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川县中小河流治理存在的问题与措施
2021-12-05汪元平
汪元平
(甘肃省张家川县水务局,甘肃 张家川 741500)
1 水系概况
张家川县境内目前共有4 大河流水系,7 条主要较大河流,符合中小型河流综合治理的较大河流主要有5 条,分别是马鹿河、汤峪河、清水河、樊河、后川河,5 条较大河流的径流量受特殊地形地貌以及季节、时空等因素影响分布不均匀,呈东多西少的发展态势,河流自东北方向流往西南,河流特点是蜿蜒曲折、狭窄、湍急,且河流坡降变化幅度比较大,总长度234.48 km,流域面积1 311.8 km2。
2 中小河流治理现状
张家川县的降水受季风气候影响明显,年际及区域分布不均。降水量季节分配不平衡。夏秋2 季平均降雨量占全年平均降雨量的54.6%。张家川县中小型河流主要的特点之一就是“短源急流”,洪水在河道内瞬间迅速上升或下降,部分沿岸乡村、耕地、重要乡(镇)的防洪基础设施薄弱,防洪标准低,如遇短时间强降雨极有可能造成严重洪涝灾害。因此,张家川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水利建设工作,把“兴修水利惠民生”和“控制减少水灾害”作为全县水利工程建设的重点来抓。
从2011年开始,相继实施了马鹿河、汤峪河、清水河、后川河等一批中小河流综合治理工程,提升了河流的防洪性能,减轻自然灾害带来的各种损失。截至目前,已治理完成县域内4 条主要河流,治理总河长63.88 km,完成堤防建设58.5 km,占全县各类堤防建设的60%。“十四五”规划中又将樊河以及清水河部分河段纳入中小河流治理范围,现已完成实施方案的批复。
通过实施中小河流治理项目以来,有效控制了水土流失,保护有限耕地,改善了生态环境,推动了张家川县经济建设和工农业的发展,对加快乡村振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区域内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助推作用。
3 中小河流治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缺乏系统性的规划与治理
张家川县中小型河流多数为区域性重点河流,受资金投入不足等因素影响,中小型河流的治理缺少系统化的规划和综合治理,规划建设方面仅仅是重视局部流域和重点河段,没有把规划治理提升到以防洪、水资源开发利用、水土保持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等层面进行综合考虑。另外,随着张家川县城乡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防洪安全保障也应不断地有所提升,但目前张家川县中小型河流的规划和水环境治理现状已无法适应当今社会发展需要。
3.2 防洪基础设施标准低,河道退化严重
近年来,张家川县受极端天气的影响有所增多,6—9月是中小河流域暴雨集中的月份,短时间形成严重洪涝灾害的可能性极大。加之汛期延长,河道径流不稳定,洪峰流量大,河床变迁频繁,特别沿岸的城镇、农田、村庄段防洪设防标准较低,部分河段甚至处于无设防状态,遇到短时间强降雨随时可能造成严重洪涝灾害。同时,拦河设障、投放生活垃圾、建筑废料、占滩盖房、修建公共厕所、开滩圈占滩涂土地种植高秆农作物等现象日益突出,河道萎缩的现状凸显,行洪能力逐渐下降,对其所属地区内的防汛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
3.3 干、支流综合防御能力较弱
中小河流由于流域面积大,受局部气候的影响,部分地区短时间强降雨造成山洪及泥石流的概率很大。但是由于受政策、资金的影响,张家川县实施中小河流治理主要以干流为主,支流、沟道治理相对较少。干流长期受支流、沟道的冲刷,对防洪能力也有一定的影响。
3.4 宣传力度不够,管理机制落后
尽管每年都进行防灾减灾宣传,但宣传深度不够,仅限于发放宣传手册和印发传单等方式进行宣传,宣传效果不佳。张家川县属于少数民族经济落后的边远山区,群众思想比较保守落后,对宣传的认可度普遍不高,生活污水、人畜粪便、工业“三废”等大量排入河道,河水遭受污染,水质恶化的现象随处可见,增加了治理难度。另外,随着水利部门政策法规和机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管理机制相应有所改变,但张家川县还是沿用传统的管理模式,中小河流治理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3.5 资金投入不足,缺乏有效的管理体制
一直以来,张家川县中小河流治理项目资金主要由中央水利发展资金和省级水利发展资金以及县级配套资金或群众自筹组成。张家川县公共财政投入有限,配套的财政资金来源以及管理保障措施落实不到位,导致中小河流综合治理建设工作资金短缺,治理各项任务困难加剧。目前,张家川县中小河流管理体制一直未能有效建立,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严重缺乏,管理体制滞后问题日益突出。加之各河流段险工险段不断增加,已建工程年久失修,防洪设施维修养护资金跟不上,中小河流治理面临的问题突出。
4 治理措施
4.1 统筹规划,夯实中小河流治理基础
统筹谋划、因地制宜、因害设防、保护利益为先。从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出发,提出治理措施、治理任务、治理目标,优化治理方案,合理布局。以流域为单位,以河流为分部,以河流干、支、沟为单元,划分建设计划,分年度实施,综合治理。以工程措施为主,非工程措施为辅,相互衔接,提高防御能力,加强县域内防汛预警预报系统和网络监测系统建设,壮大应急抢险队伍,配备应急抢险设备等,进一步夯实治理基础,做到防患于未然。
4.2 突出重点,完善布局建设
根据中小河流治理所在地的实际状况,综合考虑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难点问题,提出科学可行的治理方案,制定目标计划。同时,从治理所在地的实际防洪现状出发,确定重点河段、关键部位和薄弱环节,分析效益,由重到轻,优先治理。完善建设布局,加强对部分河段现役水利工程与中小河流治理的相互衔接,以确保现役水利工程与治理工程能够达到防洪设计标准。
4.3 抢抓机遇,多渠道争取资金
中小河流治理及防洪安全工作依靠地方现有财力难以完成,因此要抢抓机遇,争取中央及省市的投资;如果有必要也可以对全县涉水资金进行整合,集中开展中小河流治理灾害防治工作,缓解中小河流治理严重滞后的问题;也可以抓紧设立水投公司,搭建融资水利平台,吸纳一些社会资金参与工程建设。
4.4 加大宣传引导,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以水务部门为牵头单位,联合各级乡(镇)及有关部门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宣传引导, 通过举办巡回宣传演讲、建立微信宣传公众号、电视融媒体等宣传方式,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防灾、减灾和环境保护意识,改善河道环境生态。积极成立张家川县中小河流治理管理办公室,负责县域内河流的管理维护,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明确职责范围,让管理“活”起来,让维护“动”起来,以此达到预期成效。
5 结语
近年来,张家川县多地发生洪涝灾害,其中超警、超保、超历洪水的中小河流占80%以上,中小河流目前防洪压力大,已成为防洪薄弱环节中的突出短板。因此,加快解决中小河流在防洪中的薄弱环节,提出近期治理安排,在中小河流治理现状及需求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治理河段防洪保护区、防洪标准、治理任务及措施,做到布局合理,统筹谋划,精准治理。