵和文化价值。此外,传统文化在服装设计中的创新应用迎合了现代人对文化生活的追求,在很大程度上扩大了服装产品销售的市场份额,间接增加了市场利润。因此,传统文化在服装设计中不仅有较大的文化价值,还有增加经济效益的价值[6]。

4 结语

中国传统文化在服装设计法则中的创新应用,在遵照基本设计法则的前提下,输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艺术理念。服装可以作为更好地展示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舞台。随着人们对服装设计的要求越来越高,服装设计师在确保时尚品味的前提下,充分把握传统文化在服装设计创新与发展中的应用,巧妙地融入传统文化要素,提升服装设计的文化内涵和价值。

猜你喜欢

服装设计服装传统
几何思维在服装设计上的应用
服装设计中的“国潮”思维
基于服装设计要素的气质分析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道具服装
现在可以入手的mina风高性价比服装
段辉红服装设计作品
服装家纺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